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遊資網發表於2019-10-21
入行前,我和許多遊戲業、特別是做海外市場的同仁聊過很多次,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有的說想做海外市場,問具體做哪個國家,回答是都想做。可是,每個國家的遊戲愛好、習慣都不一樣,鑽研透一個國家就已經是impossible mission,搞全球戰略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還有一個現象是,很多做海外市場的公司或團隊,所有人都在國內。雖然海外出差基本上都是有的,但員工全部都在國內生活。

有的員工是海外留學,有的是海外工作,還有一部分人則是相關語言專業的學生。

當然,大部分的公司都是這樣的配置,畢竟有能力在海外設定分公司的是少數,在初期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問題在於,全員國內去做海外市場存在的問題,leader能不能意識到?下面筆者就以個人體驗,談一談Base國內做日本市場會面臨的問題。

日語教學與生活日語的脫節

只要懂日語,能上Google,搜尋一些資料還是沒問題的。那麼即使沒有去過日本,也可以利用日語知識和網際網路找到需要的資料和資料……的吧?

其實筆者剛去日本時,經常會遇到看不懂聽不懂的日語,一開始還以為是因為我日語是自學的水平不夠,後來國內外語專業學校的學弟學妹來也同樣犯迷糊,後來發現這就是日語教學和生活日語的脫節。

首先,日語的假名化越來越嚴重,而我們的日語課本還是以傳統的日語為主,這就產生了脫節。

比如去超市買菜去飯店吃飯,肉不是寫作鶏肉、牛肉和羊肉(北海道以外估計少見)嗎,チーキン、ビーフ、ラム是什麼鬼?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去商場買衣服,不是紳士服、婦人服、帽子嗎,怎麼成了メンズ、レディース、キャップ了?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看書就更迷糊了,日本有個雜誌叫《宣伝會議》,心想那寫報告時日語的宣傳就用“宣伝”好了,結果老師明確指出不能用“宣伝”,要用“プロパガンダ”。記者這個詞雖然有“記者クラブ”,結果現在都用“ジャーナリスト”。

其次呢,就是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日語,但是課本上不見得會講。

有一次跟同宿捨本科北外日語專業的學弟一路去學校,走過一個“月極駐車場”,學弟說剛來的時候心想這個姓月極的人挺有錢啊,到處都是他的停車場,後來才知道是包月制停車場的意思。

課本上講手機還是攜帯電話,而在智慧手機時代,基本上都是スマートフォン甚至是スマホ,攜帯這個簡寫都不常用了。

日本人還非常喜歡創造四音節流行語,比如這段時間非常流行的珍珠奶茶中的珍珠(タピオカ),來自於葡萄牙語的木薯澱粉(Tapioca),直譯是沒有“珍珠狀圓球”這層意思。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是日語使用習慣的問題。

日本人的思維是比較含蓄的,同樣的問題你簡單把中文換成日文,就不一定合適。比如你去查日本人不喜歡的航空公司,除了用“嫌い”這個詞,還要看看“乗りたくない”、“利用したくない”這些相對情感色彩比較淡的詞語。

日語中也經常省略掉一些主語賓語,寫的一本正經什麼都不省略的,八成是中國人。我在日本參加社會時填個人資料,其中有個“好みのタイプ”讓我一頭霧水心想這是啥意思,後來才知道這個地方是填喜歡的異性型別的。

還有就是日語的近義詞問題,動畫、ビデオ、ムービー、映像、シーン的區別你知道嗎?如果一個沒在日本生活過的日語學生,很難察覺到這些區別,在蒐集資料時也會漏過一些比較有價值的資料。

日本生活經驗對調研的影響

筆者留學時有一份工作,就是去機場接新生並帶他們熟悉環境。每次帶新生去超市購物時都會發現,所有新生有個明顯和日本人不一樣的習慣,那就是在收銀臺把商品裝袋。

實際上日本的通常習慣是收銀員把商品放在另一個購物筐裡,然後顧客去專門的桌子旁自行裝袋,這樣能加快結算速度,挺值得國內購物中心學習的。

但是為什麼很多留學生不知道呢,要知道很多留學生之前來日本旅遊過,有的還交換留學。

很簡單,旅遊的話購物一般就去一些特產店便利店藥妝店,不會去面向本地消費的生鮮超市;就算是交換留學,也有很多學生是吃食堂不會自己做飯的。

像這樣只有在日本長期生活過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你不深入和日本人交流,就會經常走到想當然的誤區裡。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比如我經常遇到國人在日本自稱OTAKU(宅),因為在國內OTAKU基本上等同於日本動漫遊愛好者。而實際上OTAKU在日本是一個貶義色彩非常強烈的詞,甚至比“油膩”的貶義色彩還要重,在日本自稱“OTAKU”真的不是一個好事。

現在國內很多遊戲進軍日本時跟一些動畫做聯動,實際上如果你的遊戲並不是宅屬性很強的遊戲,跟一些深夜動畫做聯動不一定是好事。

還有一個事兒想必關注國產動畫的都會知道:好多中國動畫人都說過想改變國內“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的觀念,想做有深度有劇情的動畫。

這個想法有沒有錯呢,當然沒有,挺好的。但是在日本,最賺錢的其實都是一些低齡向的動畫哦。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像麵包超人這個低齡向動畫的IP價值超600億美元,而一些偏嚴肅的青年向動畫連他的零頭都不到。當然筆者不是說讓大家向錢看,只是提供一種思路。

前面提到漢語宣傳不能翻譯為“宣伝”是因為日語中有個詞是“自己宣伝”有自吹自擂的貶義在,連帶著這個“宣伝”也有了些貶義,這也是你不在日本生活就很難體會的。

對於日本社會的感知

像我這樣不看國內電視劇的人,也會知道《甄嬛傳》、《真愛的謊言之破冰者》、《親愛的,熱愛的》這些電視劇,因為周圍人都在討論嘛。

雖然我沒看過迪麗熱巴和AngelaBaby的電視劇,但我也知道這兩個人知名度蠻高的,因為走在路上到處都是她們的廣告。

很多事情,我即使不關注也會知道,因為我身處中國社會中,對一些社會輿論比較瞭解。

同理,如果你在日本,就算你不看日劇不看日本綜藝不看日本動漫,你也會對日本的社會情況有一定了解。

而這些瞭解中,說不定就藏著解決你目前工作難題的鑰匙。

比如說,很多國內日本動畫愛好者說起日本動畫都會提到死火海(死神、火影忍者和海賊王),這三個的確是曾經JUMP的當家花旦,不過實際上死神和火影忍者在完結前,就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受日本讀者歡迎了。

這怎麼體現的?你買一本《少年JUMP》翻開,看看他們是靠前的頁面還是靠後,越靠前越受歡迎,靠後則相反。但國人很難知道,一是你不看讀者投票(也很難看到),二是你只看到漢化組給你的那幾頁。

Base在中國做海外遊戲市場工作面臨的問題

而上面這個動畫《飆速宅男》,國內的粉絲估計很少,實際上它在日本還是蠻受歡迎的,為啥受歡迎你在日本逛逛街就知道了(保密不告訴你)。

筆者十一去日本旅遊順便去街機廳做了個調研,解決了困擾我的一個問題,但這個問題如果不在日本就肯定解決不了,因為網上關於日本街機廳的資料真的很少,這種資料也是隻有在日本才能蒐集到的。

結語

前段時間和同事聊天說起COD16的銷量,我一開始覺得槍車球不一定在日本受歡迎呢,結果賣的還不錯。不過要說這次就一定翻盤還很難說,《王國之心3》一開始也賣得不錯,後來多方面資料顯示這個遊戲其實不太受日本人歡迎。

這個資料怎麼來呢,其實也是隻有在日本才能獲取的資料,如果你是在日本長期居住的應該能發現,而在國內就看不到了。

作者:何北航  
來源:何某的遊戲研究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