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遊資網發表於2020-01-02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對於大部分玩家來說,遊戲維基網站想必是遊戲體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當卡關或對當前狀況一籌莫展的時候,就可以開啟網站搜尋求助。習慣了查百科的各位可曾想過是怎樣一批人建立了遊戲百科?他們如何維護並實時更新網站內容?他們貢獻那麼多精力,有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收益呢?閱讀本文,你或許會對這群遊戲維基編輯者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序言

第一次玩《星露穀物語》的時候,我在裡頭泡了整整一天。然後,我意識到自己應該先做點攻略。剛開始玩家身上根本沒有多少錢,我本來打算買點種子,但壓根不知道該買哪種。於是我不假思索地開啟了《星露穀物語》官方維基百科網站。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我仔細比較了一下每種農作物的售價,選出了價效比最高的種子,然後心滿意足地回到自己的小農場。遊戲裡的一天過去了,我又開啟百科,這一次是為了找到最佳的釣魚地點,怎麼樣才能防止精力快速下降,以及去哪裡才能找到莉亞喜歡的小禮物。

其實我壓根不知道誰建立了這些百科,也不清楚它的維護和更新方式。後來,我才知道自己所依賴的一切全都是用愛發電的社群成果。這些成員辛辛苦苦地記下了遊戲中的每一個細節和資訊,成千上萬的志願者用自己的力量拼湊出了可供眾玩家免費使用的維基百科網站。他們既沒有得到過任何報酬,也沒人知道他們的功勞,甚至沒人鄭重感謝過他們付出的汗水!我覺得也許是時候改變這個現狀了。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收集資料的無名英雄

任何人都可以在維基百科上建立詞條或編輯頁面,但維護一個整體專案並非易事。有的遊戲需要玩家先去親身體驗遊戲,然後再儘可能地記錄下所有相關資訊,而有的遊戲則更靈活一些。比如 Bethesda 官方出品的 Creation Kit 工具就允許玩家自制 mod,它可以修改遊戲中的所有內容,從實體道具細節到角色屬性資料應有盡有,因此,玩家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遊戲的所有資訊。

《上古卷軸》的維基百科管理員 Atvelonis 在 Discord 上回複道:「基本上,Creation Kit 涵蓋了遊戲中的所有資訊。如果你想編輯維基百科的內容,並不需要了解 Creation Kit 的大部分內容,只需要明確自己想要搜尋的資訊即可。」

然而,玩家並不能輕鬆獲取所有遊戲資訊。也許遊戲的世界觀和人物背景設定的搜尋工作並不複雜,編輯者只需要像偵探一樣收集資訊就行。但是,記錄遊戲地點或任務內容的工作卻不太一樣,玩家需要親身體驗遊戲並進行大量截圖。《上古卷軸 Online》這類遊戲就更麻煩了,玩家可沒辦法在這些網遊中享受讀檔的便利。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如果我想編寫《上古卷軸 Online》的一個任務流程,只能把任務重新做一遍。如果某個角色已經完成了那個任務,就做不成了,所以我只能重新建立新角色去接任務。」Atvelonis 告訴我,「為了編輯《上古卷軸 Online》的維基百科內容,玩家必須進遊戲記錄下所有相關內容。」

「我自己大概上傳了 1500 張 NPC 和遊戲地點的圖片,很多編輯者比我上傳的數量還要多。有的人還專門開發了資料探勘工具來檢視遊戲檔案,看能找到什麼有意思的東西。我專門建了個檔案,上面儲存了所有遊戲對話,雖然這個超大的 CSV 檔案派不上什麼用場,但它可以用來檢查拼寫。」

維基的編輯者確實需要花很多時間來檢查單詞拼寫和內容準確性。這些志願者通過編輯、校對稽核和管理等一系列流程來確保網站內容不會出錯。

「每一天,幾乎所有編輯者都會檢視最近修改的頁面,瀏覽頁面編輯的歷史記錄,」Atvelonis 告訴我,「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像一群圖書管理員,每天都要核實資訊是否準確詳盡,是否對玩家有所幫助。」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伐木斧的維基頁面

用愛發電

每個編輯者都記得自己經手的第一個條目。《上古卷軸》的伐木斧(Woodcutter’s Axe) 是 Atvelonis 編輯的第一個條目,當時他正在維基百科上查詢伐木斧相關成就資訊,最後卻發現網站上只列出了幾個能找到該物品的地點資訊。

「如果你開啟伐木斧的維基百科頁面,點選『檢視更多』,你會發現上面列了很多地點資訊,」Atvelonis 笑道,「那全是我編輯的,哈哈哈!當時我只希望做那個成就的玩家都能順利查詢到伐木斧出現的所有地點。」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截圖僅為部分的地點資訊

不管什麼時候,編輯維基百科都是一項志願者的行為。Tom Katkus 是《星界邊境(Starbound)》的粉絲,他為這款遊戲建立了專門的維基百科。不久之後,這件事就引起了開發商 Chucklefish 的關注。當時,《星界邊境》還處於早期體驗階段,由於內容過於複雜,連開發者自己也需要使用遊戲的維基百科。因此,Tom Katkus 與開發商之間會定期進行溝通。

現在,他成為 Chucklefish 的產品經理,而且也是為數不多獲得報酬的維基百科編輯者。基本上,他參與了遊戲的全部工作,其中包括評估潛在的專案合作機會、為合作伙伴提供支援和其他事宜。當然,他還負責管理開發商的其他維基百科網站。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很多與我共事的人都告訴我,他們絕對不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Tom Katkus 在 Discord 上對我說道,「但對於我而言,維基百科的編輯工作本身就像一場遊戲,讓人特別有滿足感。你先是收集遊戲的各種資訊,然後再對它們分門別類。打個比方,你在玩『塞爾達』的時候,不僅可以找到各種裝備,還可以探索地圖,去尋找各種各樣的物品道具。我相信喜歡這種遊戲的人往往都會願意參與維基編輯。」

為了得到相應的遊戲資訊,許多編輯者都談到他們如何與開發商進行溝通。相較之下,Tom Katkus 可以直接接觸到這些第一手資訊。不過有一次,為了搞清楚《星露穀物語》某個新增地點的資訊,他不得不去聯絡遊戲開發者 Eric Barone。玩家需要前往這個滿是昆蟲的區域做任務,但遊戲檔案中卻沒有這個地點的名字。

「我直接聯絡了 Eric Barone,然後向他反饋:『我們得給這個地方取個名字吧,不能就這樣放著不管啊。』他馬上想了一個名字:『那就叫變異蟲巢穴吧。』」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互相分擔的責任感

實際上,像 Chucklefish 這樣願意與維基百科編輯者互動的開發商實屬特例,幾乎沒多少開發商會積極參與遊戲維基的建設。Tom Katkus 認為開發商需要意識到遊戲維基的重要性。

「我覺得這很可惜,」Tom Katkus 表示,「維基百科其實非常有價值,它能反映出玩家關心的內容,讓開發商意識到玩家對遊戲感興趣的方面。但是很多開發商卻選擇置身事外,拒絕參與維基的創作。我認為這相當於直接斬斷了開發商與玩家之間的聯絡。」

不同遊戲會產生不一樣的關聯效應,比如《輻射》上一個大版本已經更新了 6 個多月,現在每天都有大約 50 萬人訪問《輻射》的 Nukapedia 維基網站。而《上古卷軸》的維基網站每一天就會有 70 萬到 80 萬的瀏覽量,週末的瀏覽量甚至可達 100 萬。遊戲每次進行重大更新後,網站的瀏覽量就會迅速攀升。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在《上古卷軸》發售的時候,網站一週就有 400 萬的瀏覽量,而且編輯次數簡直超乎想象,」Atvelonis 說,「據我所知,這對管理人員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上古卷軸 5》發售的時候,整個維基百科網站都崩了,哈哈。這讓大家都緊張了起來,如果我們對某些錯誤資訊放任不管的話,肯定會對我們這些編輯者和遊戲維基網站產生負面影響。」

大量玩家開始湧入維基網站,他們十分依賴上面的資訊,這顯然會讓網站編輯者帶來巨大壓力。在遊戲維基和網際網路大範圍興起之前,開發商和雜誌共同負責向玩家宣傳遊戲資訊。說明手冊會為玩家提供遊戲細節和背景設定,除此之外,雜誌專訪也能讓玩家瞭解到遊戲裡的內容。正如 Tome Katkus 指出的那樣,玩家獲取遊戲資訊的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髮生變化。

「在維基百科網站出現之前,開發商的做法與現在有很大差別,」Tom Katkus 解釋道,「開發商只提供現成的文件,而不是依賴於玩家提供的資訊。現在,遊戲變得更加複雜,說明文件也隨之變得越來越多。這時候大家也剛好趕上網際網路時代,於是開發者就把所有文件工作拋給網際網路,自己拍拍屁股就跑了。『反正社群可以搞定那些東西。』」

現在,許多編輯者都意識到遊戲開發商希望玩家能夠自行探索遊戲內容。無論是挖掘出遊戲中的隱藏祕密,還是找到最佳遊戲策略,玩家都能從中感受到遊戲的意義,而且這也是驅動玩家體驗遊戲的要素之一。對於編輯者來說,遊戲維基是社群的頭等大事,雖然它可以解決各種麻煩,但對於某些開發商來說,卻違背了他們設計遊戲的初衷。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然而,在某些遊戲中,社群上傳的這些資訊卻顯得至關重要。作為暴雪民間論壇 Icy Veins 的創始人之一,Vlad-Matei Mladin 指出,有的遊戲根本就沒有提供足夠資訊,無法讓不同等級和技能的玩家順暢地享受到遊戲樂趣。

Vlad-Matei Mladin 在 Discord 說道:「多虧了這些維基網站和民間論壇的出現,遊戲才得以留住一大批老玩家,而且還能吸引大量萌新入坑。」

「比如在《魔獸世界》裡,如果你的 DPS 很低,就會被踢出副本團隊。遊戲本身無法給你提供任何幫助。很多人之所以能在遊戲裡混得如魚得水,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知道在哪裡獲取各種教程資訊。」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誰能從中獲利?

維基網站和民間論壇不僅只是有用的資源,它們也能被用來盈利。志願者為這些網站提供免費內容,與此同時,網站也收穫了超乎想象的瀏覽量,平臺可以坐擁全部廣告收入。對這些平臺來說,這無疑非常具有誘惑力。Vlad-Matei Mladin 告訴我,Icy Veins 原本是一個以攻略為主的論壇,現在也準備轉型為維基網站。

「我們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維基網站可以用來盈利,而且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精力即可,畢竟一大群志願者在不斷為網站補充新內容,」Vlad-Matei Mladin 告訴我,「我們甚至可以靠自己建立維基百科來輕鬆賺錢。」

Vlad-Matei Mladin 認為,每個遊戲系列可以同時有好幾個維基網站。然而,網上很多維基網站都開始指向同一個地方 —— Fandom 平臺。幾乎每一款非自建的遊戲維基網站(以及大部分玩家更新的維基)都出自 Fandom。2018 年 12 月,Fandom 宣佈收購了最大的競爭對手 —— Twitch 旗下的 Gamepedia。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2018 年,Fandom 在最熱門的文章里加入自動播放廣告,維基社群對此相當不滿。包括 Nukapedia 在內的許多維基網站都考慮是否要離開這個平臺,Runescape 最終選擇了離開。早年間,《光環》的 Halopedia 和《魔獸世界》的 WoWWiki 就已經離開 Fandom,還有一些網站釋出了免責宣告,告訴讀者他們並沒有製作這些廣告視訊,對裡頭的內容概不負責。

雖然許多編輯者樂意與正規公司合作,但他們始終認為百科編輯者不應以從中盈利為目的。

「雖然大家都能說出一大堆嫌棄 Fandom 的理由,」Atvelonis 解釋道,「但總的來說,它的確是個不錯的平臺。相比自建平臺,Fandom 提供了更多功能。雖說吃相不是很好,但它搜尋的引擎優化做得特別好,網站幾乎無需技術維護,而且該平臺也很容易能接觸到 Bethesda 等大公司。」

遊戲冷知識: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建立了遊戲百科?

除此之外,組織和協調工作也是其中的一個要素。出於個人愛好,成千上萬的編輯者每天都在 Fandom 上為其免費建立各種內容。如果要為此付費的話,這對網站來說絕對是一場噩夢。更關鍵的是,在很多編輯者眼裡,做百科純屬個人愛好,他們並不覺得這是某種正式工作。

在聯機遊戲的生態系統中,一些志願者運營的百科專注於傳統攻略內容,至於這種模式會產生什麼長期影響仍有待觀察。不過這種模式其實也有先例可循,比如 GameFAQs 這種傳統遊戲攻略網站。

「我並不是為了錢才去做維基內容的,」Atvelonis 說,「我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因為我喜歡幫助別人,因為我相信資訊交流能給大家帶來巨大價值。」

一般人看到 Atvelonis 編輯《上古卷軸》維基百科的時候,多半會以為他只是在寫程式碼。但是如果他們用過《上古卷軸》的維基網站,且恰好是「老滾」系列玩家,想必會非常感謝 Atvelonis 的付出,畢竟大家已經養成了一遇到問題就去搜百科的習慣。或許,正是這種成就和滿足感,促使眾多編輯者投身志願者行列,用愛發電來服務廣大玩家。

作者:Omri Wallach
翻譯:王藝  
編輯:張易
來源:篝火營地
地址:https://gouhuo.qq.com/u/t/12149w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