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naojiti發表於2018-12-14

如今業內談起Open AI,語氣和一年前截然不同。

距離它上一次技驚四座,還是今年8月其戰隊Open AI Five在《Dota2》中血虐人類半職業選手。當時甚至掀起了一片比AlphaG更猛烈的“AI恐怖論”,一度成為Open AI腳踢DeepMind、拳打Facebook的實力證明。

但是最近情況卻出現了變化。下半年,Open AI不是致力於打出遊戲新記錄(在《蒙特祖瑪的復仇》超越了DeepMind),就是分享自己的遊戲攻略(釋出Spinning Up in Deep RL課程教人打遊戲),要不就是研究更適合打遊戲的新環境(推出訓練平臺CoinRun)。

雖然這些遊戲一條龍技術也吸引了媒體關注,但顯然都沒能掀起什麼大水花。

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反觀DeepMind,不是承包頂會論文的半壁江山,就是憑Alphafold等重大突破收穫一片口頭諾貝爾獎,時不時就有神仙成果刷屏。

種種跡象都表明,Open AI似乎已經不再是科技巨頭裡最能打的那個,而且越來越專注電競比賽的節奏。

天才極客為何沉迷遊戲?科技巨頭為何頻頻失手?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今天我們們《走近科學》(劃掉)就來抽絲剝繭,看看Open AI究竟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少年維特之煩惱:Open AI的青春期綜合症

公開處刑之前,先簡單普及一下Open AI的運營方式:

2015年成立的Open AI,一直是以第三極的方式存在於AI世界的。由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聯合其他科技巨頭們共同出資成立,旨在以非盈利的方式進行人工智慧研究。

Open AI採用開源專案的形式,將所有的研究結果對外開放,以達到“防止企業和政府依靠超級AI過度榨取利潤或謀取權力”的目的。

這種“為人類未來而搞AI”的技術理想主義,很投一些研究人員的胃口。因此,儘管薪水並沒有太大競爭力,Open AI一成立依然吸引了不少頂級天才加入。像是Stripe的前CTO格雷格·布洛克曼(Greg Brockman),前谷歌研究員伊利亞·蘇特斯科瓦(Ilya Sutskever),天才的計算機大師艾倫·凱伊(Alan Kay),以及眾多曾在學術機構、Facebook AI或DeepMind裡工作過的青年才俊。

如今,Open AI已經擁有40多個技術人員,在一個投資人提供的辦公空間裡工作,而其工作所用到的一些基礎設施,比如AWS服務等,則由亞馬遜合作提供。

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左:Y Combinator的Sam Altman

右:特斯拉、Space X的Elon Musk

作為一個非營利機構,Open AI成立以來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各方面:

1. 引領深度學習技術突破。比如舉辦了首屆針對AI 的強化學習競賽,釋出了深度強化學習教育資源Spinning Up,最近還推出了一個解決AI模型通用難題的訓練環境CoinRun。

2. 推動AI安全和持續發展問題。由於自身的公益性,Open AI非常關心人工智慧的安全問題,在釋出的分析報告中,多次提醒注意計算量增長可能引發的安全風險和惡意使用問題。

3. 推進技術普惠和民主化。Open AI是“AI民主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它的一切發展成果都會開放給所有人,與合作方自由分享資訊。比如與谷歌(GoogleBrain)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合作研發現代機器學習系統。

看起來,Open AI就是一個由技術精英們組織起來的“正義聯盟”。但最近這半年,Open AI,似乎經歷了一場狂野而迷茫的叛逆青春期。

最明顯的,就是正在喪失在AI界的領航能力,變成一個專注打遊戲的組織。因此,它對媒體的吸引力也開始減弱,以至於這大半年,人們對它的印象大多數還停留在峽谷裡血虐人類玩家的遊戲戰績。

從叱吒風雲到刷不出存在感,究竟是Open AI太飄,還是谷歌們提不動刀了?

同樣愛打遊戲,為什麼一個成了學霸,一個成了網癮少年?

AI和遊戲玩家的對抗,似乎成了Open AI的核心發力點。原因也比較簡單:

一是符合Open AI的AI研發邏輯:先開發新的強化學習演算法,再在模擬環境中訓練解決困難的問題,最後再把得到的系統應用在真實世界中。而遊戲在訓練AI上有天然優勢,比如清晰的資料支撐啦,訓練結果好壞一目瞭然啦,而且還有大量的人類訓練資料充當參照系。顯然,Open AI正是將工作重心放在了遊戲模擬上。

二是比較容易搞出大新聞。電競賽事的複雜性和難預測性,導致圍觀群眾常常會把完爆人類選手、遊戲跑分等作為衡量演算法價值的標尺,進而成為評價一個公司技術能力的標準。與玩家對抗容易吸引關注,也成了Open AI刷存在感的主要方式。

不過,曾經將Open AI捧上神壇的遊戲,也正讓它深陷泥沼。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日復一日地玩遊戲,而忘記了主業是為了催化變革而生的。導致不少人開始質疑Open AI的公益模式。

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Open AI 的團隊

有人說Open AI最初的夢想是不現實的,也有人說公益專案研究過多但力度不夠,往往難逃無疾而終的命運。

反觀隔壁谷歌家的DeepMind,還與暴雪聯手在星際爭霸Ⅱ中與人類玩家對抗,但回頭就承包了NIPS一半的論文指標。同樣是玩遊戲,耽誤人當學霸了嗎?沒有!

不過,簡單粗暴地給公益型AI判死刑,顯然不太合適。想要把Open AI從被邊緣化的趨勢中拉回來,恐怕還要經歷一場“刮骨療毒”。

AI公益的路真的走不通?只是Open AI先天不足罷了

AI公益的路真的走不通嗎?顯然不是。

除了都透過開源眾包的方式釋出資料集和訓練平臺之外,谷歌也開始在“AI民主化”的公益道理上試水。

去年的谷歌雲端計算大會上,就提出了利用谷歌雲端計算的力量實現AI技術民主化的目標,甚至推出了可自動生成機器學習模型的AutoML。

同樣高舉“AGI”(引導AI走向通用智慧)大旗,谷歌和Open AI,正在被逐漸擠到越來越狹窄的跑道上。為什麼在公益領域,根正苗紅的Open AI,居然比企業還後勁不足呢?這恐怕還要從“非營利機構”經營模式的先天不足說起:

1. 自由與迷茫:公益的雙刃劍。

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理想主義,是Open AI的優點,也正在成為Open AI的弱點。

宏大的使命和願景,讓Open AI可以吸引人才、贏得注意力並保持競爭力。但沒有商業目標驅動,也讓Open AI缺乏目標意識,最終展現出的就是對自己未來幾年內想做什麼沒有明確的想法。

工作重點和主題,行動路線是什麼,如何滿足受眾的需求和期待?都是雲山霧罩,只能靠打遊戲“混日子”。

2. 過分鬆散的管理體制和缺位的監督機制。

Open AI給予了員工很大的自由度和開放度,因此即便是薪酬低於企業主也能找來不少頂級人才。但這也帶來了兩個難題:

一是缺乏清晰有效的監督機制,產出效率只能建立在投資人一般性觀察的基礎上,這就使得工作成果很難被有效評估,也很容易因為惰性、人員變動、政治因素等讓組織行動流於形式;

二是留住人才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強。“用愛發電”固然高尚,但因此而來的高階人才一旦在工作中難以滿足自我實現,就會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顯然,Open AI還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去讓員工始終如一地保持最初的熱情和鬥志。

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問題已經開始顯現,最近 Open AI 的研究員不斷流失。著名研究員、GAN提出者Ian Goodfellow 在今年2月底離開Open AI,重新回到了谷歌大腦。

3. 薄弱的公共關係與可持續性。

與企業動輒投入不菲的營銷與公關策略不同,Open AI這樣的非營利性組織要保持良好的公共關係和知名度顯然更為不易。

而人工智慧專案想要順利進行下去必須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硬體。目前Open AI還停留在吃老本的階段(2015年拿到的10億美元投資),未來如何募集資金是必然會面臨的問題。

當電競策略開始引發認知疲勞、特斯拉這棵大樹“自身難保”的當下,Open AI必須主動打破營銷乏力的組織慣性。

一句話,Open AI起於公益,也困於公益。當外界在譴責Open AI“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時候,可能一直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非營利性組織的先天弱點。

它並不是孤例。前微軟創始人Paul Allen曾投資1億美元到先進技術智囊團,也和很多技術公益專案一樣無疾而終。這也提醒我們:一個弱中心組織在將人類的未來捆綁在自己身上之前,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諸多困境。

走出青春期:Open AI的未來向何處去?

與越來越封閉的企業AI和日趨商業化的學術AI相比,Open AI這樣思想覺悟和業務水平都線上的稀有物種,真是讓人捨不得求全責備。

所以,我們不妨以更全面的視角,來考量下一個問題——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的Open AI,應該如何走出迷茫期?

這裡有三個小建議:

1. 構建長期性策略。在組織共識的基礎上,將“實現AI民主”這樣寬泛而模糊的使命,轉化成實質性、可量度的行動目標,推動Open AI自身成長演化,即便是遊戲打怪也更加有的放矢。

2. 有力的領導核心。即便有了清晰的使命,缺乏有力的領導人,就像一條船有航行圖卻沒有稱職的船長一樣。建立初期,Open AI是靠埃隆·馬斯克和山姆·奧爾特曼來支撐,如今馬斯克已經離開了Open AI的董事會,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對Open AI至關重要。

3. 健全的財務體系。目前大家對Open AI打遊戲已經有點疲了,“在遊戲中打贏xxx”已經很難吸引媒體加以報導,想要改變這種印象,Open AI還需要拿點新東西出來才行。機構名聲越好,越容易爭取到第三方的資金援助。正如馬斯克所說,一般非盈利機構的任務都是不緊急的,但Open AI不是,它要做的事情迫在眉睫。

Open AI的青春殘酷物語


總而言之,一旦大眾和媒體與非營利組織的蜜月期過去,失去了濾鏡的Open AI就不得不面對青春期的迷茫和成長陣痛。能不能完成自我進化,完全取決於自身的適應能力。

德魯克有句名言,營利組織向非營利組織學使命,非營利組織向營利組織學效率。連酷愛霸權的谷歌都不得不踏上了“AI民主化”的康莊大道,Open AI也是時候開始描繪更清晰的演化路線圖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285340/,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