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週一分發的研究報告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幾乎承擔了美國關稅的全部成本,而且關稅對商品進口規模的影響將隨時間推移而放大。

傳統貿易理論認為,美國徵收的關稅將迫使外國公司降低價格,進而承擔關稅成本。但是,紐約聯儲銀行研究員Mary Amiti、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tephen Redding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avid Weinstein的這項研究結果顯示,關稅並未對外國企業出口價格產生重大影響,這表明隨著企業設法重組供應鏈,美國公司和消費者承擔了大多數行業的幾乎所有成本。

“就繼續進口的商品而言,若徵收10%的關稅,則開徵後前三個月進口量將下降大約10%,但這個彈性係數將在隨後幾個月上升一倍。”這表明“其中很多是在10月份生效的2018年關稅現在才對美國進口量產生全面影響。”

NBER週一釋出的另一份研究報告顯示,2018-19年關稅也抑制了美國出口。

Amiti、Redding和Weinstein的研究顯示,雖然美國人承擔了大多數行業的關稅成本,但在政治意義顯要的鋼鐵行業卻是另一番情況。

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18年3月對進口鋼加徵25%的關稅,履行了競選承諾。鋼鐵生產商交口稱讚,其中一些還宣佈了增產計劃。

這項研究發現,歐盟以及韓國、日本等國承擔了美國鋼鐵關稅近一半的成本。報告稱,這對有鋼鐵需求的美國企業是利好,“但對寄望於鋼鐵關稅帶回就業機會的工人卻是個壞訊息。”這也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何在加徵25%關稅的情況下,2017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三季度期間美國鋼鐵產量每年只增長了2%。

美國鋼鐵公司12月宣佈將關閉底特律外的超大型工廠,裁員最多1,545人。其後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表示,這並不意味著進口關稅沒有效果。

上述研究的作者似乎並不同意。他們表示:“這些結果表明,與其他關稅相比,鋼鐵關稅保護鋼鐵工人的能力要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