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3d42e567bb20d26c77e34bc7a953af697ead436226a394c50e890b28c9200387.jpg)
看到標題的你,或許會有點懵逼,又會覺得彎彎繞。明明前面提到了解謎遊戲,怎麼轉頭就說它“不是一個遊戲”?
因為這部作品的名字——《There is no game》所包含的意思,就是「這兒沒遊戲」。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1cc9e0bc92df55ba76b2d5af4f385089ef9c8804be69435fb8213d522116e377.png)
不僅如此,開發者還在介紹裡“警告”玩家。“因為這沒遊戲,所以不要到處瞎點,你不會想被踢出我們的電子遊戲世界吧?”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d91209f7bbcc050caa04765a13b8261bca266394e31e21fc1747a655b8fbb2a3.png)
乍一看,本作從頭到腳都在散發生人勿近的氣息,彷彿舉著牌子大喊“你別過來啊,這裡可沒東西給你玩。”
不過人嘛,多少有一點小叛逆,不讓我玩,我非玩,然後設計者的目的就達到了。想必,他們很擅長心理學。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e05ea77080d4b56c73dbb618926cdf78624c0165dd8cc8b431ee2e9abbc8b2b8.jpg)
本作8月初上架Steam。截止今天,遊戲的評價和開局幾乎完全相同,穩在了好評如潮的高水準。
身為一個藏在Steam茫茫遊戲海洋裡,沒有大牌發行商或者聯動加持等宣傳的作品,拿到這樣的成績挺難得。況且從核心玩法來看,《There is no game》隸屬於解謎,這也是Steam上吃香程度並不靠前的一個型別。
但《There is no game》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儘量不按套路出牌。對應的,你打算按正常思路去玩,真沒法通關。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622d3135aa36aebead3163fc5ff86a96b9529bd2a2179c2d29b684a9ec960404.jpg)
解謎元素,在如今很多其他型別遊戲中已經相當常見,它們常常作為豐富體驗的調劑而存在。而要說以解謎為主菜的,大家可能也接觸過不少優秀的作品。
往前了說,多年前的《機械迷城》就是一款很典型的點選式解謎冒險遊戲。它由劇情驅動,僅用滑鼠操控在各種精緻的手繪風場景中解開不同的謎題。有時還需要先獲得道具,然後才能觸發對應的機關。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23929b41dbe605da348ce19789d740b64d154bbb593dbeb3f3844e04ee5227f0.jpg)
這類解謎遊戲的關卡(指謎題)設計一定是足夠精巧的,如果再有錦上添花的劇情和精緻的視覺效果,很有機會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鏽湖》的劇情便貫穿了整個系列,設計者在每一作中都留下了不少零散的細節,玩家解開謎題後,還能獲得對整體故事的新認知,和額外的成就感,稱得上非常聰明瞭。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33a25507cbbac6bcea52e0891545282bf7e2745c0957dc1184d55838badb5719.jpg)
此外還有《紀念碑谷》、《未上鎖的房間》、《畫中世界》等等,都有著各自獨特的遊玩邏輯。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7045ab053a2e8130e85cf26dc31e6772d348fe6f7b84c76b7ed4d9eb30060efa.jpg)
這些作品總有一個既定的玩法,然後不斷增減機制。玩這些作品的時候,你幾乎都在遵循遊戲玩法框架下的直覺。然後反覆試錯之餘,玩家會漸漸的開始用不同作品專有的思路去思考。
比如紀念碑谷和畫中世界,基本都是用視覺上的精巧錯位或者巢狀,發現原本隱藏的前路。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902229c5d7dafe32ea904b161f82f44e2cf3588a98e131394458ceaa45204540.gif)
Steam上高人氣的單詞推箱子游戲《BaBa is you》,則是在加入新的單詞之後,改變了每一關的推箱子順序。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9865111a0edf1ab932bc5ec2c7a5d39da37b7f9e03c5a212fa9c8a1dff3938f7.gif)
用開發者的話來總結就是:這需要玩家將邏輯放在“盒子”當中,順著其潛在的執行方式來攻略。好的謎題應該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
而《There is no game》首先在“意料之外”上做到了自己的獨到理解。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ad6bf9b41852c1ec51ee73fcae646c418086f7ef071592d887e2611ccc3eed34.jpg)
2015年,法國開發者Kamizoto參加了一場獨立遊戲創作大賽,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開發出了《There is no game》的簡化版,並一舉奪下冠軍。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b85cc0686fb75ecece901ee1c1dbff3879200b8fbff8befb3b8db0eaa2239f44.png)
遊戲的點選量遠超其他作品
當時有媒體報導它是這麼稱呼的,就像反英雄之於超級英雄,本作被稱為終極的Anti-Game,即“反遊戲”。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cb1b82897a58a8929462fbcffdcc097103c3198ec9e8878588a352823dbec850.png)
那期創作大賽的主題是“欺騙”,至於怎麼用整個遊戲傳達出欺騙感,相比在劇情中埋伏筆、關卡里藏陷阱,Kamizoto選擇了一種更為小眾的思路:做成元遊戲。
之前我們也介紹過元遊戲的特色,比起令人沉浸進去,元遊戲更會不時的“提醒”玩家,你正身處一款遊戲裡,系統會把你當成真正的“玩家”去互動,而不是故事裡的某某某。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e5a080c91171879f665dbc68ab939a8fdd1c3cee5802cd08f771413260f5cfa6.jpg)
在《There is no game》裡,有個聲音會在遊戲伊始對螢幕前的你說:這兒沒有什麼東西能玩的。但一般人都會堅持下去,試圖找到能玩的東西。這個“找”的過程,構成了本作的實際體驗內容,此地無銀三百兩,相當契合當初開發大賽的主題,欺騙。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96776ab3922f3f432ba97c06c1ee772825faa7f3a2b6bc190a377737e344958f.jpg)
因為創意優秀,即便免費體驗的簡化版只有十來分鐘的流程,在玩家當中的口碑依然相當出眾。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5e8ebb8d5ae0ceddbe7e143a268963c2b837278e3448cfe2d7d7369768923948.png)
直到今年續作《There is no game:Wrong dimension》推出,開發者得以用更充實、更豐富的Meta形式將“反遊戲”的設計風格展現出來,其中塞滿了有趣的梗和腦洞,玩家將和會說話的“遊戲本體”開啟一場別樣的冒險。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188081087edcd709a6b81ee65045ac4197992da0b70c13be0e89a19d6b9d8be0.png)
反直覺的設計思路,從主選單介面就顯露無疑。如果你曾被許多遊戲的新手指引所影響,那說不準也會被顯眼的“退出”按鈕帶跑偏。
「這裡沒有遊戲」實為開始遊戲,設定是「沒用的選項」,好幾個紅箭頭指向的「這邊」,點了後就要退出遊戲。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20a4a5247b57d0ff34a05eb5e5f971349b2b64eae907a895cc4e3575927b9a28.jpg)
希望玩家快點叉掉遊戲的態度也是沒誰了。
遊戲的次標題“Wrong dimension(錯誤維度)”,概括了故事的發展。和一般情況下解謎遊戲的故事發展較為連貫不同,你會和“本體”一起穿梭在各種平行世界當中,導致每個關卡的具體呈現形式差別也很大。
畢竟始終只有一條大主線:遊戲並不想讓你玩,所以會和玩家鬥智鬥勇,從而陷入BUG錯誤或者掉進其他奇奇怪怪的維度。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c46d77eb81a1b6aa24e7d7208f041effcdab8041df8d8a774232790a25246a47.jpg)
靠前的某個章節裡,玩家會和遊戲本體一起掉到一個只有老式電視機的次元。通過解謎開啟電視機後,你將能在電視機上玩到福爾摩斯探案的遊戲,形成在遊戲裡玩另一個遊戲的套娃之勢。
這個遊戲裡的福爾摩斯和華生,同樣可以和“螢幕”外(雙重意義上)的你進行交流,你需要從螢幕裡外多個角度來幫助他們,從而開啟前往下一個世界的門。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35c86f02acd514d5049a283ebdc82d588f4f3021ca4d6b427e282e745649a28e.png)
說來,《There is no game》裡的謎題形式都沒辦法用統一的文字來描述,除了操作是點觸之外,第一章之後的每個章節,都會開闢出新的邏輯。
玩家一定要跳出思維定式的“盒子”,否則卡關極為常見。鑑於照顧想去玩的同學的遊戲體驗,我這裡就不放出的具體的圖了,只簡單說說個別解謎場景。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830938d1a745239106f4f915d46f4fedb4b7b5e84e18b4cc9eeb2189f55a1390.png)
設計師的嘲諷已經很明顯了
例如某個致敬塞爾達的關卡,選擇將UI介面融入到了解謎的過程中。你需要找到某個道具將體力槽加長,長長的體力槽會像根棍子般,在合適的位置將過關必要的鑰匙捅下來。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d3310f2cee53840709f0a43c5e43bdd50cf06eff5f2c09c5e7a2e614537f2b90.png)
後面諷刺免費遊戲的章節更是梗力拉滿。儘管場景依然類塞爾達,但有了掛機獲取金幣、彈出式廣告的F2P遊戲元素後,謎題線索的尋找維度也隨之大大上升。有時候,甚至某個“擾人”的廣告裡,可能就藏著過關必要的密碼。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0cf7337fabb3368b9847ef5fcb463fce99be9b22b504ff462715e04519439a9c.jpg)
遊戲的體驗過程中,本體一直會以一個渾厚的,帶有俄國口音的中年男聲陪著你。當你進行的一些或正常、或迷惑的操作,都會得到適時的吐槽和嘲諷。
當然,它也在無時不刻不提醒你,你面前的這個遊戲並不是很稀罕讓人玩。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5e2de9c3a27efca6bcdc38f6027fe21e25519cb993c98756871c34f43bf7e094.png)
到了最後幾關,遊戲還會在合理的程度下打通虛擬和現實,將開發者、你(玩家)、遊戲三者放在一個維度,同臺整活。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c37b2c0f674e5f54af6aa65c5353944852df941b8b559e36beba80527f1b4917.jpg)
不難發現,從始至終,這款《There is no game》都在嘗試營造第四面牆被打破的新奇體驗。事實上以最終的體驗來看,它做得不錯。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d23f6d83f2da9d76151b8c0886dea76b17869fd11afcf31982451c8c43e57bb6.jpg)
但對沒玩過的同學來說,這種以玩法為腦洞載體的設計形式,確實不能從文字中感知到它全部的魅力。
那麼最後換種說法吧。
哪怕你有任何一次被《傳說之下》裡boss擊碎玩家戰鬥選單選項、《心跳文學俱樂部》中莫妮卡修改玩家存檔之類的操作震撼和驚喜過,並渴望更多的這種跨次元的玩法套路,《There is no game》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最有腦洞的解謎作品,卻說自己“不是一個遊戲”](https://i.iter01.com/images/df5af847a87a295c34e7e7fad8e505cc1edc7e85f72561b6007333a96e03ad51.gif)
再放送,這張圖當時給我的震撼真的很足
經過連環的腦洞轟炸,你們一定會為遊戲,這個特別藝術形式所獨有的創意感到驚奇。
作者:加鹽
來源:BB姬
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9uJnrgNZZLC9ACOAJI9h0g
相關文章
- 開個腦洞,帶你寫一個自己的極狐GitLab CI RunnerGitlab
- 聊一聊解謎遊戲的設計(一):解密遊戲的三個維度遊戲解密
- 結合幾款有解謎要素的作品,聊聊遊戲的謎題設計遊戲
- 聊一聊解謎遊戲的設計(六):劇情點綴“純”解謎遊戲遊戲
- 拯救自己的生活 時間迴圈解謎遊戲《12 分鐘》遊戲
-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眾遊戲賽道,今年卻異常熱鬧遊戲
- 解謎遊戲謎題設計研究(一):物品類謎題設計遊戲
- 作為最有影響力的遊戲峰會之一,GDC今年傳達了什麼(二)遊戲
- 今年二十歲的CS,仍是最受歡迎的電腦遊戲之一遊戲
- 解謎遊戲常見元素遊戲
- 幾個遊戲圈的老兵,用業餘時間做了一款TapTap9.3分的解謎遊戲遊戲APT
- 一個自己都感覺幼稚的猜數遊戲遊戲
- 小說式解謎類遊戲:懸案疑雲A Case of Distrust Mac版遊戲RustMac
- 掰芹菜、砸鋼琴:腦洞大開的遊戲音效製作方式遊戲
- 為冒險解密遊戲設計一個好謎題解密遊戲設計
- 解謎遊戲的質變——meta與自指遊戲
- 解謎遊戲謎題設計研究(三):推理類謎題設計遊戲
- 腦洞大開!你來DIY自己的專屬VR裝置VR
- 1月成功出海的中國手游下載榜:《腦洞大師》引領全球解謎手遊新風潮
- 說說一個編劇眼中“劇情設計最精妙”的遊戲遊戲
- 如何讓自己的作品賣得更好?這裡有9個關於獨立遊戲發行的知識遊戲
- 做出《無盡宮院》的開發者說,他並不擅長玩其他解謎遊戲遊戲
- 解謎遊戲謎題設計研究(二):機關類謎題設計遊戲
- 一款解謎遊戲,是如何讓玩家走出家門的遊戲
- 聊一聊解謎遊戲的設計(三):機制與劇情遊戲
- 聊一聊解謎遊戲的設計(二):機制與關卡遊戲
- 發一個自己寫的簡單32位遊戲保護遊戲
- 這個長得和 a 一模一樣,但是卻不是 a的字元是什麼字元
- 【感想文】前端學習是個無底洞,要給自己一個定位前端
- 說實話,玩過這款敘事解謎遊戲後,我想奶奶了......遊戲
- [GDC 2021] 設計解謎遊戲的 8 堂課遊戲
- B站1500萬播放的遊戲視訊背後,藏著一個無人解開的謎團遊戲
- 論吸量,做放置類遊戲或許不是一個的好方向遊戲
- 小說+遊戲+影視=下一個熱點?遊戲
- 是or不是遊戲遊戲
- 不是3A,又不算獨立:簡單說說那些尷尬的二線遊戲遊戲
- 冒險解謎遊戲如何讓謎題既有難度又有趣?遊戲
- 一群遊戲行業老兵,卻做了款「反潮流」的硬核遊戲遊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