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關於覆盤
覆盤有卵用?
「名稱解釋」:CaseStudy,針對平時工作中爆發的工程或組織問題,需要責任人寫CS(CaseStudy)文件,每週二下午,相關人一起做覆盤的機制,旨在杜絕類似問題產生;
之前我們在做CaseStudy的時候,有個同學發出了疑問:
覆盤本意是好的,但我覺得怎樣「付諸實踐」更重要,每次覆盤都沒有比較實際的案例也沒有真實解決問題,這種覆盤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問題是很多同學的疑惑,這個問題其實引申一下就是:
做了那麼多CaseStudy,又有什麼用了呢?
我一不小心就抖了個機靈:
容易在一個地方跌倒,原因是那個地方就是容易跌倒......
如果那個地方就是容易跌倒,我們當然要標註「小心路滑」的標誌吧
「抖機靈」只能讓人覺得你聰明,會心一笑往往繞過此事,不能解決問題。
所以進一步探討,一線同學的意識形態比較低,會更「關注」「具體問題」本身,或者如何解決特定的問題,這個可能會導致一個錯覺:
CS的會上,有很多大佬們基於正確的道德制高點,提出絕對「正確的廢話」,這種東西似乎對一線同學指導意義有限
這種認識在一線同學中是普遍存在的,否則大家都是leader了嘛,比如有多少同學會認為這篇文章是無用的廢話呢?
但正是因為我們做了很多覆盤、CS,才會沉澱更多的方法論。
所有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大家把自己的視角往上提一個層次才會有用,帶有關注的眼光才能發現事物真正的價值。
一線同學看到在一個覆盤、CS中的一個具體的問題沒有解決,但是大家沒有意識到,這裡主要的原因是解決事件層面的問題多數時候是無效的,比如此圖:
規則如此,一旦有外部刺激就一定會出事件,正如紅燈停、綠燈行,做專案就一定有BUG一般,這裡的點是:
管理不會解決你看到的這一個問題,管理會設法去解決這一類問題。
或者一些「路滑地段」被大家忘了,需要重複提醒,所以重複的CaseStudy才會不停的上演。
CS以及覆盤todo也為團隊「巨集觀建設」提供了「資訊輸入」,而這一切中很大一部分其實是偏自律、個人問題導致的,當事人自身應盡的責任或義務或規範或標準,「不能」完全期待管理給出解決方案。
所以覆盤對於個人的意義是什麼,「這是第一個問題」
團隊盤點
去年年底,對團隊進行了一輪盤點:
除去一些較敏感的沒放出來,也有10多篇總結,其中寫的好的是:
這篇文章自我思考和總結較多,對自己比較真誠,文章直接表述了一個狀態: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任何考驗了。
這篇文章案例比較生動,很多心理細節躍然紙上,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讀者對他的小心思多半會會心一笑。
這個同學的總結很實在,沒有任何抖機靈的部分,就是勤勤懇懇寫一篇總結,自己好的不好的盡書紙上,讓你對他的上限和下限瞭解的都很清楚。
孫狗的總結與很剛的和老黃牛同學類似,但是立意更高一點。
為什麼我認為一些好,好的好在什麼地方;不好的,是不好的哪裡?這是「第二個問題」
帶著兩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
覆盤的本質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CaseStudy很難直接解決一線同學的問題,那麼他的意義是什麼?
這裡直接給出答案(個人認為):
CaseStudy類的「強制覆盤」本質是一種「打破層級」的「向上彙報」
運用得宜就是一次直面大Leader的「彙報舞臺」,如果「傻乎乎」的,那麼就是大型「批鬥會」
與述職彙報不一樣,CS類覆盤更為聚焦,屬於Case By Case的聊天,核心點有二:
1)「首先」需要將事情說清楚;
2)「其次」能有所感悟最好;
這裡再進一步,強制出問題的同學做CS覆盤,對於團隊的意義是:
1)為團隊「巨集觀建設」提供「資訊輸入」
2)「幫助」做覆盤總結的同學「升維思考」
3)「批鬥會」,確定團隊紅線、底線,塑造「團隊覆盤文化」
所以,對個人而言,如果準備得宜,會接收一些「大佬」的「教誨」,拋開所謂「立場」或「偏執」,這種交流對成長會很有意義;
如果準備的不好,或者自己認知差距過大,也就容易演變成「雞同鴨講」、「揠苗助長」
綜上,一線同學很容易有這種想法:
CS的會上,有很多大佬們基於正確的道德制高點,提出絕對「正確的廢話」,這種東西似乎對一線同學指導意義是有限的。
而沒有這種想法的同學,可能已經成為Leader了......
理解這一切後,可以最終下一個結論:
總結覆盤是幫助自身提高的有效方法
如何覆盤
網上關於如何覆盤的文章有很多,2W1H是我認為比較好的方法。
what
“覆盤”這個詞最早來源於棋類術語,也稱“復局”,指對局完畢後,復演該盤棋的記錄,以檢查對局中對弈者的優劣與得失關鍵。每天“打譜”,按照棋譜排演,有效地加深對這盤對弈的印象,也可以找出雙方攻守的漏洞。
覆盤被認為是圍棋選手增長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自己和高水平者對弈時,可以通過他人的視角看到自己思考不足的地方,從而將別人的經驗化為己用。
圍棋棋手的訓練方法很簡單:不斷下棋,簡單覆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方法最單調但也最有效。
通俗來說,覆盤就是把當時“走”的過程重複多遍,並且主動思考為什麼這麼“走”,下一步應該如何設計,接下來的幾步該怎麼走。
從棋陣來看,覆盤是攻守結合的切磋,從心理戰來看,能更好地對比雙方的心理思維,最終總結出所謂的“套路”。當“套路”熟捻於心,就自然能達到高手的境界了。
下棋可以“覆盤”,商業模式和個人管理亦如此。差別在於心態和眼界的不同。覆盤作為一種常用的工具,幾乎可以運用到任何人和事相關聯的介質中。
它區別於總結,需要去個人化,完全迴歸到實物原生狀態,解剖所有與其相關聯的環節,一件一件去回憶、分析,最終需要得到一個更好的可能性。
總結起來,覆盤的關鍵在於及時、迅速、有效與反覆。
Why
重複犯錯
不在同一坑裡跌倒,避免重複犯錯
雖然每次實踐都不可能做到百分百完美,但在覆盤的時候,我們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盡如人意,原因是客觀還是主觀。如果能找到一些之前沒有注意的坑,對自己而言也是一個大收穫。
同樣的錯誤不再犯,是覆盤追求的第一層次的目標。
戰術上的查漏補缺具有歷史性和環境因素干擾,不易簡單複製。但是有了「戰略層面」的「升維」,戰術上的「重複犯錯」將可以降低甚至「杜絕」。
解釋:這裡戰略層面的升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悟了」
揚長避短
覆盤,到底在復什麼?其實就是人和事,兩者缺一不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弱項,如果分工合理,長板效應會更突顯。反之,短板效應的危害也是有目共睹的。
覆盤追求的第二層次的目標,在於瞭解團隊中的每個人,實現合理分工,最終的目標,不是彼此牽制,而是彼此融合和互促。
認知自己
覆盤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跟下一盤棋一樣,都是彼此在鬥智鬥勇。
過程中對自己心理上的成長和錘鍊,是覆盤第三層次的目標,也是個人和團隊在這其中獲得的最大收穫。
更好的自己
在全盤當中,存在著各個細微的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最終導致了結果。所以覆盤的過程,也是將細節重新暴曬的過程。
知道了哪些地方有可能更好,才能在下一次實踐中迭代和升級。
How
目標回顧
就是回顧覆盤事件的目標。
將手段當成目標是我們常見的錯誤。回顧目標時,需要將目標清晰明確地在某一個地方寫出來,以防止參與覆盤的人員中途偏離目標。
結果對比
結果與目標的對比,有四種可能產生的情況:
- 結果和目標一致,完成所設目標;
- 結果超越目標,完成情況比預期還更好;
- 結果不如目標,完成情況比預期要差;
- 在做事的過程中新新增了預期沒有的專案。 結果對比的目的不是為了發現差距,而是為了發現問題。
敘述過程
過程敘述的目的是讓所有覆盤參與人員都知道事件的過程,這樣大家才有共同討論的基礎,不要浪費時間在資訊層面。
自我剖析
自我剖析的時候,要客觀,要能夠「對自己不留情面」
自我剖析是去分辨事情的可控因素,搞清楚到底是因為自己掌控的部分出了問題,還是別的部分出了問題。
眾人設問
通過眾人的視角來設問,這樣可以突破個人見識的侷限。設問要探索多種可能性以及其邊界。
如果沒有眾人設問的場景,那麼就要自己不停的問自己
總結規律
時間是檢驗規律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覆盤得出的結論是否可靠,一般來說可以通過3個原則來評判:
- 結論落腳點是否發生在偶然事件上?
當覆盤的結論落腳在偶然因素上一定是錯誤的。覆盤沒有進入到邏輯層面,沒經過邏輯驗證,結果一定不可信。
- 覆盤結論是指向人還是指向事?
結論如果是指向人則說明覆盤沒有到位。覆盤是要總結客觀規律,「人是變數」。
指向事,則覆盤到規律的可能性更高。覆盤的結論是從事物的本質去理解分析,這是驗證覆盤結論是否可靠的標準之一。
- 是否是經過交叉驗證得出的結論?
「孤證不能定案」是法律上的術語,用來比喻覆盤得出的結論通過其他事情交叉驗證,也可以為結論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保障。
案例佐證
自我剖析,就是自己對做過的事情進行反省和思考。
自我剖析是一個自我成長的機會。
這裡的意思是將總結出來的規律或者說方法論,套用到自己之前的案例中,邏輯是否依舊是對的
覆盤歸檔
經過上述七步覆盤得出的結論,就具有較高的可信度了。
這些就是得到了認可和值得傳播的觀念和規律。有必要進行復盤和歸檔, 將這些認識知識化,方便傳播和查閱。
好的經驗心得可以讓人少走彎路,工作更順暢。
覆盤在於真誠
這裡開始「回答第二個問題」,盤點10多篇總結文章,一些好的文章到底好在哪?
覆盤的要點是「有所思」、「有所得」,而不是「回憶瑣事」,如果一年時間自我反思的次數比較少,那麼往往是需要再加強的;
小釵有時候就像生產隊的驢一樣,為什麼那麼「高產」?這裡是我的一個覆盤方法:
首先,我將自己「總結」分為四個部分:
日常記錄
也就是日常的Case積累,一般300字左右,記錄事情本身即可。這種屬於平時有問題就記錄,確實沒問題也不用強行創造case。
周覆盤
一般3000字左右,會將日覆盤部分作為「材料」使用,這時的文章已經會有進一步思考,往往有些意義;
季度覆盤
月覆盤或者季度覆盤,一般3000-8000字,會將很多有關聯的周覆盤串聯起來,形成一套更有邏輯更自洽的文章;
反覆閱讀,不斷更新
也就是對文章本身我自己都會「反覆閱讀」,「反覆論證」,所做這一切無非是加強自己的「認知系統」;
以上四個部分做好了,其實個人認知體系會很好的與實踐案例結合,最終的表述就會「言之有物」,無論自己還是交流物件,都會更加信服。
經過整理才到所謂年度覆盤,一般會超過1w字,會將很多的經歷、方法論和感悟以相對合理的方式融合到一起;
其中日覆盤提供的材料是周覆盤的基礎,周覆盤提供的感悟是月覆盤的底色,「月覆盤」形成的方法論是你「認知體系」最主要的地方:
綜上,萬不可認為平時有所謂總結,就不注重覆盤,最後不要以為「寫日記是做總結」,覆盤才沒那麼簡單呢!
最後提一句,總結覆盤是為自己成長,其他人意見不太重要,所以怎麼爽怎麼來,只要「有成長就行」!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對各位有用。「原創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