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市值暴跌一半,被美拉黑,這家公司在AI賽道上逆境稱王

dicksonjyl560101發表於2019-06-30


AI是顛覆性的技術,它直接而深刻地跨界衝擊著各行各業。

就拿各大公司每年都會舉辦的各類活動來說,活動現場重量級嘉賓發言,需要速記吧?

按照傳統的做法,每次活動主辦方都會請速記到現場進行內容記錄,但是這家公司最近推出的一款新產品,可以說是直接粗暴地搶走了速記的飯碗。

錄音一小時,成稿只需要5分鐘,準確率高達98%。

這款神器就是科大訊飛推出的智慧錄音筆,不僅打敗了飛利浦、索尼等國外大牌,甚至連速記都敗下陣來。

科大訊飛自成立至今,可謂跌宕起伏,輿論壓力從未停止過。甚至有網友表示:“如果不是美國把科大訊飛列入了實體名單,我們都不知道科大訊飛已經這麼牛了。”

年少成名的少年天才

天才是什麼?華為全球狂攬天才少年,就足以說明天才的價值。

科大訊飛的創始人劉慶峰生於安徽風景優美的涇縣,他5歲替上街賣菜的母親算好價錢,初中就開始自學立體幾何、微積分、線性代數,12歲拿下了當地初中物理、數學競賽兩個第一,以中考狀元身份考入宣城中學。

進入高中後,他選擇了當時國內最難報考的中科大,最終以高出清華錄取分數線40分的成績,被中科大電子工程系錄取。

當時的中科大,天才匯聚,狀元雲集,包攬了13個省市的高考狀元。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高校的數學界、物理學界,5個華人教授中就有4個是中科大畢業的。

在高手雲集的中科大,劉慶峰入校後的第一次高等數學、理論物理摸底考試就在77人中考了兩個第一。

此後,數理方程、力學、電磁場、光學等課程都是全系第一。

優秀的天才,自然不缺伯樂慧眼識珠。

當時中科大電子工程系的博導王仁華教授,曾在日本東京大學做過訪問學者,是我國著名的人機語音通訊,數字訊號處理專家,他在1992年五一剛過,就敲開了劉慶峰宿舍的門,也向劉慶峰開啟了“語音技術研究”的大門。

劉慶峰第一次走進人機語音實驗室,親眼看到透過一排排的計算機合成人聲,他被震撼了,“原來數學還可以用來做數字訊號處理。”

老先生很開明,只管大的研究方向,具體試驗充分放手。

所以,大三劉慶峰就帶隊參加了國家863專案,要知道,即便是在學風相當開放的中科大,能夠進入實驗室最起碼也得是碩士。

當然,劉慶峰確實爭氣。1995年下半年,老先生提到日本的語音分析工具效率太低,“有沒有提升空間?”

結果劉慶峰僅用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將效率提高整整10倍。

讀書創業兩不誤

1996年秋天,劉慶峰意識到語音技術或許可以實現產業化,因而婉拒了當時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李開復博士的邀請,轉而向王仁華教授提議,“能否一邊攻讀博士,一邊辦公司創業?”

開明的王仁華教授立即就點頭應允。

劉慶峰在學校的人脈一直不錯,當聽說他要創業時,不斷實驗室裡的師兄弟要加入,連中科大BBS論壇中的8個版主中就有6個要求加盟。

絕大多數成功的創業者,在創業之初都沒有什麼高上大的辦公樓,西園新村三室一廳的房子就是劉慶峰創業的起點。

他們將這個民宅稱之為“星星工作組”,因為在這裡創業的一群年輕人,基本上都是凌晨三四點睡覺,看著星星升級又落下。因為經費有限,這些年輕人幾乎天天吃盒飯,餓了就啃黃瓜充飢。

然而這個年輕的團隊絕大多數都是理科生,他們認為研發創新更重要,才更有意義,結果卻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做出來的產品,叫好不叫座,投放市場舉步維艱。

這個創業團隊不能沒有主心骨,不能沒有CEO,1999年五一,劉慶峰臨危受命,正式創辦了科大訊飛,並想出了一句口號:“中文語音技術由中國人做到全球最好”。

如果僅僅是這些少年天才憑著一腔熱血,孤獨地走上創業之路,或許正如他們所言,半年後或許會就地解散。

但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當時眼界十分開闊的合肥領導,當聽說劉慶峰這夥團隊要做語音合成技術後,當即表態:“這些小夥子必須留在合肥。”

隨後,市政府下面的3家投資機構當即投了3060萬。

得到資本支援的劉慶峰,決定透過資本的力量,把民族語音產業擰成一股繩,科大訊飛開始向清華、中科院、社科院等有關研究機構提供專案經費,透過與各個機構合作進行產業整合,股權分享,實現成功共享,藉此與國際巨頭們抗衡。

對夢想的堅持

有了核心源頭技術,很快,科大訊飛開發的第一款“暢言2000”的電腦軟體問世,然而市場並不買賬,好不容易遇到使用者購買,也是年齡偏大的人群,操作電腦能力較弱,動不動就因為電腦本身的硬體問題來電話,而且一聊就是半個小時,其他客戶只能乾瞪眼。

2000年,當時有人勸資本大佬熊曉鴿投資成立不久的科大訊飛,結果被他拒絕,並表示這家公司“看起來很熱鬧就是不掙錢”。

的確,當時的科大訊飛入不敷出,最困難的2001年8月,財務總監告訴劉慶峰,“公司賬上只剩20萬元,只夠維持2個月”。

當時劉慶峰的同學大都在微軟、IBM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年薪早已是百萬級別,而科大訊飛的創業團隊僅僅拿著2000元微薄的工資。

那段時間,公司面臨散夥,團隊很多人都在私底下議論,“語音產業到底能不能做大?”“語音業務賺不了錢,不如改做網路遊戲。”“公司還不如做房地產來錢快。”

為此,2001年底,劉慶峰專門將團隊拉到巢湖半湯開了兩天的務虛會議,主要的目的就是統一思想,“如果不看好語音,請走人”,“未來,語音是公司的唯一方向。”

科大訊飛的轉機出現在2002年,這個風雨飄搖的團隊,遇到了復旦出身,復星集團郭廣昌,兩人惺惺相惜,郭廣昌當即表示要投資,隨後聯想投資和英特爾相繼入股。

當時,語音識別這個行業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但這個團隊以難以想象的堅韌和毅力,懷著對夢想的堅持,心無旁騖在語音行業深耕細作,終於迎來了後來的騰飛。

從2005年到2008年,訊飛連續3年保持淨利潤130%的複合增長,2007年,營收更是達到歷史性的2億元,淨利潤突破5300萬。

短短7年,訊飛語音雲總使用者數達到9億,月活躍使用者超過3億,日服務量達30億人次,不僅有高德、滴滴、攜程、新浪微博和58同城等大公司在使用,更多的是1000多萬的中小企業在使用。

要知道,訊飛輸入法僅靠自然增長,短短5年時間就累計了4億多客戶,語音輸入覆蓋率超過40%,一舉擠入移動端輸入法前三甲。

2008年,科大訊飛成功上市。成為中國語音產業界唯一上市企業。

燒不死的鳥是鳳凰

然而,長大後的科大訊飛,所遭受的質疑與爭議也從未停止過。

4月19日,科大訊飛釋出了2018年年報。資料顯示過去一年科大訊飛收入79.2億元,同比大增45.4%,淨利潤為5.4億元,同比增長24.7%。令人驚訝的是,訊飛去年獲得政府補助2.85億元,佔到了淨利潤的52.58%。

2018年的科大訊飛,除了在 “政府補助與淨利潤關係”的問題備受爭議,還深陷“同傳造假風波”、“以建設培訓基地為名開發房地產”的種種爭議中,這令這家頂著“人工智慧第一股”光環的公司,在過去一年內從超過千億市值跌落至四百多億,也引來諸多對公司業務及前景的質疑。

事實上,對高新技術企業的補貼上,美國更加簡單粗暴,其非政府組織“履行職責研究中心”就公佈過IBM、Google、Facebook等公司曾經獲得來自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各類補貼16.32億美元、7.66億美元和3.33億美元。

新能源產業代表特斯拉,自2007年以來,更是獲得過高達35億美元的財政補貼(包括每輛汽車銷售減稅7500美元),其中近一成來自聯邦政府,其餘則來自地方政府。

正如其高階副總裁、董事長秘書江濤所言,“這些補貼來之不易,是基於訊飛大量的研發投入,說訊飛的淨利潤來源於政府補助非常不靠譜,科大訊飛拿到的政府補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在銷售和公關方面一向處於弱勢的科大訊飛,在投資者對AI從狂熱追捧到逐步冷靜的過渡期,市值一路狂跌,但口水和質疑擋不住這家公司的發展步伐,截止日前,科大訊飛的市值已經逐步恢復到695億。

在今年618,靠技術說話的科大訊飛在雙平臺榜單中 共計拿下了6個第一,特別是翻譯機和智慧機器人品類,更是連續霸佔了6月1日至18日實時競速榜榜首,而且作為此類產品的開創者,訊飛翻譯機已經連續三年獲得了雙平臺銷售冠軍。

可以說,正是長達20年的堅持,訊飛才形成了以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為核心的技術體系,成為了中文語音技術標準。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9829936/viewspace-264914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