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銀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盡頭

ITPUB社群發表於2023-04-23

當下各家銀行紛紛開展數字化轉型,那麼轉型的目標是什麼呢?顧名思義是要成為一家數字銀行。然而,正有一批數字銀行正在向傳統銀行發起挑戰,它們是真正的數字原生銀行,沒有線下物理網點,透過網際網路等電子渠道為客戶提供服務。數字銀行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有各自的特色,包括“挑戰者銀行(Challenger Bank)”、“網際網路銀行(”Internet Bank)、“虛擬銀行“(Virtual Bank)或者“新銀行”(Neobank),等等。


01 美國:網路直銷銀行是數字銀行的濫觴


在上世紀末的網際網路泡沫期(1995-2001年),美國成立了很多網路直銷銀行(Direct Bank),比如Security First(SFNB)、ING Direct和Bank of Internet USA,都是由大的金融集團出資設立或者是很快被金融集團收購,是最早的數字銀行嘗試。其中,ING Direct經營最為成功,憑藉其全球化戰略,成為世界最大的直銷銀行,存款規模2000億歐元,佔到ING集團存款的半壁江山。
從ING Direct的商業模式來看,主要包括:
(1)透過網上自助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直銷銀行的核心優勢是網路渠道取代物理網點實現成本節約,使得直銷銀行在比傳統銀行的存款利率高、淨息差較低的情況下還能夠實現盈利。
(2)線下咖啡館支援線上業務。ING Direct會在一些重要城市建立具有理財顧問功能的咖啡館,為客戶提供線下面對面的金融服務。

數字銀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盡頭

圖:ING Direct在義大利的“咖啡銀行”
(3)提供簡單、標準化的銀行產品,包括儲蓄產品、貸款產品以及幾種共同基金用於理財。
(4)客群定位清晰,瞄準30-50歲的已經為人父母的上班族,空閒時間少,又有自助理財習慣。

(5)快速重新定價、限制期限錯配,40%的資產會在1年內重新定價。


02 歐洲:挑戰者銀行Challenger Bank的興起


挑戰者銀行是指任何企圖破壞傳統銀行目前運作方式的公司。它們透過一系列高度數字化的新產品和服務、新的客戶服務渠道、新的流程或高度個性化利用新技術的好處,挑戰了銀行業的運營模式。
挑戰者銀行”一詞最初在英國流行,指的是在 2007-2009 年金融危機之後出現的一些金融科技銀行初創公司。挑戰者銀行屬於新型數字銀行的一種,但其在產品和營銷方面的策略更具攻擊性和侵略性,這些挑戰者銀行公司經常被比作其他行業的數字顛覆者,像Airbnb徹底改變了酒店業及Uber和Lyft徹底改變了交通一樣,挑戰者銀行也在改變著傳統銀行業。
從監管方面看,2015年歐盟頒佈第二代支付服務指令PSD2,要求銀行將支付服務和相關資料開放給客戶授權的第三方服務商。2016年英國頒佈《開放銀行標準框架》,開始實施開放銀行體系。2017年歐盟開始核發特殊銀行牌照,註冊資本要求從全牌照的500萬歐元降低到100萬歐元。不少金融科技公司借PSD2和開放銀行進入到銀行業市場,並在隨後取得了銀行牌照。而且由於歐盟經濟一體化的原因,一旦在一國取得銀行牌照,即可在歐盟範圍內所有國家開展業務。
多數歐洲數字銀行已經實現自動化的遠端開戶,透過生物識別比對進行KYC,一般在10分鐘內可以完成。

數字銀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盡頭

圖:典型歐洲數字銀行線上開戶流程 

來源:《2021全球數字銀行報告》
從業務模式來看,歐盟數字銀行的存款利率優勢明顯,貸款產品以個人貸款為主,包括消費貸款、汽車貸款等。
總部位於德國的N26、位於英國的Revolut、OakNorth Bank和位於瑞典的Klama是歐洲最知名的金融科技獨角獸,2021年Klama的估值已經達到456億美元。

其中,OakNorth Bank是為數不多的目前已經盈利的數字銀行,成立之初就專注於SMEs市場,面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個人業務只提供定期存款。疫情後企業復甦催生了大量貸款需求,OakNorth Bank的貸款餘額也大幅增加。同時,它還將自己的科技能力產品化,推出ON Credit Intelligence Suite SaaS增值服務,供許多銀行使用。


03 美國:新銀行Neobank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新銀行Neobank開始在美國出現,特別是2013年之後各種金融科技技術更加成熟、應用場景也逐步落地,數字銀行不斷湧現。
美國數字銀行可以分為兩類,全棧數字銀行和專注前端業務的數字銀行,前者擁有自己的銀行牌照,後者沒有銀行牌照,透過與中小型銀行合作,藉助其牌照開展業務,這是一種典型的BaaS(Banking as a Service)業務模式。美國大多數數字銀行都採用BaaS模式,BankCorp和CBW Bank等銀行已經發展為BaaS平臺。
美國著名的數字銀行包括Chime、Dave、Currect、Varo等。其中Chime的估值已經達到250億美元,擁有1300萬賬戶,主要是面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虛擬卡服務(簽帳金融卡為主),透過高存款利息吸引客戶,並透過大量交易費用盈利。

美國數字銀行開戶數量在疫情後迅猛增長,增長近一倍。到2020年已經有1420萬美國消費者將數字銀行作為其首要銀行賬戶,佔到總市場份額的8%,已經初步具備一定市場規模。


04 香港:虛擬銀行Virtual Bank


香港金管局對虛擬銀行(Virtual Bank)的定義是:主要透過網際網路或其他形式的電子渠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
香港共有8家虛擬銀行,包括眾安銀行、天星銀行、WeLab Bank、Livi Bank、Mox Bank、螞蟻銀行、平安壹賬通銀行和富融銀行,從2020年開始營業,但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

其中,眾安銀行貸款和存款規模最大,且提供保險服務。香港的虛擬銀行也是支援遠端開戶的。眾安銀行的香港首張使用者自定卡號的Visa ZA Card也受到年輕客戶的歡迎,1/4“Z世代”(20-29歲)年輕人在使用ZA Card。


05 韓國:有韓國特色的網際網路銀行


數字銀行在韓國被稱為網際網路銀行,分類上歸屬在全國性商業銀行。韓國數字銀行起步的時間和中國差不多,Kakao Bank和K Bank都是2017年開始營業。
從發展情況來看,Kakao Bank領先於K bank,其大股東Kakao成立於2006年,擁有韓國最大的社交軟體Kakao Talk,月活使用者4600萬,約佔韓國總人口的88%,旗下擁有第三方支付、出行、漫畫等線上服務。Kakao旗下平臺和生態圈為Kakao Bank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幫助Kakao Bank以最低成本快速獲客。

Kakao Bank活期存款比重較大,有明顯的資金成本優勢,利差收入佔比在74%,其他主要是手續費。截至2020Q3,Kakao Bank資產規模達到1459億元人民幣。


06 中國大陸:網際網路銀行


中國的數字銀行主要有兩類來源:民營銀行和獨立法人直銷銀行。19家民營銀行中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和億聯銀行是可以全國展業的網際網路銀行,兩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包括百信銀行和郵惠萬家銀行也都是網際網路銀行。其他民營銀行只有一家營業網點,事實上也對金融科技高度依賴,主要以線上方式開展業務,可以認為是類網際網路銀行,但只能在限定區域內展業。
中國的網際網路銀行都以數字普惠金融為發力點,比如微眾銀行以消費金融為主,網商銀行則專注小微企業金融,百信銀行則提出消費金融和產業數字金融作為兩個主航道。以下是截至2021年底的中國網際網路銀行經營情況。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資產規模已經達到4000多億,相當於一家中等城商行。


銀行名稱

主要股東

成立時間

註冊資本

資產總額(2021年底)

1

微眾銀行

騰訊

2014.12

42

4387.48

2

網商銀行

阿里

2015.6

65

4258.31

3

中信百信銀行

中信銀行、百度

2017.11

56

794.06

4

億聯銀行

美團、大眾點評

2017.5

30

598.96

5

新網銀行

小米、新希望

2016.12

30

571.16

6
郵惠萬家銀行
郵儲銀行
2021.12
50
(空)



07 全球數字銀行排名情況


亞洲銀行家雜誌對全球數字銀行進行了梳理,在2022年5月份推出了2021年全球數字銀行排名,中國的微眾銀行排名第一,美國的Ally Bank和荷蘭的ING國際名列第二和第三,網商銀行(第4名)、蘇寧銀行(第7名)和百信銀行(第12名)排名都很靠前。

數字銀行: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盡頭

圖 全球數字銀行top100排行榜前十名 

來源:亞洲銀行家


08 結語


數字銀行的出現是時代的召喚,改變了銀行的運營模式,為客戶提供了新的選擇,豐富了銀行業的生態。從目前看,數字銀行的整體業務規模還比較小,業務主要是瞄準傳統銀行不涉及的細分市場,對傳統銀行還無法構成直接威脅。但數字銀行的很多金融科技實踐,可以給傳統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以一定借鑑意義。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我們相信數字銀行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傳統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盡頭也許就是數字銀行。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24420/viewspace-294788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