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使用人工智慧的最大缺點是它可能對人產生的影響,包括失去人情味。事實上,近六成的消費者認為,品牌引入人工智慧技術可能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同樣,55%的消費者認為,未來他們在與品牌互動時無法與人交談。

人工智慧體驗的這些陷阱也延伸到了意見領袖的身上。雖然營銷人員在網紅身上花了很多錢,而且可以想象,他們可能會接受虛擬替代品,但這些特別的調查結果表明,他們可能不會在網紅身上取得那麼大的成功。

這是因為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英國、德國、法國和荷蘭接受調查的9500名適齡消費者中只有18.6%表示他們可能會在網上關注電腦生成的網紅。Z世代受訪者是網紅活動的主要目標,他們的興趣並不比平均水平高多少,只有22.5%的受訪者有可能關注虛擬網紅。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項研究發現,與虛擬網紅的互動要高得多:The Influencer Marketing Factory的一項調查表明,大多數美國人已經關注了至少一個虛擬網紅。

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希望看到人工智慧生成的模特出現在廣告中,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人工智慧會搶走人們的工作(70%),不真實(53%),可能會導致不切實際的審美標準(44%)。

事實上,各年齡段的消費者普遍認為,他們希望在營銷中看到非數字化改變的模式,從25-34歲的71.5%到45-54歲的67.2%不等。

最後,儘管人工智慧在這些領域似乎不太受歡迎,但作為研究夥伴,它確實有一定的吸引力:超過四成的受訪者(包括一半18-24歲的人)可能會使用ChatGPT這樣的人工智慧工具來研究潛在的購買行為。


​文件連結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