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白酒為代表的公募基金抱團股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市場重新冷靜審視國內公募基金的功能定位與行業發展。
截止2020年底,中國公募基金整體規模超過20萬億元。有35家公募公司管理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躋身“千億元俱樂部”,還有4家機構管理規模在5000億元以上。
規模發展壯大的同時,“基金風格散戶化”、“新老基金抱團抬轎”、“基金賺錢、基民虧錢”都是行業曾經面對的困局。
中國一流的公募基金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不久前,麥肯錫釋出《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白皮書》,分析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當前市場現狀,對比美國公募基金的發展階段與全球領先機構的成功要素,從戰略和創新模式角度分析中國公募基金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自1924年第一支“公募基金”馬薩諸塞州投資信託發行以來,美國公募基金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主要分為20世紀70年代前的蟄伏期,20世紀80、90年代的一次高速發展期和21世紀以來的二次高速發展期。
麥肯錫對比發現,當前中國公募基金行業和美國1995年前後的市場情況有一定相似性和可比性,在經歷了以貨幣和固定收益驅動增長的5年後,中國公募基金佔GDP比例在15%左右。
回顧歷史,推動美國公募基金兩40年黃金髮展期的五大催化劑,即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資本市場改革、養老金頂層設計改革、被動投資產品創新、買方投顧轉型,均有望在未來10年在中國逐步落地。
此外,以壓縮影子銀行、發展資本市場為主線的資管新規改革也將在2021年後正式全面落地。註冊制”為核心的基礎性制度改革正在逐步落地,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迎來轉型拐點。與此同時,持續的結構性牛市行情、機構資金和海外資金佔比的提升也印證了中國權益市場的日益成熟完善。
因此,有理由相信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正處於起飛的關鍵視窗。
公募基金依託在主動管理、人才機制、投資者教育方面的先發優勢,在2017~2020年轉型期保持了年均17%的高增速,其中2020年增速更是超過25%。
未來5年,麥肯錫認為公募基金業務將在2019~2025年達到18%的年均增長速度,成為大資管各類牌照中吸引新增資金的領頭羊。
中國公募基金未來發展潛力還體現在多個方面:
截至2020年三季度,我國公募基金投資A股3.87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6.7%,而美國的公募基金持有美股市值佔比已逾20%。
相比美國公募基金市場(佔GDP的120%),中國公募基金市場還有較大發展潛力(約佔GDP的17%)。
2019年,中國公募基金僅佔個人可投資資產的4%,遠低於美國的22%。
麥肯錫預計,中國個人金融資產2019~2025年將保持每年10%的增速,在存款搬家、理財替代、潛在三支柱養老金改革的背景下,預計到2025年公募基金的配置佔比將上升到8%左右,從而創造約16萬億元的增量資金規模。
離世界一流還有多遠?
回溯美國公募基金行業過去20年的發展,要實現持續的增長並不容易。從1996~2019年,全球前十大資產管理公司中,僅有三家連續兩個十年增速顯著超越同級別競爭對手。
根據麥肯錫的觀察,中國大多數的大中型基金公司都面臨產品數量多,單支基金管理規模小的痛點,大量不創造價值的小產品給基金公司的銷售支援、產品運營、人才管理都帶來較大壓力。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全市場公募產品就超過6500支,但同時A股上市公司卻只有4000多家,全球全市場的中國上市公司也只有7000多家。
龐大的基礎數量之上,馬太效應明顯。截至2020年11月,規模排名前20的新發主動權益類基金貢獻了73%的市場份額;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規模排名前5的滬深300ETF基金貢獻了83%的市場份額,規模排名前5的上證50ETF基金貢獻了超過99%的市場份額。麥肯錫預計未來5年主動權益和被動權益市場的馬太效應還將持續。
在中國的大資管市場中,公募基金在市場化與專業化程度上均佔據領先地位,但是與全球領先資管機構相比,仍有很大距離。
麥肯錫認為,與全球領先資管機構相比,中國公募基金欠缺的不是發展機遇和發展理念,而是機構化、體系化的核心能力。
據麥肯錫調研,資管機構的淨流入增長來源中,約1/3源於超越市場基準的投資業績,另外的2/3則源於市場定位和分銷能力。
中國公募金應該抓住市場發展趨勢風口, 建立差異化業務模式,應用多元化增長槓桿,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打造文化體系都離不開核心能力建設。此處的核心能力並不只是投研能力。
為了彌補與世界一流機構的差距,中國領先公募基金未來應重點建設八大核心能力。
明星基金經理在中國公募基金行業的影響力正在與日俱增,以權益類產品為例,截至2020年末,市場上管理規模前20的投資經理管理規模總額佔整個市場的19%,相比2017年的14%有較大提升。
但同時,中國基金經理的離職率普遍高於歐美。近三年,多個明星基金經理跳槽、“奔私”或者成立個人系基金公司,給原公司帶來巨大的震動。因此,如何降低投研體系對個人的依賴是困擾很多中國公募基金管理層的核心問題。
麥肯錫認為,在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明星基金經理仍然非常關鍵,降低人才流失率也並不容易。通過建立一套工業化的投研平臺有利於公司沉澱投研能力、建設專業化人才梯隊,從而降低公司對明星基金經理的依賴。
作為對比,全球某領先資管機構的主動權益投資團隊圍繞行業建立起垂直一體化架構,每個投資經理除了管理基金以外,都兼具某個行業的專家標籤,對此行業的研究輸出和研究體系建設承擔責任。
另一家領先資管機構則為研究員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雙通道職業路徑,給予資深研究員近似於投資經理的優厚待遇,鼓勵研究員長期深耕某個行業,從而實現對投資的深度研究賦能。
最後,麥肯錫認為,面對未來5年中國市場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國領先公募基金從業者們不僅需要思考如何在高增長的市場中加速勝出,還要思考如何建立起八大機構化能力,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中國領先的公募基金已經開始積極行動推動能力建設,未來5~10年,中國有望出現世界前50、前20的頭部公募基金,成為中國資管行業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