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我發起了「冴羽答讀者問」活動,如果你也有想要提問的問題,歡迎留言,我會按照順序依此回答。
正文
知行合一應該是很多人的座右銘,告訴自己,不僅要知道,更要做到,然而太多的人都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行動的時候沒堅持幾天,就不了了之,那麼如何才能跨越從“知道”到“做到”的鴻溝呢?
首先要分析的是,為什麼我們知道卻沒有做到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你只是“知道”,但並沒有相信。這個“知”只是停留在了你的思維層面,就像牛頓第一定律一樣,它是你的知識,但它不是你行動的動機。
就像我們在學生時代,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會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這能改變人生。可是多少人又真的相信“好好學習能改變人生”呢,只有當你來到一個並不如意的大學,身邊都是無法忍耐的室友和環境,投出的簡歷杳無音訊,面試的時候屢遭拒絕,工作的時候被嫌棄,少數人才真的相信了“要好好學習才能改變人生”。
為什麼這裡說少數人呢?因為大部分的人得出的結論可能並不是“我要好好學習”,而是“如果我當時好好學習,我現在就不會這樣了”或者“我就是菜,我就是蠢”,他們也許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但他們更多的還是停留在怨天尤人、自我責備,或者乾脆鹹魚躺平的狀態中,頂多對後輩好為人師一下,以親身經歷告訴他們要好好學習,而對他們自己來說,依然不會開始“好好學習”,換句話說,好好學習的動機依然沒有形成。
那麼怎樣才能從知道轉為形成動機呢?首先你要剖析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問:“我今天學習了,我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呢?”
答:“因為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問:“為什麼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
答:“因為我想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
問:“為什麼我想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呢?”
答:“因為我虛榮”
問:“那你虛榮的目的是什麼呢?”
答:“因為我想獲得大家的肯定和尊重……”
問:“為什麼我想受到大家的肯定和尊重呢?”
答:“因為我內心缺乏安全感”
問:“為什麼內心會缺乏安全感呢?”
答:“這讓我想起了幼年時的經歷,家裡沒多少錢,聽到別人對我的閒言碎語,感覺很傷心”
問:“為什麼別人說你,你就傷心呢?”
答:“被人中傷,受到誤解,自然是不會開心的”
問:“為什麼被人誤解,自己就不開心呢?”
答:“因為不想被大家排斥”
問:“為什麼不想被大家排斥呢?”
答:“因為希望與大家在一起開開心心的”
問:“為什麼和大家在一起會開心呢?”
答:“因為有歸屬感”
問:“建立歸屬感一定要通過學習嗎?”
答:“……”
問:“今天學習了,我的真實原因是什麼嗎?還有嗎?”
答:“學習完會很快樂”
問:“為什麼學習會快樂呢?你不是最討厭學習的嗎?”
答:“……”
在商業中,也有 5WHY 分析法,指的是對一個問題點連續以 5 個“為什麼”來自問,以追究其根本原因。當然具體執行的時候,目的是為了找出根本原因,具體可能遠不止 5 次,對於自我的追問,無論追問多少次都是有必要的。
在自我追問中,對自己坦誠一些,寫下真實的想法,哪怕是幽暗的想法也沒有關係,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獨處的時候都不肯面對自己的內心,還有什麼時候能審視自己。
而在追問的時候,可以對一個問題重複的問,力求遍歷第一層的答案,然後對第一層的答案再進行不斷的追問。追問的過程中,答案可能越來越多,讓你覺得越來越亂,但沒有關係,道理是越辯越明的,你不追問,它就是一堆雜亂相互穿插的繩子,藏在你心裡,感覺膈應,時不時的還冒出來讓你心煩一下,你追問,就是在梳理這堆繩子,但梳理的過程不一定就一帆風順,可能盤綜錯節,越梳越亂,但不要害怕,就像我們日常解繩子,一旦找到打結的地方並解開,後面的會很快梳理好,遇到讓你心煩意亂的地方,不妨懷著“一旦突破,很快就能撥雲見日”的念頭繼續梳理。最後梳理完繩子,把每一條繩子捋直,清晰的擺放出來,你會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和信心。
但審視自己並不一定就能帶來動機的轉換,你還需要知識的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和行動。就比如關於“歸屬感”,怎樣才能有歸屬感?我們只要在一個地方就有歸屬感嗎?我向別人不斷的所求會有歸屬感嗎?我和社群的人等價交換會有歸屬感嗎?又比如“快樂”,快樂分高階和低階嗎?為什麼有的時候,快樂完會空虛,而有的時候則快樂的很充實?一個充實的快樂需要有哪些組成條件?
這些問題你可以自己思考,從自己的實際體會中得出結論,你也可以從眾多的書籍中,從他人的答案中,啟發自己,得出自己的答案。無論哪種,是實踐還是閱讀,你都需要經過思考,也就是通過自己的意識進行資訊整合、判斷、梳理,得出自己的結論,因為有過往知識的積澱,你對結論的理解會更加深刻一些,而越深刻就會越觸及內心。
即便是自己邏輯思考得出的結論,它依然是停留在知識的層面,關鍵在於你的內心是否接受,而這要看你的“共情”能力。人們常說“四十不惑”,我想就是因為有了 40 年的經歷,對自己有了足夠多的追問,知識也有很多的積累,在加上過往那麼多的經歷,所以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時候,得出的道理,會勾起他過往或痛苦或幸福的回憶,然後他就會一種頓悟的感覺,對很多事情看得通透了,自然也就不惑了。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審視內心,加上過往的經歷帶來的情感感受,你就會真的頓悟,然後深刻相信一個道理,這之後的行動,就不再需要刻意維持了,它會變成你的一種品質,一種態度。
現在我們再追問自己一遍,為什麼我們“知道”卻沒有“做到”呢?
除了動機問題,也有可能是能力問題,也就是說,太難了,所以沒有做到。
這就要說到舒適區的問題。“走出舒適區”,這種勸告我們應該聽了上百遍,但這就像告訴我,不要呆在家裡一樣,也不告訴我應該去幹什麼,反正不要呆在家裡就行,而對於舒適區,我想很多人也是這樣的感覺。那麼所謂的舒適區外面是什麼呢?非舒適區嗎?其實舒適區外面還有兩個區,一個是拉伸區,一個是困難區,所謂拉伸區,勉強能夠得到的地方,所謂困難區,做了必失敗的地方,讓我們遠離舒適區,不是讓我們直奔困難區,而是讓我們前往拉伸區。
舉個實際一點的例子,你想寫作,但平時筆記也不記,遇到事情也不思考,你就直接去寫,往往寫不了多少就放棄了,此時對你而言,寫作就是困難區,那對你而言拉伸區是什麼呢?拉伸區可以是閱讀,有了輸入自然就會有輸出,於是你去讀古典名著,結果古典名著在你看來,又臭又長,看了幾頁就開始犯困,說明古典名著對你而言也是困難區,那對你而言拉伸區是什麼呢?可能是文學小說,如果文學小說也看不下去,那可以再降一點,短篇小說,博爾赫斯、芥川龍之介、莫泊桑、契訶夫、歐亨利、卡夫卡,總會有你喜歡的,如果你還讀不下去,你可能會想幹脆讀網路小說吧,但網路小說想一想,很明顯是你舒適區裡的東西,讀這些東西,就跟你去刷短視訊一樣,沒有什麼意義。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想,是內容的原因嗎? 還是閱讀時長的原因? 比如我每次都規定自己閱讀一個小時,是不是可以調整為每天閱讀 15 分鐘?就這樣一直行動思考並調整,最終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度,在適應拉伸區後,拉伸區就變成了舒適區,然後尋找下一個拉伸區,最終將寫作從困難區變成拉伸區。
所以不要總是焦躁的想著一蹴而就,成長從來沒有捷徑,只要你有自己的目標,即便遇到困難,退卻一步做了調整,只要繼續行動,你就是在向目標前進。
除了動機和能力,還有就是提醒,舉個例子,你的手機響了,但沒有接,有可能是動機問題,比如是推銷員的電話,你不想接。有可能是能力問題,光聽見聲音,找不到手機,四處在翻,能力遭到了限制。也有可能是提醒原因,你壓根就沒有聽到電話鈴聲,自然也不會去接。
很多時候,我們就是缺乏一個提醒,再引申開來,一種氛圍。正如我們的 21 天學習訓練營,每天大家都在打卡,你看到別人都在努力打卡,即便心中想要放棄,但還是會耐住性子看會書,一旦看了一點,很快就會沉浸其中,最終完成了打卡任務。這就是一種提醒,所以很多時候不僅僅要靠自己,也要找到一個合適的群體氛圍。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在給大家講福格行為模型,福格認為,要使人們行動起來,三個要素必不可少。第一,充分的動機;第二,完成這一行為的能力;第三,促使人們付諸行動的觸發。
福格行為模型可以用公式來呈現,即 B = MAT。B 代表行為,M 代表動機,A 代表能力,T 代表觸發。要想使人們完成特定的行為,動機、能力、觸發這三樣缺一不可。否則,人們將無法跨過“行動線”,也就是說,不會實施某種行為。
所以當我們要實現一個行為的時候,可以從動機、能力、提醒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沒有做到,是在哪一方面有所欠缺,然後制定對應的措施來改進。
說真的,如果這個問題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這個回答我也就寫到這裡了,但是這個問題是“你如何理解知行合一”,要說到理解的話,其實要談到中國哲學裡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王陽明以及他的心學。我們瞭解王陽明,可能多是從課本中的唯心主義,由於跟馬克思支援的唯物主義作為對比,讓很多人認為唯心是片面的,主觀的,意識的,這讓很多人低估了王陽明這位大師,其實我對所謂唯心唯物的瞭解也不多,我想講講我瞭解的王陽明以及他的心學。
先簡單介紹下王陽明的一生:
年少有為,少時便展露才華,但初入仕途不順,兩次落第,在第三次才終於金榜題名(27 歲),後來宦官擅政,因執意進言,被貶龍場,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但王陽明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並在此得到了頓悟,史稱“龍場悟道”。後來局勢變化,王陽明得以升遷,臨危受命,先是南贛破賊,後是平定寧王之亂,55 歲又出征廣西,最後病逝歸途。
他是明代憑藉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被評價為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他是心學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統軍征戰,一生除了赫赫戰功之外,更是廣收門徒,心念弟子,是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教育家。
僅從文字去看,我們可能無法想象這是一個取得什麼樣功績的人,不過按照當下的環境,其實你可以把盜賊之亂,寧王之亂,想象成疫情,或許你就能理解其偉大之處。
而回首王陽明的思想發展歷程,不管是他在龍場悟到的“心即理”,還是後來的“知行合一”,還是他晚年提出的“致良知”,這些主張無不圍繞著人心來說。既然這個問題問到“如何理解”,那我就分享下我對於王陽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看法。
“心即理”,當天下所有的讀書人都在“格物致知”的時候,王陽明卻向眾人說:“向心內求理,方得真知。”“心即理也”,格物窮理,不從物去“格”,而先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格”。
王陽明更是做詩:“道本無為只在人,自行自住豈須鄰?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漁郎更問津。”
這首詩裡,王陽明更加明瞭地告訴弟子如何求道:道在心中,無須去往那天台仙場,也無須去世外桃源,一切都靠自悟自得。
當我們感到迷茫困惑的時候,我們總是不停的向外尋求答案,搜一些答案,看一本好書,詢問一些大佬,妄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找到所謂的答案。而在我們獨處、無須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我們的意識更是無所事事,如脫韁的野馬,往往停留在令人痛苦或困擾的思緒上。
所謂心即理,就是在告訴我們,與其孜孜不倦的去格物致知,不如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整頓自己的思想,從我們的心中找出對待萬物的態度,找出人生的道理。
就比如忠孝仁義,我們對於父母的孝順,難道是因為書中這樣寫的你才去做的嗎?我們看到一個好人被欺負,會生氣難道是因為書中教你要生氣的嗎?這些理不存在外界,不存在於書本,只要你用心,這個理自然就出來了。
一切你所認為的流傳在世的天理、真理和人生道理,其實都在我們心裡,只不過有人把它從心裡變成了行為和言語。為什麼很多人聽到一些理就覺得很對,這是因為它和你的心是契合的,而之所以和你的心契合,是因為你心中本來就有它。
接下來說說知行合一,在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之前,古人一直分知行為二,認為知與行是兩回事,人要先知後行。到朱熹,他把這個問題已分析得非常明確精微,他提出“先知後行”說,認為必須首先認清萬物之理,然後才能去實踐,否則實踐就無根基。這一說法,在當時的讀書人中被認為是至理。
王陽明卻認為二者是同時進行的,知存在於行,行存在於知,知是行之主意,行為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實知之成。
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不是說要告誡我們要做到知行合一,而是:知行本就是一體。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要讀書,這是我們的“知”,但是我今天並沒有選擇讀書,而是選擇了遊戲動漫,此時我真正的“知”其實是“閱讀是枯燥的”,於是帶動了你的行為,即放棄閱讀。你的知行其實是合一的。
這個概念的提出就是在提醒我們,要思考我們行為背後的真知是什麼,知是行之始,從具體行為的角度推測真正的“知”是什麼,這會讓我們有一種自省的能力。但我覺得“知行合一”不僅僅是在提醒我們思考背後的真知,更是在告訴我們,知行一體,行也是可以改變知的,比如我最終並沒有選擇遊戲動漫,還是選擇了閱讀,這個行為會帶動我們“知”的改變,此時的“知”變成了“閱讀的枯燥是可以被忍耐的,閱讀之後,我會收穫更大的快樂”,我們在下次遇到相同情景的時候,因為“知”發生了改變,我們就有可能做出跟今天同樣的行為。長期以往,行動會最終帶來“知”的徹底改變。
我以前常舉“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的這個典故,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按照一個君子的標準一直去做事情,哪怕他內心有一些陰暗的想法,那他也是一個真君子。我以前只是覺得正確,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讓我對這個典故有了更深的瞭解,那就是,行為才會反映我們背後的真“知”。
最後是王陽明晚年提出的“致良知”,什麼是良知呢,有很多的解釋,這裡引用《王陽明心學》這本書中的解釋:
在儒學的語境中,“良知”常常與“良能”相提並論。良知良能,指的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能力。如孟子所言:“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然而,這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能力雖然是一種天賦,卻非常容易在後天的生活中迷失。
大道至簡,良知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人只要依著心中良知去行事,便能得心中安穩快樂。世間有太多人,不是心中無良知,而是他們被自己的私慾所矇蔽、背叛了良知,才最終走上邪惡的路。
“致良知”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個人如何行事,更是在社會中如何處事: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寫道:
“堯、舜、三王之聖,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說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
堯、舜、禹、湯等聖人,他們說的話百姓們沒有不信任的,這是因為,他們所說的也只是推致了自己的良知,他們做的事百姓們沒有不喜歡的,這是因為,他們所作的也只是推致了自己的良知。順民意,順良知,大家自然會信服你。
所以你再看王陽明的心學歷程,從“心即理”開始,告訴我們不去外尋,去審視自己的內心,而“知行合一”則是告訴我們做事的方法論,知行一體,思考行背後的知,更要用行改變我們的知,最後返璞歸真,“致良知”,遵循自己的良知待人處事,方得一生內心安穩。
以上是我對王陽明心學的淺薄理解,我並不是心學的深度研究者,只是分享一點自己的思考。
王陽明曾經公開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但我個人覺得呢,無論是朱熹,還是王陽明,無論兩人的學說內容差異多少,這兩人都是世人眼裡的聖賢之人。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事實上,這世上沒有無過之人,聖賢之所以能成聖賢,不過是他們比常人更善反省,面對自己的過錯更易接受改正。王陽明如此,朱熹亦是如此。朱熹中年大力宣揚格物致知說,教世人於讀書中求理,於萬事萬物中求理,及至晚年,他發現自己的這些理論有誤人之勢,遂痛悔反思,對自己的思想學說進行了修正。王陽明中年讀朱子的中年理論,對此充滿懷疑,及至他也走到人生晚年,才發現自己不過了解了朱子之學的前半部分,他也開始悔悟反思。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朱熹與王陽明,他們擁有的是共同的美好品質,那就是自省,也正是這樣的美好品質讓他們成為世人眼裡的聖賢之人。
所以無論你對知行合一是怎樣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多自省,才是通往更優秀的自己的正確之道。
《知行合一:王陽明傳》這本書的最後一章:
二十九日,王陽明再次召弟子周積來到自己的病榻前。這時的他已是氣若游絲,幾乎連眼睛也睜不開了。良久,他才緩緩睜開雙目,平靜地對身邊的周積吐出三個字:“吾去矣!”
周積的淚流下來,他輕輕握著陽明先生的手問道:“何遺言?”陽明先生笑了,很輕很輕的一抹微笑,似一縷燦爛的朝霞,綻放在他那張蒼白無血色的臉上,他用盡平生力氣,對周積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言罷,王陽明即緩緩閉了雙眸,與世長辭。
願每一位讀者,心向光明,初心不悔!
系列文章
冴羽答讀者問全目錄:https://github.com/mqyqingfen...
如果喜歡或者有所啟發,歡迎 star,對作者也是一種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