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實施人員的業務痛點

SAPmatinal發表於2019-12-27

今天先分享一個案例,是售前涉及到的一個案例,雖然還未解決,但是背後分析可資借鑑。

業務現狀

某快消食品企業,處理客戶訂單的時候,有大量的訂單調整,某些時候調整特別大,總體有10%的調整量。其他相關業務資訊:ERP系統處理訂單的時候,並未鎖定庫存。日計劃有一部分是根據訂單編排,物流還未採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由物流部找貨車或者拼車。公司整體物流費用低,但是對客戶的訂單交期較長,平均要8天。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採取這樣的操作模式。客戶月內發貨很不均衡,最後一週發貨約佔60%。企業管理水平顯然不高,但是這就是企業的現狀。

分析:客戶業務有沒有問題?可以說沒有問題,也可以說有問題。

從ERP實施角度

可以不去考慮解決業務問題,系統支援業務即可。不過,問題在於,這些業務都是非標準業務,上系統需要大量開發,後期做報表也麻煩,很多資料已經不能直接反映業務本質了。

從業務顧問角度

這個業務是有大問題的。首先是不能調整客戶訂單,長此以往,則成了以產定銷,有什麼貨賣什麼貨,不是需要什麼生產什麼再賣什麼;其次,缺貨和交付時間長都是需要解決的。站在業務顧問角度看ERP實施,非標準業務導致實施複雜,並且也可能把錯誤的業務固化在系統中,有必要對業務進行最佳化。

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業務呢?找到業務背後的原因才能夠對業務進行最佳化。經過分析,原因大概如下:

1.客戶訂單處理流程有大問題:客戶訂單透過物流部自找貨車拼車發運,物流車輛到位時間不確定,一般要2-3天,也可能4天,因此訂單無法提前鎖定庫存,只有等車來了,才直接從倉庫揀貨。但是車來了,貨卻可能不夠了,因為有很多訂單在發貨,可能今天這個訂單有足夠庫存,等明天車來的時候,這個貨就沒有了。怎麼辦?不能讓車白跑一趟,只有調整訂單。 在這個流程中,貨品備齊與車輛到位都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而要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能發貨,那是具有相當難度的,調整訂單難免。如果說訂單不能調整,業務基本上就無法開展了。

2.客戶的日計劃為什麼要與訂單處理在一起:一般快消品是按照庫存生產,這家也不例外。但是日計劃編排中,他們的日計劃流程是:訂單+庫存補貨——》日計劃——》生產——》物流揀貨——》發運。有點跑調的感覺,本來唱的是計劃的歌,結尾變成了訂單的調。為什麼這樣?因為他們成品生產週期很短,成品的生產提前期1-2天。但是他們的訂單要第3第4天才能發運,為控制庫存,就按單生產了。這樣好像很先進了,實際客戶訂單7-8天交付期,還經常缺貨調整品種,這種業務只是表面上先進實際很低效。站在客戶角度,客戶本來點了一盤土豆絲,結果送來一盤蕃茄炒雞蛋,並且還是等了8天才送來,客戶感覺是很不好的,業務必須改。

原因分析清楚了,如何最佳化呢? 其實修改為標準的ERP業務就是最好的。

1.首先建議客戶採用標準的第三方物流,雖然物流費用可能上升10-20%,但是訂單交期,缺貨都會有明顯控制。交期近的可以控制到2天,全國平均應該可以控制到4天。

2.訂單發貨直接從庫存發:也就是根據庫存處理訂單,鎖定庫存,處理後馬上揀貨,揀好放待發區,第三方物流按照約定時間取走待發貨品。庫存不夠,分析缺貨,不再調整訂單。

3.日計劃與訂單處理分開:前面訂單處理流程基本上可以在半天或者一天內完成,訂單處理不用考慮日計劃。

4.企業加強對缺貨率的管理:主要就是計劃編排的合理性,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但是是有方法破解的。

這個客戶的問題,有點類似一個饅頭引起的血案,是為節省物流費用導致業務整體亂套的感覺。這個案例再次說明了一個觀點:供應鏈管理都是用看得見的成本去減少看不見的損失。這個企業如果迴歸標準業務,有哪些最佳化效益:客戶服務水平高,訂單時間短,(相當於減少了經銷商整體約千萬的在途庫存)。企業廠內物流水平也會有較大提高(此處不展開說明),針對訂單缺貨的管理有助於最佳化內部運營等。

總結

ERP標準業務就是最好的業務,如果客戶的業務不是ERP標準業務,最好追根溯源,找到本質,迴歸標準業務。從非正常業務迴歸標準業務,不僅僅是業務通順,ERP實施難度小,而且一定有巨大的業務最佳化效益。ERP實施顧問需要堅信這一點。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01557/viewspace-2670912/,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