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我發起了「冴羽答讀者問」活動,如果你也有想要提問的問題,歡迎留言,我會按照順序依此回答。
正文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可口可樂曾經的執行長布萊恩·戴森 (Brian Dyson) 在 1996 年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畢業致詞:
想像人生是一場在空中不停拋接五個球的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朋友以及心靈,而你不能讓任何一個球落地。
你很快會發現,工作是一個橡皮球,如果它掉下來,會彈回去,而其他四個球是玻璃做的,如果失手,它們有無法挽回的刻痕、損壞,甚至破碎,將不再和以前一樣。
想想自己如果要表演雜技,拋接五個球,還真是有一點難度。這不禁讓人覺得,平衡人生的這 5 件事情是一件多難的事情,但可惡的是,那些成功者往往做的都很好。
就比如說祖克伯,作為 Facebook 的 CEO,工作雖然忙碌,但依然堅持跑步、旅行、陪伴家人,一樣也沒有落下。又比如 Facebook 的 COO 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她的 《Lean In: Women, Work, and the Will to Lead》 這本書中,更是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分享了諸多理念和技巧。
你說他們真的做到了嗎?具體我也不知道,但就算拋掉工作上的成就而言,各方面的表現也比我們強太多了。
但成功人士終究是成功人士,就比如很多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家務可以找保姆解決,而我捨不得花錢,只能自己收拾家,三餐可以找專人做,而我自己做費時間,點外賣感覺又不健康,出行有專車司機,而我出行因為打不起專車,只能擠地鐵,健身有頂級的教練指導,而我還在猶豫辦不辦卡,買不買私教課……
這樣一想,雖然大家的時間是一樣多,但無論是能用在事情上的時間還是完成事情的效率,其實都遠不如他們。同樣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是 normal 模式,對我可能就是 hard 模式,這多少會減弱一點參考性。
而從我這樣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工作和生活平衡,與其說是一種願景,不如說是一個謊言。
首先絕大部分的人想象的“平衡”,是將每天的事情完全掌控,無論是工作中的任務,還是生活中的事情,全都能裝下,一個都不落下。但是人的時間呢,就那麼多,每天 24 小時,這邊增加了,那邊必然減少,而如果某件事情完不成,就開始有負罪感,完美主義在心中作祟。
這種想法的本質是期望用一套框架裝下所有的事情,這顯然是對於人生難度的低估,同時也是對自己的過分高估,終究會被現實教育。
為什麼我們要追求平衡呢?想一想,我們之所以追求平衡,是因為我們的當下並不平衡,但其實從人生的維度來看,我們的當下就不會是平衡的。
在《你的幸福曲線》這本書中,講到了一個人生幸福曲線,通過對收入、性別、教育、工作、婚姻、健康等進行調整後,也就是過濾掉其他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年齡和生活滿意度的關係看起來如圖:
你可以發現,人生的幸福度和年齡的關係遵循微笑曲線,從年輕時的積極樂觀到中年的長期低迷再到退休後幸福感逐漸回升,我想說的是,儘管個體的差異是有的,但就對我們而言,我們在這個年齡段,就是會處在一個傾向於“失衡”的狀態中。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責任需要肩負,事情洶湧而來,而你的能力又有限,痛苦是一種必然狀態。
但是引用這個調查不是讓大家放棄抗爭,而是很多事情,你只有在接受後才會有重新出發的勇氣,才會在面對失敗的時候多一份淡然,才會在認清生活真相的時候依然熱愛生活。
說回工作與生活,我們很多時候會刻意的將工作和生活分開,建立明確的界限,之所以這樣做,很可能是因為在我們看來,工作和生活就是對立的事情。有的人覺得工作是痛苦的,只有放鬆享樂和陪伴家人是快樂的,由此引申開來,工作是一種必須要承受的痛苦,就是說,工作是一種累贅,我只有儘快的完成它,才能享受我的人生。
這種說法是否對自己有益呢,這其實要看很多情況。不過我想先聊聊工作這件事情,什麼是“工作”呢?
最一開始肯定沒有工作這種東西,更沒有上班這種說法,只是到了工業時代,為了更高的生產效率,為了方便管理,才使拿工資的人必須每天去固定一個地點幹活。
那我們可以不工作嗎?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分工的社會,我們需要工作,付出勞動力和時間,來換取我們生活所需的物質資料。所以你看,“工作”並不是人類的天性,它的本質是雙向交換,人類個體付出時間和勞動,換取物質資料、精神愉悅(比如各種享樂的活動)。
單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的話,那得出來的結論很可能就是,我們工作就是為了享受工作換取的片刻歡愉。如果你能接受這樣的現實倒也很好,但這樣的結論有一個讓人難過的點就是,它否認了我們工作的意義,它認為工作是帶來不了精神愉悅的,這就很因人而異了。
我們一天 24 小時,有至少 1/3 的時間都在工作,而我又把工作當成“累贅”,這無疑加速了自己的精神內耗。工作的時候,感覺很累很累,然後產生看似本能性的反感和排斥,生活開始變得煎熬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要強調工作一定要找到它有意義的地方,這聽起來有一種資本家的語氣,但這樣做不是為了別人,恰恰的是為了自己。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痛苦中度過,亦或者是在無聊中煎熬,誰又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呢,所以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從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一點意義感了。
然而大部分的人對此是絕望的,因為很多人認為絕大多數的工作其實不是自我能力的提升,而是剩餘價值的壓榨。這樣的概述對於總體也許是成立的,但對於個體來說,卻彷彿在說著,你,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所幸,我的讀者基本都是前端,大部分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哪有那麼多的穩定性,在各個城市漂泊的同時,也多了一份選擇的自由。只是希望大家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有價值感的工作,並能因此有所成長。你可以為了一時的成長忍耐暫時的薪水,你可以為日後進大廠蟄伏在一家小公司,這都沒有什麼關係,尼采說,人如果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什麼樣的生活都可以忍耐。
我想說的是,當你感覺這份工作帶來的更多是精神的內耗時,你應該勇敢的選擇換一個環境了。很多人面對這種內耗,依然蜷縮在自己的舒適區裡,一邊為自己的不離開找藉口,一邊嘆息於自己的工作毫無意義。畏手畏腳,在看似兩難的選擇中猶豫不前,拖延決定,備受煎熬。你的內心毫無疑問的知道正確的選擇,只是正確的路往往 too damn hard。
考慮到我的讀者各種年齡段都有,這裡多說一點,那就是我會更建議,剛畢業的同學,不要去考慮什麼平衡,你就應該投入所有的精力在工作上,做一個工作狂也比一個躺平鹹魚好。
人生是不均衡的,初中的你一天可以毫無顧忌的投入學習,但成家後的你的一天都充滿了生活瑣事,你以為這是可用的時間亦或者體力精力上的差距嗎? 不止如此,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成家後的精神內耗要遠比上學時強烈的多,而且年輕的時候做錯了就當試錯,但成家後,你會發現時間就那麼點,你就只能更謹慎的將時間花在刀刃上,這是一件好事情,但也會帶來部分人的選擇困難,反而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再者,我覺得剛畢業的時候是自由的,上學的時候你所學習的內容很多是你被迫學習的內容,但是畢業後,你可以自由選擇學習的內容,沒有比現在更有興趣的時候了。
還有就是,二八定律,人生的回報 80% 的回報來自於你 20% 的努力,你越早努力,在時間的加成下,你就會越多的享受到好處。想一想,很多人不就是因為高中的努力,一直吃到現在嗎?高中努力了,上了個好大學,於是在面試的時候憑藉學校刷掉了一大堆對手,因此去了好公司,又憑藉著第一家好公司,跳槽到了第二家更好的公司嗎。寫部落格也是這樣,你越早寫,你前期積攢的影響力會帶來更多的影響力。所以沒有什麼比這更好的時間了,你就該投入其中,你只用拼那麼一兩年,其實你就可以吃很多年的老本了,你就已經賺了。
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最後的收穫就在哪裡,這種犧牲一種的做法也只有在特殊的時候才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種選擇雖然可以有效的降低心智成本,不糾結,但也不是維持之道。
說完工作,我們說說生活,我覺得很多年輕人是沒有“生活”這個概念的,大部分人理解的生活是事務性的工作,比如洗臉、刷牙、洗澡、做飯、洗碗、打掃衛生、上班、開車,或者就是躺平活動,比如刷動漫、看電視、打遊戲、去網咖、短視訊等等。
個人選擇是一部分,社會壓力也是一部分。對年輕時的我們而言,就是能力低,工資低。能力低導致加班,工資低導致租房遠,交通成本高,兩邊都在積壓我們的時間,工作的疲憊,通勤的疲憊,我們已然沒有精力去享受所謂的下班後的生活,到了家,就變成了葛優躺,我知道我要學習,我知道我要奮鬥,但是有了空閒時間,我就只想用在奶頭樂上。
這種問題是很多人的常態,破解之道就是保持學習,不早一點掌握工作上的專業技能,平衡工作和生活說起來就是鏡花水月。
但是關於生活,我倒不是想說這個,事務性的內容很枯燥無聊,只能說盡力減輕工作量,躺平活動很有意思,但引用《心流》的說法,它只能幫助我們恢復我們的內在秩序,卻無助於創造新的秩序。就像餓了吃飯一樣,它幫助我們恢復了身體平衡,但卻不能幫助我們變得更好。我們如果要做到“生活”,必不可少的,就是愛好,換句話說,生活,你要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它才是生活。
有一個休息法則就做莫法特休息法則,它認為一個人如果長時間持續同一項工作內容,就會感到疲憊,效率降低,所以我們可以適時切換為不同的工作型別。就比如我們每天工作寫程式碼,消耗了大量的腦力,但是回到家,你卻還想著繼續學習,往往就因為過分的疲憊而堅持不下來。所以與其學習,不如選擇偏體力的活動,比如打掃衛生、運動,或者偏感性的活動,如練琴、唱歌、繪畫之類的。到了週末再進行學習。
所有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審視一下,自己每天干的事情。列一個清單,各自花費了多少時間,浪費了多少時間,有多少時間花在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無論多忙多累,都要抽點時間做點愛好而非享樂的事情。那種投入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的沉浸在一件事情中,它帶來的那種深沉的快樂,能給你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振奮。
關於工作和生活講了那麼多,在我看來,我們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背後,其實還是為了總體的幸福,但幸福不來自於平衡本身,而是來自於工作與生活中的幸福。所以如果你只是追求平衡,卻忽略了工作和生活的意義,這就是一種捨本逐末。
所以與其追求什麼平衡,我想說的是,開心工作,快樂生活。儘管這句話很阿里味,但不得不承認,這其實就是該有的狀態。
關於工作和生活,再提供一些其他的小建議:
- 少喝咖啡
很多人對咖啡上癮,據說開在阿里園區的第一家星巴克是全國營業額最高的星巴克店面,足以看出阿里同學對咖啡的喜愛程度。咖啡確實很不錯,通過咖啡可以獲得所謂的精神,但結果往往是需要的量越來越大,但能獲得的精神卻越來越少。
在我看來,咖啡是一種透支,只是把你未來的精力短暫的放到現在而已,但你的身體本身並沒有得到休息,要是真的想調整精力,冥想和健身其實是更好的選擇。
- 提升專注力
很多人解決事情的方式是堆時間,所謂堆時間,把其他事情的時間都盡力擠壓掉,留出大量的時間專門用於一件事情的完成,頗有一種犧牲一切沒必要的事情只為一件事情完成的魄力,但真到具體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則會各種分神,找個藉口休息一下,查點相關的資料結果越查越遠,不自覺地拿起手機點開了微信訊息,事情還沒幹多少,無論是內部打斷,還是外部打斷,都打斷了幾十回。這樣的事情,即便完成了,享受過短暫的成就感之後,心理上依然感到十分疲憊。
所以對於這種較大時間塊,一定要明確的劃分出做事和休息的時間,否則就會自己主動陷入 996 的陷阱之中。
而做具體的活動之時,可以採用比如番茄工作法。
關於番茄工作法也多說一句,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聽過很多遍,本身並不複雜,但是,也沒有大家瞭解的那麼簡單,什麼“每工作 25 分鐘,然後休息 5 分鐘,第 4 個休息的時候,休息 30 分鐘”,那這其中,為什麼番茄工作法很有效,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對於干擾的情況如何處理?每天結束時統計和處理哪些內容?對於這些問題,大家可能都沒有了解過,更多的是看一兩篇二手的文章大致的瞭解了下。
關於番茄工作法具體包含哪些內容,我在這裡也不多說,我只想說,要學習這個番茄工作法,不用去看什麼二手的文章,都是別人總結過的,少了點意思,直接看原書,微信讀書搜《番茄工作法》免費閱讀,這是番茄工作法的作者寫的,還有一本《番茄工作法圖解》,也很不錯,番茄工作法的作者作的序,微信讀書上也是免費閱讀,看完這兩本書,加起來都不超過 5 個小時,但是你卻可以對番茄工作法,這個非常經典的方法有更加全面深刻的瞭解。
作為一個備受很多人推崇的方法,大家都是傻瓜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更大的可能性是自己傻瓜,所以失敗過的同學也要多看看,最少堅持兩週試一試。
- 斷舍離
我認為“斷舍離”這個概念涵蓋的內容非常的多。我們生活充滿了各種無用的物品,這些物品的存在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只會讓我們越發無力去收拾。
我們的想法中充滿了太多沒用的情緒,擔心、多慮、徘徊、懷疑、恐懼、受傷,掙扎、固守、困惑、焦慮、低落、憤憤不平、自卑自賤、牢騷、抱怨、呻吟、挑剔、吹毛求疵,往往外界什麼事情還沒有發生,我們的內心已經無數種情緒翻江倒海,洶湧而來。
我們日常要做的事情也是不斷地趨向於更多,即便今天看似完美的度過了,明天后天也只會加入更多的事情,不斷地做加法,但卻不肯收手放自己一馬,最終讓自己疲憊不堪。
所以日常生活中,在你察覺到負面情緒的時候,及時的反思背後導致的原因,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但也不用一直的斷,加加減減,才是人生的常態。
系列文章
冴羽答讀者問全目錄:https://github.com/mqyqingfen...
如果喜歡或者有所啟發,歡迎 star,對作者也是一種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