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國家,疫苗接種工作挽救了大量民眾生命,併為經濟復甦提供了支援,但由於新毒株的出現,不確定性依然較大。我們最新一期《財政監測報告》發現,疫情將對不平等問題、貧困問題和政府財政造成長期影響。
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債務跳升了14%,創下了226萬億美元的記錄。這一數字包含了公共部門和非金融私人部門債務。當局需要對後者進行密切監測,因為過高的私人債務最終可能導致公共債務規模擴大。
全球形勢有所改善
但部分國家仍面臨挑戰
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組別之間,以及在同一收入水平的國家組別內部,各國的環境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其財政政策也是如此。
在發達經濟體,財政政策仍然為經濟活動和就業提供支援。在這些國家,財政政策正在減少對疫情緊急情況和救援措施的支援,並轉向公共投資,以促進綠色和數字變革。一些政策也將提高經濟包容度。例如,在美國,一些預算旨在減少社會不平等,並可能將貧困人口減少近三分之一。
在全球範圍內,財政政策也非常重要。例如,如果歐盟(“下一代歐盟復甦計劃”)和美國(“美國就業計劃和美國家庭計劃”)宣佈的大規模計劃得到全面實施,2021年至2026年全球GDP將增加4.6萬億美元。
新興市場和低收入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具挑戰性的前景,因為許多國家的大多數人口尚未接種疫苗。此外,我們預測這場危機將產生長期的不利影響,導致稅收低於疫情前的趨勢,特別是在低收入發展中國家。這將使這些國家更難實現其發展議程。
來自這些國家的財政支援比發達經濟體的更為有限,而融資的收緊進一步削弱了財政支援。政府當局應繼續注重促進醫療衛生工作和保護最弱勢群體。儘管與危機最嚴重時期相比,經濟形勢有所改善,但我們估計,與沒有爆發疫情的情況相比,到2021年年底,陷入貧困的人口將多出6500萬至7500萬人。
風險主要來自變異株和低接種率。鉅額債務和政府資金需求也是脆弱性的根源。隨著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開始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脹,貸款成本也隨之增加。此外,發達經濟體存在利率突然上升的風險。這將給融資環境帶來壓力,並對債務高、金融部門脆弱的國家產生特別不利的影響。從積極的方面看,加大全球疫苗接種的力度將增加增長前景,改善公共財政狀況。
培育韌性,加強合作
在公共財政前景不確定和麵臨重大挑戰的情況下,政府必須在許多方面採取行動:
根據疫情、經濟形勢和未來前景校準政策。當局應逐步撤銷支援措施,財政措施應旨在控制公共財政風險,同時保持價格穩定和金融穩定。
專注於推動經濟變革,建設更智慧、更綠色、更具彈性和包容性的經濟。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增加對實體資本、教育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投資,並加大力度支援勞動者再培訓,並將勞動力資源重新配置到更好的就業崗位上。
逐步增加必要領域的稅收,提高支出效率。這對於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來說是最緊迫的,因為它們未來的收入可能會繼續減少,這可能會減少它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資金。
提高財政政策的可信度,以便在不損害公共信譽的情況下為進一步的短期支援創造空間。緊急支出應輔之以確保透明度和問責制的措施。中期預算框架可以使借款人相信,政府將採取負責任的預算辦法,以降低融資成本。
儘管迄今為止,國際社會已向低收入國家提供了大量支助,幫助它們減輕其財政脆弱性,但仍需做更多的工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開展的特別提款權普遍分配有助於增加國際流動性。如果高收入經濟體能夠借用這一輪特別提款權中分配給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部分資源,以促進其可持續發展,特別提款權的積極影響將會增加。然而,由於暫緩償債倡議(DSSI,允許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國家暫停償還官方部門債務)將於2021年底到期,各方應確保G20債務處置共同框架的有效運作,以幫助世界上最貧窮和負債最多的國家面對新冠危機的持續影響。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知識星球,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