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ygbao1982發表於2021-10-26

本文概要:房地產行業多年埋下的禍根,在政策調控下一觸即發,多家房企困於債務,接連暴雷。房地產將迎來一波大洗牌,就如一場地產版“魷魚遊戲”:地產玩家們為了“活下去”,垂死掙扎、力挽狂瀾。但沒人知道他們會跌倒在哪一關、誰又能“通關”制勝。當下的每一關,都關乎生死!

1、接二連三陷入債務危機的房企,如何自救?

2、這些年地產“走得太快”,埋下了哪些隱患?

3、二手樓市及中介行業如何活下去?

4、房地產行業的未來有哪些趨勢?

最近的韓劇《魷魚遊戲》能有多火爆?直接穩坐Netflix TV show世界榜播放量第一。

雖然只有9集劇情,但是很多觀眾一口氣追完後,由衷的拍手叫好,直呼過癮。

《魷魚遊戲》之所以能在全球範圍內火起來,是因為它戳到了很多真實的現實問題,以及一些經濟現象、社會現象,甚至是階級矛盾,更是一場對資本主義的大批判和討伐。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它究竟講了什麼呢?看似就是“一場遊戲”,不過它是一場殘酷的關乎生死的遊戲。

一二三木頭人、椪糖、拔河比賽、玩彈珠、過玻璃橋、魷魚遊戲,這些源於童年記憶中的和玩伴們玩耍的遊戲,在劇中被蒙上了一層與“美好”背道而馳的殘忍屬性。

既然是遊戲,那麼就有規則、有輸贏、有淘汰,為了活下去,人性的弱點也暴露得一覽無餘,因為參與者之間本質上就是競爭的關係。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想要在遊戲中不出局,就一定會有廝殺、有算計,各方也會有立場和陣營,資本金錢的力量,讓參與者的醜惡面終將原形畢露。

未知、恐懼、迷茫、僥倖、鬥智、金錢……

其實,關於一場國內樓市版的魷魚遊戲,也才剛剛開始……

房地產開始震盪,陷入“魷魚遊戲”

這部《魷魚遊戲》像極了最近頻頻震盪的房地產行業。

劇中講述的是456位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人,去參加一場可怕的生死遊戲,勝者可獲得高達456億元韓元(人民幣2.5億)的獎勵,而失敗者則是以生命為代價,進而層層篩選出最終勝利者。

而這些高額的獎勵,來源於劇中一群戴著動物面具的觀賞嘉賓,他們是這場遊戲的操控者和觀賞者。其實導演是暗指全球各地的資本力量,這些年資本運作而暴富的例子已是常態,相信大家已是見怪不怪。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在劇中,玩家們中的老弱病殘的會死,輕敵的會死,不遵守規則的會死,甚至有競爭者相互殘殺。沒辦法,一切都只為了能“活下去”!像極了最近房地產暴雷的房企“玩家”。

只不過現實生活中,房企的角色或許更為複雜,當下他們的確是令人同情的逃命“參賽者”,但是曾經他們更是決定房地產行業“怎麼玩法”的“面具人”,而拿著血汗錢買房的大眾才是“被宰割的魚肉”。

如今的局面,暴雷的房企更像是被更強的資本和輿論所反噬。

房企的債務危機會使其信譽度被輿論嚴重影響,各方“討債”聲音也就會愈演愈烈。

負債累累之下,暴雷房的在建樓盤也就跟著“搖搖欲墜”,甚至影響到大部分專案停工,掀起了一波停工潮。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房企一旦困於融資,新的資金又難以注入,導致後續一系列工作難以進展。

加上地產盈利本身就是高槓杆模式,因此很容易引發資金鍊危機。

富力、華夏幸福、泰禾集團、藍光發展、新力控股、花樣年等多家房地產開發商,接二連三翻車,均陷入不同程度債務危機,這其中不乏昔日輝煌的百強房企。

這裡例舉的這些房企還只是“冰山一角”,網傳2021年將是國內地產公司大洗牌的一年。

頭部房企富力地產,同樣陷入了債務危機,被行業戲稱住進了“ICU”。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其實早在2019年,富力的資金危機便初露破綻,而後來的疫情爆發與“三道紅線”加重了債務壓力。

導致如今富力的三條紅線全踩,但是融資難上加難、樓盤也不好賣的趨勢下,富力的資金危機或將持續下去。

作為“房地產前十強”的河北龍頭房企華夏幸福,在今年3月資金鍊就開始斷裂。

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9月份,華夏幸福的違約債務本息高達878.99億元,債務壓頂下,其賬面基本上無可自由動用的資金。

號稱“西南地產一哥”的藍光,目前多地專案大面積停工,整體銷售放緩。據藍光2021半年報,賬面可支配資金僅為3億。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最近新加入的暴雷房企還有新力控股和花樣年集團。

新力控股這邊,現在也是危機四伏。流動性出現問題,境內債務危機還引發了境外債權人的行動 。市場上稱集團總部員工已經開始全員降薪,試圖通過售賣專案及物業資產來補救。

國慶節期間,花樣年也躺進上這場激烈遊戲的名單中。

10月4日,花樣年控股對外稱,花樣年針對2021年10月4日到期的、餘額為2.06億美元的美元債未能按時償還,出現債務違約。

沒想到花樣年也出現了債務違約,著實讓很多投資人措手不及。

雖然花樣年對外稱“絕不躺平”,早日解決資金風險,走出流動性困境。

但是一系列房地產接連暴雷後,投資者們對房地產行業的信心差不多已經要“到底”了,形勢不容樂觀!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於是地產玩家們也在力挽狂瀾,試圖以新債還舊債,更是抓緊變賣各地房子回款。特別是國慶將期間,一些樓市的降價新聞之誇張,極具“戲劇性”。

比如網傳的泰安肥城吾悅華府, 趁著國慶打了個“骨折”促銷,單價從6800元/平的直降到4800元/ 平,妥妥的跌了2000元!將近20萬的總價浮動!有網友甚至戲稱“真是一招拉回解放前”。

而老業主不幹了,紛紛維權,到最後還是相關部門出面,勒令開發商停止活動才得以平息眾怒,還一併下發了嚴禁開發商惡意降價的規定。

其他各地雖沒有泰安這家開發商這麼誇張,但是此類營銷動作是少不了的,全國普降。

而之前屢上熱搜的恆大,因為資金鍊緊張和債務危機被大家廣泛關注。近來也或將迎來“轉機”,讓業主們看到了一絲曙光:

10月15日,在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資料新聞釋出會上,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回應恆大債務風險問題。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其中,非常關鍵的資訊,就是 “金融部門將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專案復工的金融支援。”

“央媽”終於站出來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或許足夠讓恆大以及買了恆大房子的業主們熱淚盈眶,按期保質交房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能夠實現。

恆大問題,似乎是著陸了,算是度過了危機的一小步。也給整個房地產行業能夠朝著健康方向發展帶來了正面影響。

一切,都為了生存,只有“活著”才有希望扭轉局面。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猶如《魷魚遊戲》中的劇情,房地產的“參賽者”只要入局便有競爭,而競爭就定會有輸贏。

也就不會顧全所有參賽者的利益,甚至,會如劇中一樣被“當場暴斃”,有人付出代價是在所難免的。

多年埋下的禍根,政策調控一觸即發

政策,或許是房地產行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疫情之後,經濟也不太景氣,但是房價趨勢仍舊蹭蹭的往上漲,引得政策出 臺。

今年國家出 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多,包括限購限貸、限拿土地、學區房政策、二手房政策、制約房地產的“三條紅線”等等。

政策趨勢有變,於是房地產迎來一波大洗牌,眾多房企資金鍊暴雷,引發行業信任危機。昔日風光的地產頭部企業們,也紛紛遭遇至暗時刻,困於債務危機。

特別是近半年頻頻暴雷,這其中最大的原因,還得說到令房地產玩家們瑟瑟發抖的“三條紅線”。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那什麼是“三條紅線”?“三條紅線”是2020年,央行和住建在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檢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劃下來的。

“三條紅線”:

  • 紅線1:提出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 紅線2:負債率大於100%;
  • 紅線3: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

根據觸線情況把房企劃分成四個檔:

  • 紅檔:三條紅線都觸碰(不得新增有息負債)
  • 橙檔:觸碰兩條線(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5%)
  • 黃檔:觸碰一條線(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0%)
  • 綠檔:三條紅線都未觸碰(負債年增速不得超過15%)

“三條紅線”之下,其實最遭殃的還是那些高負債式擴張型房企,“高槓杆”弊病系統性爆發。多年埋下的禍根,在政策調控下一觸即發。

如今的局面,很難單方面的歸結於政策調控、或是行業競爭,更不是哪個企業經營不當。這是房地產行業這些年“步子”邁得太快,現在應該進入新時代下另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了。

這“三條紅線”的出 臺,實質上是想讓房地產行業迴歸理性發展,但是即使是頭部房企,也是尚且需要時間來調整步調的,不過輿論讓各方都人心惶惶,進一步導致部分房企融資困局。

那些利用高槓杆而得以快速擴張的房企,逐漸形成“舊債還不起,新的資金也融不到”的局面,像“接力賽”般紛紛陷入債務危機。

早年房地產處於快速發展期,很多房企就慣用高風險的高負債、高槓杆、高週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模式,然後其業務順勢在全國迅速擴張。

然而早在2019年的7月30日政治局會議開始,房地產的風向其實已經足夠明確: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房住不炒”的政策風向已來,但是部分房企卻還留有些許僥倖心理,繼續“闊步”拓張,冥冥之中,才加速導致了今日房企接二連三暴雷的局面。

房地產一直以來都是高負債經營的行業,“三條紅線”一降臨,直接改變了行業的遊戲規則。

在未來,房地產的融資規則會更加簡單透明,資金來源、融資規模、多少倍槓桿,將會一目瞭然,讓樓市回到它應有的位置。

“草莽”中介們也相繼溺水,終將回歸行業本質

在多重政策的效應下,二手樓市也維持成交量低迷的行情。

拿深圳為例,據央視新聞報導,擁有大量優質教學資源的深圳福田百花片區,曾經一直都是熱門的學區房片區。而目前這裡不少的二手房成交價,已降了數百萬元。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被採訪的中介人員稱:“核電花園的一個房子,之前賣得最貴的時候賣過1700多萬元,然後上次成交是1100多萬元,降了600萬元。”

調控政策不斷升級,不僅二手房市場成交低迷,也導致了中介行業關店成潮,裁員不斷。

就連頭部的中介品牌也對接下來的業績持悲觀態度,大大小小的不知名中介店,生存條件更是被逼到牆角,難開單維持營業,二手樓市整體來說可謂一片蕭瑟。

曾經,房地產中介隨著房地產行業也迅速崛起,很多從業者聲稱可以“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中介年薪百萬不是夢”,被廣為流傳。

過去的中介市場可謂是“草莽時代”,誰搶佔的市場大、誰壟斷的資訊多,誰就能“依靠片區稱王”,賺取的更像是“撮合費”。靠搞好社群關係,都能有不菲的收入。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於是眾多中介門店殺入市場想分一杯羹,夫妻店、品牌店、平臺類,一波接一波的萌生,進入門檻低,導致中介行業野蠻生長,從業人員的服務能力也參差不齊。

也就進而埋下了很多“隱患”,二手房交易市場的深處,假房源氾濫 、維權成本高、 佣金不透明,每個“隱患”都像是一顆地   雷,這些年也頻發相關的糾紛案例。

加上區域分割嚴重,難統一標準化服務,因此行業比較分散。據前瞻網資料顯示,中國房地產中介市場50%以上交易額是由70%的小微中介來完成的,競爭異常激烈。

二手樓房市場也像一個“小型社會”版魷魚遊戲,吃虧的卻是千千萬萬的“賣房者”與“買房者”,黑心中介劃“地”搶佔圈子,然後開始瘋狂競爭,弱肉強食,相互蠶食。

如今房地產開始進入存量時期,競爭異常殘酷,或許將會淘汰一大批競爭者。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中介行業躺賺的“草莽時代”即將結束,以後靠的是精細化運營,更優質的服務,而不是僅僅靠“壟斷資訊”來賺差價。

如此中介行業才能迴歸服務本質,更優質的中介門店才能活下來。

對於購房者或投資者來說,不管是新開發的樓盤,還是二手房,都要擦亮雙眼緊跟國家政策,不要被“營銷噱頭”矇蔽雙眼,也不要被輿論帶節奏過於悲觀。

房產市場終將會迴歸行業本質,這是時代發展迭代下不可阻擋的“巨輪”。

清理瘋狂掘金的戰場後,誰能“通關”制勝?

房地產“瘋狂掘金”的時代已經過去,而諸如“三條紅線”的一系列政策,是對房企的一次重大考驗:

部分房企由於底子打得不牢實,走得太快,甚至高負債擴張,自然也就容易陷入暴雷危機;

但是政策卻不是“一杆子全打盡”,對於財務“穩健型”的房企,相關政策或許反而是機遇,是“商機”。

在未來,房企之間的競爭主要是融資成本的比拼,無論民企、國企央企,在這場暴風雨後能“活下來”的,定是融資成本低的房產企業。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比如大部分的央企地產企業,在本次“三條紅線”之下就明顯的屬於“穩健型”房企,擁有國家信用背書,相對低的融資成本,極有可能會在這次行業洗刷中脫穎而出,並在未來受益。

中海、招商蛇口、華潤置地、金茂和保利這些地產央企,均位居地產行業財務優秀榜單。三道紅線基本都沒踩線,均為綠檔。五家企業的淨負債率均低於60%。

以保利地產為例,由於近年恆大遭受重創,這也直接的利於保利的房產業務發展。

保利的銷售額大概率能在今年超過恆大,曾經的地產霸主“恆碧萬融”四強格局,被打破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同時這裡也要提醒購房者們,在購新房時不僅要看“三條紅線”的各項指標,房企的債務利息率更是要清晰明瞭,包括一些龍頭房企在內,疏忽不得。大體來看,選擇央企、國企風險係數相對更低,民企的話三檔綠線是底線。

如今這個時期,對於房企來說,“活著”最重要,而對於購房者來說,“安全”比一切都重要。

未來房地產的趨勢,或將迎來這些趨勢:

1、國企央企的參與度將越來越深

房地產民企接二連三的暴雷,使大家對民企不得不憂心忡忡,這也順勢襯托了國企的穩健,因為國企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融資成本低。

未來無論是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供應方、買房人,都會更傾向於選擇國慶央企房地產合作。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目前很多一二線城市的供地情況,這個趨勢已經凸顯:

據相關資料包道,“在青島,金茂、中鐵建、萬科、保利等國企摘地。其中,萬科聯合體斬獲3宗地,中鐵建競得2宗地,保利&每日置業聯合體收穫2宗地。

在廈門,本地國企建發以成交金額101億元排名第一,中海以62億元排在第二,保利以50億元排在第三。

在福州,保利以17.13億元排在拿地金額首位,福州建工以16.16億元排在第二。

此後,一級土地整理大概率會由國央央企接手。未來的樓市開發,國企央企的參與度將越來越深。

2、共有產權房及公租房,將以更快的速度推進

南京、廣州、北京已經陸續提出共有產權房,三四線城市的相關政策或許也將趕上。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共有產權房相對於商品房而言,價格會相對低一些。和公租房類似,都是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府滿足剛需無房群體住房需求的有力措施。

但是共有產權房也有明顯的弊端,首先申請和購買肯定是有名額限制的,需要符合申請共有產權房的條件。而且進行二次銷售的話,也是有諸多限制的。

因為共有產權住房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房住不炒”,以及解決剛需居住本質。

3、房地產稅將要來臨

關於房地產稅徵收的訊息,行業內一直是眾說紛紜。

房地產稅肯定要收,而且來臨的日子不會太遠,只是具體政策還沒有落地。

從官方政策的目的來說,房地產稅的定位是“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也就是調節高收入、促進共同富裕。

之前暴雷的一系列企業,在深陷債務危機後,垂死掙扎吶喊著“絕不躺平”,努力解決債務危機。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房地產的玩家們,試圖要在遊戲時間內抵達終點(三道紅線達標最後期限:2023年6月30日)。

這場暴風雨來得如此措手不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掉下深淵或破產。

但是通關又談何容易?每一關都可能關乎生死,融資關、負債關、拿地關、城市關,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可能死在前一天晚上,沒有人知道他們會跌倒在哪一關。

房地產暴雷後的“保命之戰”,是一場殘酷的“魷魚遊戲”

“時代的車輪”在清理瘋狂掘金的戰場後,定將有“通關”制勝的玩家們。

但是,在活下來後,希望也能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作為房地產企業,既然想進入這個賽道成為“玩家”,瘋狂掘金、資本運作之外,能為社會帶來什麼價值和意義,或許才能穩步走得更遠。

其他行業及企業,亦是如此。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78950/viewspace-283934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