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筆記——叔本華《續七》

mi_zy發表於2020-12-13

----------------------------------------------------第四篇 六十三-六十五   章----------------------------------------------

1、國家的法律的出發點只有放眼未來才能變成公道,沒有這種出發點,加諸在一種罪過上面的呃呃呃刑罰和報復都是不合理的,而只是純粹的在產生了禍害以上再加上第二個禍害。

2、報復這個概念本身就涵蓋在時間以內,所以永恆的公道不能成為報復性的公道,因此不能像報復性的公道那樣,其可以容許拖延和限期而只是通過時間用惡果把惡性對衝掉那樣需要時間來完成。

3、意志如何,這世界也就如何,只有這世界自身才能為世界的存在和本性負責,其他人都沒辦法。

4、認識是要服務於意識而在意志上滋生起來的,當它一旦變成單個認知而服務於個體時,這世界當然就不會在這種認識面前展現它自己。限制在遵從根據律的認識中的見識,限制在個體化原理中的見識。意志既然是所有現象的本體,那麼,雖然那些現象其存在都是作為截然不同的個體,甚至是被老遠的時間和空間距離所分隔開的,可是加諸在他人身上的痛苦和自己所承受的痛苦,惡性和惡果則往往只會關聯到那同一的本質。他會領悟到創設痛苦的人和必須承擔這痛苦的人二者間的不同只是現象而不關聯到自在之物,這自在之物就是頻繁出現在這兩人中的意志。

5、良心就是對於永恆公道純粹感知的認識。

6、行為在抽象的和哲學上的真正倫理意義,在平常生活中,人們用善惡來作為標記。善:是指一客體對意志的某一固定要求的適應性。只要是逢迎意志的就是善。善的概念對不同的人是相對的。對於意志來說並沒有什麼最高善、絕對善,而是意志都只有短暫的善,不會出現一種永續存在的意志的滿足。

7、好人:有些人,與他們的性格相伴而生的完全就不阻礙,反倒是實現他人的意志的努力,一直都樂於助人,心的善良,可敬可親,這些人因為它們的行為方式會對他人的意志產生這樣的關係,因此都被叫做好人。

8、把意志的徹底自我否定和撤銷,真正的無慾無求叫作絕對善、至善,只有這樣才能讓意志衝動完全安靜下來,只有這才提供那種無法再破壞的滿足,只有這才具有掙脫世俗的效果。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970627/viewspace-2741858/,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