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監管趨嚴,“出海”突圍不易

遊資網發表於2019-08-09
遊戲監管趨嚴,“出海”突圍不易

作為亞洲最大遊戲展會,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會(簡稱“ChinaJoy”)可謂是一次最直接反映遊戲行業現狀的“風向標”。據南方日報記者從現場瞭解到,隨著國內遊戲版號的收緊、遊戲使用者增速放緩等因素的影響,遊戲公司紛紛將遊戲“出海”看作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為遊戲產品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遊戲公司都在拼“出海”的同時,諸如騰訊、暴雪網易等遊戲巨頭,卻同時也在積極推進遊戲的“進口”,《守望先鋒》、任天堂等遊戲產品先後進入國內市場,也吸引了不少玩家們的追捧,遊戲產品的“出”和“進”,正讓中國的遊戲行業迎來一場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遊戲企業海外營收大漲國際化視野必不可少

“中國移動遊戲產業在世界遊戲版圖中處於領軍地位,擁有了全球化的實力和進軍海外市場非常好的契機。”在ChinaJoy期間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上,巨人網路總裁劉偉就公開談到了對遊戲出海的看法。劉偉認為,如今遊戲的出海有兩個成熟的因素。“一方面,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全球化遊戲平臺的發展,手遊的流通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點,一款精品遊戲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傳播到世界各地,受到全球玩家熱捧;另一方面,相比電影的單向傳輸,遊戲可以在與玩家的雙向互動中創造更好的使用者體驗,帶給使用者身臨其境的文化衝擊。娛樂不分國界,全球玩家在遊戲中相遇,在遊戲過程中產生文化碰撞與交融,能推動我們的傳統文化衝破國界壁壘,加速向海外傳播。”

由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聯合國際資料公司(IDC)聯合釋出的《2019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指出,2019年1月至6月,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5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為381.3億元,同比增速為20.2%。這一數字也高於自主研發遊戲國內市場收入的增速。谷歌大客戶部遊戲行業副總裁鄧輝表示,2018年海外收入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中國遊戲公司有18家,而在2015年,這個數字是3家。

據南方日報記者瞭解到,在遊戲行業中,遊戲的“出海”其實並非新鮮事,而在今年ChinaJoy為何又成為了“風口”一般的存在呢?專注於海外營銷的深諾集團COO徐墨涵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就坦言,遊戲行業在國內市場面臨新一輪洗牌。自去年年底重啟遊戲版號審批,截至今年7月31日,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共下發了十五批遊戲版號,有百餘款遊戲獲得版號,但相對於之前版號的下發速率大為減緩。

雖然今年ChinaJoy上游戲企業們紛紛祭出遊戲“出海”的大旗,但是“出海”是不是就是解決目前遊戲行業困局的良方呢?徐墨涵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國外的遊戲市場看似廣闊,但是競爭同樣激烈。

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的遊戲產品想要“出海”獲得成功,從產品本身就要具有國際化的視野。完美世界CEO蕭泓在談到遊戲“產品心法”時,首先強調的就是遊戲產品需要站在更高維度看問題,擁有全球資源整合思維,廣闊視野。蕭泓指出,目前遊戲“出海”已經進入了全球一體的整合階段,“可以用中國的IP、美國的工程師、成都的美術師、法國的製作團隊,一起共同來做一個世界級的產品。”

進口遊戲填補“C位”國內市場仍需精品

與如火如荼的遊戲企業集體牽手要“出海”相比,作為遊戲行業的老大,騰訊在今年ChinaJoy上卻並沒有高調地將“出海”放在C位。相反的是在今年騰訊的兩大展位中,將其中之一劃分給了來自日本的合作伙伴任天堂,也讓在遊戲行業深耕了35餘年的任天堂首次在ChinaJoy上佔有了一席之地。

據瞭解,今年4月,騰訊宣佈代理任天堂國行Nintendo Switch遊戲機,引發了整個遊戲行業的關注。作為國內遊戲領域的龍頭企業,騰訊和任天堂的合作似乎並不“主流”,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任天堂的主機和遊戲產品能夠引進國內市場,是對國內市場缺乏同類產品的一次有益的補充。“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遊戲公司之一,今天的任天堂早已成為一種遊戲文化的代表。”騰訊集團高階副總裁馬曉軼表示,“在很多國家,Nintendo Switch早已不僅僅只是一個遊戲機,它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成為父母和孩子之間聯絡情感的重要紐帶,就像我一個朋友常說的,以前是他的父親帶著他玩,現在是他帶著自己的孩子玩。”馬曉軼表示,希望能將這種生活方式引入到中國大陸家庭中,讓更多人不僅能夠享受到遊戲帶來的快樂,同時也能讓遊戲成為父母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橋樑,幫助孩子們培養起健康的遊戲習慣,保護和促進他們在數字時代的健康成長。

對於國內的遊戲企業而言,如何能夠提供一款同時得到社會、家長和孩子認可的遊戲產品,一直是難以跨越的門檻。“爆款的遊戲常常有,但是要得到多方的認可,中國遊戲公司的產品還沒有先例。”據遊戲業內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表示,從遊戲產業整體而言,真正佔據C位的應該是益智向上,同時得到各方認可的遊戲產品,但是國內遊戲公司在產品設計上往往因為急功近利的原因,大多數的產品都是以涉黃涉暴、沉迷邏輯等角度出發,並沒有能夠佔據行業的真正“C”位。

據南方日報記者瞭解到,從騰訊與任天堂的合作,到網易引進《我的世界》,再到阿里巴巴獲得《旅行青蛙》的國內獨家代理權,無一不是對益智向上、得到社會各界認可的遊戲品類進行的補充。“以往談遊戲精品,會關注遊戲核心玩法、畫面表現力、技術體驗等指標,但在今天看來,只有這些,還不足以稱之為精品,需要把遊戲的世界觀、文化內涵也考慮進來,而研發精品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非常系統、長期的過程。”劉偉在談到中國遊戲公司如何能夠做出真正的精品遊戲時就認為:“在遊戲世界觀塑造,對文化歷史弘揚方面,海外的一些精品大作更加重視,但他們傳遞的是西方的文化價值觀。我們擁有五千年璀璨的中華文明,國產遊戲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

來源:南方日報
記者:葉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