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哲學筆記——儒家

mi_zy發表於2020-11-09

1、《論語》陽貨篇 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鄉愿:鄉里多數人認為是忠厚之人。這種人貌似好人,實為與流俗合汙以取媚於世的偽善者。願,忠厚。

2、根器,意思是佛教教義名詞,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比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

3、《失去靈魂的卓越》作者是(美)哈瑞·劉易斯(Lewis.H.):哈佛是如何忘記教育宗旨的。

哈瑞·劉易斯向我們描繪了美國常春藤聯盟大學,如何迅速從教育機構演變成商業性機構,而哈佛又如何成為這一程式的引領者。

4、涅槃:不生不死

5、荀子之性惡論從惡出發想要說明善的產生:“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 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導,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自然性,生物性層面理解;孟子在心學層面上:性本善;老子並不是特別贊成世人把人性之善惡分得一清二楚,因為在老子的思想體系裡面,看似相互對立的東西,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惡,又何來善一說,如果沒有善,那麼惡又如何存在。(

——荀子說的性惡指的是潛在自然材質狀態的人性在與外物交接的過程中,如果缺少人為的干預,“順是”,其必然的結果就是好利爭奪、偏險悖亂。

6、荀子地位低於孟子,是宋明理學興起後的事情。 清·金纓《格言聯璧》

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身在天地後,心在天地前;身在萬物中,心在萬物上。

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閒。

 觀天地生物氣像,學聖賢克己工夫。下手處是自強不息,成就處是至誠無息

7、儒家講仁義禮知,講道德教化;孟子只是在說“人之性向善”而非“性善”,教化是順乎人性的,喚起人性中的善的本性;荀子性惡如何教化:《荀子·性惡》:“故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指變化先天的本性,興起後天的人為。

8、荀子講禮,由外而內的學,孟子養氣,自內而外的修。荀子的政治思想是服務於大一統的集權政治的,主張用禮和法治理國家;

9、東鄉平八郎 :一生低首拜陽明。

10、 王陽明認為所謂的“格物致知”,不是朱熹所講的格天下物,知天下理,而是格私慾,致良知。

11、戒輕視他人:“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大師又說:“認識到自己有佛性是功,平等待人接物是德,每一個心念都沒有滯礙,總是能認識自己的本性,予以巧妙地運用,這叫功德。

12、《六祖壇經》中有一段人們耳熟能詳的偈語: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菩提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槃的程度

煩惱即是菩提,妄想就是般若;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能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

13、惠能與孔子、老子一起被西方人稱為“東方三大聖人”,並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14、致良知是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致不是獲取,我們本有(去聽),也不是創設。“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離開“ ”不可能聽到良知。良知超越邏輯,心的非理性活動。

15、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是非,不用從學者的講學中去區分,只需從自己的內心去辨別。 心學不是去研學,而是實踐。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70627/viewspace-273301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