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的消費》報告發現,隨著收入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消費者正在意識到他們對品牌和社會的消費影響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選擇有道德、環境友好和本土產品,做出他們有意識的購買決定。《有意識的消費》深入研究他們購買行為的內在動機和外在驅動因素,以及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品牌與消費者建立連線的方式。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在“雙迴圈”戰略指導下依然保持穩定發展,拉動消費需求。而“新中產”、“Z世代”等新的有實力的消費群體的出現,則繼續推動消費升級。有46%的消費者表示,目前的消費更多是為了精神或情感需求,而不是為了滿足物質需求。
不過,《有意識的消費》報告同時也指出,品牌聲望的提高並不一定會引發購買行為。消費者不會單純因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而支付更多的費用。產品本身的質量依然是建立品牌信任的關鍵因素。
減少食物浪費、多步行或者騎車、減少一次性包裝的數量,這些行為已經越來越經常地出現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舉手之勞做環保”讓可持續發展不只是說說而已。同時我們還在調查中發現,購買更多可持續品牌已經上升到“願意在未來採取的可持續行動”第三位,顯示出在目前的環境保護共識之下,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已經對消費者的選擇產生明顯影響。對環境更友好的品牌,可能會得到更多消費者的主動支援。
總結一下,對於那些想要通過可持續發展議題和年輕人產生共鳴的品牌來說,最重要的有三點:
一、雖然積極參與和投資環境和社會議題能夠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是年輕消費者已經非常老練,並且反感那些作秀大於實際的行為。品牌必須言行合一,用實際行動來贏取年輕人的喜歡和信任。
二、對於那些主打可持續發展的產品來說,便於購買和價格適宜仍然非常重要。通過對“綠色行動”的推動和鼓勵,如提供可回收包裝或重複使用產品的優惠和折扣,可以鼓勵更多的可持續購買行為。
三、中國的消費者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並希望通過日常使用的產品來體現。對於中國文化元素,傳統文化也好,現代文化也好,單靠簡單的拿來主義或者拼拼湊湊是不夠的。品牌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深入瞭解當下的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
陽獅集團中國EDGE增長規劃總經理方唯君(Jeanette Phang)表示,“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動機正迅速發生變化,他們更加清晰地意識到自己的消費行為對社群、文化和環保的影響。《有意識的消費》深入分析了消費者的思維和行為,由此展現消費者及其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如何發生變化,揭示了品牌應如何做出改變,與消費者建立連線。”
*這份報告基於陽獅分析工具BrandRadar、PacePanel樣本調研和第三方資料包告,對多方資料加以交叉分析、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