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今日釋出的《2019全球糧食政策報告》(GFPR) 顯示,由於飢餓和營養不良、持續貧困、經濟發展滯緩及環境退化的惡性迴圈日趨加劇,全球許多農村地區仍然處於重重危機之中。這可能會減緩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氣候目標及改善食物和營養安全等目標的實現程式。

與城市地區相比,農村地區仍得不到充分服務,在全球範圍內面臨一系列廣泛的挑戰:中國農村地區環境汙染嚴重;印度農村地區遭遇嚴峻的農業危機;而非洲農村地區日益增長的青年人口則面臨就業機會嚴重短缺問題。該報告指出,鄉村振興是克服這一系列挑戰的有力舉措,並著重強調了一系列能夠將農村地區變成安居樂業、充滿活力的健康家園的政策、體制與投資方向。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樊勝根指出:“振興農村地區能夠刺激經濟增長,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危機,同時還有助於到2030年實現包括’零飢餓‘在內的多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氣候目標。” 樊勝根表示:“鄉村振興既合乎時宜又切實可行,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在接下來短短十年間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的關鍵。”

世界貧困人口大多數生活在農村地區:農村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5.3%,但是佔世界極端貧困人口的70%。目前,全球農村地區貧困率為17%,是城市貧困率(7%)的兩倍多。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該報告首章合著者Achim Steiner表示:“農村轉型需要採用一種能夠加強城鄉聯絡、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整體經濟方法。加強這些聯絡可促進農業與非農業產業的發展與多樣化,縮小城鄉社會經濟和生活質量差距。”

該報告強調了農村地區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成為重要的創新中心。為實現這一目標,報告提出鄉村振興的五大基石,即創造農業與非農業的農村就業機會、實現性別平等、應對環境挑戰、改善能源獲取、投資良好的治理。

創造就業對農村地區減貧至關重要,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農村地區,該地區貧困率較高且青年人口眾多。該報告指出,鼓勵投資非洲國家農村運輸網路、電信及人力資本等領域的政策可以在農村和城市地區為農村青年提供新的就業機會,並縮小城鄉差距。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非洲區域辦公室主任、該報告非洲章合著者Ousmane Badiane表示:“非洲的快速城市化正在為農村轉型與振興創造新機會,這主要歸因於城市地區日益增長的食物需求和對新型主食加工技術的投資,迦納、馬裡、坦尚尼亞、塞內加爾的情況便是如此。”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南亞區域辦公室主任、該報告南亞章合著者Pramod Joshi表示,南亞也更加重視農村就業的增長,以及通過加強基於農業的農村非農經濟來提高農業生產力。

該報告提倡努力縮小整體差距,確保所有人都能參與並從農村地區的發展與轉型中獲益。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研究員、該報告性別平等章合著者Hazel Malapit指出:“賦予婦女權利可提高農業生產力、提升母親和兒童的整體幸福感,提高他們為鄉村振興做出貢獻的能力。”

除推動經濟發展、提升人力資本之外,還必須恢復並改善農村環境,以確保環境提供的諸多服務。該報告環境章合著者、IFPRI環境與生產技術部副主任Claudia Ringler表示:“為推動農村居民積極參與併成為寶貴自然資源的管理者,他們對這些資源的使用權應在法律和實踐中獲得認可。”

改善治理是實現這些政策目標的前提。該報告明確了對鄉村振興至關重要的三個治理方面:適當、可預測的法律法規;有效政策的實施和執行;以及對掌權者的問責制。

本年度報告還著重介紹了歐洲的經驗如何為發展中國家的鄉村振興提供經驗教訓;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食物政策趨勢;食物政策指標的更新資料等。該報告是發展中國家食物政策發展動態年度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

樊勝根表示:“只要我們堅持不懈,2019就能夠成為消除飢餓和營養不良勢頭強勁的一年,為世界各地的貧困人口打造一個光明的未來。”

PDF版本將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援我們發展可加入!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2019全球糧食政策報告(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