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設用地總量規模穩定,但宅地供應大降2成

截止4月21日,原集中供地的22個試點城市中有16個城市均公佈了2023年的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分別為北京、廣州、深圳、廈門、長春、寧波、重慶、杭州、天津、濟南、上海、瀋陽、成都、蘇州、無錫、福州、合肥。

58安居客研究院透過整理資料統計顯示,該16城近三年建設用地總量規模變化較為穩定,但宅地供應量呈較大幅度逐年下滑,2023年同比大降21%,宅地供應占比也從2021年的23%下滑至今年的17%。

宅地供地規模跳水的主要原因在於:2022年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多城未完成原定的供地計劃,且市場去化不理想,多城存量高企,透過調整住宅用地投放規模,減少推地,可以從供給側恢復市場活力,利於行業長期穩定發展。

相較而言,2023年公共服務、交通運輸、水利等其他型別用地佔比提升,是為了響應“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儘快落地,支援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符合自然資源部對今年的供地指標安排。

二、多數城市商品住宅用地、保租房用地雙雙下滑

58安居客研究院統計顯示,16城中有14城宅地供地規模出現下滑,北方城市如長春、瀋陽下滑幅度尤為嚴重,均超50%。一線城市總體宅地供應規模保持平穩,其中廣州住宅用地供應計劃連續五年保持增長,今年同比增長20%,一線城市穩定的人口流入及經濟增長促使其土地市場相對被看好。

區分商品住宅和租賃住宅看,廈門、廣州、上海、成都,今年租賃住宅用地供應同比實現增長,其中成都今年計劃推出保租房用地213公頃,而去年僅92公頃;廈門今年計劃推出租賃住房用地55公頃,去年僅28公頃。同時,成都和廈門租賃住宅供地佔比依舊出現較大幅度上揚,這與各城市保租房供地的節奏有關,在總量規模控制下,小部分城市如成都、廈門起步較晚。而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其他城市,保租房供應高峰已過,今後也將呈現比例逐年下降的態勢。

大部分城市宅地供應總量出現同比下滑的情況下,宅地中商品住宅、租賃住宅的佔比結構變化幅度可控:寧波、杭州、深圳、廣州、無錫、濟南、北京、上海,兩種宅地結構佔比變化都在5個百分點以內。而也有少部分城市並沒有明確列出計劃要求,如蘇州,今年的供地計劃中並沒有列明商品住宅供地計劃資料,對於租賃住宅也是“應保盡保”。

三、宅地供地規模減少和存量用地龐大、計劃完成率低、新房去化不佳有關

重點城市未動工和在建未售住宅地塊(含租賃保障房)總量龐大,平均為2023年宅地供地計劃總量的3倍,其中福州、天津、濟南、瀋陽、重慶、長春達今年供地計劃的接近3倍或3倍以上,瀋陽更是達9倍以上,其供地計劃降幅下滑幅度也達7成。

存量地塊中,未動工地塊佔比平均達47%,其中合肥、濟南更是達到84%,因此儘管合肥今年除了新供應地塊外依舊有大量可新開工專案。宅地供地計劃的縮減和龐大的存量住宅用地脫不了干係。

同時,2022年商品住宅實際供地完成情況均較低,重點16城中僅合肥、廈門、無錫、上海完成計劃。福州、北京、天津、濟南、瀋陽、重慶、長春的完成率都較低,其中除北京外,2023年商品住宅的供地計劃都出現不同程度地下滑,且相對完成情況較好的城市而言,下滑幅度明顯更大。總體呈現出,2022年商品住宅計劃完成度越低,新一年計劃降幅越大的趨勢。

當然新房去化情況也對新一年供地計劃產生很大的影響。福州、天津、濟南、瀋陽、重慶、長春2022年出清週期上升幅度大,且高於8-12個月的合理範圍值,對商品住宅供地計劃影響較大。

縱覽各城市相關市場資料和土地供地計劃,2023年大部分城市的首要工作依舊是努力消化當前已上市房源,避免後續在建專案上市而造成庫存積壓,對於出清週期畸高的北方城市更應暫緩後續在建專案的上市。而對於市場基本面較好的一線及長三角城市,應根據城市自身情況,加速後續未動工及在建專案的建設步伐,積極上市,避免市場供貨不足而拉高房價。

備註:個別城市計劃數為範圍值的取中位數;產業用地包含商業、工業、研發、物流、鄉村產業、旅遊設施;其他用地包括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資料來源:各地規劃和自然資源規局官網,58安居客研究院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