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MWC 體驗雲遊戲時突然想起,原來我 20 年前就玩過了

遊資網發表於2019-07-04
我在 MWC 體驗雲遊戲時突然想起,原來我 20 年前就玩過了

雲遊戲在最近可以說是炙手可熱。

而在MWC現場體驗5G雲遊戲時,我突然想起,其實我在20年前就已經玩過雲遊戲了。

而且很有可能你也玩過,因為我說的是電視點播臺上的遊戲。

當然了,此雲遊戲非彼雲遊戲。但確實我從雲遊戲身上,看到了很多點播臺遊戲的影子,不僅包括形式上,還包括為什麼雲遊戲會從差點兒被遺棄到現在能夠捲土重來。

雲遊戲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說點播臺上的遊戲,其實大家所熟知的正兒八經的雲遊戲也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物了。

早在2009年,Onlive公司就提出了雲遊戲專案。在當年的GDC(遊戲開發者大會)上,Onlive就用雲遊戲的方式進行了《孤島危機》的試玩演示。

這幾乎是引起了當時遊戲界的一陣轟動。

由於不需要強勁的主機效能就可以暢玩這款在當時被譽為效能殺手的遊戲,這其實就相當於Onlive在給廣大玩家繪製這樣的一幅藍圖:

雲遊戲讓玩家擺脫了硬體的限制,免除了硬體更新換代所要花費的成本。同時,還可擺脫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因為雲遊戲的終端可以是電腦、可以是能夠連線網路的電視、也可以是手機。

但在後來,雲遊戲也並沒有在遊戲界掀起更大的風浪,此前所推出的許多雲遊戲產品也因為種種原因被玩家所拋棄。

在過去的幾年,人們對雲遊戲的「未能成功」已經做出了不少總結。例如高額的運營成本、乏善可陳的遊戲內容、難以令人滿意的遊戲畫面等。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網路技術上。

時間回到20年前,那時候玩的點播臺遊戲,通過固定電話上的數字按鍵傳輸控制角色的訊號,這個傳輸一般有兩到三秒的延遲,所以當你按下「跳」時,電視裡的遊戲角色可能得好一陣子才反應過來。

好不容易花了一個月時間,記住了所有敵人出現的位置,掌握了提前按鍵的訣竅,成功地過了第一關。

可是你迎來的並不是成功的喜悅也不是緊接而來的第二關,而是來自老爸的毒打。

因為電話賬單來了。

其實5G時代來臨前,雲遊戲萎靡的原因和在點播臺玩遊戲十分相似,都是因為延遲太高了。

上面提到的Onlive在後來被索尼收購了,而後者也將其與自己收購回來的另一家雲遊戲公司Gaikai進行了整合,推出了PlayStation Now雲遊戲服務。而PlayStation Now正正就是因為高延遲,一直為玩家們所詬病。

5G讓瀕臨倒閉的雲遊戲廠商捲土重來

如果你在Wikipedia搜尋雲遊戲,你會看到一個雲遊戲服務商的列表。在過去幾年,這個列表上越來越多的名字被標紅(表示已關閉),但也阻止不了越來越多的新名字加入到這個列表當中。

而且在近年來,包括遊戲屆的御三家(索尼、任天堂、微軟),還有像亞馬遜、Google等巨頭也已經開始紛紛佈局雲遊戲。

根據調研機構Mordor Intellgence的預測,2023年的全球雲遊戲規模將會從2017年的10.65億美元上升至42.82億美元。

由於5G的到來,在過去幾年中落寞的雲遊戲即將捲土重來。

在今年以5G為重點的MWC會場上,不少展臺都有在展示雲遊戲。當中包括硬體廠商,也包括網路運營商。

而在OPPO的展臺裡,我看到他們當時所展示的雲遊戲的技術指標:

解析度在1080*2030的情況下,重新整理率能夠維持在60fps,延時低於30ms。

在現場,我試玩了兩款遊戲,一款是格鬥類遊戲《火影忍者:究極覺醒4》,另外一款則是賽車類遊戲《極品飛車》(忘了是第幾部了)。這兩類遊戲對於延時的要求都不低。

在實際體驗中,在高清晰度的畫面下,畫面流暢,我們也基本感覺不到雲遊戲和主機遊戲之間延時的差距。

達龍雲電腦是這次OPPO等展臺所展示雲遊戲的軟體提供商。在和他們的技術人員進行交談時他們表示,雖然目前大多展臺所展示的雲遊戲數量不多,且大多相同(其實原因只是在於傳播授權上)。

但實際上,通過5G網路,進行一些例如MOBA類遊戲等競技性更強,對網路要求更高的遊戲也已經不是問題了。

總的來說就是,只要能在PC上玩的,基本都能通過雲遊戲搬到手機上。

大家都知道這其實是5G低延時這個特點所帶來的結果。

那麼5G的低延時到底有多低?

在理論值上,4G可以達到10ms的延時,5G則可以達到1ms。

1ms等於多少?千分之一秒。

當然,這只是理論值。你在用4G網路時,真的有見過只有10ms延時的時候嗎?

記得我之前去參加高通一個關於5G的活動時,高通展示過一組實驗資料。

他們選用了在德國法蘭克福和美國舊金山的現有基站,模擬了5G真實使用時的場景,並且在同一位置,同一條件下與4G進行了對比,結果如下:

法蘭克福:4G延時116毫秒,5G延時17毫秒

舊金山:4G延時115毫秒,5G延時4.9毫秒

高通表示,這組結果,其實就和5G將來的實際表現相當接近了。

還記得上面OPPO展示的技術指標嗎?為什麼5G可以控制在只有幾毫秒的延時,但技術指標卻只能保證30ms以內?

在這裡可以給大家科普多一個知識。實際上移動裝置和伺服器之間的通訊是分為兩個部分的。

第一個部分是移動裝置到基站,第二個部分是基站到伺服器。

我們現在用的4G,又或者萬眾期待的5G所負責的其實只有第一部分,這部分所產生的延時也叫做空口延時。而後面一部分則是通過光纖來進行傳輸的,所產生的延時稱為網路延時。

所以在5G時代到來後,空口延時確實會大幅度降低,但這也不代表著整體延時也可以降得這麼低,因為後面的網路延時,根本就不歸5G管。

當然了,佔大頭的空口延時降低了,整體的延時還是會有大幅度的下降的。

這正好解決了雲遊戲延時高這個致命的技術難點,也正因為如此,曾經落寞的雲遊戲,才得以形成捲土重來之勢。

5G的低延遲,也正在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可能

而由於低延時的特點,除了雲遊戲以外,5G還給更多的行業帶來更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可能。

如遠端駕駛以及遠端手術。

對於這些高精度需求的應用來說,少一毫秒的延時,都意味著少一分致命的危險。

在今年的MWC展館裡,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很多基於5G的應用,當中的低延時特性也讓大家感到驚喜。

例如這個由人控制,但已經幾乎和人完全同步的5G機器人。

再例如這個「賭上了同事性命」的5G遠端駕駛。

在今年MWC開幕的第一天(6月26日),bilibili在十週年的慶典上做了一件相當轟動的事,就是宣佈將會把劉慈欣的著名科幻小說《三體》製作成動畫。

當然在這裡要講的不是《三體》,而是劉慈欣的另外一本小說《帶上她的眼睛》。

這部小說講述了一位領航員在探索地心時由於意外被永遠困在那裡了。為了安慰這位領航員,政府讓另一位主人公在去旅遊時「帶上領航員的眼睛」讓領航員也能欣賞世界的美。

這裡的「帶上眼睛」其實就是指帶上一副感測眼鏡,這副眼鏡能將看到的影象實時傳送到另一副眼鏡上。

而實際上,5G也已經讓這個科幻小說裡的場景成為了現實。國外網路運營商沃達豐就利用5G低延時的特性,通過實時視訊傳輸及實時指導,讓一位意外失明的速滑運動員重返了滑道。

所以你覺得5G僅僅是快嗎?不,我覺得它代表著的是更多的可能性。

來源:愛範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