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兩圖不難看出,亞太地區在生產和貿易中的作用日益增強,而生產和貿易是推升氣候變化相關排放的關鍵因素。為實現淨零排放,亞洲各國需立即行動起來。

亞太國家在氣候變化攻堅戰中的作用極其重要。除每年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全球總量約一半外,亞太地區還極易受到氣候風險的影響。據亞洲開發銀行估算,若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到本世紀末,本地區將遭受210萬億美元的鉅額經濟損失,其中發展中經濟體的損失高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4%!

果斷的政策行動已刻不容緩,否則本地區乃至全世界的未來恐將岌岌可危。

隨著亞洲快速工業化並在全球價值鏈佔據核心位置,從1995年到2018年,生產和消費隱含碳排放增長了近兩倍,其中基於生產的碳排放增速快於基於消費的碳排放。

貿易和貿易策略在實現淨零排放的轉型中具有重要作用。就開放程度而言,亞太地區是全球領先者。2021年,該地區貿易總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37%,較十年前的32%有所增長。在東南亞國家聯盟經濟體中,貨物貿易幾乎佔到GDP的100%。

亞洲製造品出口的隱含碳排放佔總碳排放的75%,其次是交通運輸業和其他服務業。

在全球範圍內,基於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出口的比例約為三成左右,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有顯著的增加。就出口碳排量與基於生產的排放總量之比而言,亞洲的增速超過了世界平均增速,尤其是在2001年至金融危機期間。此外,在1995年約為23%的比值,到2018年已升至31%,增幅超過三分之一。

東亞出口的隱含碳排放佔全球排放總量比重大幅增長,從1995年的18%上升至2018年的30%。與此同時,東南亞和南亞的佔比也分別增長了3.6個和3.3個百分點。

考慮到區域價值鏈的進一步發展,亞洲國家內的貿易活動對碳排放產生了顯著影響。該地區的三分之二來自區域內的進口貿易隱含著碳排放,同時,約有一半的出口貿易也在區域內進行。

如上所述的趨勢凸顯了貿易行動在推動本地區走向淨零排放方面的重要作用。貿易可以透過促進環境商品和服務的交換、技術轉讓以及對綠色產業和低碳技術的投資,提供多種解決方案。如果能夠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和區域綠色價值鏈等倡議將有助於亞洲減少碳排放。

貿易和氣候變化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絡,這意味著亞太地區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包容性增長和綠色轉型,從而加快淨零排放的轉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以下行動應該立即採取:

推動貿易和貿易政策成為國家自主貢獻的主流是至關重要的。應該更加明確和堅定地將與貿易有關的行動納入國家自主貢獻,以確保零淨排放的實現過程既暢通無阻又公平公正。

減少對環境貨物和服務徵收的關稅以及限制貿易的措施。增加對高效碳排放的生產和投資的資源投入。同時,降低關稅、提高環保意識和完善相關法規還可以促進消費模式的轉變,使消費者更願意選擇環境友好型的商品和服務。

加強技術轉讓。透過貿易和投資協定中納入關稅和環境規定等貿易措施,鼓勵向發展中國家推廣更加環保的技術,並促進技術傳播。

加快貿易便利化和物流改革。縮短在邊境的滯留時間,打通整條供應鏈。此外,實施跨境無紙化貿易具備巨大潛力,可以減少碳排放、減輕環境負擔。

為本地區共同打造一個更高效、更有效的政策框架,我們應利用貿易和氣候之間的相互關係,推動綠色投資和融資,不斷探索實現公平解決方案的途徑,以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此外,我們還必須加強合作,提升在碳計量技術和可追溯領域的技術援助和能力建設。 

亞太地區對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承擔重要責任,且易受排放影響。若該地區國家不迅速採取果斷政策行動,推動更環保清潔貿易的發展,將造成巨大經濟和人道主義損失。

本文作者

樸信永

Cyn-Young Park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研究和發展研究局區域合作與一體化及貿易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