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以上的獨立開發者,敗在了認知環節

KyXu發表於2018-11-06

所謂 “獨立開發者”,所謂 “獨立開發”

因為筆者目前的主要收入來自於獨立開發,我身邊的人、我寫的內容的讀者也很多是獨立開發者,所以為了讓大家都知道我在談什麼,我經常提 “獨立開發” 這個詞。

但我一直覺得這個詞不準確。**“獨立開發者” 和 “獨立產品人” 是兩類人。**我對自己的定位,至少是後者。

獨立開發者,意思是 “一個人開發”,或者團隊特別小,不同於公司裡面的 “一群人開發”。但是開發之外的事情呢,怎麼營銷、產品怎麼迭代、使用者如何運營,這個概念沒有提。不提,就是說,可能有,可能沒有。

開發以外的工作,如果沒有的話,那麼這事就不可能成為職業,因為你總要吃飯,而程式碼寫完了,專案不會自己變成錢。到此為止,產出的東西,叫 Project,而不是 Product。Project 是面向生產者的,Product 才是面向使用者、面向市場的。

開發以外的工作,如果有的話,雖然也不一定能賺錢(這是賺錢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但是你做的事情,性質變了,因為你在做產品,而不是在做專案了。**這算 “獨立產品人”。**開發,進而變成一個次要因素,因為你可以先有想法,再現學程式設計,甚至把程式碼工作外包出去也可以,甚至小專案讓朋友週末抽空搞一下也可以。

很多人會覺得,“我本行就是程式設計師,活了二十幾年了,除了寫程式碼也不會別的。這才做了獨立開發,別的我也不會”。這就是認知問題,在產品背後,這個角色是 “程式設計師”,這樣的認知,只能支撐起興趣,無法支撐起飯碗。

也就是說,你做不做開發以外的工作(後面再談怎麼做這些工作),和你能不能賺錢掛鉤。你可以選擇不賺,但是如果你準備賺錢,卻又只幹寫程式碼的活,一定出問題。

一句話暴露程式設計師身份

有很多獨立開發者,甚至包括那些賺了點錢的開發者,都沒覺得自己該去做營銷一類的工作。更多準備做獨立開發的人,更是覺得 “技術好的,做獨立開發賺的錢就多”。聊得多了之後,我發現有些人,基本上一句話就暴露了自己程式設計師的身份。

“你這 App 排名這麼高,真厲害,用啥語言寫的啊?” —— “法拉利跑這麼快,是不是因為經常刷紅色的漆?”

“xx 是阿里的技術大神,這東西他都沒做成,估計這塊市場競爭太激烈” —— “馬雲短跑成績不行,是不是短跑不適合人類?”

“為啥搜同一個詞,你這 App 排在前面,我那個十好幾名” —— “ASO 是一個行業,任何一個 App 的關鍵詞搜尋問題,都能寫出一份至少兩頁紙的報告。”

不是說談產品一定要避開技術,而是對於 ”App 賣得好“ 這樣的事情,要學會歸因。至於還有人問 App 程式碼託管在哪個倉庫的,這種就已經屬於噪音了。

比如一款應用,沒有複雜的運營、銷售手段長期支援,就一直穩定在 App Store 榜單高位,可能和產品本身口碑效應有關,可能是它佔據了某些搜尋指數較高的關鍵詞(App Store 65% 的流量來自於搜尋),也可能它本身在某一個細分領域沒有很強的競爭對手,導致各種微信公眾號一旦推薦 App,小編寫無可寫,只能寫它。甚至還有些做得好的,深得 App Store 編輯喜愛的產品,經常性地拿到 App Store 的推薦,這種應用也是流量不斷。

又比如有的 App,平時沒啥流量,突然銷量猛增,這種明顯就是外力作用。你可以問一下他是不是找了誰來推薦,做了什麼活動。從這可以獲取到的資訊是,給他推薦的公眾號、微博、抖音號等等,這些渠道你是不是可以要來聯絡方式,也嘗試合作。

還比如有些細節技巧,比如一款 App 你覺得做得挺一般的,但是 App Store 評分竟然 4.9(滿分 5),你可以問一下是不是花錢刷了評分,又或者是不是有別的技巧。

這個過程,就叫歸因。有歸因、發問、探究的能力,才能建立起獨立產品人的認知。

否則總是以程式設計師的角度、以技術的角度來談產品,只能說明你只懂技術,需要惡補其他內容。

做產品的時候,總是暴露自己程式設計師的身份,是要出問題的。

先改心態,再談認知

前兩天見了位投資人,聊天的時候談到 ”趣頭條“。我不太瞭解趣頭條,對方開了個頭,說趣頭條滿足了八線小城市裡面一些人,想平時沒事賺點小錢的心理,比如你看幾十秒文章,就給你 5 毛錢。

我反應到的第一件事是 ROI(投資回報率),因為如果 ”看文章就給錢“ 這事變成核心的一個點,那這件事應該長期的,而不是短期燒錢。而如果產品靠這個賺錢,他們就一定能保證,分你 5 毛錢的同時,平臺拿到了至少 6 毛錢,你看文章看得越多,平臺賺的越多。

我平時乾的也是類似的事情,給 App 投放 ASM 廣告,如果一個 CPA(客單價)是一美刀,那麼我必須保證我的 App 可以從每個使用者身上賺到一美刀才行,如果付費率是 10%,那麼每個付費使用者就要出 10 美刀,才能平攤其他免費使用者的成本。進而投廣告有可能降低我的 App 使用者付費率,所以我還要再估計一下它對我可接受的 CPA 的影響 ……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但是它體現的一個事情是,我在做銷售、我在做增長、我在做運營,我沒有體現出,“我是一個程式設計師” 這件事情。所以哪怕我作為創業者不合格,但我有入場券,純技術人是沒有入場券的。

如果我一直是一個純技術人的心態,堅信程式設計改變世界,對方說商業模式的時候,我說趣頭條做的 nb 是因為他們的技術硬,後臺可支援的 QPS 和 TPS (代表伺服器承壓能力)極高,那應該就沒有然後了。

雖然最後我還是受了打擊,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在團隊建設、股權分配等方面表現很不成熟,不像是一個成熟的創業者。

90% 以上的獨立開發者,敗在了認知環節

但我當天晚上就在京東下單,更新了一下我的書架。我的心態從一個較有經驗的產品人,變成一個入門的創業準備者。

截止到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兩本紙質書 + 一本電子書,已經刷完了。再有人問我股權分配問題的時候,我可能依然表現不成熟,但我不再是一無所知的狀態了,我知道如何提出一個不蠢的問題。

我覺得改心態,就是這麼個事了。三年前,我徹底放下了 Geek 的包袱,拋棄了 “程式設計改變世界” 的所謂信仰(不要鑽牛角尖,沒有說技術不重要的意思)。三年後的今天,我放下 “產品為王,親力親為” 的包袱,產品繼續做,開始惡補創業和管理的能力。

先改心態,再談認知。

**革新認知,勝過天道酬勤。**再說白一點,作為開發者,覺得自己的產品沒銷量的時候,多看看書、取取經、刷刷 “鳥哥筆記” 也好,別總是習慣性開啟 IDE 優化效能、整理程式碼,沒人關心這個。

屌絲與不屌絲

這一段的內容,我覺得可能很多讀者不會認同我,甚至覺得我跑題了,但我還是要寫。因為我覺得人的問題,最終會反應到產品上,反應到收入上。

身邊有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什麼工種都有,其中很多人不認可拼多多、不認可 OPPO/VIVO,覺得內涵段子屌絲,覺得騰訊“抄襲”其他產品影響了創新環境 …… 但你真要是給他一個 OPPO 手機,他也要;騰訊真要是給他發一個 offer,他也去。我覺得這種不接地氣,“端著”、不願和屌絲同流合汙的人,才是屌絲。

最終做事的時候就是體現在:比如說給 App 改個標題蹭熱點來漲漲銷量,比如說讓使用者天天開啟 App 來打卡、累計積分發個虛擬頭銜 …… 這些比較 ”low“ 的事他不願意幹。他覺得這是為了錢,丟了格調。他覺得這種行為太屌絲。我覺得幹這些事不屌絲,不幹這些事的人也不屌絲。但是明明沒錢、明明沒銷量、明明不知道怎麼運營,還堅持不接地氣的開發者、產品人,這些人太屌絲。

這些人覺得讓使用者來 App 打卡,就沒 B 格,是浪費使用者時間,是讓世界變差了一點點。但是使用者不這麼想啊 …… **經濟學講交易產生財富。什麼手段他都覺得是雞賊,導致產品沒人用。沒人買單,就是程式碼寫出花來也沒創造價值。**OPPO/VIVO 就是接地氣,就是創造了價值。沒創造價值的人,反而跑來譴責他們,誰是屌絲呢 ……

還有說拼多多全是假貨的。**交易產生財富。交易成本越低,越有利於創造財富。在當下的中國,如果電商平臺需要承擔驗貨的責任,那麼基本上就可以關門了。讓市場來解決問題,讓商家之間互相競爭,爭取口碑,才是市場化的解決方案。**那些覺得自己不屌絲,天天罵拼多多無良的,反而是不懂經濟學基本原理的屌絲。

那麼衡量一件事是坑爹,還是接地氣的標準是什麼呢?

我覺得沒有標準。各自為各自的行為負責就好了。賣假貨的如果堅持賣了 100 年,不是他的錯,是市場制度容不下真貨。賣假貨的如果被打敗了,就要用金錢來為冒險買單。

所以如果有一天,某個獨立開發者的作品被抄襲了,還被抄襲者搶了飯碗。不應該覺得委屈,明明有先發優勢、竟然被後來者搶了飯碗,竟然還不能自保。那豈不是應該學習一下對方,檢討一下自己。

劃重點

  • 90% 以上的獨立開發者,敗在了認知環節

  • 改變心態,放下自己熟悉的技術角色,才能去談產品的認知

  • 嘗試去做專業的獨立產品人,勝過成為一個勤勉的獨立開發者

  • 格局大一點,身段低一點,遠離屌絲的心態與思維

那麼,怎麼遠離屌絲思維、升級產品認知,成為更好的獨立產品人呢?有兩個可行性建議:)

  1. 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KyXu 獨立開發】,ID:KyXuIndie
  2. 來看看我的專欄,持續學習:xiaozhuanlan.com/kyxuDe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