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報告基於消費者在過去三個月(2019年7-9月)的移動支付行為調查,就C端市場移動支付的行業發展、競爭格局等現狀和變化、以及未來趨勢,持續給出我們的洞察和觀點。以下內容摘選自益普索《2019第三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使用者研究報告》。
1. 行業發展狀況
移動支付滲透率保持高位,使用者規模仍小幅增長。調查顯示,移動支付在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即在最近三個月內使用過的比例)為96.9%,相較2019年4月(即上期)調查(95.1%)仍保持高位和增長勢頭。
工信部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我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約15.98億戶,使用手機上網的使用者為13.04億戶。據此,並考慮到一個人可能會擁有多部手機的情形,推算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約10.5億,較上期調查增長約4.0%。
在16-59歲的消費主體中,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約8.5億,佔整體規模的81.0%。現階段,移動支付使用者規模的持續增長主要源於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增長帶來的新增使用者,滲透率已處於高位、而增幅較小。此外,移動支付在不同級別城市的使用者滲透率差距很小,科技快速發展所實現的便捷無界的消費體驗成功逾越地域鴻溝。
移動支付整體交易規模增長較快,穩居日常消費支付工具首位。經推算,第三方移動支付的年交易規模達到199.39萬億元,較2019年4月推算值增幅約8.5%,年交易筆數約1.22萬億筆,增幅約4.6%。從持續調查資料來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增速有放緩跡象(2019年4月調查推算年交易規模增幅約20.3%,年交易筆數增幅約12.8%)。分攤到單次交易,筆均金額約163元,而人均每天支付約4.0筆,依然是小額、高頻特點。以日常開銷為計,由第三方支付完成的佔比增至61%(其中移動支付佔比為49%),現金支付佔比進一步受擠壓,降至14%。移動支付已廣泛滲透入居民生活的日常,承擔了約一半的日常消費支付。
財付通和支付寶雙巨頭競爭格局依舊,整體上財付通開始略顯領先優勢。財付通(注:合併微信支付和手機QQ錢包)和支付寶的共同滲透率為93.8%,較2019年4月調查(94.3%)基本持平;兩巨頭各自的滲透率分別為92.4%和72.1%,推算使用者規模分別達到10.0億和7.8億,相較於2019年4月調查均有增長。銀聯雲閃付繼續努力追趕雙巨頭前進的步伐,本期錄得使用者滲透率為27.2%,推算使用者規模接近3億,穩居第三。
2. 場景支付發展狀況
個人類、線上和線下消費的移動支付交易均呈普遍覆蓋態勢,而金融類交易的移動支付仍是相對小眾行為。調查持續覆蓋四大類的基本支付場景:個人類交易,線上消費類交易,線下消費類交易,金融類交易。在最近三個月內,移動支付在上述四個場景的使用率分別為97%、93%、95%和35%,除金融類交易外,移動支付在各大類場景的使用率已是普遍覆蓋,使用移動支付成為使用者習慣。移動支付在金融類交易的滲透率較低,主要受限於金融類交易自身的使用群體規模較小。
評估交易規模,個人類、線上和線下消費類交易的金額佔比分別為38%、20%和33%,筆數佔比分別為29%、17%和52%;顯然,線下消費類交易的移動支付更為高頻活躍,是培養使用者黏性的必爭之地。
3. 行業競爭狀況
財付通和支付寶繼續領跑,銀聯雲閃付穩居第三但面臨促活難題。財付通和支付寶的使用者滲透率分別為92.4%和72.1%,後者差距主要因為在三線低階別城市的低滲透水平(僅59.0%,而財付通高達93.6%)。除此之外,銀聯雲閃付的表現持續亮眼,本期調查使用者滲透率達到27.2%,較上期調查提高約7個點,增速較快;同時,京東錢包、翼支付等移動支付平臺也獲得小幅增長。不過,從交易規模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交易金額或筆數,兩巨頭佔比都稍有下降,分別為89%和91%。儘管銀聯雲閃付等有較明顯的使用者規模的增長,但如何持續維持使用者活躍,這是兩巨頭留給其他博弈者的待解難題。
財付通在個人類交易的支付優勢穩固,社交支付優勢較明顯。以交易金額和筆數計,財付通在個人類交易場景的支付佔比分別為48%和59%,支付寶分別為39%和32%;財付通不但在發紅包、轉賬等社交支付場景佔據明顯優勢,在話費充值、生活繳費等經常亦有領先,從而拉開整體差距。
支付寶持續保持網購支付領先優勢。支付寶在網購支付的領先優勢仍然巨大,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61%和59%,而財付通分別為30%和32%;與上期調查相比,財付通在此與支付寶的差距略有縮減,可能源於旗下拼多多的持續強勢表現。在調查覆蓋的線上休閒娛樂預訂、線上航旅產品預訂和遊戲充值等其它線上消費類場景,則是財付通佔優,領先幅度也較明顯,從而使得在整體線上消費類場景的支付規模上與支付寶差距進一步縮小。
財付通線上下消費類場景的支付優勢小幅提升。線下消費類場景是最為高頻活躍的移動支付領地,承接了整個移動支付C端市場約50%的交易筆數,一直是移動支付玩家的“深耕戰場”。調查顯示,財付通線上下支付場景的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48%和52%,維持著對支付寶(佔比分別為41%和39%)的領先優勢,且從持續調查資料看差距在小幅擴大。此外,憑藉著線上下消費類場景的持續性的精心佈局,諸如“銀聯超市節”、“雲閃付APP滿減活動”等,銀聯雲閃付在此也收穫業務增長,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達到6%和5%(上期調查為4%和3%)。檢視線下消費類所覆蓋的多個具體支付場景,財付通領先場景略多,支付寶則在跨境支付(即境外出差/旅遊/購物)、日常公共交通出行支付等場景保持優勢。
刷臉支付被廣泛接受尚需時日。自2017年支付寶、微信支付區域性試點,到2018年兩巨頭將刷臉支付正式商用,以及今年10月份銀聯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攜手60餘家銀行聯合釋出全新的“刷臉支付”產品,刷臉支付正在成為移動支付的新熱點。然而,本次調查顯示,在過去三個月內,僅約53%的移動支付使用者有過刷臉支付經歷,其中約32%僅有1-3次體驗、約21%有超過3次。有刷臉支付體驗的使用者,僅約42%表示“滿意”(10分制評價9-10分的比例);而對於尚未有使用體驗的使用者,約17%聲稱遇到會“非常有興趣”嘗試、約41%聲稱會“比較有興趣”,其他則是猶豫或消極牴觸態度。

儘管巨頭玩家們投入重金搶奪刷臉支付市場,但C端使用者現階段對此似乎並不“買單”。除了消費者掃碼支付的使用習慣已經養成,以及部分移動支付品牌受限於終端裝置投入和商家覆蓋率等問題,使用者對選擇刷臉支付的安全性隱憂也是使用者不買單的重要因素。

從現階段來看,使用者對刷臉支付只是感覺新鮮、想要試一試。而要達到徹底消除消費者對刷臉支付的安全性認知障礙,並實現將低頻的嘗試性使用行為轉變成消費習慣這一終極目標,各支付巨頭仍需花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通過有效溝通引導消費者的思想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