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行業,養成類遊戲一直是傳說,總能打造黑馬爆款,口碑與收入兼得。

2015年《奇蹟暖暖》橫空出世,釋出三年後還能堅持年收入近10億的成績。2018年《戀與製作人》釋出一個月後月流水就到了數千萬,當年年收入達到了12.5億。同年《旅行青蛙》被人民日報等官媒點名,成為國民現象級養成遊戲。

而他們的成功卻總是劍走偏鋒,難以複製。

近幾年養成類遊戲隨著題材和互動的創新,開始被更多玩家關注,由此獵豹使用者研究中心採用定量問卷的形式,收集樣本覆蓋全國34個省市區,有效樣本2654份,幫你瞭解養成類遊戲的玩家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

核心發現:

1、養成類遊戲影響力逐步提升。

當有9000萬粉絲的人民日報官微點名養成遊戲《旅行青蛙》時,節奏舒緩、畫風二次元、劇情吸引人的養成類遊戲進入了更多人的視線。人民日報的點名也是養成遊戲玩家群體逐步擴大的輿論反應。後來的《中國式家長》也因為題材準確擊中玩家心中應試教育與階級跨越等敏感詞收穫了一定範圍的傳播。

2、好題材難得,養成類遊戲需要更多創新。

養成類遊戲主要模式包括戀愛養成、助理養成、寵物養成、親子養成等,正規化的相對固定,使得遊戲策劃需要創作出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引發共鳴的話題性才是收穫更多玩家青睞的因素,將養成內容與工具app打通,產生新的互動形式,也是遊戲創作者嘗試的一個方向。

3、女性向與否是個選擇題。

養成類遊戲節奏舒緩,遊戲難度低,適合女性玩,因此遊戲創作者轉變策略,開始為女性使用者專門開發遊戲。女性向遊戲在近兩年獲得不錯的口碑與資料,但女性向遊戲從設計之初就可能避開了消費能力更強的男性人民幣玩家,而如何讓更多女性開始付費和提高付費金額成為遊戲設計師和運營考慮的重點。

以下為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