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運營轉型,誰代表業務?

qing_yun發表於2023-03-03

前言

企業如果真的期望未來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有所作為,大部分情況都離不開業務和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無論是商業模式創新,亦或先追求使用者體驗,還是追求企業整體運營效率提升,無不如此。

部分傳統企業已經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業務模式創新。根據觀察,企業往往成立一個新的部門甚至新的子公司開展創新業務,而且在開始之初一般與原有業務相對分開運作。例如,品牌生產商在傳統的經銷商渠道之外開闢新零售業務。商超百貨企業線上下零售之外開展線上零售、O2O到家業務。流通企業利用自身的物流網路優勢,開拓第三方物流業務,等等。但是新業務起步之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新業務如何與傳統業務融合,以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這種融合勢必要求傳統業務的運營模式發生相應改變,以適應線上業務的需求。例商品流通供應模式等等。

也有些企業首先從使用者體驗提升、使用者營銷為主開始切入數字化轉型工作。以使用者體驗提升目標,驅動企業後端各業務部門進行業務流程改進以及數字化建設工作。由於傳統企業過去大多以產品為中心,使用者在企業內部各部門的資訊割裂,使用者體驗提升受到一定程度阻礙。因此,最終同樣需要回到內部運營流程的最佳化。

當然,企業以運營效率提升、降本增效為目標,更加離不開對當前業務流程、運營模式進行最佳化。

因此,數字化轉型實踐某種程度也驗證了《企業數字化轉型戰略地圖》一文的觀點,基於核心流程自動化實現運營效率提升是前兩者的基礎工作。

悖論:先線上化,再最佳化

曾經遇到過某企業高層提出,考慮到業務流程最佳化阻力重重,而且存在失敗的風險,不如先把業務從線下“趕”到線上,再進行最佳化。當前線下運作方式,儘管效率低一些,至少可以運作下去。同樣的做法搬到線上,同樣不可能犯方向性錯誤,至多隻是沒有達到最佳狀態而已。

乍一看似乎不失為一種保險可行的策略,實則是悖論。

這類企業往往自身不具備流程和數字化再造能力,數字化實施主要依賴於外部軟體開發商。開始階段巨大投入邀請外部軟體商定製開發,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即使成功了,哪還有能力進行最佳化呢?

朋友們不妨回顧一下自己過去搬家的經驗。搬家之前有很多想法,打算搬進去之後再找最佳的傢俱擺放方式。結果極有可能到了再次搬家前,依然保留著當初的格局。

搬家尚且如此,何況企業核心的數字化平臺實施。後者用“傷筋動骨”來形容也毫不誇張。

如何實現數字化運營

1、企業價值鏈數字化需要進行適當的重構,以適應數字化運營

華為CIO陶景文在某次公開演講時指出,“任何不涉及流程重構的數字化轉型,都是在裝樣子。”聽起來說得有些過於絕對,畢竟企業數字化轉型有很多方面,但在以提升運營效率為直接目的的運營數字化中,是早在資訊化時代已經被證明的不二真理。

過去企業內部許多審批流程都是序列的。以合同評審為例,涉及到產品解決方案,以及價格、優惠、回款、法務等上十類條款。過去評審往往是序列方式,由一個部門評審後再到下一個部門,評審週期非常長。該用線上評審方式後,許多評審完全可以改由並行方式同時進行。

華為在數字化供應鏈的變革過程中,供應模式由“供應鏈”升級為“數字化供應網路”。由資源中心、製造工廠(深加工)、供應中心(流通加工)、區域倉等構成的供應節點,供應路徑實現動態路由,供應節點實現“熱拔插”的方式。這種運營轉型升級,數字化技術和業務流程重構同時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2、企業數字化平臺需要持續進化

企業數字化平臺的進化,不會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有朋友不免有這樣的疑惑,過去企業沒有數字化時也沒有需要那麼多的變革,同樣在進步,為什麼數字化之後反倒要強調不斷的變革呢?

過去線下的方式,尤其在沒有嚴格的業務流程約束情況下,保留了員工充分的自由度。儘管整體效率不高,但人有自適應的能力,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改進,只是改進速度快慢差別而已。對於強調標準化、數字化的企業,整體提升了效率,但流程、數字化系統不具備自進化能力,那就需要透過持續變革或者最佳化來實現。

數字化運營轉型,誰代表業務?

根據實際經歷的專案案例,發現往往找不到合適的業務代表有效地參與到企業運營數字化轉型中來。

1、集團總部業務運營管理能力不足

以集團型國企為例,往往採用財務管控型的治理模式,少部分採用戰略型,鮮有采用運營管控型的。部分機關總部乃是政企分離政策的產物,替代國資委承擔監管為主。加上過去數十年來,中央一直在強調國企機關“瘦身”,各部門幾乎沒有人力、能力組織開展業務運營最佳化工作。

各職能部門的業務管控要求以制度檔案形式下層層下發到下級企業,幾乎難以找到完整描述企業運作的介紹材料。

2、企業數字化機制不匹配

當前企業非常強調創新,但業務創新往往是成立新業務部門。數字化技術延續原有資訊化模式,強化甚至新成立資訊科技子公司。

但是對於業務運營最佳化工作,則基本上沒有相應的機制支撐。當前的做法只能採用“抓壯丁”的方式,從下級業務實體組織抽調業務專家組成臨時的隊伍開展工作。

3、企業管理人才欠缺

國內大多數企業沒有經歷過流程再造的過程。過去資訊化時代,企業在ERP實施過程中,也是磕磕跘跘的,甚至最後淪為“記賬”系統。企業沒有管理變革的“土壤”,管理方面的人才自然很難“生根發芽”。

熟悉跨職能部門的企業端到端價值鏈的業務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華為數字化轉型實踐

華為在運營管理方面,經過多年的積累,幾乎形成了不可複製的優勢。

1、長期採用運營管控型治理模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當然,華為整體上採用運營管控型的模式,在集團總部(機關)按職能設定了龐大的職能部門,一方面制定業務規則、流程,另一方面還直接參與業務運營決策。

近十年來,華為也在持續不斷變革,以“大平臺支撐精兵作戰”的模式,逐步將決策權力下放到最前端的經營單元,後端主要的精力是打造數字化平臺,實現“資源上雲、能力上雲、服務上雲”,提供及時準確的服務支撐一線精兵作戰。

2、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模式,常設業務最佳化與運營管理組織

業務部門的質量運營組織直接服務於所屬的業務組織,一方面負責日常的業務流程最佳化改進,另一方面參與相關的重大變革專案,對業務流程進行重構。

流程IT部的流程管理部門主要負責提供流程專業能力賦能,提供專業的流程設計方法。

3、具有完整的具有管理思維和變革能力的人才梯隊

華為自從1998年開啟IPD流程變革之後,20多年來至今一直沒有停止過以流程IT建設最佳化為代表的管理變革。常態化的變革機制,一方面造就了支撐了業務高速發展的企業管理體系,另一方面造就了華為體系化的變革能力,包括變革機制與人才梯隊。

企業應對策略探索

去年來,筆者以特聘專家角色,為一家央企提供數字化轉型輔導服務。相比一般的企業,該企業過去一直在資訊科技方面有所積累。為了支援數字化轉型,新成立了資料科技公司,專門支援數字化建設工作。但在業務流程最佳化方面,機關幾乎沒有相應的能力。

管理層認識到,在未來十年內業務流程最佳化將成為常態化的工作。為了解決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沒有“業務代表”的問題,該企業成立了實體化的業務變革專案組,從各子公司抽調業務專家組成。該專案組專職負責該企業業務流的梳理與最佳化工作,作為核心數字化業務平臺建設的前置任務。專案組也定位為數字化轉型人才培養的“黃埔軍校”。

同時,該企業任命總部業務副總作為專案組直接分管的責任領導,負責解決橫向跨業務職能部門、縱向跨各層級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中將遇到的衝突問題。

即使成功了邁出了第一步,但依然困難重重,後續有機會再表。

來自 “ 資料力學 ”, 原文作者:石頭;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2mXSXZxJ-Qp5c-U6SWChtA,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