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

向雲而生發表於2022-11-28

工程專案是建築產業的最基本單元,企業的生產經營資料都來源於專案,透過量化建造過程中的生產、管理要素,利用IoT、BIM、大資料、AI等核心技術,實時採集現場真實、唯一、精準、有效的工程專案資金、成本、進度、質量、安全、技術等資料後,進行多角度彙總和分析,視覺化呈現,使管理決策從“業務驅動”向“資料驅動”轉變,最終提升企業的管理決策能力,智慧工地建造管理成為建築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

現階段智慧工地主要由“供給側”(科技公司以商業行為為目的 )推進,而不是從真正的“需求側”(企業降本增效是真正的複雜需求,政府監管是簡單的需求)推進,因此“智慧”並沒有體現在資料決策、企業運營等價值點上,而僅僅停留在硬體裝置的“簡單智慧”及對外宣傳的“完美資料”上,智慧工地的熱度逐年降低。


 

當前 建築施工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從資料治理到資料標準化工作中,業務部門普遍參與度不高,不論是資料標準制定、應用邏輯建模還是系統落地實施,都難以形成廣泛、明確的共識,導致資料可用性差。 而且,作為建築企業資料來源點的基層專案部存在大量重複填報資料現象,不但增加了資訊報送、採集、儲存成本,也導致資料責任主體不明,違背“數出一源、一源多用”原則,專案資料無法真實、準確、及時地傳遞,導致企業級的管理系統往往是“徒有其表”,缺乏資料支撐,不能真正發揮作用,更談不上“大資料”的挖掘與應用。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首先要弄清楚施工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目標。
1.資訊化平臺對企業的賦能
企業充分運用自身的資訊化管理平臺中匯聚的各類合同、成本、資金、專案進度管理及安全文明生產等的資料、資源和解決方案,有效降低企業向數字化轉型成本,培育出企業轉型所需的人才,最終探索出企業創新轉型路徑。
2.各類資訊化系統的全面連線
企業透過應用各類專業的資訊化系統,推進勞務、材料、裝置、工法等的泛在連線,基礎資料、管理過程資料互聯互通並廣泛匯聚各類生產要素資源,全面打通業務鏈、物資鏈和資金鍊,支撐企業創新發展。
3.資訊化推動業務的模式創新
企業具備積極開展基於資訊化平臺的業務創新,培育發展基於數字化管理能力,利用網路化協同管理模式解決施工企業施工現場分佈離散的現狀,透過建立智慧工地探索智慧化施工模式以及對施工行業上下游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提升跨企業、跨領域、跨行業的協同發展能力,最終打造出適應本企業自身的基於資訊化平臺的可持續競爭合作優勢。
4.數字轉型
企業具備企業資料、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技術等管理要素創新驅動能力,透過應用資訊化平臺實現本企業經營管理資料的廣泛彙集、自動流轉和挖掘利用,最終構建管理經營資料驅動的研發、生產、運營、服務模式,加速企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轉型升級。
5.社會責任和企業價值導向1
企業能將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經濟社會效益作為應用資訊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戰略佈局、組織設定、資金投入、基礎設施改造等方面系統謀劃資訊化應用路徑與機制,結合企業自身發展實際需求創新應用資訊化,切實有效發揮企業資訊化平臺應用價值。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如何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避免IT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兩張皮”,需要將業務IT一體化,把資訊科技嵌入到業務中,實現業務引領,資料驅動。由業務主管擔任負責人,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一起組建數字化團隊。按照設想,業務IT一體化後,技術人員不再是獨立的部門,而是像專業工程師或總工一樣,成長為具體業務部門的一部分,形成一種長期固定的組織形式。技術人員的定位不能侷限於支撐和改良。只有在一體化的組織模式下,技術人員身上的技術能力、數字化思維才會被持續放大,甚至可能為企業帶來意料之外的能力提升。更進一步說,這種組織模式重點解決施工企業中的3個問題,即數字化原則淪為空話套話、技術改良點難以察覺、技術能力成長滯後於業務需求生長。

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施工企業在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將承受結構性調整的陣痛、承受不確定商業環境帶來的迷茫。同時,IT和業務模式的建設也有周期性,2-3年時間建立的新系統,建成之日可能就是落後之時。這是殘酷的真相,也是數字化帶給業內朋友們的現實挑戰。但是挑戰背後總是藏著無限機遇。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16983/viewspace-292546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