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前段時間總有小夥伴問我如何脫穎而出?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說起,下來後細細思量,覺得可以分三個階段:
- 無腦擔當,甚至擔而不當;
- 完善認知,有取捨,有大局觀,有團隊;
- 獨立思考,具備一定創造能力;
敢於承擔就算當不起,不過一次失敗,並不會有人質疑你的態度,反而積累了經驗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極有可能在一個時間點成為小Leader;
成為小Leader,一路打怪升級,認知、影響力積累到一定階段後,便有一定牽動局勢的能力,只要團隊不拉胯,那麼就可以再進一步;
而後進入“聰明人”的世界,便需要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後續上賭桌的必備技能,我們這裡以兩個故事講述今天的想法。
故事一·背鍋俠
之前接手了一塊產品業務線,於是與原Leader說了下分工,大概意思是:
我是過來學習的,也能給團隊帶來更多的資源,團隊內的工作你繼續管理,之前的規劃繼續做,不要管我。在愉快的相處下,到了部門週會。我發現一旦是團隊有疏漏的地方,這位leader,自然而然、驕傲的說道:
這塊小釵會做規劃,這塊小釵下來會組織,這塊我下來跟小釵聊聊,小釵讓你準備下,小釵說不需要提供......
尼瑪,我怎麼成背鍋俠了!這裡要注意,這個產品同學「絕對不是因為不滿意我的存在」而這樣說的!總結下來,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
團隊中如果出現一個新leader(可能最強的人)後,那麼其餘人甚至是之前的leader,更傾向於停止思考,事事請示,躺平等待帶飛...
困難與擔當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什麼人容易被提拔為Leader,這裡直接給出答案:「有擔當的人容易被提拔」!
故事一如果對應權責利模型,其行為是合理的,但合理未必是正確的。因為這類同學在晉升,或重大機會來臨時往往不會被作為首選,這裡的核心原因就是「擔當與責任心」。
因為對於更遠的路,擔當是重要的特質,Leader會遇到很多三不管事物,部門互相推脫造成的全域性浪費是驚人的!
面對巨大的困難,人們傾向於呼喚英雄,或將自己摘乾淨。於是一些有意思的現象就產生了:
- 各部門發現創新難後更傾向於「老闆帶飛或躺平」;
- 做事「不具備持續性」,上層關注點變了後,容易將手裡的事丟棄,一些「重要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並且人們自古是慕強、崇拜英雄的,這種行為很容易被自己說服:
- 全力做老闆關注的事情有什麼不對;
- 老闆的「戰略變化比我戰術都快」,光是跟著也很累啊;
- 老闆一個假動作又把我忽悠瘸了;
要較真的話,我認為這是一種甩鍋行為,這種行為不好判斷,也沒有依據去懲罰這種行為,畢竟跟著英雄的思路有什麼不對呢?於是浪費行為因為沒有成本而更肆無忌憚;
有擔當的人傾向於解決問題,投機的人傾向於轉移問題
如果說擔當是問題到我為止,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對所有問題兜底呢?答案當然不是,這裡看第二個故事:
故事二·兜底
這個案例來源於我的工作,之前有次以產研互相理解、攜手共進的主題會上,有個同學一番發言,引起了技術同學諸多不滿,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這裡先說結論再說過程,結論是該同學需求寫的跟屎一樣,卻想讓技術兜底,技術顯然不買賬,就開始了拉扯,我站在全域性發了一段話:
兩邊同學分別是站在產品和研發的角度,所以會有本位問題,但是大目標是相同的,這是第一。
「產品的本質是寫需求,研發的本質是寫程式碼」
需求的評估指標可以是「需求完成度」或細節點「邏輯流轉的順暢度」,這個是基礎;程式碼的評估可以是整體「開發效率」和上線後的「運轉質量」,這裡還不涉及效能。
如果一個技術新人對業務不熟悉或者其他因素,寫的程式碼很爛,產品同學是不是需要補位兜底,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是專業度的不一致導致的產品同學能不能兜底,還有專業度導致的能補位到什麼程度。
同樣的問題在產品需求上也是一樣的,技術需不需要補位,這是個能不能和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產品更進一步是體驗,技術更進一步是效能是頁面卡頓率等等體驗指標,類似這種東西是不是需要產研互相補位,我認為是需要的。
所以討論的點應該拉一條能力值基線,在「能力值基線以下不需要補位,不能補位,需要各司其職,達到專業能力,能力值以上需要互相補位」,以達到共同的目標。
當然,掛著一個技術負責人的title他們會認為我有「立場」問題,但這就是我的真實想法:
能力值基線以下不需要補位,不能補位,需要各司其職,能力值以上需要互相補位
為避免誤會,隨後還補了一句:
這裡不是特指產品同學能力有問題,所以不必發散
這裡特指的是一種可能,比如我可以說研發這邊有10%的同學能力值就是欠缺,就是需要內部培養培訓,補足短板是其一
再上一級的leader雖然當前能力值線上,但是也會隨著公司的發展、業務的增速而導致能力不足
客觀的說,我就覺得我自己現在能力有所不足,不能完全的、深入的、系統的瞭解業務,這個都不是原則性問題
我們如果突然從一個市值10億的公司,變成市值100億的公司,能力要求肯定會有變化,「這個能力不足是相對值不是絕對值」,「能力基線也是動態變化的」
但就我後續觀察,該同學似乎「沒聽懂」,這是為什麼?
同頻對話
認知即對人事物的認識,對相關人事物底層結構關係的認識 管理認知即對管理世界理解的投影、是五維模型的基礎,這裡畫一個圖:
我們假設,人們成長軌跡一定是從下到上的,極少有人出身就在終點,畢竟真實世界很少有龍傲天。在這個假設下,有一個人問我圖書館在什麼方向:
- 市區認知的人會說,東北邊有一個南邊有一個
- 縣區認知的人會說,書店在北邊,市區的人在說謊
- 而省區認知的人會說,東邊也有一個書店喲,於是市區認知的人會很不以為然
認知是向下相容,認知更高的人知道下面的人在想什麼,而認知低的人未必知道上面的人在說什麼
所以說,我們在傳遞一個資訊時候一定要做到「同頻對話」,儘量「拉齊認知」,否則極容易成為雞同鴨講,這個情況最常見於產品、運營、研發、GM各說各話。這也是上面那個產品同學聽不懂的主要原因,因為大家沒有同頻對話。
能力基線與勢能
前面一直再提「能力基線」,這個能力基線到底是什麼?然後,公司會有很多專案,這個專案憑什麼會落到我手裡?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提出另一個邏輯,勢能與能力值基線
這裡要表達幾個點:
- 通過不同的事件(多數時候是做專案、做彙報),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勢能
- 個人能力值會逐漸成為基準線,而勢能卻是動態變化的
有了這個認知,我們再畫第二張圖:
完成某些專案,勢能會達到一定程度,這個時候更難的專案、更高的職位才會考慮到你,能力值是做事的基礎,勢能涉及你所能利用的資源,需要長期運營,我們也會得出更進一步的評價模型:
上面故事中的產品,可以很好的與BVR模型對應起來:
- 第一層次,環境層次,程式碼寫不出來怪鍵盤,看書沒收穫怪作者,寫不好需求怪技術不兜底;
- 第二層次,行為層次,會認為不漲工資是因為沒加班,員工不加班是因為工資不滿意;
- 第三層次,能力層次,會認為只要我努力就能怎麼樣,也會認為只要我失敗,那麼就是我不夠努力,小孫就是困在了第三層次出不來的典型;
- 第四層次,BVR層次,已經瞭解到「結構影響行為」的人,開悟的起點;
- 第五層次,身份層次,做事首先考慮我是誰,我的定位是什麼,我這個階段的邊界是什麼的人;
- 第六層次,精神層次,不是天才就是傻子,不是偉人就是瘋子;
所以,我們先會圈定一個人的能力基準線,其次看他的勢能,也就是我們所謂影響力,根據基本能力和勢能,就能判斷這個同學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自我定位
這裡再進一步,判斷一件事情你能不能做,更確切的說法是判斷這件事情你的團隊能不能做,所以考察個人能力、勢能的同時,也會考察團隊的能力、勢能,所以團隊可以找更多補足能力短板的人,所謂能力互補即是如此.
為了更好的說明關聯,這裡舉一個例子(例子中只是我的認知,未必正確,大家可有其他判斷):
之前工作經歷裡面,有幾個同學基礎的能力差距不是太大(這裡特指做專案的能力),而慢慢的差距就出來了,其中的原因:
勢能差距
包括如何“造勢”的能力,初期和運氣有關係,長期來說運氣成分會拉平
自我認知問題(管理認知)
會更偏上圖三角形中的“身份”維度(這裡並不是說那個同學到了那個層次,而是當時在那個工作環境下,他是那麼認為的,在更大環境中未必)。比如其中一個同學就會認為我是團隊二號位,另一個同學會認為我是團隊三號位,這個是他們給自己拉的一條能力值基線。
這個自我認知基線會改變他的“屁股”,會影響他的思維,會影響他對自己的要求,很有可能三號位同學會偶爾挑戰下二號位同學,完全聽從一號位同學,心理“打壓”所有二號位以外的同學,他們會根據各種心理試探、事件舉證,確認自己的定位正確性
你對自己的認知與定位,會決定你的行為
認知+勢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行為和所處位置,這還沒扯到能力上,多數情況來說,能力的差距不會有那麼大。
團隊會造成根本的差距
一些同學會刻意的打造自己的小團隊,這個培養可以是指點,給資源,給管理許可權,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他有更多的經歷,經歷會造成根本的不同(回顧上圖的能力/勢能圖)。
團隊與團隊之間是有差距的,比如二號位同學團隊更閉環,能力更全面;三號位同學團隊更單維、更low,橫向一對比,高下立判了。
管理認知+勢能+團隊可以決定你在一個環境中真正的角色,個人勢能需要運營,團隊勢能運營更難;
認知是你想要什麼的基礎,勢能是你有沒有資格要這個東西,團隊是你能不能做這個事情,幾個大小因素,缺一不可。
到一個階段以後,基本管理能力、全域性推動能力乃至聰明等美好的特質,都是上賭桌的基本籌碼,是同等對話的基礎。
有認知、有能力、沒勢能會被認為好高騖遠或者時運不濟,幾次失敗後,別人就會認為你身上只剩下一些傲氣,難成大事。如果認知、能力、團隊皆到位了,想要更進一步只需要等待時機,以逸待勞,人品沒問題就好。
所以,有擔當容易被提拔為Leader,而成為Leader後,有正確的管理認知、良好的團隊勢能以及一支能打硬仗的團隊,會受到二次提拔。
Leader的思維
所謂有擔當
碰到具體事項時,儘量別讓leader幫你思考,也儘量別讓leader幫你背鍋,如果可以的話,請儘量別讓下游團隊幫你背鍋。
提供你的專業意見,提供你的決策模型,提供你對當前事項決策所用的論據,最後跟相關方儘量做到資訊同步,再請leader拍板即可,這裡所謂的擔當更多的是對你自己,未必是對你leader。
所謂正確認知
所謂正確認知其實很簡單:
- 知道自己在團隊中真實能力到底怎麼樣;
- 知道自己在團隊中的真實影響力如何,能夠獲取什麼樣的機會;
- 知道自己當前梯隊能做什麼樣的事情;
知道自己在環境中的真實情況,有利於你做出正確判斷,不會做出一些貽笑大方的事情,比如讓下游團隊亂兜底,能看清局勢,是總監的必備技能啊。
最後一個問題,被二次提拔了,然後呢?
最後的主動思考
之前一段時間我的工作思維是堅決執行老闆對產品的理解,這是最大的優點,但可能也是最大的問題,因為我的工作變成了對老闆輸入的解讀,這就導致我的思維全部圈定在了老闆的思維裡。
那麼導致這個事實的原因是什麼?我覺得可能是兩點:
- 老闆的想法太有侵略性,眾人很難否定老闆的想法(沒有有效證據鏈拉扯);
- 我的主要輸入源是老闆;
但,這個未必是健康的狀態,也許真實情況是需要在細分領域跳出框架,上下佐證才能形成真正的創新。
創新的底色是足夠的閱讀量,如果要跳出老闆的認知,在通篇閱讀量方面超過不容易,就要在細分領域下足夠的功夫,這裡的一個思考是:
老闆給予20%左右的思想輸入,然後就要在某一層面、某一階段的拒絕老闆思想的影響,自己獨立把這20%的論點,演化論證到60%左右,拿著多出的這40%跟老闆對比拉扯。
畢竟他時間有限,雖然想的廣,但未必在細分領域驗證的有我們深,老闆想的廣,我們論證深,這也許就是一個差異化補足和配合的方式。
至於這額外40%的延伸對不對、好不好可以討論、可以拉扯,但是我們已經是站在60%的場景下討論問題了,這多出來40%的研究,就是我們跟老闆叫板的底氣
如何從60%去到100%,裡面的佔比是多少,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起測試、一起斟酌嘛。
這裡的核心思維是:「主動思考」,找問題中最難的點去攻破,不要有取巧的想法,對於真正困難的事物,取巧很難過關。「死磕、深鑽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解法」
掌握主動思考、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再次被提拔的關鍵。
結語
最後總結一下:
- 是什麼造就了一個員工成為Leader;
- 是什麼造就一個Leader成長為了大Leader;
- 是什麼造就一個大Leader成為了更大的Leader;
答案是足夠的擔當,正確的認知,主動的思考。
三者間相輔相成,有擔當才會解決問題獲取機會,有認知才能解決部分問題,有思考才能將問題解決徹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喜歡的同學可以四連支援: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