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企業目標及激勵策略(轉)
毛澤東,一位曠世奇才。宛如一個巨大的博物館,在他身上有著數不盡的精神財富。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審視這位偉人,都將獲益非淺。
一個從大山裡走出的小學教員,居然能夠打敗由美國支援的正規國家部隊。在他的麾下,除去最貧困的工人、農民外,還聚集著大量的資產所有者、留學生、華僑、文人墨客、甚至是軍事對手的高徒。人員結構之複雜超出中國曆代任何一個統治者。一個很奇妙的問題就是,他,一個山村教員,是用什麼樣的魔力將這些人吸引到自己身邊呢?
還是聽他老人家怎麼說吧:“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可見,他的魔力在於給大家設立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然而,在眾多的追隨者的眼中,對他的目標的解讀是不一樣的。對最底層的工人、農民來說,“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這個目標的最終體現。而對渣滓洞中的共產黨人來說,“願把牢底來做穿”顯然和財產無關。當總統的得意弟子在與他們敬重的老師兵戎想見時,想必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毛澤東的偉大在於將所有不同的需求與自己設定的目標緊緊的連在一起。讓不同階層的人士透過實現他的目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正是人的多層次的、無止境的慾望為他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他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氣,才“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2
有趣的是,世間萬物都有其相同或相似之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規律吧。
一個企業就像一支部隊,必須要有自己明確的作戰目標,不僅要知道我們目前在那裡,更重要的是必須要知道我們將要走向何方,這是企業凝聚力的最基礎所在。企業員工有著多種不同的需求和期望,滿足這些願望是每個人終身追求的目標。只有當他認為自己的願望和公司的目標一致時,才能充分發揮出他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將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公司的目標兩者之間建立起必然的聯絡。
根據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人的需求是分層的。典型的代表是馬斯烙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人工作是為了謀生,有的人是為了滿足權利慾,有的是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友情,甚至為了……。
對金錢的需求是一個特殊的需求。各階層的人對金錢都有強烈的願望,只不過是目的不同而已。對低收入階層,今天的收入可能意味著他的晚餐是否豐盛。而對高收入群體,金錢可能是他身份的象徵。很多人認為,透過提高工資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但事實恰恰相反,除去特定行業(如產品推銷)外,大部分行業不能透過漲工資而達到提高績效的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金錢有兩重性,在不能肯定拿到之時,是一個激勵因素,一旦他確認自己肯定能拿到時,激勵作用就隨之消失,就變成了“保健因素”。
例如,公司規定,對實現某個工作標準的人,給予一定數額的獎金。這個規定只對那些自認為透過努力很有可能實現標準的人有激勵作用。他會視對這筆獎金的渴望程度加大自己的努力程度。如果公司又說,這筆獎金將劃入固定工資中,人人有份。那麼,它本身的激勵作用就隨之消失,人們又恢復到原來狀態。
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主要途徑應將實現公司意圖和個人的希望建立必然的聯絡。即:我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滿足公司的要求,如果滿足了公司的要求就一定能得到某種獎勵,這個獎勵一定能滿足我的某種需求。
然而,在設定具體的獎勵體系時,必須考慮公司的發展目標,公司文化,和行業特徵。比如說,就諮詢行業,主要的產品是服務。這個服務通常由一個專案組共同實現。那麼,最終的服務質量取決與專案組成員之間配合的密切程度。服務總體質量不能按權重分配到每一個組員。在這種情況下,對個人激勵系統的設定應重點考慮配合,而不是突出某個人的個人業績。換句話說,個人業績好壞的標準應是衡量他的努力是否對總體效果有積極的影響,而不是在小組成員之間比較。設定績效獎勵辦法時也不宜在成員之間產生直接的剛性的比較。例如:如果獎勵的內容是金錢時,就容易讓人產生直接的比較:他憑什麼比我拿的多?
在強調合作的組織中,激勵辦法應強調滿足不同成員之間不同的個性化的需要。這些需要可能是一段時間的帶薪休假,可能是為其解決戶口問題,也可能是舉辦一場隆重的婚禮。更可能是滿足他心儀已久的某項培訓。讓每位員工在滿足公司要求後能夠各取所需。因為每個人的需求沒有可比性,這樣能有效的避免在激勵措施中出現的不公平感。
3
當分析共產黨是靠什麼打勝三大戰役時,有人說三大戰役的勝利是農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此話甚是。戰後,農民如願已償,得到了土地,毛澤東成了舉世注目的“大救星”。其中的含義無外乎是毛澤東的目標和農民的期望達到了高度的暫時性的一致。只要實現了毛的目標,就能實現農民的願望。於是毛澤東成功了。
然而,毛澤東“繼續革命”的下一個目標是“趕英超美”、“共同富裕”。人民公社、大鍊鋼鐵和農民的願望發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最後,出現了安徽省鳳陽縣農民的鋌而走險。
相比之下,企業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more@]
一個從大山裡走出的小學教員,居然能夠打敗由美國支援的正規國家部隊。在他的麾下,除去最貧困的工人、農民外,還聚集著大量的資產所有者、留學生、華僑、文人墨客、甚至是軍事對手的高徒。人員結構之複雜超出中國曆代任何一個統治者。一個很奇妙的問題就是,他,一個山村教員,是用什麼樣的魔力將這些人吸引到自己身邊呢?
還是聽他老人家怎麼說吧:“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
可見,他的魔力在於給大家設立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然而,在眾多的追隨者的眼中,對他的目標的解讀是不一樣的。對最底層的工人、農民來說,“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這個目標的最終體現。而對渣滓洞中的共產黨人來說,“願把牢底來做穿”顯然和財產無關。當總統的得意弟子在與他們敬重的老師兵戎想見時,想必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毛澤東的偉大在於將所有不同的需求與自己設定的目標緊緊的連在一起。讓不同階層的人士透過實現他的目標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正是人的多層次的、無止境的慾望為他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他有海納百川的胸懷,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氣,才“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2
有趣的是,世間萬物都有其相同或相似之處,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規律吧。
一個企業就像一支部隊,必須要有自己明確的作戰目標,不僅要知道我們目前在那裡,更重要的是必須要知道我們將要走向何方,這是企業凝聚力的最基礎所在。企業員工有著多種不同的需求和期望,滿足這些願望是每個人終身追求的目標。只有當他認為自己的願望和公司的目標一致時,才能充分發揮出他的主觀能動性,才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管理者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將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和公司的目標兩者之間建立起必然的聯絡。
根據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人的需求是分層的。典型的代表是馬斯烙的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有的人工作是為了謀生,有的人是為了滿足權利慾,有的是為了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友情,甚至為了……。
對金錢的需求是一個特殊的需求。各階層的人對金錢都有強烈的願望,只不過是目的不同而已。對低收入階層,今天的收入可能意味著他的晚餐是否豐盛。而對高收入群體,金錢可能是他身份的象徵。很多人認為,透過提高工資可以調動員工積極性,但事實恰恰相反,除去特定行業(如產品推銷)外,大部分行業不能透過漲工資而達到提高績效的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金錢有兩重性,在不能肯定拿到之時,是一個激勵因素,一旦他確認自己肯定能拿到時,激勵作用就隨之消失,就變成了“保健因素”。
例如,公司規定,對實現某個工作標準的人,給予一定數額的獎金。這個規定只對那些自認為透過努力很有可能實現標準的人有激勵作用。他會視對這筆獎金的渴望程度加大自己的努力程度。如果公司又說,這筆獎金將劃入固定工資中,人人有份。那麼,它本身的激勵作用就隨之消失,人們又恢復到原來狀態。
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主要途徑應將實現公司意圖和個人的希望建立必然的聯絡。即:我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滿足公司的要求,如果滿足了公司的要求就一定能得到某種獎勵,這個獎勵一定能滿足我的某種需求。
然而,在設定具體的獎勵體系時,必須考慮公司的發展目標,公司文化,和行業特徵。比如說,就諮詢行業,主要的產品是服務。這個服務通常由一個專案組共同實現。那麼,最終的服務質量取決與專案組成員之間配合的密切程度。服務總體質量不能按權重分配到每一個組員。在這種情況下,對個人激勵系統的設定應重點考慮配合,而不是突出某個人的個人業績。換句話說,個人業績好壞的標準應是衡量他的努力是否對總體效果有積極的影響,而不是在小組成員之間比較。設定績效獎勵辦法時也不宜在成員之間產生直接的剛性的比較。例如:如果獎勵的內容是金錢時,就容易讓人產生直接的比較:他憑什麼比我拿的多?
在強調合作的組織中,激勵辦法應強調滿足不同成員之間不同的個性化的需要。這些需要可能是一段時間的帶薪休假,可能是為其解決戶口問題,也可能是舉辦一場隆重的婚禮。更可能是滿足他心儀已久的某項培訓。讓每位員工在滿足公司要求後能夠各取所需。因為每個人的需求沒有可比性,這樣能有效的避免在激勵措施中出現的不公平感。
3
當分析共產黨是靠什麼打勝三大戰役時,有人說三大戰役的勝利是農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此話甚是。戰後,農民如願已償,得到了土地,毛澤東成了舉世注目的“大救星”。其中的含義無外乎是毛澤東的目標和農民的期望達到了高度的暫時性的一致。只要實現了毛的目標,就能實現農民的願望。於是毛澤東成功了。
然而,毛澤東“繼續革命”的下一個目標是“趕英超美”、“共同富裕”。人民公社、大鍊鋼鐵和農民的願望發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最後,出現了安徽省鳳陽縣農民的鋌而走險。
相比之下,企業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more@]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839396/viewspace-95896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
- 毛澤東誕辰126週年|緬懷先輩 接力前行
- 巨人網路新推人才激勵方案:挑戰高目標,分享高回報
- 激勵禁區
- 遊戲盈利策略第三期:激勵廣告遊戲
- 小遊戲虛擬支付商業升級,廣告金、快週轉更多激勵遊戲
- 激勵人心正能量小故事
- 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知多少
- 品牌如何建立軟文營銷策略實現業務目標
- 激勵方法論3、驅動力3.0
- 激勵方法論2、雙因素理論
- 企業數字化轉型向標杆企業學什麼?
- 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如何實現落地
- wordpress企業網站主題仿製01-企業仿站目標網站分析網站
- 微信小遊戲接入激勵視訊遊戲
- 激勵方法論1、馬斯洛需求模型模型
- 企業“去O”六大難點及應對策略
- 投入資金再加碼,企業微信再度投入數億元激勵服務商推動教育數字化
- 精準圈定目標人群,高效落地運營策略
- 2017 年勒索軟體活躍度有所下降,攻擊目標從使用者轉向企業
- 波士頓諮詢:政府激勵和美國半導體制造業競爭力
- 企業大中臺策略剖析
- 英特爾AI百佳創新激勵計劃 | 思嵐科技榮獲“芯銳獎”技術突破企業獎AI
- 自助式ERP:企業如何完結戰略事務目標?
- 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從做好專案管理開始專案管理
- Web3是如何設計激勵機制的?Web
- 做為管理者如何有效的激勵員工?
- 激勵廣告的正確開啟方式:這款中核遊戲設計的激勵廣告 互動率達到60%遊戲設計
- 為什麼企業做不好私域流量?如何建立以轉化為目標的流量營銷系統?
- 企業勵志文章短文:做好企業管理,就不能怕這怕那的!
- 如何激勵敏捷團隊成為高績效團隊敏捷
- 深度學習筆記——常用的啟用(激勵)函式深度學習筆記函式
- Filecoin激勵機制:通過Slashing保障網路穩定性
- 淺談大型網際網路企業入侵檢測及防護策略
- 『NodeParty 開源基金會』 社群激勵計劃,知名專案 PR/原創文章現金獎勵
- 德勤諮詢: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人才激勵趨勢研究(附下載)行業
- Qt - 座標系及轉換QT
- 理解、預見、激發(轉)
- [原創]管理者如何激勵下屬更有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