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方法論1、馬斯洛需求模型

安木夕發表於2021-12-06

通過學習瞭解人的需求層次和激勵理論方法,可幫助我們更好的認知自身,認知人的外在、內在驅動模式。對於我們的個人成長、團隊管理、家庭教育、產品設計...等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和指導意義。

  • 馬斯洛需求模型,5個需求層次: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https://www.cnblogs.com/anding/p/15649194.html
  • 雙因素理論,保健因素、激勵因素。
  • 驅動力3.0,生理需要、外部驅動、內部驅動。

1、馬斯洛需求模型

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馬斯洛認為,人類價值體系存在兩類需要,一類是沿生物譜系上升方向逐漸變弱的本能或衝動,稱為低階需要和生理需要;另一類是隨生物進化而逐漸顯現的潛能或需要,稱為高階需要。

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的《人類動機的理論》(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書中提出了需要層次論。該理論的核心包括3個基本假設、5個需求層次。

3個基本假設:

  • 需求產生動機引發行為:人要生存,就會有需求,需求能夠影響其行為。只有未滿足的需求能夠影響行為,已經滿足的需求不能充當激勵手段。

image.png

  • 人的需求可以按照重要性和層次性排序,從基本(生存)需求到複雜精神需求。
  • 當人的低一級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後,就會追求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遞進上升,高層次需求會比低層次需求具備更大的價值和上升空間。

5個需求層次: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

image.png

  • ❶生理(Physiological needs)吃穿住性、睡眠、生理平衡等基礎物質需要,個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
  • ❷安全(Esteem needs)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財產安全、家庭安全,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也屬於基本需求。
  • ❸歸屬與愛(Esteem needs)友情、愛情、社交關係,社交類的情感需求。人是群居動物,需要群體的歸屬感,需要同情、互助和認同。

基本需求:前面三種生理+安全+歸屬與愛,歸類為基礎需求,是人的原始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通過外物來滿足,也就是說可以外部激勵來影響行為。

  • ❹尊重(Esteem needs)外部尊重、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對自我存在、自我價值認同的需求,包括外部的認可與尊重,自己內在的自我尊重(自尊心)。馬斯洛認為尊重需求的滿足,可以使人充滿信心和熱情,充分體驗到自己的價值。
    • 自我尊重表現在有信心、能夠獨立自主、能勝任、有實力;
    • 外部尊重表現為身份、地位、威信,受到他人的認可、尊重和信任。虛榮、愛面子都是尊重需求不太健康的強烈表現。
  • 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道德、創造力、自我追求。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從而對生活和工作從內心感到有意義的自我實現。
    • 能接受自己也能夠接受他人,解決問題能力強,自覺性高,善於獨立處事,能承擔壓力、激發潛能。
    • 屬於高層次精神層面的需求,也包括創造力、想象力,一種自我心理狀態得到充分滿足後的崇高表現。通常在完成一件具有挑戰、很有意義的事情後體驗到的,就是通常所說的“成就感”。

1954年,馬斯洛在《激勵與個性》一書中探討了他早期著作中提及的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審美需要,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敬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之間。

  • 求知需求:讓自己的能力和認知相匹配。
  • 審美需求:對美的追求。

高層次需求尊重+自我實現,高層次的成長性需求,鼓勵人去激發潛能,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社會價值。由內部驅動,激發內在的潛力。高階需求有時候會超過低階需求,就是說有時會為了高階需求而放棄低階需求。

2、需求層次的理解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提出後在學術界本身就存在爭議,其本身並不是十分嚴格,但這不妨礙他的價值,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都是不恰當的。還是有很廣的適用性,他反映了人的需求和行為的基本規律,對管理和人員激勵有啟發作用,不要生搬硬套就好。

image.png

5種需求層次是由低到高依次遞進的關係,但他不是完全固化不變的。必須認識到需求的多樣性、可變性,而且作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及複雜性。不一定是必須由低到高,可以自主選擇重要的需求層次。有時會因高階需求而放棄低階需求,如宗教信仰,如追夢少年,如為了名族獨立、家國復興而無私奉獻的精神等等。
image.png

人在同一時期一般只有一種需求佔支配地位,對行為其主要作用。實際上由於人的複雜性、同一時期也會有多種需求並存,相互影響、相互矛盾。所以對個體而言,要因人而異,不同的人對需求是千差萬別的。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需求的側重也不同,據研究表明,兒童階段更依賴於生理需求,青少年階段對尊重的需求是最高的,而老年更迫切的是安全需求。這對教育也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兒童階段更多需要外部的刺激和約束,青少年則需要加強內在激勵和引導。

在國家社會層面,大多數人的需求層次結構,與社會經濟水平、科技水平、文化和教育水平有很大關係。比如發展中國家的人對生理、安全需求比重更大,而在已開發國家,高階需求佔比會更大。

網友“陳獨秀”先生認為應該多加一層更底層的需求“電源+Wifi”,雖然看不太懂,但是好像很有道理。


image.png

3、總結應用

在管理和教育上,需求的分析和應用要因人而異,基於規律分析個性,針對性的制定激勵策略。對於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通過適當的引導和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行為,從而起到引導和激勵的目的。

  • 胡蘿蔔+大棒的獎懲措施,就是基於外部刺激的激勵,人的天性是會趨利闢害的,但這種激勵要慎重使用,要認識到他的負面影響(在後面系列文中有述)。
  • 公開的表揚、肯定鼓勵、榮譽就屬於高階需求的應用,在管理和教育上,要重點研究使用。
  • 獎金激勵、績效激勵,就是基礎需求和高階需求結合的激勵,也是可以重點研究使用的。
  • 據調查,有相當一部分人離職是有一個奇葩的“上級”,不被尊重、不被信任,甚至“職場霸凌”,這是一種畸形的職場關係,註定是不長久的。

image.png

在產品設計上,需求層次也是同樣有很多相關的應用和價值。

  • 如餓了麼、滴滴等App是滿足人的基礎需求,是長期剛需的行業。
  • 如很多應用中的排行榜、會員標識、等級特權、點贊功能就是利用人的歸屬和尊重的需求。
  • 基礎需求是剛需,高階需求是追求,因此現在很多APP都融合了多種需求,就是為儘量的多獲取使用者粘性。如網易雲音樂,支付寶社交,抖音快手等等。
  • 在軟體設計中安全需求也是基礎需要,如刪除提醒、重要操作的多次確認、回收站等,都是對安全需求的保障,如果沒有這些功能,使用者使用的時候會很沒安全感。

參考資料


版權申明:版權所有,本文內容僅供學習,歡迎指正、交流。
部落格園:http://www.cnblogs.com/anding_ 雀語:_https://www.yuque.com/kandi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