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之前寫了一篇個人經歷介紹:
有人覺得很有幫助,有人覺得很囉嗦,但更多的是吐槽「太長了」,尼瑪讀完需要一個小時,誰還願意讀?
所以這裡特意將他拆成三篇,今天是第三篇:獨立思考,尋找解法,實踐落地。
事實上上次因為篇幅過大,到第三階段時候體力不支就水過去了,今天還是需要補足...
為什麼回來
35歲危機
書接上文:第二個五年,左右橫跳到P8年薪100w
再次回到公司時,公司變化很大!首先有件事情對我衝擊很大!
幾個高階別同事(技術)年齡都在40歲以上,而他們都對生活抱有相當的熱情,這就很有點顛覆認知了,說好的35歲危機呢?
所以先終結傳言,只要有良好的正迴圈框架以及心態,35歲危機是不存在的,但這裡還有個大前提:
35歲「身體危機」一定會存在,所以保護好自己的身體,為長期戰鬥做準備,希望你們不要尿分叉!
關於第三個階段,因為小釵正在經歷,所以一些認知稍微青澀一點,請各位多多包涵,這裡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麼回來」
上升空間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我也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回來,一個人放棄一個工作無非兩個因素:
- 幹得不爽;
- 沒有前途;
當時雖然有些團隊危機,但還沒到「混不下去」的地步,Leader也還算友善,還有很多的操作空間;
前途方面也尚可,特別是「錢途」其實還有很高的期待,基於這種情況一定是有「更」舒適的工作環境以及「更」好的「上升空間」
也就是說,新環境能夠獲取更多的資源,這些資源能夠讓我有更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錢途」方面也更有想象空間,那麼就可以選擇離職。
PS:就現在來看,「錢途」肯定是虧了的...
從回來這一年真實情況,有兩點反饋:
- 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也會做更有挑戰的事,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
- 收入一塊與前公司大概持平,甚至小虧;
但是,以「花出去的錢」為評價標準的話,那一定是賺了,這也是為什麼去年考核「拿了個C」,整個人還傻樂傻樂的。
方法論與實操
方法論與經歷
我公眾號的文章其實有個特點:
會匹配大量的案例,並且不厭其煩的描述細節
有些同學就不太理解,比如收到了這個反饋:
對了小釵,你學習的時候,對於方法論背後的案例,是會做一個記錄嗎,我發現每個方法論背後都有很多案例,並且有些案例「又臭又長」
你為什麼不直接丟擲更多的方法論呢?
這是很多「年輕」同學容易疑惑的問題,比如一個工作三年的同學在群裡一段感悟:
我今天覆盤,發現了比較有用的思維模式有二十幾種
我的一月就是成長飛輪系統的認知,二月就是各種思維模式系統的認知
「我有點入門了」
然後我看見另一個同學一直在做「觀點輸出」
這兩個同學都很聰明很善於總結,但也容易碰到一個盲區:
迷戀各種方法論或者底層邏輯,但是自己並沒有太多實際的案例
PS:只是以他們舉例,並不是說他們有盲區,我們都可能遇到
這個時候就要小心了。
一定是先有經歷再深入研究方法論,多思考是好事,但「知行合一」更重要。
我前幾年也不敢寫管理類文章,就怕誤人子弟,文章中很多案例,不厭其煩,各種佐證就是為了防止偏聽偏信;
其中「周覆盤」其實就是素材庫,為了匹配「行」這方面提供案例,有些「場景」一定是對應的職位才會發生,經歷了才會有感悟,重複經歷才會有收穫;
為什麼那些案例那麼冗長,卻一定要寫,因為案例也許才是精華
底層邏輯就那麼多,一個月就可以學完,那為什麼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呢?
那是因為「尺度把握」
歷史的案例,名人的案例,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那不是你的案例,你需要自己去體驗,這個「體驗」就是關鍵。
特別是名人的案例,都有一些特殊性,千萬人才成一個,有很強的環境因素和運氣成分,不完全是我們這些普通人該借鑑的。
開口賈伯斯,閉口馬斯克,這兩位大佬可與你我有任何關係,你舉P9大哥的例子都好點,畢竟成千上萬個案例呢。
再回到一個真實案例:
有個小夥伴要晉升述職了,開始研究了2周的彙報技巧,並且略有心得;
但瞭解全域性的同學都知道,所謂晉升在平時不在彙報,因為我們其實已經有一個「排序」了...
述職首先是一次兜底保障,不要一些歪瓜裂棗都上位;其次是第一梯隊競爭,看誰是高手中的第一;最後才是「灰色地帶」的爭奪,但名額有限;
綜上,不是說彙報技巧沒用,但先得進第一梯隊...
如果經歷不足以為關鍵在彙報,就會對結果預期產生極大的疑惑。
難在實操
為什麼會提出「方法論與經歷」的關係這個話題呢?
因為從第三個階段開始,存在大量方法論,甚至自己需要提出大量方法論,但是能實操拿到結果的卻很少,難在實操!
這個階段後開始涉及到公司或者部門戰略,不再會認為技術是核心生產力也不會認為管理有多麼的牛逼,他們會更多的關注「真實世界的難題」,比如:
- 跨部門協作如何解決;
- 中後臺的效能如何評估;
- 專案ROI如何判斷;
- 如何有效去掉中間商;
所有的這一切聽上去跟玄學差不多,可謂捕風捉影,憑風造雨,其難度可想而知!
各位首先得提出自己的解法,也就是「方法論」,其次去落地你的方法論,形成案例
方法論由兩大核心組成:
1)「不可見的底層邏輯」,是一個方法論的最初解題思路;
2)「可見的實踐流程」,是方法論對外展示的主體,也是我們所謂的套路;
形成一個方法論很難:
1)「難度10分」你的眼前有一個之前從未被很好解決的問題;
2)「難度80分」你千思萬想形成了一套解題思路,但只靠自己顯然無法驗證想法;
3)「難度1000分」你為了解題所需資源,在抹平障礙的路上吃了很多屎,終於最終驗證了這套解題思路;
4)「難度60分」你開始覆盤,整理出來一套方法論,在第二次遇到這個問題時候便遊刃有餘了;
5)「難度10000分」你開始推廣你的方法論,並且取得了很多回饋,最終迭代方法論形成大家都認可的理論;
如果以價值來說,發現問題價值1w,形成想法價值80w,形成實踐知識突然就價值1000w了,而後的全域性推廣形成理論需要一個億!
能做到1000w這步已經極不容易,所謂「知行合一」就是如此,知道已經很難了,要做好需要在糞坑打滾,而你在糞坑打個滾就會有人願意給你1000w去實踐了?
人與人的差距在哪,首先差距在這1000w,其次差距在這一個億。
你老闆牛逼的原因,可能是他交了10個億的學費!
繼續深入1000w問題,怎麼一步步的老闆就投了你1000w了?
實操中的拉扯
你的leader是第一層戰略輸入口,一般來說,我們是解決他的子問題,但這裡會有個很大的問題:
你不能期待他為你勾勒出所有細節!
對細節尺度的拉扯,可能會成為很多「扯皮」的地方,最常見的一句話是:你戰略變化的比我戰術還快,我怎麼跟得上?
如果你在堅決執行老闆對世界的理解,這是最大的優點,但可能也是最大的問題:
因為你的工作變成了「對老闆輸入的解讀」,這會導致你落地的內容全部圈定在了老闆的思維裡。
一般來說,老闆(你的leader)聲音會大一些,所以你的想法很容易被他左右,這其中的度是我們首先要思考的,因為團伙和團隊最大的區別就是是否有分工。
太過「唯上」,不是健康的狀態,我們需要在細分領域跳出框架,上下佐證才能形成真正的創新。
創新的底色是足夠的閱讀量,如果要跳出老闆的認知,在通篇閱讀量方面超過不容易,那麼就要在細分領域下足夠的功夫
我這裡的一個思考是:
老闆給予20%左右的思想輸入,然後就要在某一層面、某一階段的拒絕老闆思想的影響,自己獨立把這20%的論點,演化論證到60%左右,拿著多出的這40%跟老闆對比拉扯;
畢竟老闆時間有限,雖然想的廣,但未必在細分領域驗證的有我們深,老闆想的廣,我們論證深,這也許就是一個差異化補足和配合的方式。
至於這額外40%的延伸對不對、好不好可以討論、可以拉扯,但是我們已經是站在60%的場景下討論問題了,這多出來40%的研究,就是我們跟老闆叫板的底氣
如何從60%去到100%,裡面的佔比是多少,我們可以一起討論、一起測試、一起斟酌,而這一切全部建立在「獨立思考」這個能力之下。
拉扯中的尺度
很多年前,我有一個認知:
聽過 < demo過 < 實際工作用過 < 實際工作中被坑過 < 實際工作中被多次坑過或者深入研究總結過
風之積也不厚,其負大翼也無力也。
網上有很多深度好文,如果沒有一定基礎,其實看了沒有什麼意義,只會在心裡感嘆,我尼瑪這人好牛逼。
方法論實操更是如此,紙上談兵的差距在於兩點:
- 「節奏感」;
- 「分寸感」;
瞭解的足夠深才知道每個階段該做什麼,才知道每個階段該做到什麼程度;
舉個例子,你跟一個女孩子交往,一年了連手都捨不得碰,這是節奏有問題;第一次見面就想抓心臟,這個是分寸感有問題。
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是戀愛祕籍這種方法論能夠告訴你的,必須不停的體驗、體悟,拿捏,才能融會貫通。
每個個體都有一定差異性,這個方法論在這裡行,為什麼在哪裡就不行了,是環境問題還是操作問題,是程度問題還是手法問題,都是學問。
這些學問不在知而在行
外卷
跨學科創新
真實世界的難題,往往是系統性問題,需要很多部門協作,所以你不得不做很多「跨邊界」的事情,這裡並不是說你要去將財務、HR的工作做了,不同的工種有他的專業度在裡面,但大Leader需要不停的外卷!
技術的價值在於場景應用,但多數技術對業務思考較少,對所謂業務場景化創新是完全沒想法。
走出程式碼世界,更多的參與真實世界,多見一見業務的發展和困難,是技術第一梯隊最需要做的事情。
一切能夠被程式碼化和演算法實現的,我們都應該去關注,任何能被技術解決的問題都應該優先考慮技術,比如這裡的案例:
案例·機制落地&環境問題
PS:這裡舉個實際例子,以免紙上談兵。
我們將某次方法論落地稱為一次專案(落地),方便表述
在機制推行或者觀點論證過程中,一定會有一些阻礙,為了更好的做落地,我們需要執行環境更加友好,那麼就會做一些「產品文化建設」相關的工作。
所以,我們就需要定義什麼是我要「文化建設」了:
第一,宣傳視窗
初期,我將文化建設理解為了一種「管理工具」,也就是我所做事情的宣傳視窗。
以宣傳為主體,讓落地專案成員有緊迫感、讓公司同學知道團隊在什麼,該參與什麼,如何協助,說白了就兩個點:
第一讓外部門團隊知道我在做什麼;
第二是藉此給團隊小夥伴打打氣;
這裡的本質是「提升專案的活躍度」,從而捲入更多資源:
一般情況下,你部門的工作對於其他部門是一個黑盒,「怎麼讓大家知道並認可你們的工作呢」?把陣仗搞大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但這也有個問題,要把陣仗搞大一定是落地專案本身就做得不出,如果什麼都沒有甚至是爛攤子,還把陣仗搞那麼大,就是「擺爛求圍觀」了哦!
綜上:
文化宣傳這種全域性資訊通道,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管理工具,他能有效提升你專案的影響力,這對執行落地有莫大幫助
第二,獲取資源
因為可以通過文化宣傳的行為提升「專案勢能(影響力)」,這可以為專案爭取到更多資源!
專案Kick Off會議,產品釋出會等都可以認為是團隊文化、公司文化的建設。
專案Kick Off會有「引起大家重視」的功能,讓大家不要對專案掉以輕心;產品釋出會甚至會有公司品牌建設或者融資宣導的功能。
再細化·一次比賽
對案例再進行一輪細化,以便各位視野更清晰,比如我們當前的解決的是團隊創新問題,那麼我們就會有一整套策略,其中匹配的文化建設可以是這樣的:
「犯上」文化建設
去年我做文化建設時,使用的主題是「不要臉」,翻譯一下就是:
敢於以「開玩笑」的方式挑戰老闆,並且讓老闆樂於被挑戰
挑戰權威是我們刻意營造的一種文化,今天可以挑戰老闆,明天才能面對真實的市場。
對於不同視野有不一樣的感受:
- 一線:艹,原來有好點子可以直接挑戰CEO;
- 中層:公司接下來的重點也許是創新;
- 高層:創新的基因應該根植到公司,這次就犧牲下CEO吧...
通過這個活動傳遞出來的資訊是:
- 只要有好的點子,那麼都會被接納;
- 誰能落地這個點子,那麼誰就是公司的人才;
- 所有人都可以被挑戰,所有人都有機會出頭;
氣氛組·大字報
這裡繼續細化到其中一個小點,文化海報的設計
:
PS:我看了下,其他海報太敏感還是不放出來了...
類似這種海報配上有趣的文字,可以很好的調動大家的興趣,這裡的點是「跟CEO一起飆垃圾話」...拉CEO下水...
總結
這裡總結一下,我們主旨是建立一套專案管理的機制,其中一個卡點是創新專案較少,我們為此採取的策略是文化匹配促進創新,而後做了大量文化宣傳,並取得了一些結果...
大家可以看到,要推行一個全域性機制、要解決一個系統性問題,需要多麼複雜的操作了吧:
在系統性問題的解決中,底層邏輯、落地路徑、文化輸出、獎懲引導等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結語
小釵當前處於第三個階段,後面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喜歡,但再往前一步卻很難。
心法就是那些,招式雖多也可窮舉,對於高手來說,在各種場景面對不同敵人的應對手法就是關鍵。
總結下來,第三個階段有三個點需要注意:
- 需要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停尋找真實世界難題的解法;
- 需要擁有解決問題的「心力」,排除萬難,解決你的難題;
- 搞到足夠的「資源」,抹平環境帶來的阻礙,加速你的解法實現;
最後,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都不堅持,那麼這件事情大概就不會發生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希望對各位有用。「原創不易,多多分享」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