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阿里巴巴CEO張勇稱,經過2020年這次疫情之後,很多消費者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冠狀病毒的爆發確實帶來了很巨大的挑戰。
2.阿里巴巴CFO武衛表示,我們預計2020年3月季度的收入增長會受到負面的影響,也就是說增長率會有所放緩,不排除它是一個較大幅的放緩。
3.武衛表示,這次疫情對菜鳥的影響挺大,由於快遞員沒有回來,運力不夠,也有包裹積壓,在前面幾天運力只有百分之十幾,不到二十。
騰訊科技訊  2020年2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紐交所證券程式碼:BABA)週四盤前釋出了該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三財季未經審計財報。
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三財季營收1614.56億元(約合231.92億美元),市場預期1592.09億元,去年同期為1172.78億元,同比增長38%;歸屬阿里巴巴集團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523.09億元(約合75.14億美元),市場預期為303.35億元,去年同期為330.52億元,同比增長58%。
財報釋出後,阿里巴巴CEO張勇、CFO武衛等出席了電話會議,解讀最新業績,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阿里巴巴第三財季總營收1614億元 同比增長38%】【財報圖解|中國電商零售和阿里雲業務增長助阿里第三季營收同比增長38%
以下為騰訊科技整理的阿里巴巴電話會議分析師提問部分:
分析師:消費者不斷向線上購物轉移,商家也都是線上上做業務,這次疫情會對他們有多大的影響?第二個問題,對於本地服務來說,阿里巴巴是怎麼在外賣之外給餓了麼注入其他的業務活力?
張勇:  實際上經過這次疫情之後,很多消費者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現在有很多人在家裡遠端辦公、遠端上班,並且在家裡通過電商渠道來購買生活必需品,包括生鮮等,冠狀病毒的爆發確實帶來了很巨大的挑戰。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也給了人們一個機會,可以來嘗試一些新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式。我想到最終的時候,應該說這是一個必然的大的趨勢,無論是在企業方面也好,還是在居民生活方面也好,都會有這樣一個不可阻擋的數字化的趨勢,不斷地來展開。長期來說的話,這樣的發展趨勢對於全社會的數字化還是有益處。
關於第二個問題,本地生活服務,我們認為是消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大家也知道阿里巴巴是有長期的決心和承諾,要來發展我們的本地生活服務。
我們並不認為它是一個業務,更多的是一個支援消費的基礎。所以我們很高興現在我們的胡曉明是本地生活服務的主席,他可以更好地驅動支付寶和本地生活服務之間的協同效應,支付寶一開始是支付工具,但是現在日益成為非常強大的消費者的媒介。
分析師:關於天貓跟淘寶的問題,前面講過你們的供應和物流在疫情下受到影響,請問在需求方面,可以跟我們講一講不同產品的品類,現在在需求方面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比如服裝、家電各方面大的品類需求的變化是什麼樣的?
張勇:針對你的問題,確實在這段時間我們看到品類之間出現很多變化,像食品、生活用品、快銷品這些品類,還是有非常快的增長。當然這個增長一方面來自於中國原來的傳統電商銷售,現在這些產品基於附近地面門店的銷售也是非常火爆。
對於其他的像服裝和消費電子的產品,確實會有挑戰。挑戰首先還是來自於供給,同時是來自於疫情最嚴重過程當中,消費者毫無疑問在這些環境下購買這些品類的意願也會有暫時的下降。但是我相信未來情況會得到一些好轉。
對於地區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這次疫情也讓很多低線城市比較新的使用者、網上使用者開始購買日常很多的必需品,我想這對未來來講是非常好的變化。
分析師:關於疫情對本季度的財務帶來的影響。剛才聽到您說和實體的生產、配送有密切關係的業務量可能有所減少,聽到您說中國的零售市場收入從3月份這個季度會有所下降,包括CMR和佣金收入都會有所下降,是不是聽到您說了這樣的話?請您稍微澄清一下。
第二個問題,如果這次的疫情結果是短暫的影響,就像2003年的“非典”,您認為這個疫情過後的復甦將是V型還是U型的復甦的曲線?或者換句話說,疫情結束有沒有什麼因素會妨礙我們立即加以恢復?
武衛:我先回答您關於財務影響的問題,後面關於復甦曲線是U型、V型還是交給張勇來回答。剛才我們是講到疫情對於3月季度的財務影響,我就指出了兩個方面的影響。第一是疫情直接的影響,第二是給到商家的扶持和資助的專案。從總體的影響來說,我們預計3月季度的收入增長會受到負面的影響,也就是說增長率會有所放緩。有可能不排除它是一個較大幅的放緩,可是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因現在才是2月中旬。
第二點,在中國新零售的業務當中,包括像CMR、淘寶、天貓、本地服務、新零售服務,這些都可能會經歷負的收入增長,這是我想澄清的第一點。
張勇:我回答第二個問題,到時候是V型還是U型的調整或者是復甦,我覺得主要看還需要多少時間疫情才能結束,如果說需要很長的時間疫情才能結束,那可能需要更加長的時間才可以恢復復甦。因為現在很多的服務業都是中斷了,近幾天也看到除了武漢之外一些大城市情況似乎也是有好轉的跡象,下面還要再看一看這個情況的發展才能知道恢復的時間。
分析師:第一個問題是關於本地生活服務,我們看到EBITA虧損率收窄,想知道這是不是一個趨勢,會不會一直延續下去?我們也知道餓了麼有48%的新增使用者是來自於支付寶的APP,這是不是說明這個領域的競爭現在是趨於理性化的?第二個問題,我們看到在產品研發費用當中運營槓桿率是有所提高的,可以不可以稍微介紹一下?
張勇:本地生活服務業務,我們是承諾和決心於推動長期的發展。我們管理這個業務,並不是說盯著EBITA比率來進行管理。我們的重點,就是要為商家和消費者、客戶創造價值。現在確實也是這樣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擁抱數字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把他的生活也都在擁抱數字化,所以作為我們來說,我們是努力來探討找到在哪些方面以什麼方式可以為商家、為消費者創造更多更好的價值。
武衛:我來回答第二個問題,產品研發方面的槓桿率,如果分項來看的話,你會看到這裡面很大的一塊,就是員工的費用。隨著我們業務的增長,我們也是不斷在物色聘請,希望聘請很多頂級的資料科學家。反正這個季度,我們也是錄得了很強勁的收入增長,但是招募員工方面沒有達到同樣的速度。你可以這樣來理解,業務增長有它的速度,但是隨著速度的加快,有些固定成本不會相應加快,從而形成了你所說的情況。
分析師:關於疫情的進展,剛才提到有可能收入增長會有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像我們成本端除了一些固定的成本必須要花的,我們一些比較變動的成本,比如不是非要花的東西會不會有相應的減少?
武衛:這個問題是關於在現在的情況下,成本和費用支出是不是會有一些節約。的確是的會有節流,比如比較典型的像線下的會議,像是差旅,肯定就不會跟一般季度一樣的。我們也非常快速“盤”了節流的,因為這個是壞事,但是裡面也有一些可以變成好事的因素。我們從年前就開始管理層線上辦公,員工也線上辦公,我們在家辦公,等於遠端辦公,其實工作效率是非常不錯的。整個經營和運營也都非常好。我們趁著這一次也有一些總結,有一些東西部得非要線下,線上也可以搞的很好,確實有一些節約。
分析師:我想問一個比較寬泛的問題,尤其是講到線上零售的滲透率,尤其是在中國。您在剛剛開始電話會議的時候也說到了,在這一季度27%零售業務在中國是發生線上上的。您也說了,有些國家滲透率比你們高,有些比你們低。你們認為這種區間是什麼樣?或者你們怎麼認為是高的,或者你們認為網上零售會達到多麼高的比例?
張勇:謝謝你的問題,關於線上零售的普及率,還是要看不同的地區。現在我們的一線城市、最發達的城市,應該說線上零售的普及率還是非常高。但是在低線級城市需求還是在快速增長的。剛才我們也報告說有超過50%的新增客戶是來自於欠發達的地區,不光是低線級的城市,包括農村地區都有條件,因為有4G、未來會有5G的基礎設施來加以支撐,所以農村地區的人們可以享受和都市居民同樣的數字生活。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品類方面,確實線上零售按不同的品類來看還是有蠻大的差異,在這次的疫情爆發之前,像服裝和消費電子品這一方面的需求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在食品,尤其是生鮮這一方面普及率還是偏低。但是最近由於疫情爆發,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到線上進行日常生活物資,包括生鮮食品的購買。要麼是電商平臺,或者是用一個手機的移動APP從附近的門店來購買。我們認為在疫情過後,可能人們更加願意線上購買日常的必需品。
分析師:剛才沒有提到菜鳥,2020年3月份菜鳥會不會受到疫情的影響?
武衛:關於菜鳥被這次疫情的影響,是不是也會是呈現負增長,像中國零售、淘寶、天貓或本地生活那麼大,菜鳥的情況,其實在財務上的體現還可以,但實際的影響挺大。為什麼這麼說呢?背後有原因。就是從2月初到現在,我們也觀察到由於快遞員沒有回來,運力不夠,也有包裹積壓。其實在前面幾天運力只有百分之十幾,不到二十。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在收入上沒有體現那麼大的影響?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菜鳥今年的收入增長其實非常好,包括技術性的產品開始慢慢收費,包括我們末端的服務收入增長非常好。整體來講比去年的基數還是會增長的。第二個是國內的服務,由於菜鳥是被合併的公司。比如說提供給天貓、貓超的服務是內部抵銷的,所以一大部分收入雖然受到影響,但是其實不體現在收入那一行上面。
分析師:剛才講到這12天看到情況有所好轉,不一定量化,可以從定性方面講一下有什麼樣的好轉,有多大的好轉?您也講到的這樣的疫情考驗來臨之後,可以帶來一些契機、一些機會,舉例來講釘釘,現在似乎有2億多人從家裡遠端辦公,您認為釘釘有哪三個最好、最主要的功能或效能可以支援大家的需求?從疫情爆發之後,給釘釘帶來的業務增量和發展的機會有多大?比如講一下DAU、MAU等數字。
張勇:實際上疫情的爆發這15天、10天以來是帶來很大的影響,直到本週從週一開始,在很多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有很多公司的員工或者部分員工開始重新上班,網路也開始恢復,所以我是從這個意義上,情況開始有一些好轉了。
但是關鍵的還是看供給方面,包括產品的供應,包括物流運力,包括服務的供應。需求還是在那裡的,我堅信經過疫情結束之後的話,消費者肯定是很願意出去進行消費,因為這段時間一直是待在家裡。釘釘在疫情爆發期間是得到了爆發性的增長,很多人會用它。而且你問到主要的效能,主要的效能是可以幫助人們從家裡進行遠端辦公,也可以進行虛擬的會議包括做虛擬教室,學生與老師可以進行互動。
剛才我也講到了第三點,釘釘推出了健康狀態的打卡服務,大家可以在釘釘上報平安,這些功能現在是受到了很多公司、很多學校、很多單位的歡迎。面對需求方面的爆發性的增長,我們這十天一直在大力來提升釘釘的容量,但是要增加它的容量我們也面對一些瓶頸需要來加以克服,因為需要用到一些資料中心,有一部分資料中心還不能使用,因為屬於在疫區當中,是受到管控的。總體來說,我認為現在人們恢復上班了,這個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