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管理釋疑:誰是最理想的專案經理 (轉)

ger8發表於2007-08-13
好幾次在開會的時候,當遇到一件事情與會者爭執不下,主持會議的人作不了決定的時候,通常都以將此事交由專案處理來作結論。但這個專案該交由誰來負責呢?當然是在爭論中意見最多的那個人。對議程的進展,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屢試不爽的好辦法,但對問題的解決,這種太極拳式的推法,十之八九祇把問題推掉,而不能解決問題。

在專案管理中最常遇到兩個問題:
專案的組織和隸屬怎麼安排最有效?
誰是最理想的專案經理?

在談第一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回頭看看公司的基本組織有哪些。

一開始,公司的組織是按業務的功能不同而採取一種金字塔式的組織。這就是所謂傳統式的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的最大優點在容易控制,對預算和成本的計算也比較精確。但這種垂直式的組織對專案的管理卻是一大障礙,因為它缺少一個能對專案負起全責的人。同時,垂直式按功能劃分的組織雖然利於上下溝通,但對專案管理視為必要的橫向溝通卻無能為力。在這種情形之下,很多公司在原有的組織結構下,創造了一些新的頭銜,像專案領導人、專案行動小組、專案聯絡人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但經驗和事實告訴我們,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改變不是很有用,因為這些改變仍然不能解決兩個基本的瓶頸:專案主持人沒有實權;專案成員仍然效忠於其原屬單位。因為他們都知道,專案的形成本來就有點像“烏合之眾”,專案完成後,各人都要回到各人自己的部門。在這種情形下,誰都不會把專案的任務當成“本業”來看待。

和傳統式組織相反的另一種結構,那就是不按業務功能,而按產品而形成的組織。換句話說,相同的功能,往往出現在不同的組織中。這種按產品而區隔出來的組織結構,對產品從研發到上市的時間上,當然可以提高不少效率,但在資源和人力的運用上,因不能彼此支援而造成極為浪費的現象。同時,它還是解決不了專案完成後,人員何去何從的問題。我曾經在一家軟體公司做過事,那家公司原來祇有一項產品,大家相安無事。後來產品增多了,每個產品的推銷,都被視為一件特殊的專案,結果每項產品都有自己的業務和支援幹部,產品與產品間彼此競爭,不相往來,造成公司極大的浪費,以致於兩敗皆傷的局面。

近來流行一種矩陣式的組織。關於矩陣(Matrix)最簡單的一種解釋,就是在傳統垂直式的組織中,一個新的實體(Entity)從側面橫向切過去,這個新設的實體叫做專案。

從表面上看起來,矩陣式的組織和專案管理應該是“天作之合”,因為專案的目的是協調不同的部門,而矩陣式組織的目的是協調公司各部門以支援某專案。但根據許多公司的經驗,矩陣式的管理說比做容易,因為每個公司的環境和麵對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天下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矩陣。

矩陣式組織最大的問題出現在工作流程,它不但要從上到下運作,並且要橫向平行運作。在這種繁雜的運作下,專案的管控顯然是一大問題。舉個划龍舟的例子,來說明矩陣組織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可能性。傳統式的組織就像我們端午節看到的划龍舟一樣,一個人打鼓,其它的人聽鼓聲用力劃。如果船上人人可以打鼓,人人又要划船,船會往前走才怪哩。

不可否認地,在所有的組織結構中,矩陣式的組織對專案管理最有幫助,因為在管控上,它可以彌補以產品為中心式組織的缺失,在負全責上,它又可以彌補傳統式組織的不足。但專案經理究竟應該直接向誰負責呢?換句話說,專案的隸屬權究竟如何呢?

我認為:

如果是小公司,專案經理應比照部門主管,直接向總經理或執行副總經理負責。

如果是大公司,可以另外設立一個專案管理部,不同的專案經理向一個部門主管負責,部門主管向總經理或執行副總經理負責。

也可以考慮成立一個專案技術支援中心。在功能和組織上,這種做法和第二種做法不同,技術支援中心祇有協助權沒有領導權。成立此中心的主要好處,是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並且對專案管理人才的培育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我們也可以採取將專案必需的技術人員,像工程師、程式師、化學師等人才,直接劃歸於專案之下,至少在專案進行期間,這些專案必需的技術人才,直接受專案經理的指揮。

我們提到過,矩陣式的管理談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挺難的。克服此一困難的唯一辦法,是對有關人員進行有條理有計劃的訓練:矩陣式組織如何運作、如何溝通、如何解決問題、如何賞和罰。最重要的還是在矩陣式或專案式的組織結構下,各成員扮演的角色一定要訂得很清楚。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至於什麼樣的人選是專案經理的最佳人選呢?是該選管理技巧比較好的人來領導呢?還是選技術能力強的人來領導?可不可能一個專案有一個以上的專案經理呢?關於這些問題,我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見仁見智。

我個人認為一個理想的專案經理,他或她的管理技巧和技術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經驗,哪怕是失敗的經驗。如果我有權在兩個專案經理中選一個來替我做事:一個毫無經驗但學識能力都很好,不但能管人,自己也能放下身段來辦事;另外一個曾經有過類似專案的經驗,但那專案在他領導之下,缺點很多,成績並不好。在兩者之間,我仍然會挑後者來做我的專案經理,理由很簡單:我如果要找一個嚮導帶我去一個新地方玩,我一定會找一個去過那個地方的嚮導,而不是沒去過但書和圖片都看得爛熟的嚮導。當然,我們假設這位嚮導(專案經理)能在失敗的經驗中吸取教訓,否則的話,那我們豈不是自找麻煩?

專案經理的管理技巧和技術能力哪樣比較重要?以前,大家都認為管理技巧比技術能力重要,近年來,這個想法有轉變的現象。轉變的主要原因,乃是由於越來越多的技術人員感覺到,如果沒有管理技巧,對事業生涯的發展是極大的障礙。基於此種認識,在技術專業外再追求管理技巧的訓練,幾乎已經變成了“胸懷大志”的年輕人必經的過程。反過來看,先有一般管理技巧再去追求技術的專業,這種例子畢竟比較少。由於一般的專案,在完成的期限上壓力會很大,我們發現,如果一個專案經理在技術層面上不能與人溝通,當然並不是說一定不行,但在決策的速度上,卻要大大地打個折扣。因此,如果我非要為經驗、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三者來訂一個百分比的話,我個人認為一個專案經理,他的經驗應該佔百分之五十的重要性,剩下來百分之三十是技術,百分之二十是管理能力。當然這三者往往是互動運用,分不出彼此的。至於一個專案是否能有一個以上的專案經理呢?我的答案是“能”,但“不應該”。為什麼?除了政治上的理由外,我實在看不出這樣安排的原因何在。

談一個好專案經理應具備什麼條件的文章很多,我現在想用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同樣的問題。我要問:

“在什麼樣的情形下,會讓我們選‘錯’專案經理呢?”

誤信年齡大的人一定比較成熟。大家都承認專案經理的成熟與否,影響專案的成敗很大,但殊不知成熟與否與年齡的大小或白頭髮的多少沒有直接關係。我曾經見過很多公司的專案經理,往往從一夥人中找年紀最大者來做。這不單是不瞭解成熟和年齡無關,並且更不瞭解真正成熟的專案經理,他手上經歷過的專案絕不能侷限於某一型別。所以成熟和經歷有關,和年齡無關。

正好有空。選專案經理又不是買電影票,不能說這個人目前正好有空,就叫他來做專案經理好了。太專橫獨斷。專橫獨斷的人只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太有信心,認為自己比其它人都行。這種人做專案經理,專案效果再好也有限。專橫獨斷的另一種人,就是對自己毫無信心但又要硬充內行,專案請這種人來做經理,比找到上一種人更慘。

超級明星。找超級明星來做專案經理,註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如果此超級明星屬於好名派,那其它的成員只有乾瞪眼,看風頭都被專案經理一個人出盡。如果此超級明星屬實幹派,那在他累死其它成員之前,先把自己累死。找超級明星來做專案經理,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好的專案經理,寧願讓他的成員成為超級明星,而自己退居幕後。

不重視顧客所需。這種專案經理完全犯了本末倒置的毛病,忘了誰是專案的後臺老闆。專案經理扮演的角色,很大一部份是公關兼行銷的角色,具有這種身分的人能夠得罪後臺老闆嗎?在行銷這行,我們常說:“我們賣他需要的,但他買他想要的。”在“需要”和“想要”的兩者間,我個人認為專案經理沒什麼籌碼好討價還價。

在職訓練。如果一個專案經理,可以用來作為在職訓練的試驗,那這個專案的重要性也有限得很。我們常常看到,某些公司為了特別培養某人,而將其調派到各處去做不同專案的經理,這對當事人來說,增加經歷當然很好,但對公司來說,險冒得太大了點。

不瞭解公司的情況。一個專案經理最容易忽略的一件事,就得對公司的長處短處,以及個人的長處短處不願意花功夫去探討。在這種情況之下去領導一個專案,豈不是瞎子摸象兼盲人騎瞎馬!

總之一句話,選一個理想的專案經理,公司的負責人一定要注意以下的“三不原則”:
★不要因為某人的薪水已經達到某一級的最高點,就升他為專案經理。
★不要因為某人的手下有最多的幕僚,就選他做專案經理。
★不要因為某人是專案經理,所以他的薪水就一定要比別人高。

最後,專案經理還有兩個問題也是常常被人問到的:

在專案管理中,如果專案經理只能在兩個部屬中留下一人;而這兩個人中的一個非常能幹,但工作態度非常不好;另外一個則是非常不能幹,但工作態度非常好。如果你是這個專案經理,你留誰?

一個專案經理,如果只能在兩種管理方式下選一種:要就是把“人”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另一種就是把成效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在這兩者之中必須選一個的情況下,哪一型別的專案經理比較容易成功?

這兩個問題都不容易回答,而我也沒有膽量說我知道絕對正確的答案,但有幾點個人的意見可以提供讀者做參考:

◆如果是專案的前期,我會留下工作態度好的人,因為工作態度不好的人會影響其它專案成員計程車氣。但如果專案已進入後期,我會留下能力比較強的人,因專案的壓力比較大。但專案結束後或專案情勢穩定後,我仍然會將其“整肅掉”。要注意的是在專案完成前,我一定會全力安撫他。

◆專案經理的責任是成功地完成專案,而不是交朋友。專案小組所追求和重視的,不是成為兄弟會或俱樂部的一員,而是成為一個足以自豪的專案成員。在這種情形之下,一個我說跳你就跳的專案經理,要比只重視人際關係的專案經理要有用。覆巢之下豈有完卵。如果專案不能生存,哪有個人生存的空間。做一個好的專案經理,心還是不能太軟的。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351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