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與波士頓諮詢公司(BCG)和思愛普公司(SAP)合作編寫的白皮書《加速亞洲優勢:企業氣候行動指南》就探討了這一關鍵的變革需求以及亞洲整個地區可以釋放的巨大商業利益。
亞洲人口現在佔世界一半以上,其一次能源消耗也佔全球一半以上。在過去的三十年間,這種人口變化非常重要,因為亞洲已經將經濟雄心催化為加速增長。然而,亞洲富有活力的增長環境裡並非沒有挑戰,因為其排放負擔已經隨著經濟動能的增長而飆升。亞洲現在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貢獻者,佔全球碳排放的51%。
亞洲在全球供應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反映了亞洲所面臨的複雜經濟平衡,這是一個錯綜複雜的區域間嵌入式排放網路。亞洲處於氣候危機的中心。它既是全球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也是最容易受到無節制排放增長影響的地區。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明確指出,世界在達到至關重要的《巴黎協定》1.5°C升溫目標上仍在艱難前行。如果不能實現該目標,將對亞洲產生十分極端的影響。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溫度嚴重上升3.2°C,將使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26%。東南亞的情況則更糟糕,預計國內生產總值將受到37%的打擊。在經濟因素之外,還將有深遠的社會和健康影響。
解決這一氣候挑戰給亞洲帶來了一個特別複雜的問題。亞洲是一個極其多樣化的地區,這意味著要想實現平衡安全、可負擔的和可持續的公正能源轉型,就不會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可以在所有國家推廣。
國際能源署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可持續發展情景中,一半以上的減排量都將由亞洲來承擔,但其中的機遇與挑戰是相稱的。
預計到2030年,擴大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築、交通和農業的能效以及提高生產行業的迴圈性等活動將能釋放10.1萬億美元的收入機會,其中亞洲將佔43%(4.3萬億美元)。就業增長的前景同樣引人注目。這些機會需要3.95億個相應的工作崗位,而其中一半以上(58%)都將在亞洲。
風向已經愈發明晰。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指出,2019年時做出淨零承諾的企業僅涵蓋全球經濟的16%,而今天這一數字已經達到了90%,反映出全球對解決氣候變化的態度發生了強有力的轉變。
亞洲每個國家所面臨的氣候挑戰都有細微且重要的差別。與此同時,企業所面臨的複雜挑戰也沒有一個對策足以全面解決。企業必須根據最佳實踐經驗和對企業氣候行動的深刻理解來確定和實施適應和減緩戰略。
在亞洲,實施這些戰略的挑戰將更為艱鉅,因為在有效實施的同時還須確保公正的能源轉型,其中就包括公平和包容性行動,讓當地的所有社群都參與進來。
這份白皮書認識到了這些複雜的挑戰,並提出了一個新的“企業行動框架”,概述了在短期、中期乃至長期的最佳做法,以指導企業的戰略旅程,無論其行業或規模如何。
該框架考慮到了企業立即採取行動的必要性,將全組織範圍內的氣候行動列為優先事項。另外,框架指出需要透過動員全組織上下並支援從生態系統到行動的變化來實現轉型。最後,需要著眼於在現有的和新興的價值鏈中釋放新的增長動力,使全亞洲的企業都有能力在這一重要轉型所能釋放的數十億美元價值中獲得屬於自己的份額。
這份新報告還提供了明確的案例研究,介紹有哪些亞洲企業正在關鍵行業中推動切實的氣候成果,包括房地產、能源、交通和農業等。
報告已將證據列舉清楚:氣候變化如果不能緩解將是我們這一代人對企業、社群和國家所造成的最大威脅。企業在氣候問題上的不作為會產生負面的商業影響,而及時的企業氣候行動將產生巨大的增長機會。亞洲企業領導人是時候為了企業和地區的利益做出大膽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