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下載:新增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覆關鍵詞【中國碳中和目標和氣候路徑報告】即可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釋出《中國氣候路徑報告》,將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的減碳目標層層拆解,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減排路徑。報告旨在喚起社會對減碳事業的認知與關注、帶動企業的綠色轉型、為中國緩解氣候壓力並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盡一份力量。在報告撰寫過程中,BCG通過與學術界、工業界的數十場專訪與自下而上的建模和模擬,將中國減碳的巨集大目標轉化為具體的落地舉措,並匡算各舉措的減碳影響與所需投入。同時,針對能源、製造、交通等重點行業提供了切實的轉型方案與優先順序規劃。誠然,實現根本性的低碳減排需要在很多領域完成本質性突破,報告充分考慮到了中國在核能、光伏、風電、新能源車等領域的能力現狀,以及未來技術進步與規模提升的潛力,為中國減碳事業提供了高度可行的行動方案。

20209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承諾,中國將採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努力爭取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1] 。該承諾體現了中國攜手世界努力遏制氣候變暖、控制全球升溫幅度的長久願景,同時也代表著中國將為此願景積極投入的無悔決心。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中國區執行合夥人範樂思(Lars Faeste表示:如果要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須立刻開始行動並沿著1.5℃路徑 [2] 不懈努力,力爭在2050年前實現75%-85%的溫室氣體減排。在這一路徑下,中國需要在當前減碳計劃的基礎上大幅度地加大投入,努力突破現行技術與社會認知邊界。另一方面,報告也對2℃路徑[2]進行了闡述,該情景充分考慮到技術與經濟的不確定性,為中國減排道路提供了一份可靠的備選方案。

在基準情景 [3],預計中國2050年碳排放將較現狀降低10%-20%,與碳中和目標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中國須堅定信心,從根本做起,積極落實更多減碳舉措,如停止火電廠在國內外的進一步擴張、在工業領域(如鋼鐵、水泥和建築工程)促進能效提升以達到全球領先標準等。若中國不採取更加積極的舉措,世界完成1.5℃升溫控制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社會影響力專項中國區核心領導Thomas Palme表示:對於中國來說,當下是引領世界加速全球減排行動的最好時機。在氣候變化上啟動更加積極的目標,有利於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綠色經濟也將對GDP起到積極促進作用,預計將於2050年貢獻超過2%GDP。同時,國家的能源安全也將受到保護,化石燃料消耗預計減少約80%,大幅降低對不可再生、進口能源的依賴。在清潔能源的加持下,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亦會大幅度提升。

  • 排放來源角度看,基準情景下工業部門的減排幅度最大,2050年將相較現狀實現約50%的減排。為彌補與1.5℃乃至碳中和目標的差距,能源部門必須貢獻更大減碳比例,較基準情景再增加超過60個百分點的減排。其中,核能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解決方案。
  • 實現路徑角度看,推廣不依賴化石燃料的關鍵技術、帶動能源結構轉型是節能減排的關鍵抓手,將貢獻約70%的溫室氣體減排。同時,推動關鍵技術發展的相關政策至關重要(如可再生與核能發電、新能源車政策推動),碳定價手段或將成為加速節能減排舉措的關鍵助推力量。
  • 為了真正實現碳中和承諾,中國在部分最具挑戰性的舉措上甚至需要超額完成1.5℃路徑下的目標,並且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負排放(如碳捕獲與儲存、碳匯 [4] )潛力。
  • 資本投入角度看,為實現碳中和目標,中國2020年至2050年累計需要90-100萬億人民幣投資,約佔這30年間累計GDP總額的2%

繼往開來,積極氣候目標將為中國創造多方位機遇

過去的20多年既見證了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是中國成為碳排放大國的歷程。2013年後,隨著經濟增長趨緩,以及節能減排措施力度的加大,碳排量進入平臺期。全球來看,儘管增速趨緩,但中國碳排放佔全球比例超過20%,為世界第一的碳排放大國。經濟產業結構、能源清潔程度、能源使用效率、能源需求強度的共同作用導致中國碳排放現今的巨大體量。

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夥人、社會影響力專項中國區負責人陳白平表示:在過去的十幾年中,中國在各維度均採取了切實有效的行動。能源方面,中國是世界光伏行業的領導者,佔全球光伏裝機量的45%左右,並持續為光伏價格降低做出貢獻。工業方面,十三五期間中國致力於供給側改革,清退了大量低效產能。交通方面,政府通過雙積分政策引導新能源車普及。建築方面,中國出臺了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和標誌認證。農業和土地利用方面,中國是近十年來森林面積淨增加最大的國家。

儘管在減碳方面成就可觀,但因中國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且碳排放基數龐大,現有舉措還遠不足以實現巴黎協定的2℃/1.5℃乃至承諾的碳中和目標。制定更高的減碳目標,將從發展的可持續性、直接的經濟促進、國家能源安全性三方面為中國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面向碳中和目標的中國氣候路徑建議

BCG測算了不同情景下,中國溫室氣體減排趨勢(參閱下圖)。在基準情景下,截至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相較現狀將降幅10%-20%,距離達成《巴黎協定》的升溫控制以及中國承諾的碳中和目標還有很大差距。BCG分析表明,即刻起貫徹1.5℃路徑是中國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必由之路。中國應力爭在2050年前實現75%-85%的溫室氣體減排。在這一過程中,中國需要在當前計劃的基礎上推行更加積極的減碳舉措,並努力突破現行技術與社會認知邊界。

為了從根本上了解中國去碳減排的關鍵抓手,BCG將中國的減碳舉措分為能源結構轉型、模式升級、能效提升、碳捕獲與儲存技術(CCS)四大類。其中,能源結構轉型的減碳影響最為顯著,將貢獻約70%的溫室氣體減排,主要由能源部門的清潔能源發電、交通部門的電動化轉型帶動。模式升級次之,約佔溫室氣體減排的20%,其中工藝流程創新、可持續農業相關舉措貢獻主要份額。碳捕獲與儲存技術對減排的貢獻同樣不可小覷,在化石燃料無法完全清退的情況下,CCS技術將勢必推行。

在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能源、交通、工業、建築、農業與土地利用五大部門需要共同努力,開啟低碳轉型(參閱下圖)。為了實現1.5℃路徑下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五大部門需要達成約60%-105%不等的減排幅度,對於部分部門來說,接近零排放級別。這意味著以果決的政策驅動、機制改革為根基,以積極有力的減排舉措為抓手,推動行業的根本變革、企業的綠色轉型與公眾的減碳理念。比如,在能源部門中積極推進能源體制改革,促進公平競爭與技術創新。在工業部門中挖掘工藝流程創新的減碳潛力,並引導企業建立完善的節能減排監管能力。在交通、建築部門,提升社會對交通工具電動化、炊事與熱水電氣化的接受程度。

為實現1.5℃路徑下的減排目標,截至2050年各項舉措所需累計投資為90-100萬億人民幣,約佔2020-2050年累計GDP2%(參閱下圖)。其中,交通部門所需投資最大,主要包括交通工具的電動化以及航空燃料的清潔轉型。能源部門次之,主要由可再生能源、核能發電以及CCS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擴充驅動。除此以外,工業部門的工藝流程創新、建築部門的熱泵技術、農業與土地利用部門的垃圾處理技術也將佔據較大的投資份額。

實現碳中和的最後一公里

正如前文所述,為實現碳中和承諾,中國需要沿著 1.5 ℃ 減排路徑不懈努力,在各項舉措上力爭做到極致。而要真正在 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在部分最具挑戰性的舉措上甚至需要超額完成 1.5 ℃ 路徑下的目標。主要包括在能源部門積極推進核電成本節降、安全提升與社會認可,在工業部門促進 CCS 全面滲透,交通方面大規模禁止燃油車並加速氫燃料飛機商業化,土地利用方面大力推動垃圾焚燒處理、並持續挖掘碳匯增長的潛力。

[1] 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抵消了人為排放。人為排放即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農業及土地利用活動排放等;人為移除即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獲與封存等。

[2] 《巴黎協定》的長期目標是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的升幅控制在2℃以內,並努力將溫度升幅限制在1.5℃以內。2℃1.5℃路徑是基於巴黎協定溫升目標的排放路徑模擬。

[3] 基準情景定義為延續現有計劃的減排舉措、政策框架、以及可預見的技術路徑繼續發展,不做額外去碳減排努力的情景。

[4] 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復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並將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

報告下載:新增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覆關鍵詞【中國碳中和目標和氣候路徑報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