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IT原創編譯

為數字內容創作者的世界提供有價值的見解,該報告重點介紹了一項關於數字內容創作者的動機、技能、實踐和挑戰的研究結果。

調查顯示,許多數字內容創作者(通常被稱為“意見領袖”)對自己的真實影響力或感知影響力有著微妙的感知。雖然只有19%的創作者認為自己一直具有影響力,但他們會定期向觀眾提供資訊。該研究調查了創作者開發內容所依賴的來源,以及他們在分享之前是否花時間核實資訊。調查結果顯示,“受歡迎程度”——透過點贊和觀看的數量來衡量——是網路資源可信度的最常見指標(42%)。

除了受歡迎程度之外,值得信賴的朋友或專家對內容的“認可”也會顯著影響創作者對網路資源可信度的評估。對資訊普遍缺乏嚴格的批判性評估,這凸顯了迫切需要提高創作者的媒體和資訊素養技能,包括識別和使用可靠的事實核查資源。

該研究還深入探討了創作者對各自國家管理數字內容創作的法規以及與言論自由和資訊獲取有關的國際標準的認識,例如聯合國人權宣言第19條。令人擔憂的是,接受調查的大多數數字內容創作者(59%)要麼不熟悉,要麼只聽說過與數字通訊相關的監管框架和國際標準。這一差距突出表明,有必要讓創作者瞭解與言論自由有關的法律規範和法規及其影響。

此外,該研究還確定了數字內容創作者面臨的幾個挑戰。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仇恨言論,32%的受訪者經歷過仇恨言論。在被仇恨言論攻擊的人群中大多數選擇無視(31.5%)。20.4%的人向社交媒體平臺舉報。這表明教科文組織及其合作伙伴可以在這個領域為數字內容創作者提供關於如何有效處理和報告仇恨言論的寶貴培訓。

此外,接受調查的數字內容創作者還面臨著圍繞贊助內容的道德困境。只有一半的受訪創作者清楚地向觀眾披露了他們的贊助商、捐贈者或資金來源。在採訪中,許多人解釋了他們如何努力平衡透明度和贊助商的利益。

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迫切需要對數字內容創作者進行培訓和支援。


199IT.com原創編譯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非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