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s Gone》開發商Bend Studio回顧29年遊戲作品發展歷程
PlayStation旗下工作室Bend Studio最近更新了標誌,並回顧了它的發展歷程。其社群經理Kevin McAllister指出,憑藉 29 年的遊戲開發經驗,Bend Studio 在視訊遊戲方面擁有豐富的資產。從標誌性的Syphon Filter系列到Resistance: Retribution、Uncharted: Golden Abyss和Days Gone,Bend Studio努力為玩家提供高質量的體驗,創造持久的影響。而這次他們推出新的 Bend Studio 標誌,是對過往的回顧,也是對未來的展望。
我們旨在創造一個前衛、抽象而極簡的全新身份。標誌應該要有高科技感的簡單幾何圖樣,同時表現出持續的創造力。最好是那種會讓玩家在街上一眼就能認出的標誌,而不需要再加上文字商標。隨著時間的推移,還要很容易能夠作為遊戲的識別符號,就像某個大勾就代表運動服裝那樣。
根據這些考量,我們以前瞻性造型來表現 Bend Studio 的科技創新。將字型切割成與外部三角形符號的前緣平行,同時仍保留中等非斜體字型的四平八穩。三角形符號中央的排列狀圖示象徵眾多山峰,那是我們在俄勒岡州中部的生活中心,同時以抽象的方式勾勒出這裡的天際線。另外,並列線條中的一個小缺口代表此處的鋸木廠煙囪,點出 Bend 在成為現今受歡迎的戶外活動勝地之前,原本是一座伐木小鎮。
– Shay Casey藝術副總監
1993:Bend Studio的起源
Bend Studio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993 年,當時名為 Blank, Berlyn and Co.。公司在 Apple Newton上釋出了多款益智遊戲,包括 Columbo’s Mystery Capers、Dell Crossword Puzzles、Motil 和 Notion (List Maker)。不久之後,聘請了 Bend Studio 的現任負責人 Christopher Reese,他幫助發行了一系列體育遊戲中的第一款,從 1993 年的 PC 版 Live Action Football 開始。在這些作品釋出之後,公司有了發展並進軍主機遊戲世界的雄心。
1995:學習 3D
1995 年,創始人將公司更名為 Eidetic。不久之後,八人開發團隊釋出了其第一款主機和 3D 遊戲《Bubsy 3D》。從技術角度來看,《Bubsy 3D》是為數不多的以更高解析度和增加繪製距離推出的原創 PlayStation 遊戲之一。Eidetic 的第一個遊戲作品讓公司受到了索尼的關注。它證明了團隊可以在更新的 PlayStation 主機上開發遊戲,並且團隊已經擁有一個可以執行下一款遊戲《Syphon Filter》的內建引擎。
Eidetic 標誌 (1995-2000)
1999 年:Gabe Logan 的首個任務
《Siphon Filter》(虹吸戰士)是一款第三人稱射擊和潛行動作遊戲,主角是特工 Gabe Logan。《Siphon Filter》在《合金裝備》發行不久後釋出,並在潛行遊戲型別中佔有一席之地。Bend Studio 以其第三人稱動作遊戲而聞名,其 DNA 始於《Siphon Filter》。開發團隊確保攝像機的角度是平滑的,以適應玩家在任務中繞過障礙物或在建築物後面進行掩護時的移動。在進行掩護時,Gabe的頭也會變隱形,這讓玩家在面對接近的敵人時略佔優勢。
Siphon Filter(原 PlayStation,1999 年)
《虹吸戰士》玩法重點是武器和小工具,讓玩家通過行動和潛行的結合來完成關卡。《虹吸戰士》在 Gabe 的武器庫中提供了多種武器來幫助擊倒敵人。其中最受歡迎的是臭名昭著的空氣電擊槍(泰瑟槍)。這是一種擁有無限彈藥的獨一無二的武器,能夠電擊敵人,甚至將他們送入火焰。泰瑟槍的設計目的是為玩家在彈藥不足或耗盡時提供選擇,並在潛行接近時有效。《虹吸戰士》不僅是IP的開端,對Bend Studio也是如此。
Siphon Filter(原 PlayStation,1999 年)
在開發第一款《虹吸戰士》(注:這款遊戲於1999年2月上市並廣受好評)的過程中,團隊成員從8人增加到13人。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它立即成為了粉絲們的最愛。在《虹吸戰士》取得成功後,索尼於2000年收購了 Eidetic,並將其命名為今天大家所熟知的 Bend Studio。
Bend Studio標誌(2000-2022)
2000 – 2007:《虹吸戰士》的遺產
在七年的時間裡,Bend Studio 開發了六個額外的《虹吸戰士》系列遊戲,跨越三個 PlayStation 平臺。隨著 《Siphon Filter: The Omega Strain》(虹吸戰士:最後關頭)的釋出,該系列在《虹吸戰士》1、2 和 3 釋出之後轉向到了 PlayStation 2 平臺。
Siphon Filter: 2(原 PlayStation,2000)
2006 年,《Syphon Filter: Dark Mirror》(虹吸戰士:黑鏡)將團隊帶向了 PlayStation Portable(PSP),緊隨其後的是《Syphon Filter: Logan’s Shadow》(虹吸戰士:洛根之影)和《Syphon Filter: Combat Ops》(虹吸戰士:搏擊行動),它們也在 PSP 上釋出了。黑鏡和洛根之影在首發後都被移植到了 PlayStation 2。
Siphon Filter的模式通過故事、設計、遊戲玩法和技術不斷髮展。每個版本都有更多獨特的任務,為玩家提供新的挑戰和解決謎題的方法。從黑鏡開始,Siphon Filter的圖形細節和多樣性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每個角色模型的服裝都有標籤和扣帶,還有不同的鞋子。這些相同的細節被應用到遊戲中分散到不同的環境中。從看到雪地裡留下的腳印到祕魯的塵埃雲,Bend Studio充分利用了PlayStation Portable(PSP)的技術能力,將遊戲推向了極限,展示了平臺可以為玩家帶來的體驗。
Bend Studio在《洛根之影》Gabe Logan故事情節中打造的史詩般的結局將其提升了一個檔次。《洛根之影》是 Siphon Filter 系列的巔峰之作,展示了流暢的控制、完善的遊戲元素以及繼承自《黑鏡》的深度多人遊戲系統。Bend Studio 至今仍然認為它是最好的Siphon Filter體驗。
Syphon Filter: Dark Mirror(PS2,2007)
Syphon Filter: Dark Mirror – 煉油廠概念(PS2,2007)
Syphon Filter: Logan’s Shadow(PSP,2007)系列中首次引入水下戰鬥
Gabe Logan 的水下服裝
Syphon Filter: Logan’s Shadow – Bitar's Dam – Concept Art (PSP, 2007)
“Shadowed”是一個獎勵任務,從特立尼達的角度可以看到 Gabe 的滲透。通過完成“困難模式”故事來解鎖此任務。
2009:新方向
十年來,Bend Studio 首次超越了Syphon Filter系列,為 PSP 開發了《Resistance: Retribution》(抵抗:懲罰)。Resistance為該系列引入了一位新主角James Grayson,為新人提供了一個進入既有系列的切入點。Grayson憑藉其時尚的飛行員夾克立即成為粉絲的最愛,這對於完成引人入勝的單人戰役的玩家來說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抵抗:懲罰——盧森堡地下隧道——概念藝術(PSP,2009)
抵抗:懲罰- Chrysalis Lair Birthing Chamber - 概念藝術(PSP,2009)任務:Retribution Lost -最終關卡
抵抗:懲罰(PSP,2009)
在《抵抗:懲罰》中,Bend Studio將其在建立第三人稱動作遊戲方面的專業知識應用於傳統的第一人稱抵抗系列。我們通過附加功能(例如瞄準輔助框)進一步平滑和改進了這些控制元件。此功能旨在通過將武器的準星直接對準位於瞄準輔助箱內的敵人,為玩家提供可訪問的遊戲體驗。
《抵抗:懲罰》中實現的最佳功能之一是 PSP 上類似 PlayStation 3 的多人遊戲系統。它提供了與朋友分享的深度遊戲體驗,使用 PSP 將多達 8 個玩家匹配放在您的手掌中。目標是利用單人戰役的質量並將其與線上系統合併,為玩家創造一種完美的體驗。
2012:Uncharted中的未知世界
Bend Studio始終突破技術界限,為玩家帶來獨特的體驗。在《Uncharted: Golden Abyss》(神祕海域:黃金深淵)中,Bend Studio是參與展示 PlayStation Vita 功能的幾家 PlayStation 工作室之一,並幫助塑造了這款便攜裝置的早期開發。為了評估Uncharted 式解謎和瞄準輔助選項的早期想法,Bend Studio必須發揮創造力。在早期,這包括將帶有攝像頭和DualShock 3控制器的原生OLED螢幕粘合在一起。這些早期的實驗幫助團隊塑造並實現了《神祕海域:黃金深淵》的主要功能,例如將 PS VITA 放在明亮的燈光下,得以從遊戲中的一張羊皮紙中揭開謎團。
Bend Studio團隊 (2012)
《神祕海域:黃金深淵》也讓工作室有機會提升自己在動作捕捉方面的技能。Bend Studio希望為 PS VITA 帶來與 Uncharted 在主機上相同水平的質量和保真度。在這一開發過程中,動作捕捉仍然是相對較新的內容,但團隊最終從頑皮狗和 PlayStation 視覺藝術團隊那裡學習並借鑑他們的專業知識。
Uncharted: Golden Abyss(PS Vita,2012)
Uncharted: Golden Abyss(PS Vita,2012)
Uncharted: Golden Abyss- 概念藝術(PS Vita,2012)
2019:Days Gone(往日不再)
在第一個原創 IP《Siphon Filter》之後,Bend Studio製作了其迄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原創遊戲——Days Gone(往日不再)。在 PS VITA 上釋出 Uncharted: Golden Abyss 之後,團隊通過在 PlayStation 4 上建立具有各種動態開放世界系統中迎接下一個重大挑戰。在下一代遊戲主機上開發全新 IP 需要時間,但它展示了Bend Studio的能力和才華。
Bend Studio團隊 (2019)
在《往日不再》中,騎行是團隊如何完成整個遊戲的巨大發展轉變。如何從 A 點到 B 點?一路上你會遇到哪些隨機遭遇?如果道路被廢棄的汽車擋住了,你可以採取哪些越野路線來繞過它?這些是Bend Studio在開發這個大型開放世界時,早期需要回答的一些問題。
Days Gone – Drifter Bike 概念圖(PS4,2019)
《往日不再》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喪屍潮,其突破了PlayStation 4的限制,可以同時在螢幕上顯示數量驚人的敵人,同時也展示了Bend Studio在 AI 方面的進步。當他們在 2016 年對外公佈《往日不再》時,其突出的海量敵人特性立即引起了玩家的注意。玩家反應從“我將如何面對它?” “哇,看起來太有趣了!” 這些情感正是團隊想要從玩家那裡喚起的情感,也是“向你襲來的末日世界”標語來源。
Days Gone – Old Sawmill 概念圖(PS4,2019)
Days Gone(PS4,2019)
2022:Bend Studio的未來
從《虹吸戰士》系列、《抵抗:懲罰》,《神祕海域:黃金深淵》再到《往日不再》,Bend Studio將開發的每款遊戲都作為一種榮譽徽章,它反映了過去的成就並建立了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新的Bend Studio標誌是未來的開始。Bend Studio目前正在開發一個全新 IP遊戲,其包含多人遊戲模式,並以 Days Gone 的開放世界系統為基礎,將會是一個全新的世界。Bend Studio將在時機成熟之時釋放出更多關於新作品的內容。當然,他們也希望能夠招募到更多的夥伴才一起塑造Bend Studio的未來。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SoA_CSxX3txJId_X4Rb2w
原譯文https://blog.playstation.com/202 ... k-back-at-its-past/
相關文章
- 獨立遊戲《遠足與露營》開發歷程簡單回顧遊戲
- RedHat 產品總監回顧容器與 PaaS 的發展歷程Redhat
- 回顧蘋果十年發展歷程 因為提前拿到iPhone8蘋果iPhone
- iiMedia:2012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歷程回顧
- HTTP - 發展歷程HTTP
- 以太坊學習筆記————4、以太坊發展歷史回顧筆記
- HTTP版本發展歷程HTTP
- 無到無限,回顧亞馬遜雲科技關係型資料庫 15 年的發展歷程亞馬遜資料庫
- javascript模組化發展歷程JavaScript
- 前端模組化發展歷程 (-)前端
- 深度學習發展歷程深度學習
- 回顧:我的linux歷程薦Linux
- 《戴森球計劃》製作人回顧開發歷程,如何讓星球運作起來?
- Voodoo發行主管回顧超休閒遊戲發展強勁的一年Odoo遊戲
- 2017 前端技術發展回顧前端
- 微信開發:歷程
- 非同步JavaScript的發展歷程非同步JavaScript
- 淺談移動跨平臺開發框架的發展歷程框架
- 2015 前端生態發展回顧前端
- 來自開發商的故事:《超級巴基球》的WePlay回顧
- 回顧“低程式碼”歷史發展,是技術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 邊緣計算的發展歷程
- JavaScript非同步呼叫的發展歷程JavaScript非同步
- 軟體架構發展歷程分享架構
- 社交網路發展歷程–資訊圖
- 《打字編年史》(Epistory)內容製作開發過程回顧
- 單機遊戲的發展歷史(二)遊戲
- 中國遊戲發展親歷記(13)遊戲
- 從面試連跪到收割offer,回顧我的春招面試歷程(研發崗位)面試
- 雲端計算“黃金十年”發展回顧
- 大型網站架構演化發展歷程網站架構
- GIFTO(GTO)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區塊鏈
- 記憶體資料庫發展歷程記憶體資料庫
- 十年WEB技術發展歷程Web
- SAP 技術架構的發展歷程架構
- 2021年JavaScript業界發展回顧 - risingstarsJavaScript
- 回顧 Firefox 歷史Firefox
- 我的.net開發歷程:初入快速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