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L加鹽發表於2021-03-25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講到任天堂旗下的作品,你第一時間會想到啥?

紅帽子綠帽子、大亂鬥、動森、火紋、噴射戰士...都沒問題。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會冒出大批忠實老鐵,從各種角度給你分析任天堂為何叫“世界主宰”。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在這些作品的耀眼光芒下,《Mother》(地球冒險)系列難免顯得有些小眾。人們對它最近的記憶,停在了15年前登陸GBA的最後一作:《Mother 3》。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剛好三天前,GBA迎來了20歲生日。作為一臺引領時代的傳奇2D掌機,承載過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玩家的青澀歲月,即便在彼時實施遊戲禁令的國內,這臺神機也以“多媒體互動系統”的名號,和後來的模擬器一起,將我們帶進了更多彩的虛擬世界。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當年的“國行”:神遊GBA“多媒體互動系統”

GBA平臺的名作之多,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如數家珍。像Capcom、SE、世嘉、Konami等廠商,紛紛在GBA上輸出了大量有意思的作品。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塞爾達:縮小帽》是Capcom代工的

當《Mother 3》登場時,GBA已經來到了生命週期的末尾。對於它,玩過的人向來不吝讚美之詞,吹遊戲的畫面“榨乾機能”,故事“發人深省”,音樂也“悠揚動聽”,有了絕唱的意味。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但如果你去M站(Metacritic)等歐美綜合評分網站,翻06年發售的GBA遊戲排行,只能在前排找到《最終幻想5》GBA版、《超級機器人大戰》、《召喚之夜:鑄劍物語2》等名作,《Mother 3》卻不見其蹤。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原因很簡單,《Mother 3》從未在日本以外的地區發售過,自然也沒有其他官方語言版本供人體驗。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最近,老外們借GBA 二十週年、《Mother 3》十五週年之際,在社交媒體上再次掀起英文化的呼聲,一度讓遊戲上了熱搜。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對面是《Mother 3》的主角

“Mother是後媽養的”,老任死活不推出英文版《Mother 3》早已成了梗。儘管知道希望渺茫,眾人仍不忘整活,調侃自己“趁早斷了這個念想”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Mother 3》本地化走一個?”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不行”(gif中人物為前北美任天堂總裁雷吉)

而這幫人越念念不忘,你就越能感覺到地球模樣的遊戲LOGO下面,多少藏了點乾貨。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任天堂:“這些玩意毫無價值”(earthbound是遊戲在歐美的叫法)

01

《Mother》系列的歷史,要追溯到1989年FC上的第一作。那之前,製作人糸(讀si)井重裡的職業是知名撰稿人,平時寫寫書、散文什麼的。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文字方面的積累,日後成了他在遊戲領域搞創新的鋪墊。當一個和任天堂合作的機會擺在跟前時,糸井大膽地在企劃案裡另闢蹊徑,將RPG的背景設定在了現實社會。

時任設計師頭子的宮本茂見這路子有點野,也一時拿不定主意,就先否了糸井的提案。多年後的糸井在採訪中回想這事,說吃了閉門羹的自己,在回程的火車上“掉了眼淚”。

好在沒多久,想通了的宮本茂,決定給糸井一個團隊先做做看。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他沒有讓人失望。《Mother》發售後,被視為“現代版《勇者鬥惡龍》”。作為任天堂第一款回合制RPG,受到《七寶奇謀》等電影影響的糸井,給遊戲安排了一個少年冒險風格的主線,跟隨小男孩的腳步,踏上環遊世界之旅、結交夥伴,從邪惡的外星種族手中拯救地球。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由於設定不走尋常路,主流認知中勇者與劍與魔法的世界,在這裡變成了玩家身處198x年的美國鄉鎮,手握球棒、平底鍋、悠悠球,使用“大腦震顫”、“PK光線”之類的搞怪技能,和穿西裝的喪屍、大卡車、還有叫“藍星人”的外星生物等奇葩敵人戰鬥,氣質清奇到了骨子裡。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一代獲得了成功,糸井後來想給續作加入了更多天馬行空的東西,但bug等技術問題始終困擾著他。遊戲開發近四年,仍不能穩定執行。

焦頭爛額的糸井找到了才當HAL社長的巖田聰,巖田聰了解完狀況自信的說“如果決定慢慢修復,要花兩年,但我和你們一起重頭開始做,一年內就能搞定”。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糸井多年以後聊到這件事仍記憶猶新,巖田聰身為老“碼農”的高超技術力,也因此傳為業界佳話。

02

《Mother 2》1994年登陸SFC,故事梗概與一代相似,遊戲背景時間則跟著現實推移到了199x年,加入了不少有意思的新點子:

比如戰鬥介面。角色的生命值和PP值(類似法力)長得像倒數計時器,遭到攻擊後,上面的數字會立刻開始滾動,隨後下降到對應的數值。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不過這麼扣血需要時間,如果你能趕在血量清零之前結束戰鬥,或者使用加血道具,傷害致命也能扛住,這給回合制玩法增添了即時的緊張感。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遊戲裡,帶不下的道具想存倉庫,得叫快遞公司上門取,一次只能取三個;騎自行車比跑步快,但後面主角隊伍壯大後,就不能騎了,因為“騎車帶人危險”。

還有令人津津樂道的披薩外賣。打電話訂餐後,效率極高的外賣員總會在3分鐘內,將這個回血道具送貨上門。這時你要是已經離開原先的位置很遠,外賣員就會打電話問你人哪去了。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即便你在雨林游泳,也隨叫隨到

玩到最後你甚至能發現披薩店倒閉了,原因正是唯一的外賣員天天使命必達,過於勞累辭了職。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遊戲還堪稱“反盜版”“防沉迷”先鋒。一旦系統檢測出未授權版本,敵人生成速度將直接拉滿,難不住“盜版”玩家的話,遊戲就會在快通關時自行凍結,並永久刪除存檔。而每連續玩兩個小時,也會被遊戲裡的“爸爸”打電話嘮叨。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英文版玩了簡寫梗“Parents Opposing Obsession Plan”意為“爸媽的防沉迷計劃”簡寫為Poop(拉屎)

上述的奇技淫巧只是一部分,可想而知要燒掉開發者多少腦細胞和時間。

不僅如此,《Mother 2》的結尾或許有資格爭奪“最兒童不宜的任天堂設計”外號。多年後人們談論起二代結尾,仍會用“獵奇、深刻”等字眼形容。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畢竟在一款總基調偏幽默搞怪的全年齡向作品中,塞進時間悖論的隱喻,以及探討生命與死亡的戰鬥,年紀不大的玩家屬實難get到。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這些最後都成了人們吹二代,催三代GKD的花式角度。

03

然而三代的開發比以往都坎坷。本來說好陪SFC走完最後一程,卻一路拖到N64主機,再宣告中止開發,到發售時,GBA等得花都快謝了。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左邊為N64開發中的畫面

如我開頭所說,《Mother 3》幾乎把GBA機能掏空。這次糸井沒有出任製作人,只攬下了重要的編劇工作,保證了系列原汁原味的“抽象”。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Mother 3》有與前作差不多的整體風格。但這次糸井沒有沿用以往的“公路電影”思路來設計主線,而是將主舞臺在不同時間下的樣子作為講述的重點。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多視角敘事

具體體現在章節之間,你可以扮演不同角色(甚至猴子)進行冒險,章節間的時間線雖不連續,但最後都能匯聚在遊戲主舞臺「虛無之島」上。

你還能感受到世界觀裡技術發展對場景的改變。從科技程度低下的鄉村,到21世紀的現代化城鎮,《Mother 3》沒有明確的背景年代,但剛好和現實中千禧年前後的時間節點對上。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遊戲戰鬥系統同樣得到了更新,引入“音樂戰鬥”元素,連選單裡攻擊標誌變成了音符的樣子,玩家跟著節奏按下攻擊鍵,就可以打出更高的連擊傷害。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有趣的變與不變,在時隔前作十二年的《Mother 3》上展露無遺。不過因為開發拖太久,沒能趕上全球發行的便車。

後來有外媒分析任天堂不釋出國際版的具體情況,除開翻譯文字量大,文化差異被視為主要的原因。

不查不知道,遊戲初代進行英文字地化時,因為美國任天堂的嚴格尺度,大量河蟹掉抽菸、血液等敏感元素,還降低了遊戲難度。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左邊日版抽菸烏鴉,右邊美版沒了菸頭

二代的美版官方宣傳口號更令人迷惑。“This game stinks!”,意為“這遊戲很臭!”,後來被解釋成了對遊戲惡搞風格的美式理解。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這對三代的後續影響是,被前一作震撼的老外們憋得難受,“We Need English”的呼聲迅速變大。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部分技術宅覺得敲碗等不是法子,於是組織團隊用愛發電,把遊戲完整的翻譯了一遍,並在08年釋出了英文Rom補丁,無數老外第一次靠模擬器嚐到了新作的滋味。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這中間,釋出者也向任天堂法務部表現出了很深的敬意。堅稱“如果任天堂釋出三代的官方英文版,我們會當場停掉相應工作”。

04

時間過去了十幾年,當年開發完3代的糸井丟下一句“Mother不會再出新作”後漸漸淡出了遊戲界,重拾文學老本行。英文正版《Mother 3》的希望似乎也隨之渺茫了起來。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但受到《Mother》系列啟發的獨立遊戲並不少。

如果你玩過《Undertale(傳說之下)》,或許能察覺到二者之間的聯絡。例如最後有點精汙的小花boss戰。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饒恕而非殺死敵人的功能(Mother2打敗最終boss要用“祈禱”),說不清道不明、搞怪嚴肅、又有點感人的故事風格...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借老外的原話說,“《Mother 3》是《Undertale》的親媽(Mother)”

正好2016年《Mother3》十歲之際,《undertale》的製作人Tobyfox專門發推祝賀,官方認證了「親媽說」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如果沒有《Mother3》給的靈感,《Undertale》不會誕生”。

此外,獨立遊戲《夢日記》《Lisa》都能很輕鬆找到“老孃”(國內玩家戲稱)的影子。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上半部分《夢日記》那隻牛的模型,幾乎和Mother3裡的一樣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Lisa》的開發者承認靈感來源於《Mother》

而在全世界眾多的《Mother》狂熱粉中,最出名的就要數寶可夢親爹田尻智。寶可夢遊戲當初的狀況幾乎是《Mother》的翻版:開發人員來自《Mother》製作組、現代背景、畫面質感很接近。

就連主角都是帶著紅帽子的騷年,離開小鎮去冒險的設定,也能對上。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只是越桃李滿天下,睹物思情的玩家們越希望《Mother 3》能早日推出官方英文版。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任天堂全明星大亂鬥》裡,三代主角也有登場

從2006年遊戲發售之後,大大小小規模的請願從未斷過。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請願書

這讓我想起以前的寶可夢遊戲,請願多年終於等到官方實裝中文的那刻,不玩寶可夢的人也能感受到共鳴。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前幾天的GBA二十週年紀念,Mother玩家一系列的自發創作。我看到作為GBA生命最後為數不多的“光”,《Mother 3》仍有著超越時代的魅力。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Mother3上熱搜,遊戲該上NS了”

但有意思的是,相比推出英文正版,續作的呼聲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這興許和糸井2015年去給初代再登陸Wii U捧場時,留下的一段個性發言有關:

十五年後,老外仍在為任天堂這款另類RPG高呼“We Need English!”

“如果歌星一年發行好多專輯,即使都賣得好,但裡面可能並沒什麼好歌曲,人們真正喜歡的歌往往來自於一些以前的專輯。

我很慶幸製作遊戲不是我的職業,假如是,現在《Mother》四代和五代應該都做完了。”

這要不然不做,做就做好的態度說來挺讓人欣賞。但他可能更想表達的是,有時候,決定停下來,經典才之所以成為經典吧。



來源:BB姬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Y4sxOAfs9rY10Fl2nwf5X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