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菱環境CIO吳斌:後疫情時代製造企業加速數字化“蛻變”(下)

思邁特Smartbi發表於2023-03-24

春節之後,隨著製造業企業的復工復產,不少地方政府陸續開展了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只有快速實現數字化的升級和轉型,才能持續的在風高浪急的新局面中保持“中國製造”的優勢。然而,根據工信部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中心的調研結果看,企業若想實現全方位轉型,需要突破四個困局: 一是制定戰略目標;二是找準切入點,挖掘實施場景;三是平衡效率韌性,提升響應速度和抗風險能力;四是共創創新生態,加強與生態系統的互動。

 

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題”不僅僅體現在內部的戰略規劃、落地應用上,還體現在外部的生態圈的聯動性和對複雜環境的忍耐性上。雖然數字化轉型很困難,大部分製造企業仍然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資料猿也注意到,已經有企業成功“上岸”,開始享受數字化製造帶來的“紅利”。


當前,中國製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還處在初級階段,不少製造業企業甚至還處在觀望狀態,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難題還很多,具體而言,大致有以下六個難題:

 

  1. 企業決策者沒有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疫情之後,很多製造業企業更關注企業的生存問題,數字化轉型前期投入高、有風險,短期難以有效果,所以重要程度被後置;
  3. 企業用了很多軟體系統,但是彼此不融合,形成了資訊孤島,進一步整合的難度較大;
  4. 不少製造業企業本身利潤率很低,缺少足夠的資金推動數字化轉型;
  5. 很多細分領域缺少成功經驗,企業決策者不會轉型;
  6. 很多製造業企業缺少數字化技術方面的人才。

 

這六個問題歸根結底就是“想不想做、能不能做、怎麼做”的問題,如果再深挖一層,這六個問題更底層的原因可能跟中國的大環境有關。吳斌認為,大多數中國製造企業在整個產品鏈中,仍是屬於低中端產品供應及組裝,很少有高階產品,高階產品一定是智慧產品,所以這對企業數字化的程度要求也就更高。


中國製造業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在吃“人口紅利”,而最近幾年開始,中國的“人口紅利”慢慢減少,如果還想繼續吃“人口紅利”,企業只能搬遷到東南亞等國家,所以中國製造業的產品必須由低中端向高階升級, 中國製造業的製造能力也必須由低端製造向智慧製造過渡。因此,中國的製造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

 

中國與歐美國家的製造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有所不同。首先,歐美國家的起步較早,所以從時間維度上比中國企業要早;其次,由於各個國家的體制機制、發展階段和產業基礎不同,所以在數字化體系上也有所不同,推進產業數字化的側重點也不同,比如:英美國家從“自由探索”向“政府幹預”轉變,德法兩國透過政府直接引領,營造優越的產業數字化生態系統,而日韓等國則以問題為導向,重視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中國則立足本國的優勢產業,尋求數字化新變革。

 

儘管中國在數字化轉型升級上起步晚,但並不代表沒有優勢。


一方面,中國製造業企業的“人口紅利”還未完全耗盡,而且搬遷到東南亞國家的製造業企業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穩定和沉澱,所以這段時間恰好是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極佳時機,也可能是“最後的良機”,所以製造業企業還有“蛻變”的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完備的產業鏈體系,製造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並不僅僅是企業內部的轉型,還需要與外部客戶、供應商實現打通,試想一下,如果能與上下游的渠道透過數字化打通,這無疑將進一步加強中國製造業的“護城河”,真正實現智慧製造、工業強國。

 

不得不說,疫情在無形中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對於絕大多數製造業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是一道“必選題”,表面上看數字化轉型是引入各種系統、工具,但實質上,它是企業自身的一場“變革”,而且做得好就可以實現“華麗轉身”,產品、效率、業務、利潤進一步提升,如果做不好,可能將面臨市場的“淘汰”。


隨著疫情對生產和生活的負面影響逐漸消退,中國經濟的復甦勢頭遠超預期,製造業企業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數字化轉型的新機遇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鴨先知”抓住。


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還需要一款優秀的BI軟體,幫助經營者作出更為精準有效的決策。Smartbi是國內領先的BI品牌,自2011年成立至今,始終堅持BI產品的研發和創新,致力於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商業智慧解決方案。憑藉過硬的產品實力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目前,Smartbi已經獲得金融、製造、醫療、零售、教育等行業5000+家頭部客戶的認可。


未來,Smartbi也將與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攜手共進,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助力更多中國企業贏得世界矚目。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5912/viewspace-294147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