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聯儲、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家發現,截至去年11月,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令美國消費者每個月損失14億美元,減少進口商品多樣性、干擾供應鏈,而美國關稅的成本幾乎完全被轉嫁到美國國內的商品價格上。

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是否會令本國消費者利益受損呢?一份經濟學研究報告確認了這個假設。

由紐約聯儲經濟學家Mary Amiti、普林斯頓大學教授Stephen Redding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David Weinstein聯合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1月,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令美國消費者每個月損失14億美元,2018年1月到11月預計共為美國消費者製造負擔至少69億美元。

研究認為,這一估計其實過於保守。研究模型假設美國政府用多徵的關稅收入來補貼了福利制度的支出負擔;如果這一假設被證偽,即關稅收入沒有拿來抵消政策為美國消費者製造的額外成本,那麼整個關稅政策造成的美國消費者損失高達123億美元,比最初結論翻了一倍。

研究稱,經濟學家一直懷疑,進口保護政策會令該國消費者產生實際的收入損失,2018年的實證資料正好可以坐實這個結論。關稅“基本完全”都被傳導至美國國內的物價,也就是說,美國政府發起的整個關稅影響完全被載入到美國國內的消費者身上。

研究認為:

首先,美國的商業和消費者在過去一整年“見證了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實現了美國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的“完全成本傳導”。

第二,關稅及其反制措施導致了供應鏈的“劇烈動盪”,包括1360億美元的進口和290億美元的出口價值損失。

第三,美國消費者可供選擇的進口商品多樣性被傷害,以往受益於開放貿易的消費者,可能會因壁壘過高,無法繼續購買法國紅酒和哥倫比亞咖啡等獨特商品。

特別是在商品多樣性的方面,研究發現,在2018年大規模徵收關稅之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類別內部多樣性都在增長,但去年初第一波針對進口家用洗衣機和太陽能板的關稅政策後,美國進口商品的種類數量“大幅下滑”,而且波及幾乎所有商品類別:

“我們發現,美國關稅的成本幾乎完全轉嫁到了美國國內價格上,等於全部關稅都落到了國內消費者和進口商身上。到目前為止(即去年11月末為止),關稅尚未對外國出口商的價格造成影響,而美國生產商通過提高商品價格來利用進口競爭的減少。”

來源:華爾街見聞