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z_popeye發表於2020-07-28
數獨,拼圖,2048,俄羅斯方塊……

在 App Store 搜尋這些我們常見的電子遊戲,你會發現,這些遊戲中不少都會被掛上“健腦益智類”的標籤。

雖然這樣的宣傳鋪天蓋地,但無論開發者還是玩家其實都心知肚明:真要談論這些遊戲的“健腦”效果,或許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不過,最近的一則新聞似乎意圖為遊戲正名:“健腦”遊戲,也是“處方藥”了。

創造歷史,FDA 批准首款遊戲“處方藥”

6 月 15 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一款名為 EndeavorRx 的遊戲成為處方藥。不過,不同於我們上面提到的那些“健腦”遊戲,EndeavorRx 是一款真正用來治病的遊戲。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FDA 官網新聞

EndeavorRx 面向的玩家群體主要是 8 至 12 歲患有兒童多動症(ADHD)孩子們。在這款遊戲中,玩家控制的遊戲人物開著飛艇,在不同地圖的跑道上前進。需要避開隨機出現的障礙物,儘可能吃到“光環”獲得額外加分。遊戲中,系統會根據玩家的表現及時調整遊戲難度,並分析出玩家的具體認知缺陷,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EndeavorRx 的玩法介紹  圖源:Akili Interactive 公司官網

據遊戲開發者介紹,EndeavorRx 目前建議的治療週期為一個月。在治療週期中,患有多動症的孩子們每週有 5 天需要進行遊戲,每天 30 分鐘。

FDA 在審查了覆蓋 600 多名患者的 5 項臨床研究後,最終通過了這款“遊戲療法”的上市許可。遊戲開發商——美國數字健康公司 Akili Interactive 的執行長埃迪 · 馬爾圖齊在該組織的新聞釋出會上說:“我們很自豪今天 FDA 的決定創造了歷史。”

不過,在 2020 年“創造了歷史”的 EndeavorRx,實際上,早在 2014 年前後就已經初見雛形。而開發商 Akili 的野心也一直十分明朗:那就是取得 FDA 的批准。

但要讓遊戲成為真正的“處方藥”,必須還要經過科學可靠的臨床試驗。

2017 年,Akili 對 348 名被診斷患有 ADHD 的兒童和青少年中進行了每週 5 天、連續 4 周的臨床雙盲測試。最後結果認為,EndeavorRx 對兒童多動症有顯著改善效果,同時將不良事件的發生率降至最低。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進行 EndeavorRx 訓練的 ADHD 患兒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改善  圖源:參考文獻 2

這篇研究於今年 4 月發表在 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 上,為 EndeavorRx 爭取到 FDA 審批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醫學論據。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 官網論文截圖

儘管 EndeavorRx 在歷經 6 年後終於成功上市,但是這款遊戲目前仍然需要患者通過官方網站進行申請,獲得免費試用。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EndeavorRx 申請頁面

2832 位老人,10 年隨訪,玩遊戲也能防老年痴呆

“遊戲療法”這個概念,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在 EndeavorRx 獲得 FDA 批准以前,這個領域最為矚目的新聞,當屬這項堪稱世上最大規模的腦部訓練遊戲研究:ACTIVE(Advanced Cognitive Training for Independent and Vital Elderly)。

1998 年,南弗羅裡達大學心理學家傑瑞 · 愛德華茲等來自 6 所高校和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在 NIH 的資助下,從美國 6 個區域招募了 2832 名健康的老年人,他們的年齡從 65 歲到 94 歲,平均年齡為 74 歲。

這些受試者被隨機分成 3 組。第一組不接受遊戲訓練,作為空白對照組;第二組接受連續 10 周,每週 2 次,每次 1 小時的遊戲訓練;而第三組除了要接受第二組相同的訓練之外,還要在第一年年末和第三年年末分別追加 4 小時的額外訓練,時長 9 周。

這些遊戲訓練包括記憶訓練,推理訓練,速度訓練三個部分。其中,速度訓練部分就引入了電子遊戲的方式。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速度訓練後來的升級版本:Double Decision  圖源:https://www.brainhq.com

在長達 10 年時間的試驗中,研究人員分別在第 1,2,5 和 10 年末對受試者進行隨訪。最終的研究結果發現,第一組老年人患阿茲海默症的比例為 14%,第二組為 12.1%,而第三組只有 8.2%。

2016 年,這項研究第一次在國際會議上被揭開神祕的面紗,一時之間引爆輿論。阿爾茲海默病藥物研發基金會的執行董事霍華德表示:“很難想象這種簡單的干預竟然能夠對阿爾茲海默症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們必須得尊重資料。”

目前,ACTIVE 專案團隊已就此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而速度訓練中使用的電子遊戲也已經被一家提供大腦訓練軟體和服務的公司——波澤特科學所——收購,並被升級改造成為更新版本的遊戲“Double Decision”,加入了博澤特旗下腦部訓練計劃中。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博澤特旗下腦部訓練計劃 Brain HQ 目前已經開發了多種遊戲  圖源:https://www.brainhq.com

儘管結果和成就看上去非常美好,但 ACTIVE 專案仍然沒能為“遊戲療法”的發展開闢出一條毫無阻礙的高速路。

遊戲訓練真的有效嗎?

ACTIVE 專案的研究成果在取得讚譽的同時也引起了許多懷疑和猜測。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研究阿爾茲海默症的勞裡 · 瑞安認為,影響試驗可信度的最大因素,是“引導效應”。

“引導效應”在這個試驗中意味著,參與試驗的老人在接受遊戲訓練後,更可能會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

而這一猜測所言非虛,接受遊戲訓練的老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們在參與專案後更樂意去學習高校課程,也更願意自己開車。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認知專家喬治 · 瑞伯克認為,這兩種脫離了實驗,發生在生活中的改變,都有利於老年人維持認知能力,預防阿茲海默症。

不僅是 ACTIVE 這個專案本身,包含遊戲在內的任何形式的大腦認知訓練,究竟是否能夠治療或預防疾病,在醫學界仍然存在著相當激烈的爭論。

2010 年,一篇發表在 Nature 的研究對 11430 名參與者進行了 6 周的認知訓練。而訓練專案包括推理、記憶、計劃、視覺空間技能和注意力等多個方面。研究認為,儘管受試者的每一個專案在接受訓練後都得到了進步,但沒有證據表明這種訓練可以幫助患者提高整體的認知水平。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接受遊戲認知訓練的受試者和對照組的對比  圖源:參考文獻 4

2014 年,更是有兩派科學家為了這個話題,先後發表公開信進行遠端辯論。以史丹佛長壽中心的 70 多位科學家為代表的反方認為,當前的遊戲訓練為患者帶來的改善並不穩定,還存在時效性。但這卻給了一些黑心公司撈金的機會,它們將這些侷限而轉瞬即逝的進步誇大成重大突破,以此誘導患者和消費者購買這些遠不成熟的產品。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史丹佛長壽中心公開信

隨即,就有一個由 133 名科學家和從業人員組成的國際小組“認知訓練資料”挺身而出,反駁了史丹佛的公開信,援引多篇文獻證明大腦訓練對各種認知和日常活動的好處。認為學界不應該因噎廢食,限制這個極具潛力的領域的發展。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國際小組“認知訓練資料”回覆的公開信


遊戲治病,路還很長

無論支援正方還是反方,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通過遊戲進行大腦訓練這個領域的研究目前還遠遠不夠成熟。

EndeavorRx 獲批處方藥並不代表著“遊戲療法”的概念真的已經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相反,在這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商業領域中,也有一些公司渾水摸魚,企圖從中分一杯羹。

線上上提供大腦訓練專案的神經科學研究公司 Lumos Labs 就曾因為誇大了旗下大腦訓練遊戲的功效,而向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FTC)繳納了 200 萬美元的罰款。

打遊戲還得先開醫囑?這款遊戲真的成為了處方藥
FTC官網新聞

遊戲,這樣一個娛樂性和功效性並存,卻又相互矛盾的產品,究竟何時才能破除人們對其科學性的質疑,成為真正的醫療高科技?

EndeavorRx 從初具雛形到獲批上市花了 6 年時間,而扭轉人們科學觀念,實現真正有說服力的科學突破,只怕還需要更多個 6 年。

參考資料:
[1]https://www.akiliinteractive.com/
[2]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permits-marketing-first-game-based-digital-therapeutic-improve-attention-function-children-adhd
[3]Kollins S H, DeLoss D J, Cañadas E, et al. A novel digital intervention for actively reducing severity of paediatric ADHD (STARS-ADHD):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 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 2020.
[4]Owen A M, Hampshire A, Grahn J A, et al. Putting brain training to the test[J]. Nature, 2010, 465(7299): 775-778.
[5]http://longevity.stanford.edu/a-consensus-on-the-brain-training-industry-from-the-scientific-community-2/
[6]https://www.cognitivetrainingdata.org/the-controversy-does-brain-training-work/response-letter/
[7]https://www.brainhq.com/world-class-science/published-research/active-study/faq/
[8] Wolinsky F D, Unverzagt F W, Smith D M, et al. The effects of the ACTIVE cognitive training trial on clinically relevant declines i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J].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 61(5): S281-S287.


作者:z_popeye
來源:丁香園
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tln0u8qbBZgiG04Asa8C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