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候和天氣條件變化莫測的當下,適應氣候變化首先要了解氣候風險,這需要我們對其進行衡量和管理。

世界經濟論壇新發布的報告《氣候危機中的創新與適應:技術新常態》介紹了六種由資料驅動的數字技術,這些技術可以在全球適應氣候變化的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些技術能加強風險分析、增強氣候防護供應鏈並提升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還能為下一代氣候技術提供研發動力。

以下是當今科技推動氣候適應的幾種方式。

1.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正在開發更加複雜和精確的天氣和氣候模型。例如,人工智慧已能夠將海面溫度資料新增到海洋模型中,幫助科學界增進了對洋流速度的理解——而這是人類研究人員無法做到的。

使用智慧下水道系統等其他人工智慧可以實現的氣候適應技術,可以避免暴雨期間的洪水和抗旱作物。

其他利用人工智慧進行氣候適應的先進技術包括在暴雨期間避免洪水氾濫的智慧下水道系統和抗旱作物。

2. 無人機

無人機或無人駕駛飛行器配備了先進的攝像頭,可以飛行很遠的距離。它們還可以攜帶先進的裝置,例如檢測異常的感測器和用於高精度位置跟蹤的地理定位系統。

無人機可以透過收集有關氣候風險和影響的視覺資料來幫助適應氣候變化。例如,企業可以使用無人機來監控對其運營至關重要的水源。

無人機還可以在氣候災難後幫助搜救,識別難以到達的地區中的受災社群。

隨著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適應氣候變化至關重要。

3. 地球觀測

地球觀測使用的衛星和其他遙感技術或氣象站等基於位置的技術,能夠透過遠端監測和測量,收集有關地球上各種變化的資訊。

大量衛星資料正在幫助科學家開發管理行星資源的新方法。例如,歐洲航天局的衛星揭示了冰川融化和淡水資源等方面有關地球氣候的新知識。

地球觀測對於適應氣候變化的早期預警系統也至關重要,例如能夠幫助我們預測颶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

由地球觀測和無人機等技術提供支援的預警系統可以幫助拯救氣候災難中的生命。

4. 高階計算

高階計算需要具有更高準確性和速度的計算機,對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高階計算需要超級計算機(世界上最大、最強大的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使用光子(光粒子)等亞原子粒子同時執行多項計算。

量子計算有望推進氣候建模和氣候適應,因為它可以預測流體動力學等對天氣預報至關重要的資訊。而傳統計算機在實現這一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超級計算機也在更廣泛地用於天氣和氣候建模。

5. 物聯網

物聯網指的是一片由連線在一起並能相互交流的各種裝置的“網路”。這些裝置可能是共享資料和監控系統的感測器或手持裝置。

物聯網技術被用來收集和共享空氣質量和溫度的變化等新型資料。例如,檢測野火的感測器可以向受影響地區的人們傳送手機警報。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PanoAI公司使用基於物聯網的平臺來檢測野火,並將資訊傳遞給消防專業人員和緊急服務部門。該系統將強大的攝像頭與多個資料來源相結合,可監控超過 500 萬英畝的土地。目前,這一系統已成功檢測到數千起火災。

6. 擴增實境和虛擬現實

擴增實境和虛擬現實是提供沉浸式體驗的技術,通常包括在物理環境上疊加數字功能或使用耳機等硬體讓使用者完全沉浸其中。

擴增實境和虛擬現實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改變我們在氣候行動和適應方面的行為。例如,虛擬現實耳機可以透過模擬氣候變化的影響,向使用者展示一個受氣候影響的世界,使使用者切身體會天氣模式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帶來的影響。

論壇及合作伙伴推出了名為“氣候臨界點中心”的沉浸式體驗專案,利用3D模擬和虛擬現實體驗來展示了氣候變化影響(例如消失的北極海冰)不斷升級的多米諾骨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