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上帝概念似乎過於人性化和個性化,而無神論觀點似乎過於天真(。
斯多葛派的 "邏各斯 "概念,似乎與此類似。
在西方哲學中,是否還有其他例子傾向於用這種更抽象的概念來解釋宇宙、我們的存在等。
網友討論:
西方哲學與東方哲學比較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為什麼比較哲學會如此棘手。
我想說說我的一些想法(習慣性地使用了 "道"):
《道德經》的開頭是著名的 "道可道,非常道"。
在英語中,這句話通常被翻譯為:
- "The d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eternal dao"(可言說的道不是永恆的道)
- "The dao that can be spoken of is not the true dao"(可言說的道不是真正的道)。
由此,西方評論家傳統上(正如我們將會看到的,錯誤地)認為道是不可言說的(ineffable)。
ineffable是西方哲學中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 "無法用語言或思想充分表達的東西"。
因此,西方評論家認為:好吧,
- 那麼'道'就像新柏拉圖的'一'是不可言說的,
- 或者有點像偽狄奧尼修斯(Pseudo-Dionysius the Areopagite)神學中的'神'的概念,
- 甚至可能像康德的'本體'!
他們開始研究 "道 "如何與這樣的概念進行比較和對照。
但現代比較哲學學術界注意到,一開始就引入了一個錯誤。 "不可言說 "這個詞真的合適嗎? 漢語中沒有與之完全對應的詞。 我們的翻譯對嗎?
直譯其實是:
- 道可道 - The dao that can be dao'd
- 非常道 - Is not the constant dao.
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
- "道dao "也可以是動詞,動詞形式用在第一行的末尾。 這並不是說 "可以知道的道 "之類的話。 實際上,這句話很難翻譯成英語。 它的意思類似於 "可以表述為道的道",而不是主動鍛造的道。 這基本上是說,"道 "是一種主動鍛造的東西--如果你試圖用語言表達這一過程,你就無法準確地捕捉到它。
- "Constant dao(常量道) "本身就是一個半專業術語。 "道 dao"有時被描述為 "常Constant ",意思是 "道 "像溪水一樣持續不斷地變化。 這與《道德經》中其他地方討論的 "道 "是 "自然"(ziran)的觀點相聯絡,意思是 "道 "是 "自自然然 "的,或者說 "道 "是自己執行的,沒有外在的動力。 這也與道家經典中經常用來描述道的所有關於水、溪流和瀑布的比喻相聯絡。
如果《道德經》說 "道不可言傳",那麼它為什麼要告訴我們關於 "道 "的事情呢? 更不用說《道德經》的其餘部分還告訴了我們很多關於 "道 "的其他東西。
問題在於,"道 "並不像西方註釋者和翻譯者所認為的那樣 "不可言傳"。 道不應該是一個容易辨別和理解的概念,但它也不是 "不可言說 "的,因為你可以知道它,可以理解它。 但它與他們試圖與之相比較的西方哲學概念總是截然不同的。
現象學與中國哲學
一般來說,現象學是一個與中國哲學相比較而言確實富有成果的領域。關於這一點已經寫了很多,包括涉及海德格爾的東西。事實上,海德格爾是當今中國最受歡迎的西方哲學家之一,部分原因是他談論的主題對中國觀眾來說是可以識別的。
簡短的回答是,儘管道不同於海德格爾的此在,但他圍繞此在所引入的主題肯定與道教中正在進行的那種思考產生了共鳴。我經常用海德格爾和各種現象學家的結合作為例子,幫助西方觀眾進入研究道教的正確空間,他們在這方面是一個偉大的“橋樑”。
我經常發現中國學生對海德格爾很感興趣,他在比較哲學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梅洛-龐蒂在這方面也很出色。在我看來,這兩種哲學都比其他大多數西方哲學家更能與中國哲學產生共鳴。
禪宗與道學
最近(2020年)有一本很棒的論文集,叫做《道家與現象學的相遇》,我和其中的一些貢獻者一起工作過。如果你看一下檔案的內容,戴維斯、亨廷頓和弗洛斯的檔案都符合你要找的東西。
牟宗三寫了很多世紀的“經典”作品,更廣泛地研究海德格爾和中國哲學(不僅僅是道教),但其他學者也用英語寫了對他作品的調查。有一本很棒的書,但它是由布里爾出版的,你可能不想把你的房子抵押出去買它。
在英語中,一本重要的書是尼采,海德格爾和道家思想,也是由Katrin Froese撰寫的。
Eric S.納爾遜有許多書籍和論文看海德格爾和道學,特別是側重於後期海德格爾和生態哲學。
中國哲學書籍入門建議
這本入門性的書對中國哲學總體上是有好處的。
Coutinho的這本書(在我看來)是對道教哲學家的最好介紹。
西方自然法與道
如果謹慎使用,自然法可以是一個有用的比較點。
我以前做過一個(暫定!)相關的比較和對比,那就是將斯多葛派的 "花園 "作為順應自然的一種生活方式。
對於其他讀者來說:斯多葛派的花園,簡而言之,涉及物理學、邏輯學和倫理學。 其理念是:
- 瞭解自然是如何運作的(透過物理學),
- 抵禦有關自然的不良論調(使用邏輯學),
- 然後按照自然規律生活(透過倫理學)。
道家哲學也主張順應自然。
不同的是:
- 道家哲學不是首先透過探究和學習來了解自然,
- 而是透過體驗實踐來 "順其自然 "地瞭解自然。
在這一點上,它與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更有共鳴,即個人透過體驗式實踐來培養自己的能力,使之更加清晰和全面。 這也是以某種形式出現在各種佛教傳統中的一個主題。 很難找到任何特定的西方概念與道教的概念完全吻合,但透過研究、比較和對比其中的一些概念,有助於突出其中的總體主題。
道教不強調自然法“規則”的可發現性,而西方傳統則更注重透過理性發現這些法則,所以這就是區別所在。
西方的思想為何更加具體化(上下文化Contextual)?
作為一個專注於文學的人,也許我可以幫助你理解為什麼西方的思想更加具體化,至少在這種情況下,這可能會讓你對它們有更強的鑑賞力。
隨著小說作為一種形式在英國文學中的興起(16/17 世紀),我們看到了敘事的可傳播性的提高。 例如,《魯濱遜漂流記》至今仍是主流意識中的一部作品,因為它是如此無處不在,又是如此容易傳播給沒有讀過它的人。
縱觀同一時代的詩歌,它作為一種形式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更為主要,但卻不像敘事詩那樣經久不衰。
這也是為什麼莎士比亞或其他戲劇更令人難忘的原因:
- 在形式層面上,它們的情節、人物和背景很容易被其他人回憶和複製。
據我所知,這一點在珀西-雪萊(Percy Shelley)為《無束縛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所作的序言中並未明確提出,他在序言中承認自己是著名的詩歌/美學精英,渴望 "改造世界",但決定採用密室戲劇的形式,這樣既能說教,又不會被認為是說教。
這種思想的體現:在一個地方、一個時間、一張面孔中,使其更令人難忘,更容易傳播,更能夠跨越文化或地方偏見,透過剝離讀者的身份而轉為敘述觀點的身份來消化材料。
你在《聖經》或亞伯拉罕傳統中的上帝和耶穌身上看到的,是將他們的思想抽象成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更容易被廣泛使用,因此也更容易傳播,而這正是好思想的天然動力。 我不確定這是否會讓你更傾向於研究它們,但我想我會裝作同情魔鬼的樣子,解釋為什麼/如何體現這種方式的功能,並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