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冗餘
之前討論過,公司大了後,無效資源消耗會增多(技術如何轉產品01——1+1>2?)
而真實情況這裡還會多出很多“維護成本”
這種維護成本一般由幾部分組成:
1)之前十分重要的業務,迭代減緩,但依舊有很重的地位,需要持續維護;
2)之前不慍不火的業務,直接停止迭代,其中參與人員無事可做,卻又因為一些因素(如架構調整、leader離職)沒有得到妥善安排;
3)之前死掉的業務......
類似於這種業務以及之前的部分參與者,都會變成所謂的“維護成本”,這包括一些之前的“有功之臣”,處理起來比較麻煩了,這種比例一大整體成本馬上就變高了,接下來就會定期出現成本優化,HC凍結事項。
成本優化是很多公司(甚至這些公司並不缺錢!)一直在做的事情。
這裡的重要標誌就是限制HC、限制成本,對於不缺錢的公司似乎很奇怪。
這是因為公司大盤有一筆賬,他識別到整體的業務資源投入是完全夠的(比如各團隊多給10%資源用以解決衝突問題),但實際情況卻是各個團隊依舊在鬧缺人缺資源,那麼公司就會認為我們所付出的【維護成本】與【解決衝突成本】過高,公司會認為當下自身【結構出了問題】。
而事實上多餘的人事物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效率降低】甚至最終引起【死海效應】是公司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成本優化會是一個永久的話題,這裡優化的不是成本,而是緩解系統性問題的一種手段。
話雖然好聽,那麼冗餘成本如何識別呢?
團隊一旦大了,老闆如何判斷哪個團隊該投入多少人,各個團隊leader是否會因為本位主義而有“善意謊言”,於是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公司級效率團隊】。
但真要細究,這裡有幾個問題:
1)這種識別冗餘團隊的【效率團隊】本身就是冗餘,一旦冗餘識別結束,是不是【效率團隊】本身就是冗餘呢?
2)效率團隊多數情況只能算老闆的傳聲筒,未必能深入業務、深入團隊,所以多數時候能做的有限;
3)效率團隊是建立在良好資料收集的前提下的,如果各個業務方初期專案資料收集工作都沒做,那麼也是沒辦法統計的;
所以,公司級的成本優化、效率提升,依舊需要良好的頂層設計,否則成本識別可能成為一筆死賬,效率團隊在左右橫跳中陷入消亡。
這個頂層設計,最近老闆剛好幫忙提供了一個......
團隊優化
最近在聊業務優化、團隊優化相關問題,出現了幾種情況:
1)關注問題本身;
羅列很多問題,就特定問題本身來回拉扯,比如審批流是否一定要在48小時內結束,一些同學建議會上馬上投票解決。
2)關注通用問題解決方案;
繼續以審批流是否48小時內結束為例,一些同學直接在會議上提出一些解決方案,也有人認為整個審批流還是很複雜,可以設計一套機制以解決這類問題,比如OKR,讓一些感興趣的同學把這個問題討論清楚,設計清晰再落地執行,否則容易往復發生。
3)關注組成結構
這是老闆提出的一個方案,也是新接觸到的一種思路,他旨在將資源按照重新的比例分配,而在不停的微調中,一些問題似乎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其實單就團隊管理一塊,我之前一直有些“小心得”,而這個思路居然能引導我係統性思考,很有一些醍醐灌頂的感覺,馬上記錄下來,這裡先回顧一些與之類似的問題:
Case 1,職能線比例
大概在一年多以前,B站的leader在設計團隊招聘的時候,會巨集觀強調職能比例,比如前後終端有一定比例要求,否則容易出現某個端成為瓶頸的現象:
另外團隊級別本身也會有一定比例要求,比如
T1:T2:T3:T4 -> 1:4:3:1
我們遵照這個比例去做事,也確實沒有出現過某個端出現瓶頸的問題,除非突然某個端大批量離職。
Case 2,家庭收入配比
在某一段時間裡,我的家庭關係處理的很糟糕,現在回想起來,除了最初主動作死之外,最大的矛盾點來自於跟老婆結婚後,由二人世界變成了兩個家庭,而在家庭利益分配這個事情上總是達不成一致。
女人總是幫孃家的嘛,男人雖說會更顧全大局一點,但對自己原生的家庭依舊會有所偏移,於是就容易出現各為各家,雞飛蛋打的結果。
後來生了個娃,大家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一些矛盾也就自然而然化解了......
Case......
一些問題消失了,他為什麼消失,一些問題依舊存在,應該如何處理,有沒有更巨集觀的視角?
利益分配機制
具體的觸發點當然是團隊優化了,表象可能是:團隊裁員了。
就這個事情,又可能會分為幾個視野:
1)一線員工:公司是不是沒錢了;
2)leader視野:又瞎搞,我的XX重構做不了了;
3)大leader視野:團隊可能確實已經產生冗餘了,要進行成本優化,接下來需要聚焦,但是那些由於人力短缺做不了的專案怎麼辦呢?
4)老闆最近提供視野:同樣一筆錢,是要用於維護老舊業務還是要用於創新,這是一個問題,但相關的投入比例必須開始調整;
我們前面也說過成本優化是什麼(這只是我的認知):
成本優化是很多公司(甚至這些公司並不缺錢!)一直在做的事情。
這裡的重要標誌就是限制HC、限制成本,對於不缺錢的公司似乎很奇怪。
這是因為公司大盤有一筆賬,他識別到整體的業務資源投入是完全夠的(比如各團隊多給10%資源用以解決衝突問題),但實際情況卻是各個團隊依舊在鬧缺人缺資源,那麼公司就會認為我們所付出的【維護成本】與【解決衝突成本】過高,公司會認為當下自身【結構出了問題】。
而事實上多餘的人事物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效率降低】甚至最終引起【死海效應】是公司絕對不能接受的,所以成本優化會是一個永久的話題,這裡優化的不是成本,而是緩解系統性問題的一種手段。
最近跟老闆溝通後,發現他的思路是這樣的:
這裡有一筆費用(資源),那麼首先應該盤清楚他會被用到幾個地方;如果這個資源(錢)沒被用到自己想要的地方,那麼就要調整他的比例;比例調整的時候要慢慢替換,用新的結構替換老的結構,太快容易拉著蛋;最終拿到最優的分配比例。
具體到實際案例:
1)老闆開始識別冗餘,發現產研線一個月ROI較低;
2)老闆約談產、研負責人,要求做成本優化以及結構調整;
3)產研leader私下商量,少裁點,畢竟那麼多老舊業務要維護;
4)老闆不買單,要求首先將總成本減少某個比例,其次將現有資源投入做重新佈局;
這裡舉個例子,之前是有70%的人在維持老舊業務,30%用於新業務探索,老闆認為老舊業務投入太大沒有未來,於是希望把比例先調成5:5,然後在新體系開闢後逐漸改成4:6乃至3:7。
這裡產研leader的問題是會被歷史包袱束縛,並且這種歷史包袱反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之前各種考核指標重點考核項,是KPI量化的體現。
所以單靠產研leader自己努力,很難跳出框架處理這個問題,老闆的策略也很簡單,直接調整投入比例,幫產研leader卸下了包袱。
這個案例再細化,老舊業務維護資源40%中,到底有哪些業務,這些業務依舊有一個比例,要再細分;創新事項、新體系建立事項也是可以窮舉的,那麼這60%的資源又該如何投入?
以這種利益分配思維思考下去後,會引發以下結果:
1)一些老舊業務不得不放棄;
2)創新會更有重點,不會想要大而全;
3)在不停的調整比例過程中會達成一個動態平衡,確實有一些老舊業務無論如何都必須存在,那麼這個就會變成基建或者公共項;
4)在系統穩定後開始第二輪迭代;
規整一下老闆的思路:
1)識別冗餘;
2)格局梳理,識別利益分配者;
3)利益比例調整,結構替代法;
4)找到資源分配出去的方法,即如何將資源給到你想給的人事物;
5)確定穩態比例,並開始再迭代;
在這個基礎上回顧下Case 1,事實上他是將技術預算,分給了不同的職能線,偶爾也會微調不同職能線資源佔比,只要不出問題,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區間,比如:
我們發現前後端的比例在3:7和5:5之間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那麼在某個特別需要後端建設的時候,便會盡量壓縮到3:7,要知道底線在哪裡,可操作空間在哪裡,確定這個比例後,便形成了巨集觀的機制兜底,也是最外層的兜底。然後才是具體到前端團隊的招聘中高階:中級:初級的比例問題,這個會形成第二層兜底,有了這幾層兜底,便不容易出現端上瓶頸。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點是,比例一定要不斷微調驗證,一旦發現團隊因比例減少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開始回撥。
Case 2也是同樣,我們一筆資源,是花在我家,還是我老婆家,整個應該有一個比例,舉個例子:
男方父母:女方父母:父親小家庭 = 2:3:5,大家都不開心,於是調整為3:3:4,雙方父母倒是開心,但是我們夫妻不大開心,最後生一個娃後比例變成了1:1:8,於是我們自己的家庭和諧了,雙方父母卻有所怨言,當變成1.5:1.5:7的時候,似乎進入了一個穩態。
有了這個模型後,我們再觀察下當前教育行業的改革,國家醫療的投入,教育的投入,似乎慢慢能看懂一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