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國際商業報告(上):通脹來臨,中端市場復甦程式放緩
致同國際釋出2021年下半年國際商業報告(IBR)。調查顯示,全球中端市場在歷經疫情衝擊後於2021年上半年強勢反彈,但在 下半年復甦的趨勢向緩,僅勉力小幅增長。上半年報告中提及的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威脅因素仍在,尤其是供應緊縮、通脹風險愈演愈烈。而在下半年企業還面臨能源成本、勞動力成本攀升的新挑戰。調查同時也表明,中端市場作為全球經濟的關鍵部分,其擴充國際市場的機遇也不斷顯現。
此次報告是致同國際基於2021年10月至11月期間對5000餘名中端市場企業管理人員的採訪,藉助全球商業調查方法論,為中端市場企業的健康狀況進行的重要調研。本文為報告解讀的上篇。
報告顯示,2021年下半年全球中端市場健康指數由上半年的0.2增長為1.2,已接近新冠疫情前的健康水平(3.4),但要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供應緊縮和通脹風險依然在影響全球經濟復甦的腳步。通貨膨脹從迫在眉睫的“風險”升級為“危機”, 商業挑戰清單中除了融資渠道、技能獲取、監管及繁瑣的程式外,又新增了勞動力成本和能源成本攀升等因素。
在致同國際調查的29個國家中,19個國家的健康指數均有所增長,佔據致同監測地區的大多數。亞太地區發達區域、東盟地區的發展尤為強勁,指數分別提高了4個點和6.1個點;北美和歐盟的發展則較為平穩,均提高了2.2個點。
致同國際CEO Peter Bodin對目前中端市場的企業健康狀況給予肯定。“能源成本上升、人才短缺以及一直以來疫情的不確定性雖然帶來了真正的挑戰,但中端市場保持樂觀的事實已經證明,作為全球經濟中的關鍵部分,中端市場具有強大的領導力、活力和韌性。”
致同中國首席合夥人李惠琦表示,2021年,中國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帶動了亞太地區中端市場健康指數進一步恢復。在全球經濟持續恢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生效利好區域經貿發展等一系列背景下,東亞區域中端市場健康指數有望保持強勁復甦態勢。中國企業要抓住發展機遇,應重視可持續發展踐行“雙碳”目標,加快產業鏈升級,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已然到來的現實危機:通貨膨脹
致同國際商業報告在上半年調查中已經指出全球經濟存在通貨膨脹的風險,而下半年的一系列指標表明,通貨膨脹已經到來。在投入方面,約59%的中端市場受訪企業目前都在擔心勞動力成本,這意味著 勞動力成本已經與經濟的不確定性一起,成為制約中端市場發展的首要因素。此外,對能源成本的擔憂也在急劇上升,56%的受訪企業都在強調這是一個關鍵問題,由此也反映出全球各地的經濟趨勢。美國2021年11月的通貨膨脹率上升到6.8%,為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歐盟通脹率達到了4.9%;巴西為10.7%;俄羅斯為8.4%;亞洲通貨膨脹形勢不那麼令人擔憂。
致同國際全球諮詢主管Mike Ward指出,“目前,通貨膨脹已成為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它確實已經發生了。這是大多數商業人士在其職業生涯中從未曾見過的環境。在大多數西方主要經濟體中,近50年來沒有出現過通貨膨脹如此嚴重的經濟環境,所以很少有人記得前車之鑑。”
較高的成本會擠壓利潤率,除非透過調整售價抵消成本變動,但提價又會導致以更高的利率來控制通貨膨脹,這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減緩消費需求,推高借貸成本。此次調查中,超過一半的企業(51%)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提高其銷售價格。這是有調查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並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中端市場領導者的預期利潤還沒有實質性的變化。約57%的企業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利潤會增長,比上半年的結果高出1%。
這種信心並非全無依據,考慮到強勁的消費需求,現在無疑是提高價格的好時機。然而,受訪的企業管理者強調,鑑於通貨膨脹期間的風險及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公司現在需要制定計劃來應對通貨膨脹。2021年12月,《金融時報》評論稱,關於通脹壓力是“暫時的”或“過渡性的”的說法已經不復存在,歐盟、美國和英國的中央銀行如今擔心通脹會持續存在。
透過一些擬議應對措施,可以謹慎但富有創意地管理成本——提前買入更多以鎖定價格,在可能的情況下進行對沖,甚至考慮反向拍賣,但企業內部也要努力提升效率,用更少的錢做更多的事, 而技術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對於那些面臨供應限制的企業,Mike建議其利用這個時期,審視自身產品的盈利能力和其客戶,並真正考慮將重點放在哪裡。“一般而言,當產能過剩時,企業不會產生拋棄客戶的想法,但當企業產能受到限制,無論如何都要做出艱難的選擇時,便是審視客戶群的好時機,剔除那些忠誠度不高或服務成本過高的客戶。”基於行為成本或管理成本進行核算,有助於企業瞭解服務客戶的真實成本和盈利能力,而這正是會計師事務所所擅長的。
另一個有幫助的戰略舉措則是透過專注於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來提高企業的定價能力。雖然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致同國際業務支援全球負責人Robert Hannah將其描述為“絕對重要”。“企業需要專注於獨特的差異點,為客戶增加價值,從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以確保達到企業所追求的價格點。”
人才爭奪戰白熱化
“大戰”大概是對勞動技能人才競爭激烈程度的唯一恰當描述,這一競爭正愈演愈烈,根本問題在於可用技能的短缺。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目前57%的受訪中端市場企業認為這是制約其發展的因素,這一比例幾乎是長期調查以來平均水平的兩倍。
調查發現,技能短缺是每個國家\地區都存在的問題。在北美,它已經成為三分之二以上企業發展的制約因素。這一資料與致同美國的研究結果相吻合,該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美國人力資源管理者認為當下正面臨“人才戰”,同時還顯示33%的員工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工作機會。這在中國也不例外, 致同中國首席合夥人李惠琦曾表示,吸引並留住人才,特別是高階人才,已經成為中國企業、乃至中國各地區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
致同美國人力資本服務主管Tim Glowa指出,“人才短缺是美國企業面臨的棘手問題。這不僅僅是人力資源的問題,也是最高管理層的問題。人才短缺問題的存在,會導致企業難以實現其增長目標。”
除了勞動力成本不斷推高外, 技能短缺也是眾多企業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支付更高薪資的幕後推手。71%的受訪中端市場企業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的薪資增長率至少與通貨膨脹率一致。更令人擔憂的是,鑑於52%的企業計劃在未來一年增加僱傭人數以支援自身增長計劃,對技能的競爭可能只會更加嚴峻。
贏得這場“人才戰”的方法多種多樣,但Tim強調,瞭解員工的需求,制定其重視的獎勵方案非常重要,這將使企業成為一家與眾不同的僱主。關於員工工作狀況的研究發現,55%的員工認為他們的總體獎勵方案與其他企業的獎勵方案沒有什麼不同。他們加入對面的競爭對手,也能得到同樣的好處。Robert建議企業甚至可以考慮透過分紅和股權激勵等方式,來贏得員工的忠誠度,突顯自身的差異化。
在這個“技能為王”的市場上,致同專家強調, 要想留住優秀的人才,使自己的企業在市場上具有吸引力,必須把眼光放得長遠,不能只看經濟回報。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企業發展需要一種新的領導模式。激發創新、跨業務合作和溝通、適應變化,已經成為企業高管必備的業務能力,而同理心和包容性則是團隊創造績效的關鍵。致同建議,企業需要創造一種多樣化、包容性和心理安全的工作文化,從而在這種競爭環境中吸引和留住人才。
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招賢納士和鼓勵接受遠端工作的機會都很重要,但必須謹慎。美國全球派遣服務負責人Richard Tonge指出, 隨著企業僱員越來越國際化,相關稅收風險和實際監管風險日益凸顯。他指出,各家企業正在尋找不同的人才聘用模式,如透過承包商、專業勞務組織或獨立的法律實體來招攬人才,以滿足競爭環境中的需求。
國際機遇激增
值得一提的是,中端市場企業儘管面臨運輸成本提升、供應鏈中斷等額外挑戰,但仍在瘋狂尋求國際擴張。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出口的企業比例仍然很高,達到45%,而預計國際收入增加的比例上升了3%,達到44%。
Peter認為,“許多企業轉向與國際客戶打交道,這表明 數字商業環境為企業提供了國際擴張的機會,使它們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入市場。”致同在2021年初發現,大多數跨國企業當下主要以虛擬方式向客戶提供銷售和服務。對許多企業來說,向虛擬方式的轉變有助於更快、更便捷地擴充國際市場。許多行業已經迅速抓住了這一機會,例如專業服務和醫療保健行業。
抓住國際機遇的同時, 企業對於客戶忠誠度以及價格愈發關注。30%的跨國企業表示自己會在銷售過程中更加關注價格。為了應對這種情況,Robert建議,企業需要嘗試更好地傳達它們的文化和品牌,包括背景、歷史、價值觀,以及員工的相關經驗,這樣才能真正引起客戶的共鳴,尤其是大型企業和政府。
關於致同國際商業報告(IBR)
致同國際商業報告(IBR)於1992年推出,是致同國際針對中端市場進行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調查,分析29個國家或地區約10,000家企業的觀點和預期。該研究每年進行兩次,採訪物件包括所有行業的執行長、董事總經理、董事長或其他高管。調查問卷會被翻譯成當地語言,並透過線上和電話訪談進行實地調查。
在此基礎上,致同藉助獨有的全球商業調查方法論,聯合牛津經濟研究院共同形成全球商業脈動指數,全景式展現中端市場健康狀況和未來前景。
關於中端市場
中端市場或中型企業在不同經濟體中的規模不同。通常情況下,該指數關注的是員工人數在50-500人之間的企業。這類企業是所有經濟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增長和就業做出貢獻,是經濟繁榮的重要驅動力。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0469/viewspace-285594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IDC:2022上半年中國商業智慧軟體市場增速放緩
- 遊戲出海報告:全球市場上漲6%迎復甦 但中國出海遭遇瓶頸遊戲
- 社交距離導致2020上半年DRAM市場復甦
- Fastdata極數:2023年中國旅遊業復甦趨勢報告AST
- 360智慧商業:2020年中國汽車後市場行業研究報告行業
- 2022年韓國電商市場報告
- 阿里魚:2020中國市場IP電商指數報告阿里
- LED螢幕海外市場持續復甦,中國市場份額逐步回落
- 中國信通院:2019年車載智慧終端市場分析報告(附下載)
- Sojern:2020年旅遊搜尋資料包告 中國市場出現復甦跡象
- 2021年上半年都市休閒市場復甦調查報告(PPT版)
-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2018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行業
- 2021中國旅遊市場展望:於非線性復甦中覓新機
- 美通脹增幅放緩!繼續or暫停加息?未來操作或受金融動盪牽制!
- 58同鎮:2020年中國下沉市場快消品洞察報告
-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國際茶葉市場報告
- 2023愛分析·工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裝置後市場服務市場廠商評估報告:魯邦通
- 德勤&天貓國際:2020中國進口消費市場研究報告
- 疫情放開後,消費復甦程式如何?
- 2017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分析報告行業
- 電通:重返國際市場的中國遊客(附下載)
- 中國飯店協會:2023中國住宿業市場網路口碑報告
- 復甦之路:2020年亞太地區電子商務報告
- 美國通脹率8.6%創41年曆史新高!通脹高燒不退?股票、加密市場先跌為敬!加密
- 未來工作研究院:2022中國遠端工作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附下載)
- SAVILLS:2023年1月中國產業物流市場報告產業
- 中國經濟簡報:從復甦走向再平衡
- 移動市場報告:2024年商業評論版
- GfK:中國消費者信心有所恢復,帶動技術消費品市場復甦
- Turner & Townsend :2024年國際建築市場調查報告
- 高力國際:2023年市場信心調查報告
- 易觀:2020中國網際網路廣告市場年報(附下載)
- 中國美國商會:2022年中國商業環境報告
- Alphabet:4Q19營收不及市場預期 谷歌廣告業務增速放緩拖累Alphabet營收谷歌
- 北京租賃月報:租賃市場持續復甦,租金水平穩中微跌
- 埃森哲全球企業高管調研:七成受訪中國企業認為中國市場將現V型復甦
- 中國信通院:2018年10月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
- 中國信通院:2019年8月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