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李紅袖發表於2021-06-16
本文首發公眾號“青花會遊戲百科”

在影視、動漫、小說、遊戲等藝術作品中,有一類情節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某個角色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某種方法大幅提升了自己的力量,從而打敗了之前實力遠在他之上的角色。這類角色有主角,有配角,有正派也有反派,比如之前在電影裡被很多觀眾詬病“成長太快不合理”的《星球大戰》系列主角之一——蕾伊,很多“星戰”的忠實觀眾對這個人物表示不滿的最大原因在於,在《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這部“收官之作”上映之前,蕾伊被刻畫為了一個沒有特殊血統,甚至從小沒有受到過正常教育的拾荒者,她接受訓練的年齡在所有絕地武士歷史上算是非常大的,更早的“阿納金”和“盧克”雖然也在年紀較大的時候才接受訓練,但至少背景裡給了他們“天選之子”的設定,於是蕾伊短時間內“速成”還能跟正統的“天行者”——凱洛倫打得有來有回,讓很多老觀眾一時間無法接受;同樣,在東方的作品裡也有這樣的例子,《笑傲江湖》裡原本武功低微,唯唯諾諾,只能寄人籬下的福威鏢局公子“林平之”,在得到辟邪劍譜並修煉之後進步神速,不僅手刃仇人餘滄海,甚至連其擔任掌門的“青城派”都幾乎被他滅門,但是他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蕾伊在“原力覺醒”和“最後的絕地武士”中的背景只是一名普通的拾荒者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文化中,能夠速成的力量都是十分誘人的,這常常會被作為貫穿整部藝術作品的一條重要線索,或者是各方陣營極力爭奪的“麥格芬”,而作品中的角色,根據他們不同的角色性質(正派還是反派,主角還是配角,如果是配角的話角色重要性如何等等)對於“速成力量”會有不同的反應,並且對“速成力量”的爭奪也可以從“謀劃”到“爭奪”再到“使用力量”每個步驟都進行詳細描繪,也可以單純作為作品裡的一個小的單元。

今天要向各位介紹的就是,遊戲中“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一、“速成力量”的獲取方式

和“依靠積累”獲取的力量不同,“速成力量”的獲取方式大多數是直接獲取現成的外界力量而不是單純依靠自己。獲取“積累型”的力量通常會有對人物修煉過程的描寫,比如《聖鬥士星矢》中處女座的黃金聖鬥士“沙加”和《天龍八部》中的“喬峰”所掌握的都是“積累”型的力量——沙加平時閉上眼睛修煉封閉五感之一以此來不斷積攢小宇宙,所以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這些小宇宙會在一瞬間爆發出來;喬峰則是苦練降龍十八掌若干年,外加在丐幫各種活動中不停鍛鍊,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所以才得到了“北喬峰”的稱號。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對於沙加來說,平時閉上眼睛就已經是一種積攢小宇宙的修行了

相比之下,“速成力量”的獲取主要有以下的4種方式。

第一,其他強大角色將現成力量輸入。簡單來說就是武俠小說中常見的“傳功”方式。製作組在對這種方式進行刻畫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需要花一定的篇幅和故事容量來刻畫傳輸力量者的實力,儘量要讓玩家們在心中對他的實力進行認可,否則玩家可能會對後續接受這份力量角色的飛速成長表示無法接受。比如在《魔獸世界:德拉諾之王》中,聯盟玩家們在做完影月谷任務線後可以看到德萊尼的先知維綸為了淨化耐奧祖的黑暗之星(由虛空化的納魯轉化而來的一種武器)選擇了自我犧牲,在那之前他將多餘的力量傳給了年輕的伊瑞爾,從那以後伊瑞爾取代維綸成為了那個世界裡德萊尼們的領袖,她的實力也突飛猛進,從被影月獸人俘虜的一個弱小角色變成了玩家們在招募瑪格漢獸人任務裡看到的那樣無人能擋(就算是曾經不可一世的“鋼鐵部落”也被伊瑞爾率領的聖光大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而《魔獸世界》系列其實從資料片《燃燒的遠征》開始就對維綸這個人物進行了塑造,甚至《軍團再臨》這部資料片裡還安排了維綸和強大的基爾加丹“對波”的戲碼,《爐石傳說裡》維綸更是牧師一張強力的王牌,這一切都讓玩家得以理解為什麼接受維綸力量的伊瑞爾後來可以有如此程度的成長。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爐石傳說》裡“維綸”是一張強大、高費的“金色傳說”卡

另一個與之類似的例子還有《街頭霸王》系列裡的內卡利,然而內卡利跟維綸不同,他屬於偏反派的角色,所以在表達方式上也就有所差異。這是一個和《龍珠》中“沙魯”類似的角色,他可以不斷“吞噬”別人的力量來強化自己,在《街頭霸王5》的內卡利劇情裡,他先後吞噬了作為系列主角的“隆”,印度的瑜伽大師“達爾錫”以及經常作為大反派出場的“維加”,成功吞噬這些前者可以讓內卡利的實力飛速增進,而他選擇的吞噬物件製作組也經過了精心的挑選——隆,有“殺意波動”的後起之秀;達爾錫,侍奉火神的人,曾經幫助隆平息了體內的殺意波動;維加,有實力讓世界充滿罪惡的人,而不是“真琴”“伊吹”“羅蘭多”等實力稍差一些的角色,所以玩家們才能夠理解為什麼內卡利可以在劇情中不斷挑戰強者。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街頭霸王5》裡古代戰士內卡利吸收維加的靈魂

相比較而言,“正派”角色之間進行力量的傳輸和接受時,目的往往是為了“保留希望”,無論是伊瑞爾也好,還是《幽遊白書》裡幻海將“靈光玉”傳給幽助也好都是如此(當然所謂“反派”也可以有此動機,比如《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中的巫妖王在最後的關卡中將最後的力量傳輸給了阿爾薩斯助他擊敗伊利丹);而反派角色大多是強制讓其他人物將力量輸送給自己,用得比較多的就是“吞噬”這個設定,可以是將別的角色整個吞噬下去,也可以僅僅只吞噬靈魂,但最重要的是要表現出“強制性”——通過陰謀或者是武力強制奪取他人的力量。

除了“自願傳功”和“強制奪取”之外,還有一種形式的“強者將力量輸入給他人使其速成”的設計手法也比較常見——契約和交易。這種方式同樣用在反派角色身上比較多,或者說“非正義角色”身上,比如在《英雄無敵5》中,地牢城的英雄“塞納特”就通過與影龍做交易快速掌握了降低施法能量消耗的本領,代價則是他的臉被毀容,在這款遊戲的背景中,地牢城和塞納特所屬的暗精靈一族並不是什麼“標榜正義”的角色,這個種族內部就充滿著陰謀和暗殺,對於某些亞人(比如牛頭人)他們還在採用非常殘酷的奴隸制。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在和影龍進行交易之後,塞納特容貌盡毀只能帶上面具

第二,通過強大的物件獲取“速成力量”。玩家們比較多見的是通過“神器”或者是某種高科技的裝備瞬間提升自己的力量,但並不能刻板地認為“神器”只能出現在魔幻背景的遊戲中而高科技裝備只能出現在科幻遊戲中,比如魔幻背景的《英雄聯盟》裡有通過海克斯科技拳套大幅放大自己力量的“蔚”,科幻背景的《星際爭霸》系列裡也有“卡德琳水晶”這樣的古老神器,所以關鍵還是取決於遊戲本身的背景設定,讓角色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獲得速成力量,比如“蔚”所在的城市“皮爾特沃夫”與“祖安”靠近,兩座城市的特色都是先進的海克斯科技,所以蔚的科技裝備設定毫不突兀;同理,星靈在“星際”系列中屬於古老的政教合一種族,本身除了科技之外還能夠使用“幽能”力量,所以給這個種族設計“神器”相關的情節也沒有任何問題。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英雄聯盟》中的“蔚”,通過手上的海克斯科技拳套將自己的力量放大了數倍

但對於這種“通過物件獲得速成能力”的情節制作組應該凸顯物件獲取的難度,例如某件可以瞬間大幅提升人物實力的神器需要經過“收集和分析情報——實地搜尋——擊敗神器的看守者或是競爭者——最終獲得神器”這樣的流程,有時候甚至還會加上“探索神器真正使用方法”的後續步驟,比如《魔獸世界:軍團再臨》裡很多職業的專屬神器就遵循這個設計流程,以“邪惡專精”死亡騎士的神器“天啟劍”任務為例,玩家需要先初步打聽這把劍的下落,得知東部王國的暮色森林可能有人會知道更多的情報,於是玩家來到暮色森林,遇到了一個同樣在調查此事的NPC,而這個NPC就是神器任務中的關鍵角色,他一路帶著玩家來到“逆風小徑”進行實地搜尋,最後玩家一路跟隨私藏這把神器的黑騎士來到了卡拉讚的地下室並將其擊敗,天啟劍到手,後續的劇情中黑鋒要塞的幾名死亡騎士和達拉然的法師議會相繼為神器注入更多能量,於是玩家得以解鎖神器的各種新功能(比如新的神器特質和新的聖物插槽等)。

而“科技類”的物件凸顯其“獲得難度”的方式則稍微會顯得有點不同,一般來說製作組不用直接描寫“獲取路上的艱難險阻”,可以選擇強調研發科技裝備的物件難以獲取,或者是研發所花費的時間十分漫長,比如在《生化危機》系列中,“G病毒”是科學家威廉研發出來能夠瞬間增強宿主機能,讓宿主變異得更加強壯並具備極強的再生能力,這當然也屬於“速成力量”的範疇,遊戲中對病毒獲取的難度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研發時間,威廉花費了10年的時間(遊戲中是1988年到1998年)才完成了G病毒的研發;另一方面是開發G病毒的人才——威廉是“生化危機”遊戲世界觀中“現當代”病毒研究領域的二號人物,而坐頭把交椅的天才少女“阿萊克西亞”則算是一個“人造人”,所以威廉算是遊戲中正常人類裡對病毒研究最具天賦的科學家,這兩個條件在遊戲中被反覆提及,讓玩家們明白了G病毒誕生的不易。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威廉在“生化危機”的世界觀中是當代僅次於“阿萊克西亞”的病毒專家

第三,通過高階知識獲取“速成力量”。我們經常見到的“武功祕籍”、“上古魔法書”、“新式武器的圖紙”都屬於這個範疇,角色在掌握了某些知識之後便會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他們的實力(比如之前提到的得到《辟邪劍譜》的林平之就是例子)。通過這種渠道得到的“速成力量”在設計的時候有一種常見手法值得借鑑——“邪惡”屬性的知識和“正常”的知識。一般來說如果製作組認為一種可以帶來速成力量的知識是偏向“邪惡的”,那麼人物在進行學習的時候一般會付出不小的代價,《辟邪劍譜》就是如此;而如果這種知識是偏向“中性”甚至是“正義”的,那麼一般會在角色進行學習並且獲得一些“速成力量”之後表現出更進一步的“可延展性”,也就是說“速成”的部分僅僅是那類知識中的一小部分,掌握後續的知識能夠讓角色變得更為強大,但卻已經超出了“速成”的範疇,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星球大戰》裡盧克學習的“原力”知識就是如此,尤達大師短時間的教導讓他通過知識得到了速成的力量能夠與他的父親達斯·維達相抗衡,但後來盧克並沒有辦法憑藉一己之力擊敗西迪厄斯還是需要父親的協助,在恩多戰役以後,盧克不斷精進自己的原力知識,最終成為了銀河系最強大的原力使用者。

第四,人物通過自己的天賦和短時間內的超負荷訓練獲取“速成力量”。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並不完全屬於“速成力量”,因為相應的人物付出了和獲取“積累型力量”幾乎等同的精力與時間,當然除此之外還需要他們有“天賦異稟”的設定,這類情節通常會被玩家們拿去作為判斷一名角色是否在某個領域“具有天賦”的依據,比如《KOF97》中還在就讀高中的草薙京就已經和極為強大的“大蛇”展開了對戰,並且領悟了“大蛇稚”和“無式”這類招式,所以玩家們會認為“草薙京是KOF系列裡武學天賦極高的一名角色”。在這種型別的情節裡,製作組除了角色某方面的天賦之外,還有需要渲染的一點——角色強大的意志力,主要是通過角色在短時間內的訓練、學習量和期間產生的頓悟來體現。比如《魔獸世界》系列中的“吉安娜·普羅德摩爾”,她在背景故事裡11歲進入達拉然向大法師安東尼達斯學習魔法,在24歲的時候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女巫之一,並參與了海加爾山抵抗阿克蒙德的戰鬥,13年的學習後吉安娜甚至表現得比很多上千歲的精靈法師還要強大,相比之下當然屬於一個掌握“速成力量”的角色,但吉安娜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刻苦學習”型的法師,無論是在達拉然時期還是後面的塞拉摩時期,吉安娜都把學習和研究魔法放在了自己日程的首要位置,玩家和她互動她始終會保留一句臺詞“安靜,我在思考”。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成為塞拉摩統治者的吉安娜依然習慣留在法師塔內做研究

對於通過天賦外加自身苦練獲得“速成力量”的角色,製作組還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人物刻畫的時候,不僅要表現出他們“通過短時間的苦修增強自身力量”這一點之外,還需要讓他們在得到“速成力量”之後繼續堅持自己的“苦修”行為,此類角色一般會把獲得力量的過程視為一種樂趣,相比之下“得到力量”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二、“速成力量”的常見性質

遊戲中能夠速成的力量往往會帶有屬於它們的獨特性質,這些性質便於玩家、受眾將它們與“積累型”的力量和其它種類的力量進行區分,也可以說不僅僅只是遊戲,在其它形式的藝術作品裡這些性質也受到了廣泛採用,通常來“速成力量”會帶有下面3種常見性質裡的一種或是幾種。

第一,速成的力量必然會有一定的強度,但是絕不可以被設定為遊戲世界觀裡最高的強度。這是由於如果得到“速成力量”之後就可以站在遊戲世界中的頂端,那麼首先從道德的層面上來說,就有了鼓吹“抄捷徑”思想的含義,那種讓人短時間內掌握知識、技能、力量的手段雖然確實可以解決一些燃眉之急的問題,例如通過某種“快速記憶”法通過隨堂的課文默寫和單詞聽寫,但從長遠來看並不能一次性對我們的語文、英語成績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就算掌握了所謂的“高效學習方法”,依然需要持之以恆地堅持和努力才行,所以從道德層面上來說,“速成力量”不宜被設定為遊戲世界觀中的最頂尖力量;另一方面,從故事邏輯的設定上來說也是相當不合理的,大多數遊戲的背景設定中,站在力量最頂端的都是“創世者”級別,這一級別的角色從誕生之始就具備了無可匹敵的力量,並不需要所謂的“速成力量”,另一方面“速成力量”基本都是從外界直接獲取,那麼這種力量的賜予者必然不會是通過“速成力量”變強大的,他們的力量也基本上會在接受“速成力量”的一方之上(比如之前提到過的,維綸的力量強於伊瑞爾,影龍的力量強於塞納特等),如果把“速成力量”設定為背景中的最強力量,那就會顯得不合理了。

根據“速成力量”不同的獲取途徑,製作組也可以在背景故事裡用不同的方式來說明這種力量本身的侷限性。通過“他人給予”獲得的速成力量是由於接受力量的人必然無法僅憑這種力量超越力量原本的持有者,就像是《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裡的阿爾薩斯,在拔起霜之哀傷被巫妖王短暫控制的那段時間裡,阿爾薩斯的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巫妖王的聲音,而隨著冰封王座上裂縫的擴大,巫妖王耐奧祖的力量開始流失,所以阿爾薩斯也變得日漸虛弱,在遊戲中的表現就是在“亡靈天災”的戰役裡,前中期階段阿爾薩斯的等級每一關都會反降一級,這就是“獲取速成力量的角色他的力量難以超越力量給予者”的表現;而《街頭霸王5》中的內卡利之所以可以擊敗隆、維加等人,原因在於內卡利吞噬靈魂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吸收力量”,而是在於“實現預言”,並且內卡利本身就是一名強大的古代戰士,自身就有過硬的實力,反觀阿爾薩斯在拋棄聖光信仰之後只能仰仗巫妖王耐奧祖賦予他的力量。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時期的阿爾薩斯,他的力量和耐奧祖的狀況直接掛鉤

通過“得到神器”獲得的“速成力量”則是可以被描述成“神器完全展現出它的力量還需要更多研究和開發”,神器中能夠被直接使用的“速成力量”僅僅只是神器完全功能中的一小部分,在《魔獸世界:軍團再臨》裡玩家也需要一個比較漫長的流程才可以完全發掘出自己神器的所有潛能,從完成職業大廳的任務解鎖第三個“聖物插槽”,再到完成達拉然法師議會的任務解鎖新的神器特質,最後是在聖光飛船上啟用“虛空之光熔爐”進一步強化神器上的各個聖物,對神器的“解密”伴隨玩家們從7.0版本一直到了7.35版本。

通過“天賦和短時間的超負荷訓練”獲得“速成力量”的角色在後續的故事中也會被描述成有遠大追求,不斷在相應領域進行自我磨鍊和修行的人物,就像是貝吉塔和卡卡羅特雖然能夠通過“精神時光屋”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達到“速成”效果,但他們二者在平時對於練功也絲毫不會鬆懈,“變強”一直是佔據內心的主要追求。

通過“尖端知識”獲得“速成力量”的故事在之前提到過,可以去表現“知識的可挖掘深度及可延展性”,讓受眾知道這些知識中“速成”的部分雖然已經具備一定強度,但要真正發揮其中的全部力量還要花很多時間去進行鑽研,例如金庸小說裡《九陰真經》中速成的武學就有摧心掌,雖然確實不弱,但依然只算是其中強度較低的部分,同理林平之修煉的《辟邪劍譜》也並非完整版本,但僅靠其中“速成”部分的武學就已經展現出了驚人的強度。在遊戲《生化危機》系列中,為了製造“新型武器”而被開發出來的各種病毒也同樣遵循這一原則,情急之下給自己注射G病毒的威廉最終成為了徹徹底底變異失敗的怪物,毫無理智可言,而給自己注射維羅妮卡病毒並且在休眠器裡經過15年的沉睡才讓病毒和自己幾乎完美融合(差4天達到理論完美融合日期)的阿萊克西亞無論是理智的保持還是能力的強度都遠遠強過威廉,這也表現出了“知識需要大量時間才能挖掘出其潛在深度”的特性。

第二,速成的力量大多都有一定的缺陷。這樣的缺陷可以是接受“速成力量”之後產生某種“後遺症”,例如《英雄無敵5》裡塞納特和影龍簽下契約接受力量後被毀容,《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裡格羅姆喝下深淵魔王血液之後喪失理智變得嗜血;也可以是速成力量的強度依然不夠解決特別棘手的問題,像是《仙劍奇俠傳》裡李逍遙僅僅花了一個晚上就從酒劍仙那裡學會了“御劍術”,但這也只是遊戲中李逍遙非常初級的戰鬥技能,高階的“萬劍訣”“天劍”都需要他在等級提升的過程中自行領悟,這就屬於“積累型力量”的範疇了(“酒神”也屬於“速成力量”,但同樣有它的缺陷,需要耗盡所有真氣外加一個“酒”,而且只能使用9次)。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中,格羅姆喝下魔血之後喪失了理智

第三,速成的力量在遊戲背景中只有少數人可以掌握。這點很容易理解,如果遊戲世界裡大多數人都可以掌握某種“速成力量”的話,那麼會容易造成所有角色平均實力大幅上漲的情況,“戰鬥力崩壞”現象將會很可能會發生;同時“速成力量”的珍稀程度也會大打折扣,之前遊戲中塑造的大量角色對此進行追逐、爭鬥的劇情也相當於被全盤否定。因為之前提到過,背景故事裡“速成力量”很有可能被設計為多方陣營爭奪的一個目標(神器、記載尖端知識的典籍或者是某項科研成果等),這樣的背景就確定了“速成力量”必然是隻有極少數人可以接觸到的範疇,畢竟“快速生效”(表面上看意味著較少的付出)和“強大”兩者兼備,那麼必然會被多個競爭對手同時盯上,於是獲取的難度也就隨之增加,最後的勝利只屬於少數人(無論這種力量是怎樣的獲取途徑都會顯得異常艱難,所以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取),所以可以掌握“速成力量”的也就只能是少數人了。

三、“速成力量”在正派和反派角色之間的設計差異

不可否認的是,遊戲中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派角色”都可以得到速成的力量,但是二者在以下的兩個方面中必然會有非常重大的差異(某一個方面出現差異,或者是兩方面的差異都有所表現),玩家們往往也可以通過這兩點在角色立場尚未“攤牌”的時候對其進行相應的推斷。

首先,正派和反派角色在追求“速成力量”的目的上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從表面上看,無論正邪立場的大多數角色追求速成的力量都是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對自己進行提升以便達到某種目的,單從這一點上來看正邪雙方並不能被區分開來,所以關鍵在於“目的的性質”。

“正面角色”獲取“速成力量”的目標大多是為了“保護某人、某物”,“挽救某人某物”,“抵抗敵對勢力的侵略”等等,屬於以一種較為“被動”的姿態去獲取速成的力量(都屬於那種因為某件事情發生於是做出某種反應的情況),或者是純粹在機緣巧合之下掌握了某種速成力量。比如《魔獸世界:軍團再臨》中玩家們是為了抵禦燃燒軍團的進攻才到各地尋找神器,牧師和術士還有各自的“短期目標”,一個是為了用神器淨化虛空之光神殿裡的“熵魔”,一個是為了藉助神器擊敗恐痕裂隙的深淵領主並救出術士議會。而《仙劍奇俠傳》裡李逍遙給客棧門口的酒劍仙送兌了水的桂花酒,然後習得酒劍仙的幾招劍法則完全屬於“機緣巧合”式的橋段。毫無疑問的是,玩家無論扮演的是“大祭司”“虛空領主”還是“李少俠”都算是遊戲中的正面角色。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仙劍奇俠傳》中李逍遙在機緣巧合之下結識了酒劍仙

反觀遊戲中的“反派角色”,他們大多是以“主動”的姿態去獲取速成的力量,例如“奪取”,“侵佔”,“攻打”等等,這些動機本質上都只是為了滿足相應角色膨脹的慾望而已,比如《質量效應2》裡最後階段勸說主角薛博德保留“收集者”基地的賽伯魯斯組織頭目“幻影人”,他想要利用那座基地掌握“速成”的科技力量,然而在《質量效應3》中玩家會發現,“幻影人”其實一直在利用薛博德,整個賽伯魯斯除了薛博德團隊之外,一直在從事恐怖活動,目的是讓人類獨霸整個銀河系。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質量效應2》結尾部分“幻影人”暴露了他的本質

而《生化危機2》中給自己注射G病毒的威廉雖然表面看起來是為了“自保”,但若不是他極強的私心,安布雷拉公司也不會派出特工強行奪取他的研發成果,而威廉也在他的野心還沒完全暴露的時候就被解決掉了。

其次,正派和反派角色在對待“速成力量”的態度上也存在差異。“正面”角色更多是考慮獲取這種力量之後對於自己關心、在意的人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例如《質量效應3》的“藍光結局”中,主角薛博德通過“擎天爐”瞬間獲得了控制所有“收割者”的力量,但這顯然並非是他所希望的那樣,從三部曲中的劇情我們可以看出,薛博德嚮往的是在解決“收割者”威脅之後能夠享受平凡人的正常生活,但最終他為了整個銀河系有機生命的未來選擇“犧牲”式地接受了這種“速成力量”,靠自己的意志控制了收割者們,使之成為不具備威脅的機器。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質量效應3》的“藍光”結局裡,薛博德控制收割者幫助銀河系有機生物重建文明

而“反派”角色們除了會在意之前訂立的目標之外,他們對於速成的力量本身也會有一種較為“狂熱”的追求,例如小說《笑傲江湖》中反派嶽不群在得到《辟邪劍譜》之後一方面對後續成為“五嶽劍派”盟主的事情十分在意,另一方面對於劍譜上記載的武學非常痴迷,但“正面角色”令狐沖無論是修煉“吸星大法”還是“易筋經”都對武學本身並沒有過於強烈的執念,雖然在讀者們看來他學習這兩門功夫在時間上來說也屬於“速成”的範疇。《街頭霸王》系列中也很好對此類設計做出了詮釋——邪惡暴躁的反派人物Juri為了能夠快速提升自己的力量享受盡情施虐的樂趣而在自己的一隻眼睛中安裝了“風水引擎”,她非常在意這種力量本身,因為只有在“能打贏所有人”的前提下她才可以肆無忌憚地施暴(Juri是一個虐待狂型的角色);而作為歷代主要角色的“隆”則和Juri相反,他雖然在意力量,但他最遠大的追求是尋找格鬥中“超越憤怒和憎恨的地方”,成為一名“真之格鬥家”,他追求的是一種戰士的境界而非單純的力量,所以對於能夠讓他快速提升實力的“殺意波動”,隆一直是抱以排斥的態度,最後在瑜伽大師達爾錫的幫助下,隆將“殺意波動”平息了下去,並將其轉化成了一部分自己的戰鬥力。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街頭霸王》系列中的Juri,對於風水引擎帶來的力量有著非凡的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大多數的“反派角色”都會被“速成力量”本身所誘惑和吸引,但“正面角色”更加看中自己原本的使命和追求。

四、“速成力量”的相關常見劇情

圍繞“速成力量”遊戲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故事發生,但這些故事的共同點在於,“得到速成力量”並不能夠作為故事的終點(比如沒有哪一款遊戲是主角得到速成的力量之後就宣告結束的),因為這既不是背景中最強的力量,無法讓得到的人物在劇情中消除所有轉折的可能性(只有在得到遊戲世界觀裡最強大的力量之後,人物的行為才不會產生轉折,因為這個時候沒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進行阻止或改變他的行為),同時絕大多數製作組喜歡在故事的結尾對劇情進行拔高,所以“速成力量”必須被拋棄或者被延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基於這樣的創作思路,遊戲中和“速成力量”相關的常見劇情有以下的3類。

第一類,原本的“正面角色”為了得到“速成力量”喪失理智,墮落成為反派角色。一般來說這類角色是因為受到某種刺激導致自身變得極度渴望在短時間內獲得力量以便達到某種目的,所以才墮入黑暗的。例如《魔獸爭霸3:混亂之治》中的阿爾薩斯王子,他在墮落之前是洛丹倫王國一位關心人民安危,掌握聖光之力的聖騎士,然而他在“斯坦索姆”事件中發現自己的聖光之力並不能夠戰勝亡靈天災的瘟疫,不能履行保護人民的職責,甚至單純依靠自己孱弱的力量並不足以擊敗恐懼魔王“瑪爾加尼斯”,所以他來到北方的諾森德大陸之後便開始追逐神器“霜之哀傷”,希望以此讓自己獲得速成的力量擊敗瑪爾加尼斯,為自己的國度和人民復仇,然而他在舉起霜之哀傷的時候就開始逐漸被巫妖王耐奧祖腐蝕心智,最終在親手殺死泰瑞納斯國王后,阿爾薩斯徹底墮落成為了一名“死亡騎士”。

這個故事有主角(阿爾薩斯),有刺激主角的事件(斯坦索姆瘟疫事件),有使其追逐的速成力量(神器霜之哀傷)和獲得速成力量的動機(找瑪爾加尼斯復仇),最終角色從正面角色(聖騎士)墮落成為了“反派角色”(死亡騎士)。

第二類,速成的力量不夠強大,獲得這種力量的角色在對抗敵人的時候被擊敗。之前提到過,“速成力量”並不能夠成為遊戲世界觀裡最上乘的力量,所以急於求成的人物在使用和對抗敵人的時候遭到挫敗就完全在情理之中,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派”角色都適用於這樣的橋段,例如《魔獸世界:熊貓人之謎》里加爾魯什通過“亞煞極之心”把煞能灌注到自己體內獲得“速成力量”,但最終他還是敗在了聯盟部隊和部落起義軍的手下;而《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裡盧克在尤達大師處經過特訓後,第一次面對達斯·維達還是戰敗並被砍去了一隻手。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星球大戰:帝國反擊戰》裡盧克被達斯·維達打敗

這樣的情節如果用在“正面”角色的身上往往意味著他們需要在僥倖脫身之後繼續精進自己的能力,而如果是用在“反派”人物身上的話,在他們戰敗之後可能就意味著殺身之禍,不過也可以同樣給他們安排“脫身”的橋段來延長角色的劇情壽命。

第三類,獲得“速成力量”的人物在後續的故事中不斷精進和鑽研他們的力量,最後成為背景中真正的強者。此類劇情適用於“速成力量”是通過“尖端知識”獲取的型別,知識中的“速成”部分相當於只是讓角色“入門”,後續隨著他們對知識的深度研習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另外這種情節同樣也是“正面”角色和“反派”角色都適用的,上面提到過的盧克、伊瑞爾分別在各自的作品中成為了原力大師和嫻熟的聖光使用者;而阿爾薩斯則在成為真正巫妖王之後更加深入地掌握了死亡之力,也讓亡靈天災成為了連巨龍軍團都插手阻擊的勢力。

五、“速成力量”的其它補充要點

除了上述的內容之外,遊戲中的“速成力量”還有包括“力量效果”,“角色掌握速成力量的階段”以及“速成力量的內在含義”在內的3個部分需要補充。

第一,“速成力量”的本質和效果並不會體現出對“均衡”的追求。例如“攻守兼備”,“能量的消耗與產生”“靜動結合”等等。《質量效應》中由“軍團”帶領的正統Geth機器人嚮往的就是成為銀河系中獨立存在的一個種族,可以和有機生物們和諧共存,所以他們追求程式上的正常升級與進化,這就是“均衡”的體現;而“異端”Geth們被“收割者”們提供給他們的“速成力量”所誘惑,於是成為了無法容納有機生物的“極端分子”。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Geth最終實現了“軍團”的願望,成為了和有機生物平等的一個種族

第二,遊戲可以在早期階段讓角色掌握一些“速成力量”以便解決前期的問題。雖然單靠“速成力量”無法成為遊戲中實力頂尖的角色,但是作為“入門級”的力量卻綽綽有餘,《仙劍奇俠傳》中李逍遙前期學會的“御劍術”就是此類定位的技能。

第三,“速成力量”在遊戲中可以代表著一種“誘惑”,只有能夠抵禦這種誘惑的角色才不會走上墮落的道路。因為速成的力量雖然表面上看可以快捷地解決一些問題,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增強自身實力,但這卻象徵著一種不思進取,想走捷徑的態度,如果被這種力量吸引而不再追求自身的刻苦研習(而且要考慮到,“速成力量”可以在短時間內就給予反饋,角色可以很快知道這種力量的效果是什麼,但“積累型”的力量反饋並不明顯,就像是背單詞需要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才能讓閱讀通暢,交流順利,時間花的比較多,人會容易懷疑“這樣的積累到底有沒有用”),那麼根據現實社會的主流道德觀(再加上“速成力量”潛在的那些“代價”與“隱患”,使用之後可能會傷害到自己或者是身邊的人),此類人物必然不能被設定為“正面”角色。除了《街頭霸王》系列裡拒絕接受“殺意波動”的隆以外,《KOF》中的莉安娜作為一名正面角色同樣主動拒絕使用體內的“大蛇之血”快速獲取強大的力量,而是堅持練習和使用養父教她的格鬥術來戰鬥。

遊戲基礎知識——“速成力量”的設計手法
莉安娜在小時候曾因體內的大蛇之血發生暴走,誤殺了自己的雙親


來源:青花會遊戲百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