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源起於20世紀初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最初更多的是對於女性工人的薪酬權利保障的爭取,“麵包加玫瑰”是當時婦女們響亮的運動口號。而在今天,隨著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權”被夾帶了極端追求女性利益的貶義,婦女節在中國則被更多演變成了“營銷節日”, 用“女神節”、“女王節”等替代“婦女節”吸引女性加入購物狂歡。而回歸到紀念婦女權利運動的本質,女性在今天是否真的獲得了尊重?女性的權利是否真的得到了保障?女性在職場是否擁有與男性同等的空間?是否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這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益普索 Ipsos 與倫敦國王學院(King ‘s College London)國際婦女全球女性領導力研究所(Global Institute for Women ‘s Leadership)已在全球性別平等話題研究合作多年。2020年我們再次合作,調研了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平權狀況。

男性傾向於認為賦予的女性權利已足夠
研究顯示,男性和女性在女性平權的認知上仍然存在分歧。據全球調查結果,超過半數(55%)的男性認為在自己的國家女性平權已經做得足夠多了,而女性認同的比例則為42%;65%的女性認為女性並沒有獲得平等的權利,除非有更多的女性領匯出現在商業和政府部門;74%的女性認為女性無法獲得平權除非有男性的支援;49%的男性認可在自己國家職場中男女是平權的,而只有32%的女性同意這個觀點。
中國女性已有足夠力量去爭取平權嗎?
調查表明,大部分中國女性對於目前女性平等表示認可,關於“女性在自己的國家是否獲得與男性同等權利”的問題,調查中60%的中國女性,70%男性對此表示贊同,超過全球平均值(女性42%贊同,男性55%贊同)。
同時,他們並不認為女性需要靠男性的支援才能獲得平權,在關於此問題的調研中,僅42%的中國人認為男性的力量佔主導,遠低於全球平均值(68%)。
如果依據上方的資料,中國女性似乎已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去獲得屬於自己的權利,並對現今所擁有的女性權利表示滿足。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調查顯示,在中國的公共場所,當一個女性受到男性的侵犯時,僅45%的人有信心與侵犯女性的男子對峙,僅剛剛過半的男性會自信的挺身而出。

當家人或朋友發表了性別歧視的言論,你會譴責他們嗎?據資料顯示,僅51%的中國人選擇責備,在全球位列倒數第三,遠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的64%。全球66%(男性為61%)的女性會選擇站出來反駁他們的家人或朋友,而中國僅不到半數(49%)的女性有自信這樣做。

而當公司的高層同事發表性別歧視言論時,受到職場壓力,這一資料就更低了。僅43%的中國人(全球平均值為50%)會站出來發聲,女性更弱勢,僅有36%會選擇反駁。
“性”騷擾帶來的困擾 中國女性所處職場環境窺探
在中國,超半數的女性認為在職場上獲得了與男性同等的權利。調查結果顯示,女性認為職場不平等最嚴重的國家為巴西(72%)、日本(71%)和法國(69%)。相反,認可職場平權排名前三的國家分別為馬來西亞(68%)、中國(60%)和印度(54%)。

那麼,認為獲得了平權的中國女性在職場環境中是否還有困擾?

對於職場中有關“性”的困擾甚至性騷擾往往存在模糊地帶,而女性大多是其中處於弱勢的一方。據調查報告,“被拒絕後仍邀請同事約會”的行為,在中國的可容忍程度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尤其是中國男性,數值為30%,為全球男性可接受的平均值(15%)的兩倍。

在中國的職場環境中,與同事“開車”的接受度居全球第二,將近50%的中國男性認為可以在職場中講黃色笑話,而中國女性的容忍度僅為17%。

在中國,在工作場合展示有性暗示的資料可接受程度更高,居全球第二。尤其是中國32%的男性的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
是什麼阻礙了女性職業的發展?
據全球調查,在對於影響職業發展因素的調查中,排名前三分別為無法加班、需要在工作日照顧孩子、將家庭擺在比工作更高的優先順序。而因在家庭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女性職業發展往往受到比男性更多的影響。

對於中國的多數家庭而言,照顧孩子仍是大部分女性的責任,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女性的職業發展。資料顯示,26%的中國人認為照顧孩子對女性的職業發展影響更大,而僅8%的人認為會對男性的職業發展有影響。
工作時間之外的社交更像是男人的主場。全球12%的人認為這對女性的影響更大,9%認為對男性影響更大。而在中國呈現了相反的觀念,15%的人認為對男性的影響更大,僅9%的人認為對女性影響更大。
女性獲得平權還有很長的路
在當下,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女性無論在職場還是生活裡並沒有像人們想象中具有足夠充分的權利與力量,在獲取與男性同等權利的道路上,還有很多來自舊觀念與習慣的阻力。益普索Ipsos Kully Kaur-Ballagan表示:“這項調查表明,要在工作場所實現男女平等,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明顯,女性不能僅靠自己的力量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男性採取行動,需要僱主支援那些希望擔任領導角色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