為什麼有些遊戲上了NS之後,就變得更“好玩”了?
我還記得,是《蔚藍》拿到那個實至名歸的年度獨立遊戲獎前的一週,我通關了它的真結局。那段時間,我基本上是去哪都帶著Switch,有空閒時間就拿出來跳上幾關,通勤的時候還曾經因為過於沉迷而坐過了站。
《蔚藍》顯然是個好遊戲,而對我來說,它在Switch上的表現更加迷人。
它的PC版感覺更接近一場試煉,你坐在一把椅子上,對著螢幕不停跳躍,衝刺,然後死掉重來;而當可以把它握在手中之後,體驗變得好了很多,甚至更貼近它本來想要傳達的感覺:平常心、和解、不必死磕……隨時可以拿起來,就也隨時可以放下。
我甚至在Switch上全價買了《文明6》,偶爾坐飛機或者火車的時候開啟,基本都是一不留神就玩到沒電。有一次在去成都的飛機上遇到了另一個也玩《文明6》的哥們,看著他在小桌板上對著膝上型電腦,蜷起身子點觸控板的樣子,再想想我自己的龐大體型,那時候的我甚至有些慶幸。
而隨著遊戲庫愈發豐富,把Switch作為首選的平臺也顯得越來越自然。很多作品,玩家看看PC上有,Switch上也有,就很難不去想想:如果價格差不多的話,選那個能躺著玩走著玩倒立著玩的版本,豈不更好一些?
舉個例子:前幾天剛登陸Switch的《中國式家長》,就顯然來到了一個比原生平臺還要合拍的地方。
兩年前《中國式家長》發售的時候,在國內流行過一陣子。如果你當時“跟風”玩過一段的話,十有八九還能記得為了把自家小孩送進清華北大而經歷的千辛萬苦。
但到了後面女兒DLC更新的時候,也許你也和我一樣,因為玩法變化不大而沒再回坑,只是看看視訊或者介紹,過了過乾癮——畢竟,養一輪小孩就意味著要坐在電腦前點一下午滑鼠,而大部分人很難湊出這個時間來。
而《中國式家長》這次移植到Switch,正好也成為了一個重溫“養兒夢”的機會。畢竟,它幾乎符合“一看就很適合Switch”的全部標準:輕量、簡潔、以創意見長、不需要長時間聚精會神去玩……
老玩家大概會想:這形容的不就是獨立遊戲麼?
沒辦法,相性實在是太合適了。
受開發規模的限制,獨立遊戲往往對機能的要求並不高,相比起“連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的表現力,更傾向於靠藝術風格和玩法創意取勝,這讓它們在一開始就有了輕量化的底子。
更何況,有些放在27寸螢幕上顯得有點“大果粒”的畫素風畫面,在6.2寸的Switch上看起來可就精緻多了……
而任天堂一屆一屆的Indie World,還有許多國內外的優質獨立作品紛紛移植的決定,也都說明了大家其實很買這個“隨時隨地都能玩”的帳。比如前一陣子國內的《聖女戰旗》,就在Switch港服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上面提到的《蔚藍》,乾脆開發者都直言Switch版是銷量最高的版本。
Switch商店排行榜前6就有兩款國內獨立遊戲:《聖女戰旗》和《中國式家長》
這也讓我想起在聊起Switch的時候,有些玩家會玩一下梗:“Switch,不就是個掌機嘛!”——這是在說Switch機能有限,對大型3A遊戲們來說很難算是首選平臺,就算移植過去也難免有削足適履般的尷尬。
《巫師3》這種已經算逼近極限了
可與之相對地,卻不太常聽到有人很理直氣壯地去說“畢竟Switch是掌機啊”這樣的話,彷彿“機能有限”這個詞在所有語境下都是“不夠好”的同義詞。
這或許是因為在許多場合,Switch都作為任天堂的代表去和另兩款主機——PS4和Xbox One——相提並論,再加上同樣有可以坐在電視前玩的模式,就讓人忘記了它們定位本就不同的事實。
比起硬體配置動輒“比上代提高50%”這種風格的提升,“能拿在手裡玩”的區別顯然是“從0到1”式的飛躍。能把玩家從“電腦桌前點滑鼠”的體驗中解放出來,即使遊戲內容和原版沒什麼區別,體驗上也幾乎是脫胎換骨式的改變了。
有朋友可能會問:既然都要便攜性了,那手機豈不是最便攜的?
在遊戲這一方面,手機和Switch確實有許多類似之處,但即使不說操作感之類的主觀因素,兩者在移植難度上的區別就已經很大了。
這一點,即使樸素地想一想也能感覺得到。畢竟在Switch上,開發者只需要考慮一套設計規範,省去了很多機型適配之類的麻煩事兒,更別提國內關於版號的限制了……
這種“麻煩度”的差別,會很直接地體現在移植的速度上。很多手遊化呼聲頗高的,甚至釋出前就表示要做手遊版的作品,最後都會在移動端的移植上卡住相當久的時間,基本都是出於這些原因。
這種趨勢在大陸地區更是如此。眼下國行Switch的遊戲庫相對不足,使用者群體還在藍海期,再加上接下來健身環等作品拉動的一大批藍海玩家,對廠商來說有著相當的吸引力。比如此前的《霓虹深淵》,就我們瞭解到的情況,在登陸國行Switch後賣出了很不錯的銷量。
實際上這次《中國式家長》的Switch版也屬於彎道超車,比大家苦等許久的移動端更早問世。這對玩家和廠商來說,都顯得十分合理:既然在Switch上體驗更好,移植起來也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長期以來,獨立遊戲移植Switch的成績其實都不太外顯。這一部分是因為單個作品體量都不算大,不會像3A遊戲一樣格外受大眾關注,另一方面,可能大家一提Switch遊戲,還是下意識比較願意去舉塞爾達、健身環這樣“獨一無二”的例子。
但事實是,除了荒野之息這種人盡皆知的“面子”之外,有質更有量的第三方作品越來越承擔起了充實Switch“裡子”的作用,這其實無形中放大了Switch的遊玩價值。
也正因如此,未來我們應該也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廠商讓自己的優秀作品瞄準Switch這個平臺。隨著Switch在國內的進一步普及,以及早期試水得到的甜頭,這個過程說不定會比想象中要快很多——今天你能玩到的《中國式家長》《聖女戰旗》《霓虹深淵》,也許只是國產優秀遊戲登陸Switch的第一步而已。
來源:遊研社
原文:https://www.yystv.cn/p/6960
相關文章
- 如何讓遊戲世界變得更加真實?“自由”就夠了遊戲
- 我的遊戲這麼好玩,為什麼賣不動?遊戲
- 8個小技巧,讓一個遊戲變得更好玩遊戲
- 用了組合式 (Composition) API 後程式碼變得更亂了,怎麼辦?API
- 你為什麼不愛遊戲了?遊戲
- 《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為什麼好玩?這你得問問老任的遊戲哲學遊戲
- 起薪12500的Python,為什麼有些人自學幾天就放棄了?Python
- 除了“好玩”,電子遊戲還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遊戲
- 剖析後OpLog訂閱MongoDB的資料變更就沒那麼難了MongoDB
- 為了追求一個更真實的遊戲世界,我們還缺乏什麼?遊戲
- 為什麼畫素遊戲開始變多?遊戲
- 為什麼Oracle PULA在宣佈不久後就消失了?TLOracle
- 為什麼Web前端變的越來越複雜,變得更加難學了Web前端
- 漫談Roguelike——什麼樣的遊戲才是好玩的肉鴿遊戲遊戲
- vue專案為什麼有些是pages有些是viewsVueView
- TapTap五年了,它改變了遊戲行業的什麼?APT遊戲行業
- 為了保護遊戲裡的NPC,有些官方絞盡了腦汁兒遊戲
- 什麼是遊戲化? 你可能對它有些誤解遊戲
- 為什麼前後端分離了,你比從前更痛苦?後端
- 同樣是車、球,為什麼《火箭聯盟》改變了體育遊戲?遊戲
- 為什麼有些公司的IT很亂?
- 為什麼說遊戲策劃要懂點美術?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遊戲
- Game Informer :免費遊戲變好玩了嗎?GAMORM遊戲
- “你把這個遊戲停掉,就什麼事也沒有了”遊戲
- 究竟什麼樣的遊戲體驗才能稱得上“好玩”遊戲
- 遊戲出海回國後為什麼水土不服?遊戲
- B站副總裁張峰:B站為什麼也看上了獨立遊戲?遊戲
- 專訪騰訊沈黎:為什麼今天的遊戲,不像「遊戲」了?遊戲
- 遊戲必須要好玩嗎?這款TapTap9.7分的遊戲改變了我的想法遊戲APT
- 為什麼遊戲開發者需要創作更棒的 NPC?遊戲開發
- 當我討論遊戲是否“好玩”時我在說什麼?遊戲
- 為什麼有些公司不讓用 Lombok ?Lombok
- 社牛玩家攻城略地,SLG遊戲為什麼就這麼行!?遊戲
- 元宇宙遊戲半年下載量破億,但有些公司還沒年輕就“老”了元宇宙遊戲
- 2019之後,遊戲能改變世界嗎?遊戲
- 遊戲還沒做完,商店怎麼就關了?遊戲
- 遊戲為什麼要有故事?遊戲
- 為什麼Next.js 13會改變遊戲規則?JS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