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電子晶片初露曙光,但長路漫漫

半导体行业观察發表於2019-03-28
日前,兆易創新宣佈,其GD25全系列SPI NOR Flash產品已完成AEC-Q100認證,是目前唯一的全國產化車規快閃記憶體產品,可以為汽車前裝市場以及需要車規級產品的特定應用提供高效能和高可靠性的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

近些年來,伴隨著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等趨勢,使得汽車電子市場持續升溫,不僅讓半導體廠商加大在此間的投入,也讓傳統車廠開始重視汽車晶片的研究。新的市場環境,也促生了一批新的汽車晶片公司林立而起。由這些企業之間展開的競爭,使得汽車晶片市場百花齊放。但是礙於汽車電子產品門檻較高,也讓中國企業感受到了困難。此次,兆易創新透過了AEC-Q100認證,是否也讓我們尋到了一絲中國汽車晶片即將迎來曙光的氣息。

汽車電子市場誘惑力大

2016年,汽車晶片憑藉300億美元的市場被視為是半導體市場成長最快的應用領域之一。同時,GGII預測,2020年全球車用晶片市場規模將增至430億美元。目前看來,儘管汽車相比其他領域對整個晶片產業而言佔比只有大約10%,但未來,伴隨著新能源和自動駕駛市場的迸發,汽車將用到更多的晶片。高德納諮詢公司預測稱,到2020年,汽車半導體這一業務板塊的利潤增長率將是全球晶片市場的兩倍。

中國汽車電子晶片初露曙光,但長路漫漫

(來源: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ChinaFlashMarket)

目前,一輛普通的新車晶片數量超過600個,晶片在每輛汽車中的價值超過2000元。而2018年全球汽車銷量接近1億輛。而未來的ADAS系統在向L3、L4階段升級的過程中,則需要更多的CMOS感測器、 MEMS感測器、以及探測雷達來感知周圍環境。同時,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電氣化使得功率器件使用量大幅增加。同時,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結構發生改變,也為電源管理晶片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在自動駕駛和新能源兩者的驅動下,便可窺見汽車晶片的誘惑有多大。

根據不同的用途,汽車晶片又可分為 MCU、功率半導體(IGBT、MOSFET 等)、感測器及其他。根據Strategy Analytics資料顯示,在純電動車中,MCU 佔比僅次於功率半導體,為11%。DIGITIMES預測,功能晶片MCU市場規模有望從2017年66億美元穩步提升至2020年72億美元。

中國汽車電子晶片初露曙光,但長路漫漫

(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億美元),來源:眾調汽車大資料

透過這些資料,我們不難看出,未來汽車晶片潛力巨大。汽車市場為眾多半導體企業提供了發展機會,從MCU到功率器件都有涉及。在這種情況下,也難免增加了許多之前從未涉足過汽車晶片的玩家。

歐美日廠商把持

從全球汽車晶片市場來看,恩智浦、英飛凌、意法半導體、瑞薩、博世、賽普拉斯等是汽車晶片的傳統玩家。

2015年,恩智浦收購飛思卡爾以後,一直穩居全球汽車電子市場榜首。公司憑藉在處理、連線與安全三個方面的優勢,打造了嵌入式處理器與MCU、各類通訊模組以及安全晶片等產品,可以提供較為廣泛、全面的汽車晶片。除此之外,在傳統汽車晶片企業中,英飛凌以向汽車領域供應感測器、微控制器和功率半導體等產品見長;瑞薩電子以車用MCU方面佔有著領先優勢,賽普拉斯長期居於全球汽車NOR快閃記憶體市場榜首,以65%的市場份額傲視群雄。

汽車市場的火爆,也讓一些老牌晶片廠商看紅了眼。傳統汽車晶片廠商不僅要與自己的老對手競爭,還要時刻關注著包括高通英特爾、三星、英偉達、賽靈思等新進玩家的動態。而這些玩家,除了英偉達以外(英偉達憑藉GPU優勢佈局汽車晶片),幾乎無一例外地都走上了透過收購發展汽車晶片的路線。

2014年,高通以驍龍晶片開始佈局車載娛樂市場,而後,高通從車內蜂窩調變解調器業務入手,形成了電動汽車無線充電、遠端資訊處理、資訊娛樂三大板塊。高通曾想透過收購恩智浦佈局汽車晶片領域,可惜這樁交易在2018年正式宣告結束。2017年,英特爾斥資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佈局自動駕駛領域,據悉,Mobileye計劃在2021年批次化實現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應用。2018年,賽靈思收購深鑑科技,強化汽車領域市場,有統計資料顯示,到2018年賽靈思的晶片已經被運用到29個汽車品牌,111款車型中,且未來這個數字還會繼續擴大。同樣走著收購發展汽車晶片的還有三星電子,三星電子收購哈曼在前,隨後還成立了專門的ADAS/自動駕駛戰略業務部門,研發車聯網、自動駕駛相關的前沿技術,後來又推出了自家全新汽車晶片品牌——Exynos Auto和ISOCELL Auto。

同時,類似特斯拉、豐田等整車廠也開始參與到汽車晶片的製造研發中來,開始搶奪汽車電子這塊蛋糕。

在上述的介紹中,無論是傳統汽車晶片供應商還是老牌晶片廠,亦或是整車廠都能憑藉自身技術經驗或者是資本上的強大優勢,佔據了汽車電子的大部分市場。面對國際市場上汽車晶片熱火朝天的局面,我國在汽車晶片上的情況卻又是另一番天地。我國汽車晶片嚴重依賴進口,上述的各大廠商也將中國市場視為汽車晶片領域重要的增長地區,紛紛佈局其汽車晶片在中國的發展。據統計,我國汽車晶片市場規模約佔全球的 20%,但是國產汽車晶片在全球佔比不到 1%。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兩道必須跨越的鴻溝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就先要了解汽車晶片市場的門檻在哪裡。汽車,在現代生活中佔有了重要的地位,因而,其安全性必須得到保障。汽車晶片對安全性的要求包括,對溫度、質量、使用壽命和可靠性。如何判定安全性,這就要靠AECQ100和ISO16949這兩個認證。

AECQ100由AIAG汽車組織開發的用於積體電路的資格認證測試流程。此規格的目的是要確定一種器件在應用中能夠透過應力測試以及被認為能夠提供某種級別的品質和可靠性。AEC-Q100包括了一系列應力測試失效機理、最低應力測試認證要求的定義及積體電路認證的參考測試條件。 這些測試能夠模擬跌落半導體器件和封裝失效,目的是能夠相對於一般條件加速跌落失效。在這個標準中,涉及汽車的部分有:AEC-Q001 零件平均測試指導原則、AEC-Q002 統計式良品率分析的指導原則、AEC-Q003 晶片產品的電性表現特性化的指導原則、AEC-Q004 零缺陷指導原則以及SAE J1752/3 積體電路輻射測量程式。

ISOTS16949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於2002年3月公佈了一項行業性的質量體系要求。ISOTS16949是國際汽車行業的一個技術規範,其針對性和適用性非常明確:此規範只適用於汽車整車廠和其直接的零備件製造商。這些廠家必須是直接與生產汽車有關的,能開展加工製造活動,並透過這種活動使產品能夠增值。對所認證的公司廠家資格,有著嚴格的限定。那些只具備支援功能的單位,如設計中心,公司總部和配送中心等,不能獨立獲得ISOTS16949:2002的認證。對那些為整車廠家或汽車零備件廠家製造裝置和工具的廠家,也不能獲得ISOTS16949:2002的認證。因此,ISOTS16949:2002的實施,對三大汽車公司和他們的零備件製造供應商將有直接的影響。ISOTS16949特別注重廠家的完成品及實現這個完成品的質量系統能力。它認為這是整個製造過程活動的基礎。另一個特點是,它特別注重一個機構的質量管理系統的有效性。ISOTS16949:2002的稽核,由從單一的要素的稽核轉變成一個過程的稽核。

以上這兩個認證通對汽車晶片的要求極為嚴格,中國汽車晶片研發經驗不足,很難透過這兩項認證。這也是中國晶片要想進入到汽車領域的第一道門檻。

同時,汽車晶片使用週期較長,往往是十年起步。與消費電子1-2年的更換週期相比,汽車晶片的投資明顯要長很多。而目前很多企業都追求短平快的盈利模式,也使得中國汽車晶片市場並沒有像消費電子晶片市場一樣火爆。

同時,汽車晶片廠商也需要與中下游零部件廠商和整車廠長久的合作關係,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汽車晶片很難開啟局面的困難之一。

另外還有大眾汽車CEO Herbert Diess表示,大眾的汽車電子系統正在從分散式向集中式處理方式轉換,計劃將ECU(車載控制單元)功能整合起來,最終實現系統模組數量級的減少,核心架構從當前數十個甚至上百個控制單元減少到三到五個車載中央處理器。而這種做法將有益於英偉達和英特爾這樣的公司。若這種做法得到了大部分整車廠商的認可,對整個汽車晶片供應商,尤其是對於正在謀劃進入這個市場的國產廠商來說,更將倍受打擊。

但面對著壓力,國內汽車晶片廠商迎難而上。

中國玩家初露曙光

事實證明並沒有,在前不久結束的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未來我國要深化大資料人工智慧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資訊科技、高階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叢集,壯大數字經濟。同時,2019年推出的科創板,也意在扶持包括新能源和晶片之類的企業。

在這種環境下,也為中國汽車晶片的發展提供了土壤。除文章開頭的兆易創新以外,還有一些廠商在汽車電子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國內汽車品牌比亞迪,擁有獨立的微電子公司,專門從事晶片研發與製造,目前擁有從IC設計、功率晶片設計、晶圓製造、IC封裝測試、模組封裝測試等完整產業鏈,從業工程師超過2000人,其自主設計與製造的IGBT晶片和模組,已批次應用於自家電動汽車。

同時,加特蘭、全志、四維圖新等科技公司,也都在加緊佈局車載晶片。

其中,據介紹,加特蘭是目前國內唯一量產77GHz毫米波雷達晶片的企業,公司於2017年成功量產了第一代晶片,也是全球首顆成功量產的GHz CMOS工藝毫米波雷達晶片,併成功匯入多家汽車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和感測器製造商。3月21日,加特蘭正式釋出了第二代CMOS毫米波雷達晶片SoC- ALPS系列,覆蓋全車雷達需求。

與加特蘭不同的是,四維圖新開始在自動駕駛上的佈局是從2016年開始,公司基於數字地圖,佈局車聯網、自動駕駛、汽車晶片以及位置大資料。改變策略後,四維圖新先後與蔚來汽車、威馬汽車、英特爾、一汽解放達成合作,開始在汽車領域大展手腳。

全志科技作為國內領先的智慧應用處理器SoC和模擬晶片設計廠商,在2018亞洲CES上,正式釋出了其針對數字座艙的車規(AEC-Q100)平臺型處理器T7。該平臺支援Android、Linux、QNX系統,整合多路高畫質影像輸入和輸出,完美支援高畫質多媒體處理,內建的EVE視覺處理單元可提升輔助駕駛運算效率。

國內以AI晶片起家,走向汽車晶片的廠商也不在少數。類似地平線寒武紀西井科技等初創企業也加入到了汽車晶片的角逐中。

2018年,地平線釋出了基於新一代BPU構架的產品Matrix。地平線也是目前中國唯一在全球四大汽車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同頂級汽車Tier1s 和 OEMs 建立合作關係的智慧駕駛創業公司。

2018年5月,寒武紀推出的1M晶片可支援 CNN、RNN、SOM 等多種深度學習模型,以及SVM、k-NN、k-Means、決策樹等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加速,幫助終端裝置進行本地訓練,從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為智慧汽車提供計算。

同樣從AI切入的還有西井科技,之後公司又向封閉場景自動駕駛領域進軍。2018年,公司釋出了號稱“全球首款真正意義的全時無人駕駛電動重卡”—— Q-Truck。8月,西井科技與西藏珠峰達成戰略合作,並收穫了首個自動駕駛礦車訂單,雙方未來將攜手打造中國礦業首個全域性化人工智慧智慧礦場。

雖然中國汽車電子晶片近來有了不少好的訊息,但可以預見的是,國內的汽車電子晶片廠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